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发展的原动力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扶植等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及创业精神支撑、市场化运营等内部软优势等因素推动了民办高校飞速发展,然而,当民办高校进入到内涵式精深发展阶段时,要想在教育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以独特软优势参与竞争。
  [关键词]民办高校 发展优势 原动力
   [作者简介]谌飞龙(1977- ),男,江西高安人,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项目“江西民办高职院校基于软优势的品牌战略发展研究”(批准号:06YB2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25-02
  
  一、进入21世纪以来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民办高校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其主要定位在培养社会急需的本科、专科层次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办学发展至今,获得了飞速发展(如表1所示),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表1原始数据进行多角度比较分析,可得到如下数据和结论:
  第一,2003~2006年,民办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1.15%、13.17%、14.06%、14.89%;从2004年起,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年增长比分别为11.53%、3.52%、4.19%,而同期民办高校数量年增长比分别为31.79%、10.53%、10.32%。这三组数据表明,在数量上,我国民办高校在全国高校的比重逐年上升,以及民办高校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普通高校整体水平。
  第二,2003~2006年,民办高校在校生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重分别为7.31%、10.47%、6.73%、7.69%;从2004年起,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年增长比分别为20.29%、17.12%、11.34%,而民办高校在校生年增长比分别为72.38%、-24.68%、27.21%。此三组数据表明,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这是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而民办高校受此调控等因素影响,在校生占全国的比重以及在校生增长速度均出现强烈震荡。
  与公办高校享受财政拨款不同,民办高校的生源规模是其得以存续的基础。然而上述分析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在出现巨大波动的情况下却仍保持飞速发展。由此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民办高校较公办高校在生源、师资、资金、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其飞速发展;二是民办高校飞速发展以及公办高校持续发展必然引发教育市场内多领域、多层面的激烈竞争,在这竞争格局中民办高校应如何创造竞争优势谋求发展壮大。其中,明确民办高校飞速发展的原因是正确推动民办高校持续壮大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飞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国民办高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独立颁发本科、大专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其部分学生与公办高校一样是以高考的分数线来进行录取的;另一类是不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其生源主要是以高考落榜生为主。众所周知,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基础设施等显性因素及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远逊于公办高校,然而两类高校发展的事实却是民办比公办发展得更快,且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已经超过同层次公办高校。究其原因,这是民办高校外部宏观环境、内部软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教育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
  据统计,在全日制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学生中,应届或往届的高中落榜生约占95%,中专、职高毕业和部分放弃在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机会到民办高等学校选学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学生约占5%。高考落榜生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教育市场,这一市场在1999年持续大幅扩招以来,到现在仍有继续扩大趋势(见表2)。高考落榜生求学市场的强劲拉动是民办高校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
  2003~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7%、19%、21%、22%,超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15%的标准,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自然成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并寄予厚望:一是民办高校能解决政府投入不足问题;二是民办高校的应用型、职业化定位能解决经济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三是民办高校发展实践表明,近年来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开设了许多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对于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国家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以及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广开学路,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的多重功能和积极作用获得政府及社会肯定,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扶植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推动了民办高校飞速发展。
  (三)民办高校创业者坚韧创业精神的强力支撑
  民办高校的创办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或合伙人,一类是民营企业。面对强大的公办大学,民办高校创业者必须冒险创业,这种坚韧创业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支撑着学校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办高校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渗透融化在校园文化之中,服务于学校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这是民办高校能长期拥有的软优势。
  (四)民办高校与生俱来的市场意识与市场化的运营体制
  民办高校是民营经济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然的市场属性、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民办高校与就业市场紧密相连的特性是民办高校得以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最大的软优势。民办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是其内在优势之一。截至2007年5月,我国共有民办本科院校27所,设置450多个本科专业,主要集中于一些社会热门专业(见表3)。而且民办高校专科专业比本科专业更为市场化。由此可见,市场导向是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培养“适销对路”的职业性人才是民办高校办学的主要方向。
  


  民办高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其另一内在优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最大的不同,除了经费来源渠道不同外,就是它能根据市场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聘教师,自主管理。市场化运营除了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招生紧扣市场发展外,还有办学资金筹集实行市场化,培养模式灵活自主,特别注重就业等。
  
  三、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保证——挖掘独特软优势
  
  有利外环境、内部软优势等因素推动了民办高校整体飞速发展,然而,当民办高校发展到更高层次,进入内涵式精深发展阶段,这些民办高校共性因素已难以保证民办高校个体持续发展。原因在于,以往民办高校作为整体向国家要政策的“合作”主导局面逐步演变成在国家统一、渐趋成熟的政策下民办高校内部个体间展开的在各领域、多层面以“竞争”为主导的局面。任何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获得持续发展都必须以独特软优势面对市场竞争。独特软优势是指一方拥有而其对手难以获取的非硬件优势,它具有非显性特征,需要组织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加以挖掘、识别。对民办高校而言,其独特软优势包括以下可能选项:第一,市场调查手段和市场化运营机制。跟进市场的专业设置有赖于民办高校深入市场调查,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及企业对专业岗位要求。品牌专业建设要能体现学科的系统性、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的自助式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根据职业方向选择课程。第二,利于“差生改造”的教学管理制度。民办高校要正视学生主体为“落榜生”的事实,注意从中发现一些偏才、怪才,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建立开放而容纳差异、创新而不拘泥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低起点、多层次的教育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将所谓的“差生”培养成为拥有一定特长的社会急需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文化。民办高校把创业教育也引进到教学当中,用创新创业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
  除上述三者外,民办高校还可把人性化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社会性师资组合等视为自身独特软优势进行培育、挖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2006(10).
  [2]王涛民.民办大学凭什么叫板公立高校[N].中国财经报,2006-08-12.
  [3]赵一枫,姚加惠.如何奠定未来民办高教发展的现实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7-1-26.
  [4]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2007中国民办大学评价报告[OL].http://www.
  cuaa.net/cur/2007mb/2007mbgxbg.doc,2007-05-21.
  [5]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4-05-27.
  [6]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5-07-28.
  [7]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6-07-04.
  [8]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6-0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描述进行的摇瓶实验及其结果,得到了结冷胶生产工艺中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改变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百分比,进而测量结冷胶发酵液的粘度、产胶率,来确定最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就是让人们享受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很多地方都开始大力进行群众文化建设,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开展。实施基层文化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改善基层群
[摘要]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城乡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必然选择,是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既要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又要和市场相结合。  [关键词]和谐社会 收入差距 劳动者素质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赵慧玲(1969- ),女,河北香河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邓小
本文简要介绍了葡萄糖酸钠的性质、应用领域、生产方法、原料、生产规模及在国内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催化氧化法和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水平,对葡萄糖酸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
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大致分为淀粉水解、精制、浓缩和结晶四大步骤。葡萄糖结晶与蔗糖结晶相比要复杂得多,一般采用冷却结晶法生产一水葡萄糖,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糖液的纯度、浓
目的:针对黄原胶国家标准检测黄原胶性能的不足,提出一种检测黄原胶应用性能的方法。方法:研究蔗糖和NaCl对0.3%浓度食品级黄原胶粘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蔗糖、NaCl共同存在下的一
[摘要]文章建立了财政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卢卡斯教育资源外溢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财政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以及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外溢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建立多元化教育投入体系,加大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等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财政性中职教育投入 外溢效应 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李汝(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