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小学课程演讲知识演变探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盘庚为搬迁所作的三次演讲开始,此后各朝各代都有可圈可点的演讲家,例如,汉代的王充、唐代的魏征、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颜元等。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前后,随着新思想的出现,演讲活动便被推向一个高潮。清末民国时期,语文独立设科,语体从文言转为白话,白话文演讲知识也经历了从萌芽到独立再到成熟的演变,探究这个时期演讲知识演变的阶段及特点,对补充完善当下小学课程演讲知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清末民国小学课程演讲知识演变阶段
  1.前提:国语标准语音知识的确立
  演讲是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别人信服并促人行动的语言活动。统一的标准语是演讲活动开展的前提。1892年,卢懋章发表了著作《一目了然初阶》,以音标形式标注了厦门音、官话音和其他方言语音,用罗马字母进行拼写。该书是中国提倡汉字改革、提出拼音化的主张、研制拼音方案、出版拼音读物的开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语统一”“言文一致”势在必行。在政府官员和进步人士的努力下,标准语音知识的确立加快了进程。语音上,从卢懋章的福建音发展到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开始以北京音为基础。拼读书写上,1913年教育部读音统一会曾开会讨论,并将其分为三派:偏旁派、符号派、罗马字母派,最后选取了章炳麟的偏旁派。1923年,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常年大会改为选用罗马字母派。1928年,教育部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方案,明确了以京音、京调为标准语音。标准语音知识的演变也同样体现在小学国语课程上。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习官话者,即以读《圣谕广训》直解习之,其文皆系京师语,每星期一次即可”,当时的标准语音是官话。1912年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与1915年的《国民学校令》都强调了“首宜正其发音”。但对于发音标准,课标、教材都没明确规定。随着教育部标准语的确立,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强调,“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期全国语言相通”。同时,小学初小第一、二册课文都标注上了注音字母(相当于现在的拼音)。教育部还举办了国语培训班培养师资。
  2.确立:“演讲”一词的提出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第一次提出“演讲”一词,标志着清末民国时期小学课程层面正式提出要进行演讲这一口语表达形式。演讲在这一时期提出,一方面,与标准语逐渐规范和统一有关,使其有了口语表达的基础;另一方面,1919年杜威访华,他在我国多个城市演讲,国内的胡适、蔡元培、李大钊等人也到许多大中小学进行演讲教学,这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演讲热。知识分子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宣传先进的思想。课程纲要指出,小学低段要求“童话讲演”,小学高段要求“普通的演说”。
  (1)小学低段的“童话讲演”。“讲演”一词在1912年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授法》中就已被提出。那时的讲演,相当于讲解,主体是教师。而随着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广泛传播,1923年课程纲要要求小学前三年进行童话讲演练习。这里的讲演不仅仅是讲解,还有表演,讲演的主体也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思想。(2)小学高段的“普通的演说”。1923年的课程纲要提出,四至六年级学生要进行“普通的演说”,学生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是“能听国语通俗演讲、能用国语演讲”。演讲教学可独立教学,也可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随着“演讲”一词在课程纲要中的明确,白话文演讲知识的完善也被提上日程。
  3.发展:国语演讲知识的丰富
  自1923年课程纲要明确提出“国语演讲”以来,关于演讲的知识体系渐趋具体。后来出版了专门的著作,如吴研因的《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1925)、王国元的《小学说话教学法》(1937)、沈百英的《小学说话科教材和教法》(1948)等。现将课程教材专著中关于演讲知识的内容梳理如下。
  演讲要在高年级进行。纵观1923年至1948年的小学课程标准文件,可看出小学语言教学的顺序为:日常会话、演讲语、绘画故事、时事报告、普通演讲、辩论。演讲一般安排在四至六年级,因为“演说比较的不容易,这不仅要使人听得懂,使人发生兴趣,而且还要使人信仰你所说的话。假使人家听了,仅仅知道你所说的是什么一回事儿,但并不信仰,那你这一次演说便失败了”[1]。所以将演讲放在高段教学反映了演讲的难度,考虑了学情。
  演讲的题目和选材要引起儿童的兴趣。1941年颁布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指出,演讲的题目和选材,“除由教员规定题材外,亦得由儿童自由选定题目”。吴研因认为,演讲的语料(即题材)“要儿童经验中所有,但配合的方法又是儿童经验中所无,是使儿童觉得新奇的”。《复兴说话教科书》中普通演讲的篇目有《国庆纪念》《新年演说》《假期报告》等,都体现了演讲题目的选材要联系儿童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演讲技巧知识分为语言表达技巧和非语言表达技巧。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小学说话教学法》《小学说话科教材和教法》等专著中有详尽的论述。首先是演讲语言表达技巧。演讲语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以及语调的变化,说到慷慨激昂、声色俱厉的话就用高音,说到徐徐委婉、曲答事理的话就用中音,说到细腻妥帖的话就用低音;凡是重要的话、使人难懂的话,应该说得慢些,不重要的话,简单浅显的话不妨说得快些;要使说话清楚,应该特别强调语句中主要的字。关于语调的变化,沈百英认为,语调主要分为喜调、怒调、哀调、乐调、爱调、恶调六种,分别表达不同的情感。其次是演讲的非语言表达技巧,这里主要讲礼仪知识。演讲礼仪首先表现在服饰整洁,态度稳重,另外特别强调演讲特有的礼仪“行礼”和“称呼”。在平常练习时向观众行礼,有主席的先向主席行礼,演讲结束离开讲台时,仍须向观众行礼,并始终保持庄重、谦恭的态度。称呼也分两种情况:普通的课堂练习用“各位同学”,有主席、老师、同学的则称“主席、诸位评判员,在座诸同学”,具体操作视情况而定。
  演讲教学知识。演讲教学知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一般在初小和高小的低段。故事讲演是演讲的基础阶段,可以练习说话的语序、语气、语调等,教学上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如1923年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第一册中提出,“教師讲故事时要淋漓尽致,紧要处加些赞叹。例如讲到游花园一段要说花园里的景致好极了,微风吹来,花香扑鼻,实在快乐”。又如,1933年的《复兴说话教学法(高小)》在指导《假期报告》时指出,要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演讲,继而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演讲练习。第二阶段,学生演讲,教师指导,一般在高小的五、六年级。教学中,教师示范演讲减少,学生自由演讲,教师点拨。   二、清末民国小学课程演讲知识演变特点
  1.课程取向从“重文轻语”向“言文并重”转变
  传统语文教育是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的教育。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阅读教材是四书五经。古人熟读、精思四书五经,研究文章作法,重视文章的写作。现代语文教育,先是为开启民智进行了标准语练习,以实现国语统一。“五四”前后,为了传播新思想,演讲等口语表达方式受到重视。1923年,课程纲要第一次提出“语言”,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又将其改为“说话”,使其成为一项独立的教学内容。“说话”“读文”“作文”“写字”成为清末民国小学国语教育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要求、毕业要求都围绕这四项内容展开,充分显示了现代语文教育课程取向从“重文轻语”向“言文并重”的转变。
  2.课程知识从综合笼统到独立明晰
  傳统语文教育的课程知识是综合的、笼统的,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课程包含了文史哲等知识,再加上“重文轻语”,留下的只有一些文章作法知识。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梁太子的《昭明文选》、曹丕的《典论》等,阐述的都是文章学知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1920年教育部规定小学课程名称由“国文”改为“国语”,教材改为白话文。独立设科以及语体转变后的国语教什么?怎么教?由此开启了国语课程知识科学化的探索。最有代表性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夏丏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其目的就是想一扫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暗中摸索”,追求“明里探讨”,探索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国文百八课》探索的是文章学的知识,对口语知识,包括演讲知识也进行了独立而明晰的探索。从课标对演讲题目、题材、演讲教学学段等提出了要求,到专门的说话教科书的编写,再到大量专门探索说话专著的出现,都是对演讲知识所作的独立而明确的科学化课程知识探索。
  3.演讲知识从驯化工具到思想载体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习官话读《圣谕广训》,而《圣谕广训》中的内容主要是传统的道德教化。可见,演讲知识最初是被清朝统治者当作思想驯化的工具,维护阶级统治而产生的。1923年,课程纲要正式提出“演讲”一词,出现了“童话、讲演”“国语演讲”,虽然这里的“演讲”只是讲演、讲解,主体是教师,但内容已转变为符合儿童兴趣的故事题材,到了清末民国后期,演讲知识日渐丰富,演讲题目可由儿童自己拟定,演讲语料(即题材)必须符合儿童经验、结合儿童生活。到了高年级,学生可以自由演讲,教师相机点拨。演讲知识由封建伦理思想的驯化工具演变为儿童自由发表思想的载体。清末民国小学课程演讲知识演变是清末民国小学国语课程知识演变的一个缩影,“窥一斑而知全
  豹”,循着这条线索可探寻该阶段的整体课程知识,也对思考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演讲有着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俞焕斗.高小国语科教材和教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11.
  【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末民国小学语文科课程知识建构史论”(项目编号:17YJA880063)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他发到自发,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自己科学定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落实学
摘要: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不仅塑造了一个“纵使万箭穿心也要扛住”的市井刚强女性形象,同时也为我们真实地呈现了武汉当下的市井生活图景。方方笔下的市井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它拥有烛照人心的理性精神,惨烈恣睢的暴力性格,转瞬即逝的脆弱特质,柔情似水的温婉情怀。  关键词:丰富的市井 万箭穿心 社会环境  《万箭穿心》是方方近年来颇受好评和关注的作品。作者以冷峻、纯熟的笔力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市井底层、具有鲜明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这一条分为三款。第一款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两大功能,就是拼写和注音。拼写和注音的对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拼音方案
书名: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  作者:闻邦椿,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030609564  定价:68元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理论。通过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中的一般规律性的认知,因此科技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方法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科技哲学研究方
摘要:税昌锡先生《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载《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一文以构式语法为基础,将一个完整的事件分为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来考察存现构式中“了”和“着”的使用情况,其中有几例税先生认为不能带“着”(如“按、喷”)或不能带“了”(如“漂、悬挂、耸立”)构成存现句的动词在CCL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用例,本文试图以语义特征、构式语法以及动词的过程结构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CCL
阅读教学对话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话语系统,教师、学生都可以介入与其进行交流。但因为受教育水平、知識储备、阅历、认知思维等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这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在同一层面就文本进行对话。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参与,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并与教师进行对话沟通,二者共同完
说到文艺评论,当前社会上最遭人诟病的是“圈子评论”“红包评论”“人情评论”,一些评论人习惯用的是“表扬为主”“建议为辅”“缺点全无”。不久前,在四川省达州市举办的“川派评论:文艺理论与实践系列学术研讨会之川东论坛”上,中国评协副主席、四川省评协主席李明泉教授提出的川派评论的“明砍”风格,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认为这是一个颇具美学意义的“四川表达”。  “明砍”,源于四川歇后语“月亮坝里耍弯刀一一
“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是大型艺术类公益讲坛,讲坛邀请省内、国内知名文艺家,每月举办一次,本着“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原则,通过打造文艺的百花园,推出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艺人才,同时为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强艺术教育,为人民群众搭建一个与艺术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的桥梁。  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常用笔名李鉴踪,研究馆员。1964年出生于重庆长寿,1985年毕
木雕 32cm×74cm×18cm 2015年  2011年作者李先海被选定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中华医学》为创作题材。从2011年至2015年,作品费时五年终于完成,由19个人物,12件作品组成为一整套系列(作品原稿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小稿现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造型手法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头,手、足写实,包括道具,身子采取国画大写意手法。平板而虚实相间,写实又抽象,在造
成都作为中国书画重镇,艺术氛围自古深厚浓郁。早在公元938年,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翰林图画院”,而出自于后蜀以黄筌、黄居棠父子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院体画更是盛行了百余年。如今,成都已然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但传统艺术本固枝荣,高楼林立中,棋布星陈的画院、画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散落在城市各处,欣欣向荣的书画生态环境令整个城市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办于1920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