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须“五看”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举行的诸城市2020年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有16位语文老师同台竞技,阅读教学同课异构,展示了诸城青年语文教师队伍的风采。赛事尘埃落定,我不禁回顾反思,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从哪些标准来观课议课呢?以阅读教学为例,笔者认为,一堂好课,通常绕不过以下“五看”。
  一看文本处理。文本的处理,应恰到好处。拿来一篇文章,即便不会教学,也知道读一读。教参中都有关于文本的解析,这是现成的。但单是这些还不够,只拿这些来教学,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是“二道贩子”。教师还需要深入理解,把握文本,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收获,再付诸教学。不单是知道文本里面写了什么,还要根究怎么写的,也就是上升到“用教材”的阶段。
  一篇文章里面有多少内容?无边无沿。一堂课要教清楚文章中都写了什么内容,那是很乏力的。据说当年北大著名学者马叙伦讲庄子,只一个《天下》篇,讲了一个学期也没结束,马先生还得了个“马天下”的绰号。那内容之丰富,知识含量之博大,超乎想象。阅读教学也是这样,抽丝剥茧地顺着一个个枝节讲开去,怕是没有结束的时候。
  所以教读文章,自己要先弄明白了,知道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哪些要讲,哪些该省略掉。课堂上我们往往看见教师什么都想教,却什么也弄不透彻,结果课堂塞得很满,师生都很累,学生貌似收获很多,实则听得云里雾里。有老师问:“九年级时间太紧,舍弃几篇课文不教,行不行?”行!全部舍弃都不碍事。你不用这个,就用那个。以前教材多个版本并存的时候,阅读篇目多样化,也是一样教学,没有“非此不可”。做习题不也是阅读分析,不也得阅读文章吗?文本不过是训练语文素养的例子。关于教材的话题,就是认识的问题——怎么看待文本这个“例子”?高明的老师,化繁为简,不在枝节无效的内容上兜圈子,用教材达成自己的教学目的,而这目的就是超越文本的学科素养指向。
  二看学生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活动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表现带动着课堂的氛围,影响着课堂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学生一定是身心愉悦、精神放松的。
  经常看见一些老师的课堂,一上来就弄得双方都很紧张,学生噤口不言,老师越是着急,学生越是沉闷,大有黑云压城之感。我们都替老师捏一把汗:就这气氛,这堂课怕是玩完了!分析导致这样的课堂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缺乏互动,老师自说自话,不关注学生,学生没有被带动起来;二是内容枯燥,老师一厢情愿,不掌握学情,讲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三是老师缺乏亲和力,过于强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甚至老师就是一个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人,冷淡沉闷的个性难以让课堂热起来。
  好的课堂,一定由优质的活动组成。活动方式多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不断产生多维互动,学生如鱼得水,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如果说我们以前多关注老师的表现,那么现在应把更多的眼光投放在学生身上。毕竟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课堂成败的“宝”要押在学生的表现上。
  三看教师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的“吉祥三宝”。教师表现也是课堂的主要看点。如漂亮工整的板书、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和蔼得体的教态,都会落在学生的眼里,印在学生的心里,并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但是课堂不应停留于技术操作。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业务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一定要上升到艺术的境界。如同“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庖丁,通过不断的历练,以至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时时产生教学艺术的美感,教学行为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绚烂美好的精神活动。
  沉淀在学生生命中的那些愉悦的学习经历、难忘的课堂片段记忆,往往都是与优秀的教师个体素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抽离了优秀教师的执导,课堂是乏味的,也是缺少灵魂的。时过多年,对那些平庸的课堂,学生往往忘记学了什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首先忘记了教过自己的老师姓甚名谁,教师的形象早已模糊不清了。
  四看教学效果。就是看学生的收获到底有多少。一堂课最终还是要落到学生的实际收获上。识字、阅读、写作这些方面是否扎实,有没有新生成?课堂上有没有高品质的思维训练?学生在思想、情感、价值观方面是不是有所感动或领悟?……这些都可纳入教学成效的考查范畴。
  当然,课堂效果也需要辩证看待,想用一纸小卷测试一下的做法,还是低级简单的手段。有一些课堂生成的结果,是试卷检测不出来的,它并不直接诉诸书面题目。譬如心弦轻轻的震颤,如坐春风的聆听,酣畅淋漓的饱读,灵机一动的豁然开朗,脱胎换骨式的情感洗礼等,这些恐怕不是一两道题目可以考查出来的。
  一站式的听说读写,逐一做来固然好;一课一得式地在某一两处深下去,也很好。热热闹闹的激烈辩论当然好;安安静静地默读、书写也不错。满教室是学生为主角的唱念做打全武行,听完课也不管老师到底在何处,的确很活泼;教师口若悬河一讲到底,而学生听得入神入迷如痴如醉,也坏不到哪里去……以学生是否学有所得为标准来衡量课堂优劣,一切形式都有存在的理由,皆是好的。
  据说某老师执教公开课,上来只布置学生阅讀课文,一节课全是学生琅琅书声,师生不交一言。下课铃响,老师视听课人如无物,拂衣扬长而去……令人咋舌之余,又让人暗暗击节叫好:这不是魏晋风度吗!读书就是教学本身,痛痛快快地读一回就挺实惠的。另觅他物,复要作甚?
  五看创新之处。《论语》中孔子标榜“述而不作”,就是说自己只负责传播转达往圣先贤的主张,而不刻意地去创新,另行创作。话是这样说,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却不断给后人以新的启迪,产生新的理论。这也是教育的秘密,老旧的内容,传统的形式,却能时时给人老树新芽的感发。这也是教学之所以最具艺术活力的特点。
  语文课堂也是这样,时时呼唤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和力量,不论是内容的,还是方式方法的、手段的。尤其是青年老师,在传承传统教育理论的同时,应有不断创新的活力和胆识。因为你年轻,有资本去探索,去大胆尝试,甚至去犯错。爱因斯坦就说过,“没犯过错的人必定没尝试过新事物”。
  课堂好比是一条河流,它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它的流向也是变动的:有九曲回肠的地方,有平坦舒缓的地方;有枯竭断流的季节,也有恣肆汪洋的时候,有时它还会狂荡不羁溢出河床甚至改道……该怎么办?就随流赋形吧,让课堂行于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别担心改变了方向,也不用担心更换了内容。对于这节课来说,这只是随机的小改变;对于学生一生的素养来说,这是无伤大雅的小节点;而对于你整个专业成长来说,这是平坦道路的转折处,是有惊无险的历练,是教育智慧,或者也可以叫作“创新”的东西。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接新班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通常被戏称为“亲妈”和“后妈”。众所周知,“后妈”比“亲妈”难做,因为尺度难以把握:管多了,遭人厌烦,甚至招来怨恨;管少了,被人指责感情淡薄、漠不关心——真有点进退两难。而我最近几年却有过多次做“后妈”的经历。  2020年3月,我再次从高二下学期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几次中途接班之后,我发现做好“定位”——给前任班主任做好定位,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是有助于顺利当好这个
期刊
师生交往难免会有误会,若不及时消除,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帮助学生纠偏,走上正道,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是教育爱的体现。在班级管理中,我也没有逃出师生关系尴尬的魔咒。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教育爱和教育机智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情感支撑。  一次在苏州参加培训,听到一个女孩的故事,我泪流满面,立刻给“猪猪女孩”发去信息:“老师想你了,你还好吗?”她秒回:“罗妈妈,想您!离开学校才知道失去了您
期刊
“老师,这不是我的错,你为什么总是抓着我不放呢?”炸雷般的一声将刚下课、正准备回办公室的我惊得不轻,原来是一位班主任正和学生谈话。这一幕似曾相识,思绪将我拉回到十多年前……  2008年秋季开学,我接手了一个升高二时综合排名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各学科成绩基本锁定在后两名。看到成绩表的那一刻,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感觉天旋地转,心像被掏空般的难受,毕竟我资历尚浅,只有带过一届毕业生的经验,没有点石成金
期刊
“外王”:成为课堂之外的“孩子王”  有一种方式,可以使班主任自觉成为班级中的一员,即假如全班有51个学生,学号为1~51,那么班主任就设定为第52号。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班主任用自己的情趣、智慧成为“孩子王”,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  “孩子王”是什么?是花果山的猴王,而非孙悟空。成立班级之初,需要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亲密融合,达到师生合一的状态。老驾驶员会灵活运用“车体感”:虽然看不见车子的四个
期刊
“故乡是个山村,在温州雁荡山的东外谷。仿佛千年万年都是静止的。山鸟的声音、虫子的声音、山涧的流水声,让山中的世界变得更静。我从小就体验着这种静止,比寂寞更深的静止。外界的消息到了这里,都是零零星星的。外界很远,这里的生老病死、嫁娶婚丧,也都显出寂寞来,就连山间的花开花落也是那样的寂寞。”  在有回忆录性质的新作《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中,傅国涌先生这样平静地记述故乡雁荡山与早年的山居岁月。他说
期刊
暑假后,我接手二年级2班班主任。有这样一个孩子,全校的师生都知道——陈鹏飞,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瘦弱的身体 ,皮肤、头发亮白。为了掩饰自己的头发是白色的,他总是戴着帽子,故意把帽檐拉得很低。他眼睛的瞳孔是红色的,而且还伴有口吃,说话“磕磕巴巴”。  要知道,这样的孩子就像一只被折断羽翼的“白鸟”,没有了翱翔蓝天的本领。在这个本该充满欢笑的年龄,他的心被自卑感所占据,他紧紧关上了那扇小小的心窗。  鹏
期刊
孙绍振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在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至1996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做访问研究。论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成为新诗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著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期刊
这几年,每次接手新班,总会碰上一两个智障孩子。当然,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斜眼、歪嘴、流口水。其实,他们眉清目秀,天真烂漫,从外表上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他们本应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忍心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智障”的标签,同时怀着自己孩子和正常孩子多接触后能慢慢“聪明”起来的希冀。每天面对他们,我常常陷入沉思:他们也是天使啊!只可惜,思维的翅膀被折断!我该如
期刊
都说“后妈”难当,我还不以为然:不就是中途接个班吗?能难到哪里去?虽然早就知道这个班的学生难管,总不至于翻了天。  然而走进班里,我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些学生对我的抵触情绪,虽然他们与原来的“老班”相处得并不融洽:几乎天天都惹是生非,原来的“老班”王老师不堪其扰,每天都疲于应对。最近她又意外怀孕,精神压力很大,学校领导便决定由我来接替她的工作,却没想到学生又开始怀念原来的“老班”,打着王老师的幌
期刊
他,是那年毕业班时转入我们班的一个帅帅的小男生。最初几天,他得到同学们的喜欢,可没到一个月,就被同学们“排挤”。通过调查,我发现这个孩子不讨同学喜欢的原因不光因为他学习成绩差,还因为他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时还喜欢炫耀。同学们觉得他一无是处,就不再接近他。他在新的环境里很难融入集体,只能当个“独行侠”,每天沮丧地耷拉着小脑袋。  孩子妈妈到学校来跟我交流情况,我了解到孩子多么希望在新的环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