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的梦想与期待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我23岁,正是产生梦想的年龄。
  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之下,人的梦想常常只是心中的故事,即使生长过,也未必为外人所知。它就像石板下生长的幼芽,即使茁壮,能于暗处百折盘旋,执著地探寻出路,时间长了,也还是难免窒息。有时候,那芽尖已经接近石板的边缘,但在最后的时刻,生命耗尽了,所有的梦想便只能悄然消失于黑暗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代人还算幸运,因为时代风云际会,不仅助长了我们的梦想,而且使它有了破土的可能。因此,无论关于个人的梦,还是关于这片土地、这个人群的梦,都曾在我们心中一度疯长。我的1978,是一个梦想疯长的年头,也是一个焦灼期待的年头。一些梦想实现了,一些梦想没有实现。越是没有实现的,越是难以忘却,日久天长,就成了埋在心中的蒺藜。
  我想,在我的同代人中,大概有不少人与我一样,常常为它激情满怀,又常常为它黯然神伤。——青春时代的某个阶段,常常会决定人的一生。
  
  1
  
  一些梦想很小,也很简单。
  我的1978年是在焦灼和失望中开始的。我参加了1977年底举行的大学招生考试。当人们纷纷接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我仍然在等待,而最后的结果是名落孙山。在知道已经无望之后,我把准考证贴进了自己的日记,写下了这样的话:“留个纪念吧,这也算考过一次大学。”淡黄色的纸片,上面一行字是:“山东省一九七七年统一招生”,然后是三个大字“准考证”。我的编号是“昌011722”,“昌”是当时的山东省昌潍地区,印章却是“山东省益都县革命委员会”。
  正是这次意料之中的失败,使我决心在1978年再次报考。我是1970年初中毕业的,没有上高中,就到乡村劳动去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朋友们劝我考一考,我却不知道该报什么专业,最后填报了浙江美院。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我是多么盲目,我既不清楚考试科目,也不知道浙江美院在全国的地位和我的实际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我对素描可谓一窍不通,依靠《芥子园画谱》之类学的国画,当然难说入门。于是,1978年,我决定报考中文。
  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出路。1978年,是我在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山区一个水库工地上的第三个年头。那个水库是从1975年开始建的,近万名青年男女,高举红旗进入深山,用了四五年的时间修一个水库。开始的时候,对参加水库建设的民工(当时不叫民工,而叫民兵)要求甚高:家庭出身要好,政治表现好,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越是要求高,越有吸引力,因为同时享有优厚的待遇:招工优先、参军优先、提干优先、保送上大学优先。我的家庭背景使我本来不合格,但未到三个月,工地上的人纷纷逃跑,结果就放宽了要求,让我也混入了这支队伍。我与大多数人一样,之所以去,之所以在那里坚持,都是为等待最后的结果。尽管人们都知道,那个结果也许只是水中之月,但在别无出路的时候,渺茫的希望就成了全部的寄托。我当时不敢设想参军、提干、上大学,全部的梦想就是招工,哪怕是到公社的联合厂都行。
  等待的时间特别漫长。我忘不了黎明时分走在山谷里的那种感觉。天不亮军号就响了,连长、指导员来到工棚,把人们喊起来,于是吃饭、上工。从工棚到工地,要走半个小时,到达工地的时候,天就亮了,正好干活。记忆最深的,是几百人一起走在山谷里,却没有人说话,满耳朵只有几百双深筒胶皮靴踩出的“嗵!嗵!嗵”的声音。在那样的队列里,我常常仰头望着头顶的一线天,心中在想:要走到哪年哪月才是头?
  我有点侥幸,不久就被调去做“政工”了。所谓“政工”,也就是政治宣传工作。当时工地上也有两个系统:从总指挥到基层连队的连长们,是管生产的,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施工组在他们的领导下组织施工。从政委到连队的指导员,是抓政治的,在他们手下则是一群政工人员。我做的工作是在山崖上写标语、在驻地办壁报、为工地的报纸和广播站写稿,还为文工团编过几个节目。我成了“临干”,一月有24元的工资,交生产队和扣生活费之后,每月还能有6元。每月6元,使我感到很有钱。如果工地能长期存在,我也许会满足于那种生活。可是,工程总有结束的一天,结束之后怎么办?就在这时候,大学恢复高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出路。如此情形,谁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我曾多次对朋友们说,如果1978年我已经有一份工作,或者已经在农村结婚,我是不会考大学的。
  我虽然打定主意考大学,却没有准备的时间。因为恰恰是在那半年,我的任务是那样繁重。“政工”的任务没有减少,同时在连队兼管施工。我的工程技术竟然获得了高度信任,而我自己也忘乎所以。我必须每天早晨在第一批上工人员到达工地时出现在工地上,为他们分配任务;我要检查每一个炮眼,然后分发炸药和雷管;我必须检查每一个炮位,然后回到我的指挥位置,正点发出点炮的信号;我必须准确地记下炮响的次数,及时地组织排除哑炮……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无知人胆大。大坝石料供应紧张,我就可以突破规章随时放炮。派人往几个路口一站,挥动红旗把过往的车辆拦住,马上发出点炮的信号,几分钟后,漫山遍野就一片炮声,大小石块满天飞舞。尽管指挥部随时通报着死亡和伤残的人数,但在那时候,安全总是不如完成任务更重要。置身于那样的环境,我既没读书的时间,也没有那种心境。
  离考试只有8天了,我不得不请假。获准之后,我到工地附近的一所中学学习了一个星期。感谢那个中学!如果我必须填写高中学历的话,我的高中是在那里读的——杨集中学,尽管只有7天。感谢那里的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他用6次课的时间为我讲完了高中数学。一个星期之后,我离开那里走进了考场,考完后马上回到了工地。接到通知回县城体检,体检完马上又回到了工地。在一段令人焦急的等待之后,我接到了曲阜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2
  
  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决定第二天就回公社去办那些必要的手续。
  晚饭之后,夜幕降临,我一个人悄悄上了山。在一棵大杏树底下,我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在确定四周没人之后,动手搬开一块大石头,从那底下挖出了我埋藏的一个塑料纸包,那是我几年中写下的日记和笔记。
  1978年是忙碌的,几个月没写日记,但我仍然在写诗。我从1973年开始写诗,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熟练地写着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正是一些写作开始真正转入地下之时。经过1976年的春夏,人们更加谨慎,包括那些在红卫兵运动中习惯了“敢想敢说”的人,也不再随便炫耀自己的文字。因为事实已经告诉人们,作品被传抄不仅意味着荣誉,同时也意味着危险。正是在那几年,人们才都学会了把笔记本用塑料薄膜包起来,埋藏在秘密的地方。也是在那样的背景上,一些人学会了写两种完全不同的诗:一种是报刊上流行的标语口号,是准备发表的;一种是抒发真实感情的,只有自己和三五好友看得懂,也决不轻易给人看。1980年代初,我写过一本《中国当代诗歌史论》,其中涉及这种情况,引了顾城一首歌唱十一大的诗。顾城的母亲看后,曾经建议我最好不谈,因为那不能代表顾城。我知道,那样的作品就像光屁股的照片,也许让人不好意思,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即使像顾城,也写过那样的文字。这并不奇怪,因为要想发表,就必须写那些假大空的东西。而那些表达真情实感的作品在当时还没有生长的空间,常常需要藏起来。我的那些本子从来不敢放在抽屉或箱子里。它跟随我搬来搬去,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首先在附近的山崖或野地里为它找一个安身之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8年。
  我把这些笔记本装进一个帆布包,带着它坐车回家,一路上却不知道该把它如何处理。我朦胧地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应该开始了,但我还不敢相信从此可以不必再为自己写下的东西而担心,更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可以公之于众。回家之后,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忙了几天,最后的结果,是有12个本子被付之一炬,包括1976年之前的日记。面对自己的诗,我舍不得全部销毁,从中选出了一些,编成两个集子:一本《野火》,一本《蓬蒿》。
  在写这篇关于1978年的文章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翻阅旧日记。然而,1978年上半年的日记严重残缺,幸亏留下了那些诗,帮助我回到了当年的思想和情绪之中。从1977年到1978年,我的全部作品几乎都是一个主题:梦想与期待。这种情况并不只是我自己,而是几个年轻的朋友都如此。“四人帮”被粉碎了,一个时代正在走向尾声,被关押的一些人放了出来,被打成“毒草”的电影重新上映,气候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这使我们感到一阵阵兴奋。然而,这变化又似乎太慢,严冬过去了,春天迟迟不来,我们等着,盼着,渴望让人焦灼。
  在保留的诗中,有一首《早晨,登上高高的金鸡岭》,开篇写的是登山的过程:“踏着冰冷的露水/迎着依然凛冽的风/我脚步匆匆/登上了高高的金鸡岭”。记得同一个题目,我和几个朋友都写过,但事实上,那个春天我们谁也没有登过金鸡岭(那是工地附近的一个山头)。黎明登上金鸡岭,是为了看一看河山的黎明,然而,看到的是什么呢?“风,卷着片片浮云/飘过河流/飘上山顶/雾,缠住河边的树林/一片迷蒙/没有莺歌燕舞/没有潺潺流水/没有东海日出/没有万马奔腾/只有一幅‘抓纲治国’的标语/在晨风中飘动”。这个迟到的早晨让我们无法挥去失望的情绪,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抱有太多的梦想,但是,又不甘心承认这灰暗的现实。因此,面对着一片迷雾,仍要“向着群山大声地宣布:前面是一个伟大的早晨”,并且相信:“在那东方的地平线上/一柄金光闪闪的利剑/将要劈开灰色的王宫”。
  在期待中,常常感到无名的忧伤。由于种种现实,1978年,我的这种感觉比前几年更浓重。写于这年3月的一首《早春书柬》记录的是这样的情绪:“一切都追寻着过去/劫余的众生/重返家园/失散的恋人又拉起手/走向开放的花间/拆散的家庭又摆喜宴/庆祝破镜重圆/呵,姑娘,我呢?/到哪里去找一把草药/医治这心上伤斑?/我哭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偷洒着眼泪/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只有把你的名字一次次默念”。
  到学校报到前两天,我来到我的母校——应该说是母校遗址,因为它已经废弃,一个人在废墟上徘徊了很久。回到家中,写下一首很长的《告别》,抒写的仍然是这样的调子:
   今天
   我在阴冷的坟头
   挖开一个小孔
   窥望天外的光亮
   可谁能告诉我
   历史的风潮
   将把我抛在何处的岸上……
  
  3
  
   进入大学,长期为之焦虑的个人出路不再是问题。然而,期待的焦灼并未淡化。似乎有一个约会,我到了,她却没来。
   曲阜师院虽然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但毕竟为我展现了一片新的天地。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发生在这年夏天,但我在水库工地上却没有注意它。工地上各种报纸都有,《光明日报》的文章肯定曾经过眼,但奇怪的是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看来,在1978年的上半年,基层的许多人像我一样,没有注意到时代变换的蛛丝马迹。如果当时人们对此关心或有所争论,我不会没有印象。但是,踏进大学校园,却马上感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浪。
  印象最深的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晚上党委副书记张明到中文系来为78级新生做的报告。事情真有些凑巧,上午是文艺理论课的一位老师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广征博引,循循善诱,强调着讲话的英明和方向的正确。晚上就是书记的报告,主题是解放思想,内容是“文革”的教训和领袖的错误。书记的报告让我感到震惊。在此之前,我和一些朋友都曾自命叛逆,但我们的叛逆仅限于腹非,限于好友之间的私下议论,从来不敢发表于大庭广众。书记的报告却大不相同,谈问题一针见血,发议论理直气壮。这个报告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热烈拥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停地接下去说;有人坚决反对,甚至预言这个书记不会有好下场。一个年龄很小的同学表示愤怒,因为他的单纯使他对一个大学党委书记讲到伟大领袖不称“主席”、不称“同志”而总是直呼其名而感到忍无可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学生情况的复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我所知道的同学而言,我们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改革开放路线的支持者。作为学生,我们无法对历史产生多少影响,但从主观愿望讲,我们愿意成为推进的力量。因为一个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本来所处的铁屋子裂缝了,露进了光。但裂缝的铁屋子有两种可能:一是被打开;二是被重新焊上。我们当然不愿它被重新焊上。在当时,我们没有想到第三种结果。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们不能不关心文学。78级入校之际,正是“伤痕文学”兴起之时。面对那些破冰之作,我们曾经激动异常。对那些走在前面的刊物,我们曾经充满敬意。今天的读者对于《伤痕》、《枫》、《在小河那边》等作品大概没有多少兴趣,而在当时,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曾被它深深打动,而且追随其后写过相同或相近的作品。与此同时,同学们之间开始了永无休止的争论,为了一部作品,为了一篇评论,为了某个老师的课,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学校请来了一些名人,一些报刊的编辑,包括一些刚刚复出的“右派”,他们的报告引起的争论也常常久久不息。
  这种讨论和争论在1978年度和1979年初进入了高潮。各种油印的学生刊物也正是在那时候开始创办的。在四年大学中,我一直不是活跃分子,却也曾为印刷那样的刊物而伏在床板上通宵达旦刻蜡纸。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参与一场涉及未来命运的拔河。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当时的一种思想状态,并且为此而有些愧疚。多少年来,读同代人的回忆文章,我一直在寻找,看别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却始终没有发现。因此,我想把它写在这里,为历史提供一点或许只是角落里的精神面影。我要说的是,我那时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常常沿着历史的惯性在说假话——不是假冒思想进步,而是伪装思想保守。比如,说自己思想不够解放、未能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等等。直到第二年的思想总结,我仍在写自己如何艰难克服“两个凡是”。现在回想起来,对自己早已不信的东西硬是表示坚持,尽管是假的,也在客观上维护着腐朽。但在1978年,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一些公开场合,我常常把自己扮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中的谢慧敏。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无论多少,我都应该忏悔,因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这样的虚假足以增添历史的沉重。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28日16时,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南理工五月诗会(朗诵会),在南理工艺文馆多功能厅举行。冯亦同、方政、徐明德、陈永昌、海马、紫衣、陆新民、雪丰谷、海波、巩孺萍、雷默、古筝、修白、马永波、江雪、树宁、张宗刚、炎石、桂鬼、孟秋、愚木、阿美、宋宁刚、王晓辉、顾耀东、刘畅、崔馨予、徐泽、南京小草等40余位老、中、青诗人雅集紫金山下,共同诠释南理工这所“诗歌大学”的人文内涵与卓异风
期刊
2009年3月18日,受邀约朝礼南华寺,10点45分,仿如梦时,随机箭发广州。  春日和风,南华在即,树茂林碧,心净无染。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台湾觉净法师指山曰莲。顺指望去,“果真!”我们恰在莲心中央。惊喜回望,几片莲瓣飘远;转首时,朵朵莲花飞来;凝神间,一尊佛像倏忽移去……  山中国道,宽阔平坦。遥见塔尖入云,忽已近廊下山门,幽纳逸出。好一个心中的华藏,近在眼前。抬头望,门楣:曹溪横亘,下直
期刊
先君讳俊生,生于民国二十年夏历七月初九日,终于共和国五十六年夏历七月十一日,寿七十有六。先母周孺人讳旭兰,生于民国十八年夏历九月十一日,终于共和国五十一年夏历二月三十日,寿七十有二。先是,母亡无所厝,乃藁殡于公墓;越六载,父亦去,文与诸弟方奉柩合葬于先祖之墓。又三年,因葺而碑之。  吾祖之所从来者久矣。高祖讳曰康,曰康生曾祖锦秀,锦秀生大父步楼,步楼生我皇考俊生。五世以上,余不敢有闻。族谱载曰:吾
期刊
战火岁月中的亲情    在战火燃烧的年代,也有生活,也有激情。革命队伍中,像我父亲一样的许多干部,经过长征到达陕北,有了稳固的根据地,生活安定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组织上开始关心团以上干部的婚事,帮助他们组成家庭。1937年,警备三团驻清涧县高杰村,警备三团团长阎红彦和时任政委的我父亲感情特别深厚,阎团长是陕北人,已有家室,于是亲自为政委做媒,他为我父亲介绍了当地姑娘高翠云,她聪明漂亮,因
期刊
不及舞落春天的霓裳,  便携带凌乱的步伐  娇喘地追逐。  夏季那抹淡定的冰凉,  拈着薰风微微,  轻拂着曼妙的裙裾。  茉莉的芳香醉人肺腑,  可谁能知道  芳香过后的迟暮?     离落的风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  眷恋在岁月荏苒的蹉跎中。   于是爱情,也在风裳的呢喃里  氤氲如诗。  不是朵朵情缘都会成为风景,  而你忧郁孤独的情思,  却是你生花妙笔中  永恒的靓丽。    我曾用生命
期刊
世间种种事物与迹象,必有源头。这是自然规律,这是真理。  春光明媚,群山滴翠。在距离句容市东南二十公里茅山脚下的望母山顶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前面广场中轴线上,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史建和陪同我们拜谒先烈们时,点燃了一桶鞭炮,一声“轰然”炮响,一串“嘀哒”军号,顿时,眼前似乎出现了新四军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场面,那样壮观,那样激动人心……我们亲眼亲耳见证了来之前听到的“纪念碑下放鞭炮,纪念碑上响军号”的神
期刊
一    陈广福在石榴树下霍霍地磨着那把刀,青黑的水迹子顺着他的手指淌,他摸了一把雪亮的刀刃,手指就像被黏住了一样,他扭头看一眼拴在门口的虎子。虎子迎着他的目光,直直地,哀哀地看着他。虎子是一条黄狗,东柳寨的人都说,广福在哪里,虎子就在哪里。当然反过来说也一样,事实确实如此,就连广福娶媳妇的时候,虎子也没离开过他半步,新娘子夜里起来撒尿,一脚踩在趴在床沿下的虎子棕黄柔软的皮毛上,惊了一吓,高声尖叫
期刊
这是一首哀感顽艳的倾诉心灵之作。题目《离落的风裳》,乍看近乎朦胧,颇费思寻,然而诗贵含蓄,正是传统文心所在。“离落”让人想到了别离之苦,“风裳”使人嗅到了爱情的信息。“离落”犹离散,语见《国语吴语》:“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爱情的失意,爱人的离别,不诉以悲戚女子之态,而冠以积愫寥廓之愁,显见不落窠臼。“风裳”虽然冷僻了一些,但含咀词义,便可立即令人想起李贺《苏小小墓》中的诗句:“草如茵,松如盖,
期刊
上天入海、远东射虎、访贫问苦、怒斥奸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位国家领导人能像俄罗斯总理普京那样,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从1999年8月9日出任总统算起,普京掌舵俄罗斯已经十年了。  对这位世界政坛超级猛男,有人讴歌礼赞,有人叱骂唱衰。但不论是谁都无法否认,他引领俄罗斯由贫弱走向强盛,令世界对俄罗斯刮目相看。  对目前的“秀”自己,有俄罗斯人骄傲地说,普京是俄罗斯精神的象征。也有俄
期刊
60年前的那个金秋。新中国诞生,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起点。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从这里出发。演绎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性跨越:  ——体制机制跨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活力奔涌而出。  “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这是60年发展中最关键的变革、最重要的跨越。”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新中国成立时,国力贫弱,急需搞建设。计划经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随着形势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