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传播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概述,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不仅要有效传授学生学习并运用“英语语言”,同时还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河、源远流长,通过英语教学媒介传播,可以有效打通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隔阂,帮助学生进行人文沉淀。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范本,探索如何实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作者简介】郑舒娴,阜阳市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该论文系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名称《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的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K18057
  提及“传统文化”,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它属于“国学典籍”的范畴,诸如“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而英语学科重在词语、语音、语法、句式等内容传授,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共同之处”。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主要是英语教学中忽略了语言、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文化之间是相通相融的,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无中生有”,促进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而实现有效地传播——立足高中英语常规授课模式,“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主要被置于“课堂框架”之下,由此也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传播的有效区间,可归纳到“忆旧”“授新”“拓展”及“巩固”四个环节中。
  一、立足“课前忆旧”环节,以激趣为目的传播传统文化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英语课堂教学中“忆旧”是一个必要环节。传统模式下展开的“忆旧”,主要是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快速树立、唤醒学生知识记忆,但这种方法容易产生学习紧迫感,增加学生的课堂压力。以“激趣”为目的,在此环节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构建一个巧妙的“过渡环节”。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进入第二课时之前,可以播放契合“文化遗产”的视频短片,将本节课相关单词、句式等融入其中,学生一边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魅力,一边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学习兴趣能够迅速升温。
  二、立足“课中授新”环节,以渗透为手段传播传统文化
  基于高中英语“一节课”的框架内,“课中授新”所占时间最长、资源最多、任务最重,自然也应该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但必须声明的是,传统文化在课中阶段的传播固然重要,但原则上不可“越俎代庖”,将这一任务凌驾于英语教学目标之上,教师应注重从课中授新中整理思路、细化环节,才适当扩展的基础上进行“润物无声”般地传播。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2 The Olympic Games”的“Reading AN INTERVIEW”课中授新环节中,教师要规避直接切入文本、讲解单词、阐释句式等教学方法,可以从“阅读文本”中提炼出“北京奥运会”这一主题,播放该届奥运会开幕式画面、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场景、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场景等,让学生先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再将视野过渡到“北京奥运会”上,并与“Reading”的文本内容建立关系。
  三、立足“课内拓展”环节,以延伸为途径传播传统文化
  相对于“课前忆旧”和“课中授新”的教学环节,“课内扩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教师既可以从微观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宏观角度类比,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
  客观上,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同时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形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时,围绕着“世界各地的节日”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灵活、多样地运用“节日文化”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切入,假设教师以“乞巧节”为例,横向维度上可以与世界各国有关“女孩节”的内容进行串联,以彰显中国“乞巧节”的独特性,纵向方面则可以深度解剖有关“乞巧节”的文化底蕴,比如说该节日的一种说法是期望女子心灵手巧的,就词汇而言中国汉字的“好”字就具有“女子为好”的寓意,对比英语词汇“gril”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这种传统文化渗透、传播的形式,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语言的优美、深刻;另一方面,从“宏观类比”角度出发,也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旅行”这一扩展到“中外交流”层面,例如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并进一步串联“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古今关系,让学生了解到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傳播情况。
  四、立足“课后巩固”环节,以实践为纽带传播传统文化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设计上专门提供了“Workbook”部分,可用做学生课后巩固环节的文化实践指导,在每课时或每单元学习完毕之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角度,用英语写作一篇传统文化专题的习作。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学习完毕,可让学生自主选题或教师命题的方式,写作一篇介绍中国文物遗产的介绍文章——以“长城”为例,要注意引导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文化意识,可以从长城的建造年代、功能为切入点,进而扩展到“孟姜女”的传说故事等。
  总体而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传播,能够强化学生在中英语言文化层面的“跨域性”意识,强化其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武健康.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10-111.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过程的基石,有效的词汇习得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强调整体记忆词汇,学习者普遍采用多次重复的机械方法来积累词汇。本文利用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分析一个单词如何用词根词缀分解一个单词以达到更加快速记忆单词、准确使用单词的目的,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词根词缀学与英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  【关键词】词根;词缀;词汇习得;教学方法  【Abstract】vo
【摘要】英语是高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在高考中占据着大量分值,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对其以后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本文主要对文化教学策略在其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运用  【作者简介】倪士俊,江苏省清浦中学。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
【摘要】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句法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汉译英中经常使用词性转换法。译者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词类,会导致译文生硬死板。本论文主要论述名词和动词之间的相互转换,另外形容词,副词,介词之间的转换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无论词性如何转换,其最终目的是使翻译地道、自然,既符合英汉语言习惯,又符合原文风格。  【关键词】翻译;词性转换;词类  【作者简介】熊子瑜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被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很多的较多的教学方式,还使得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有着较大的进步,并且为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本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施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孙川慧,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从目前来看,我国较多的高校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依旧受到应试
【摘要】高等教育一直面临着教与学的矛盾,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實践中还应全面理解,重点把握各个环节,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英语;应用;启示  【作者简介】潘新淮(1990.11-),男,安徽淮北人,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一、“对分课堂”概念的提出  所谓“对分课
【摘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创建的外语教学理论,旨在提高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起初,文秋芳教授于2007年提出“输出驱动假设”针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直到2013年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本文针对“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予以实例分析。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实践;实例分析;高职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三通两平台”建设也越发的成熟。这一切都促成了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势也愈发凸显。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确实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信息化手段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改善。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学习效
【摘要】本研究用量化研究和质性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语料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教学;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陈晨(198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能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王晓晶(1985-),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摘要】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调查表明中学英语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概念知觉程度高;对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体、路径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有独特的认识。本文拟从SECI理论的视角以生成主体、路径和影响因素为分析单位构建一个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模型,为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SECI理论;生成模型  【作者简介】许国华,肖敏,四川省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语言翻译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媒介作用越发重要。加快翻译人才培养以满足市场迫切需求,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专职翻译,更需要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英语基础扎实的兼职翻译,即复合型翻译人才。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通常只设置“读写”和“听说”两大类课程,忽略了翻译教学。本文着重分析大学英语翻译不够重视的原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