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土到艺术——泥塑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探析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泥塑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这取决于它的始源性,泥塑在记录民俗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艺术作品。泥塑存在地域性,在稳定传承的过程中展现人民审美价值和经验。泥塑文化发展至今,其生存的重要策略是泥塑文化差异性和审美多样性被重视和维护。
  【关键词】泥塑;元艺术;民俗生活;审美特征
  1、元艺术的始源性
  泥土将世间万物建立联系,也是孕育生命的载体。万物生产离不开泥土,人民生活更离不开泥土,它更为人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泥土的粘性和可塑性为泥塑提供可能性,也成为农民表达思想的工具。他们通过泥塑描绘生活、表达情感;为泥土赋予生机和灵魂。我国泥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泥塑艺术在汉代发展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了唐代,泥塑艺术发展到巅峰。宋代开始有泥塑制作与销售的专门人员。到了明清时代,泥塑成为非常流行的艺术品,其中小型泥塑最受欢迎。泥塑艺术发展至今,农耕地区几乎都有泥塑生产,河南、江苏、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具有一些有名气的泥塑。
  具有始源性的艺术中泥塑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追溯到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就开始有陶猪、陶羊等,这一遗址在浙江出图;另外,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也有相似物品出图,文物距今约七千年。这些出土文物经考古确证,这些物品多由手工捏制,用于宗教或信仰活动,这些古老的泥塑作品展现了人类质朴的艺术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始源性。
  2、泥塑的民俗世界
  泥塑是一种可以人人参与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创造与表达。通常情况下是表达积极、乐观、喜庆、和谐的情绪,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的关系。以泥土为原料的艺术创作更能贴近生活,更能将民风民俗融入其中,劳动人民通过泥塑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灾难的畏惧,对人鬼蛇神的迷惑,对疾病死亡的怅惘等。通过泥塑来表达人、鬼、神的排序,通过泥塑世界来祛除灾难、驱鬼捉妖、护佑生命、祈求平安等。
  泥塑世界以生活形态和集体意愿为原动力和主要内容。以钟馗辟邪图为例,在劳动人民心中钟馗是邪魅的克星,钟馗具有无穷的神力能够驱鬼降妖,因此钟馗辟邪图在泥塑中非常普遍,它表达了民众对祛恶扬善的热切期望。另外,以陕西凤翔为例,每逢过节或者庙会,人民就会到寺庙中向泥塑菩萨祈求平安,祛除邪魅。类似通过泥塑表达人民意愿的还有很多,例如,驱邪禳祸的坐虎、坐狮、五毒蟾等,祈求孕育后代繁衍的送子娘娘、娃娃坐莲、瓜瓞连绵等,表达健康长寿的八仙祝寿、麻姑献寿、万字不断等。
  劳动人民对天灾人祸和生活的贫困无法摆脱,因此,他们将希望寄托给神明,希望天地神明能为他们带来幸运、护佑生命。因此,在中国的泥塑作品中多表达国泰民安、子孙繁衍、富贵长寿等美好愿望的主题。劳动人民通过泥塑来记录民俗世界的千姿百态,泥塑不仅包含他们敬仰的泥塑,也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例如在办丧事祭奠时,供奉牛、羊、猪泥塑或作为陪葬,表达劳动人民对来世的想象。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工业文明的转型,泥塑文化的传承遭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和破坏,但是,泥塑所具有的传统形象和精神在现在社会依然被认同,其中的精髓更是在现代社会被强化,增加了泥塑艺术的丰富性和表达手法。泥塑艺术并不是表达所有的民俗生活,而是突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表达民众共同情感的才可进入泥塑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泥塑艺术也在发生与时俱进的改变。
  3、泥塑的审美特征
  我国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退出了马年生肖邮票和羊年生肖邮票,而它们的原型都是来自陕西凤翔泥塑造型的“马”和“羊”。“首先在于凤翔泥塑作为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其人选合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邮票设计宗旨;其次是凤翔泥塑制作的变形、夸张、色彩适度,容易为包括专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在内的广大受众所接受;同时其造型、色彩很符合邮票设计的需要。”国家邮政局总设计师王虎鸣解释说。这就说明了泥塑是具有中华特色的美学特征的优秀代表。就拿羊生肖邮票来说,小羊的设计体现了我国的文化特色,羊角是卷曲的金色,像极了神奇的法螺,有增福纳祥、镇宅驱邪之意;前胸饱满赤红象征着生活美满幸福、红红火火;身上粉色四瓣桂花寓意四季如意、富贵平安。泥塑造型入选邮票原型,这意味着泥塑是承载民众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它能够彰显民族审美世界。
  泥塑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生活情感,但是其创作过程又不脱离生活,它取材于日常生活,又具有超越现实的审美造诣。泥塑对超自然的现象和超人间的力量也能通过它的艺术形式传递朴素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对生活的直接需求和精神的审美需求造就了泥塑艺人对泥土的驾驭能力,也加深他们对泥土的热爱与自豪。例如,为求子到观音庙请“泥娃娃”;在外孙周岁时,外婆送泥塑“坐虎”,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泥塑作品通常是通过泥塑艺人的双手捏造,这其中也倾注了艺人的生活理念和思想情感。直到后来泥塑模子出现,它的出现推动了泥塑生产的批量化,但是这种泥塑通常只用来生产儿童玩具之类的泥塑作品。对于具有信仰功能和神灵色彩的泥塑依然是由泥塑艺人手工完成,例如,寿星、老虎、春牛等。不管是何种制作形式,这些泥塑作品都包含泥塑艺人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与敬畏。
  泥塑主体与抽象符号的结合能够表达泥塑审美的直觉性和直观性,结合使作品变更更有意味,纹饰是其中最典型的抽象符号。纹饰这种符号是将生活抽象化,通过纹饰将审美效果最大化,同时将生活愿景象征化。人的思维通常被直观性和适用性主导,而泥塑纹饰能很好地展现民众的概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双鱼纹、太阳纹、金钱纹和牡丹纹等是凤翔泥塑常用的纹饰,这些纹饰均来自与民众生活世界。通过这些纹饰表达民众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渴望。
  其中,太阳纹最多地被用于虎目的刻画,太阳纹的运用不再单纯地表达信仰,而是越来越注重对审美情愫的表达,通过夸张地运用表达民众对太阳纹力量的继承与张扬,突出这种纹饰的精神内涵。双鱼纹则是以勾画动物眉毛为主,在中国传统纹饰中,鱼纹与人类的繁衍生息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很難再找寻到鱼纹的生育象征含义,它流畅简洁、干净秀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象征。金钱纹通过简练整体的审美的结构来传达动物的神韵,最常用于动物面颊和背部的刻画。这种纹饰重点突出形式美和装饰美,将精神信仰进行沉淀,突出现代文化的审美特点。牡丹纹繁华浓烈、喜庆欢快多被用于刻画动物面颊和躯干,这种纹饰的特点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体现泥塑的传统美和现代特性。泥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由使用功能逐渐向审美价值转化,从生活到艺术都是表达对人性和思想的彰显。
  直观的视觉效果对泥塑审美构造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泥塑的外形空间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对直观视觉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泥塑纹饰是对泥塑进行修饰的有力工具,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自由组合来传递不同艺术表现。泥塑艺人对纹饰的不同意义牢记于心,对纹饰和色彩的搭配了然于胸,对泥塑主体与不同纹饰之间的联系也了然与胸,所以,泥塑纹饰在进行纹饰意义传达的过程便是审美过程的发生。泥塑艺术的审美强调整体与细节的悉心处理,讲究色彩、纹饰、造型等的有机结合,通过泥塑艺人精巧的变现手法来表达民众对生活的集体情感和内心表达。泥塑审美构造讲究结构的布局合理,化繁为简但是内容丰富的色彩与纹饰的搭配。通过合理的审美构造对现实生活进行张弛有度的展现,创作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4、结语
  综上所述,泥塑是民众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表达,泥塑艺人将客观的自然物与社会关系按照自己生活的文化背景和自我意志进行表达,他们通过泥塑表达现实生活与自然结构的品格。泥塑的审美构造:造型、纹饰、色彩及彼此之间的关联具有具有高度主观性和目的性,不同地域的艺人通过不同表达形式传递内心情感和夙愿。在艺人进行泥塑创造过程中营造贴近生活、率性天真、意象重生的审美世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泥塑创作不再局限于手工捏造,开始出现其他形式的创作,泥塑的样式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加入现代流行的元素,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例如,陕西凤翔开发出用于居家装饰的泥塑作品,这些作品满足现代审美的诉求,不断扩大需求,这也为泥塑的规模化生产开创了先路,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利于泥塑文化丰富性和情感性的发展,规模化生产的扩大会使泥塑艺术逐渐失去它本来的艺术价值与品位,之间失去传统的精神与情感寄托,民俗艺术和审美个性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因此,泥塑艺术还是要强调其审美特征,以保持其审美特性的精神和情感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林继富.从泥土到艺术--泥塑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2(2):17-21
  [2] 邱红革.中国泥塑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少儿时期是孩子逐渐产生自我认知的过程,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各项教育不能敷衍,应当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孩子进行舞蹈学习能够有效的促进身心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舞蹈学习目标,使孩子身心处于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下。本文针对少儿舞蹈阶梯式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阶段性教学内容的制定方案。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雅情趣;阶段目标;肢体语言  现代教育
期刊
【摘要】各地高校开设琵琶选修课程,使我国的瑰宝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本文着重分析情景是教学法在高校琵琶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课程实践过程,使琵琶选修课教学更加系统、完善,为应用人才培养奠定教学基础。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法;琵琶选修课;教学;分析研究  琵琶在我国的音乐历史文化进程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富有“弹拨乐之王”的美誉。随着国人对民族文化积淀认知愈发强烈,加之琵琶艺术已走出国
期刊
【摘要】作为组成产品性能的重要元素,近年来我国各领域产品设计均对新材料的应用投入了较高程度的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产品设计中的新材料应用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新材料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策略内容能够为设计界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产品设计;新材料;碳纤维材料  前言:  在产品设计阶段,材料被视作“结构形式和功能的物质载体”,产品造型、功能的实现均离不开材料的支持,而由于材料、设计均随着人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行与要求下,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以提升小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在巩固语文科目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下文中,笔者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中
期刊
近期学习庄子思想,令我收获颇丰。在上课之前,我只对庄子本人有初步了解,知道他继承了老子思想,是道家学派。但随着课程的渐渐深入,我庄子及其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从庄子遗留的文本中,我走进了庄子的世界。通过老师布置的任务,结合自己的分析,我对庄子提出的许多概念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思想的碰撞中,我的认知得到了全面提升。下面以随想之形式对我的收获稍作分享。  随想·齐物  在《齐物》中,庄子的主要观点有三个
期刊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爱好者而言,不仅要符合对歌唱的原样,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审美艺术的前提下实现歌唱的表达与艺术的感悟。现对高校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的声乐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歌词审美;艺术;声乐教育  引言  歌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在歌唱时人們才可以切实的对歌唱艺术给予欣赏,但这并不表示人们可以对当中的审美与教育活动中的所有
期刊
【摘要】数字时代出现的数码绘画艺术跟传统艺术相比有很多不同点,数码绘画艺术家使用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方式甚至是追求的绘画理念都跟传统手绘艺术家有很大的区别。数码绘画艺术因其复制速度快且复制精度高等特点更适应于商品社会的需要,但也因此缺少了艺术的“光韵”。传统手绘艺术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仍然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传统手绘;数码绘画;光韵;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存在价值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
期刊
说起评论某一观点或者说是谈谈对社会上某一现象的看法,我觉得自己不是很拿手,也不敢随意见了评之。原因有二,其一便是与自身的性格有关系。从小习惯了“多听、多做、少说话”,偶尔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思想作祟。其二,是担心自己的观点不客观,有失公正。当然,这个才是主要之原因。  求学至今,也有十余载,对我个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等也有新变化。特别是,升入高等学府以来,大学的批判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于此
期刊
【摘要】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们也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就对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学生们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当前舞蹈教学内容注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创。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应该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注重舞蹈创编能力培养。本文旨在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提高学前专业舞蹈创编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当前
期刊
【摘要】声乐艺术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对培养儿童的艺术情操有着别的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以提升儿童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目的,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声乐教学,从而有效开发和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本文从儿童声乐教学能够起到的发展儿童心理、开发儿童思维和陶冶儿童情操三个角度出发,对其教学训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举例给出了相应的阐释与说明。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训练方法  引言:  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