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建设需不需要两手抓,农村文化需要如何建设?这些尖锐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然而,乾安县却深入研究与探索,在七年里苦苦地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那就是——扒开草根“种”文化。这个县有16个乡(镇、场、园区),164个行政村,目前,全县有小剧团大院、电影大院、图书大院、剪纸大院等各类文化大院134个,这些文化大院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2005年,乾安县文化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农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研,发现并掌握了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及种种原因。他们认为,发展农村文化,先从送电影、送戏下乡开始,把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慢慢引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来。他们坚持挖掘农村素材,自排节目,送到农民面前,指导健康又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
乾安县大布苏镇传字村的草根“艺术家”朱国山告诉记者:“我们村以前闭塞落后,电视也没有几个台,平时也就只能打打扑克、玩玩麻将……我一看这样不行呀,这啥时候才能好起来啊?于是我就组织了大秧歌队,建起了小剧团,县文体局又帮我们成立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开办得红红火火。最初,我们组织有文艺爱好的农民聚集在一起,茶余饭后吹拉弹唱,后来,节目日渐丰富了,人员也越聚越多,每次演出都会吸引很多村民前来观看。再后来,村中有娶媳妇的、老人过寿的,也都会请我们演出,贺喜助兴。于是,小剧团大院火了起来。”
县文体局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因势利导,先后建起了刺绣文化大院、剪纸文化大院、电影文化大院、图书文化大院。一来二去,由送文化变成了‘种’文化,把‘草根’能人培养成了不走的农村文化名人,把文化大院变成了不走的文化阵地。”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专门对发展农村文化大院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要求各乡镇、场党委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管理体制,确保了农村文化事业在议程上有部署,内容上有安排,资金上有支持,考核上有指标,措施上有保证。到今年年底完成“村村有”的目标。目前,全县乡镇场80%的村屯都建有农村文化大院,确保了农村文化工作繁荣、健康发展。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数量已达134个,2011年新建各类文化大院27个。
为加快农民自办文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根据下乡调查掌握的情况,将全县16个乡镇场、园区的文化站长,文化大院主办人及大部分文艺骨干集中到县里,举办了全县文化站长、文化大院、文艺骨干业务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为文艺表演、唢呐演奏、文学创作三个部分。学员学习了二人转理论及二人转表演,推广了表演唱《书记下乡到咱家》、学习了扇子、手绢舞等表演技法。共创作出小品、快板书、表演唱等22篇作品。唢呐班在唢呐的基础技法方面进行了培训,并且学习了《我爱吹唢呐》等数十个曲目。通过培训班的培训,全县农村文化大院的节目水准,由原来简单的节目表演,发展到现在高水准的节目表演和节目创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与农业科技普及、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的求乐、求知和求富结合起来,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文化大院演出节目质量,进一步满足了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
去年3月30日,该县举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对来自全县12个各乡镇场园区文化站长和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图书馆全体职工共计120多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农家书屋管理,并让农家书屋管理员全面了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岗位知识,提高管理能力,为切实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该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县、乡、村等有关部门,加大农村文化大院的扶持力度,乾安县文化馆争取到20万元作为文化大院设备购置资金和5万元改扩建资金,对全县20多个文化大院进行了帮扶,解决了一些小剧团没有音响、调音、麦克等设备和部分乐件不足问题,为一些图书大院配齐有关科技图书,并为现有22家农家书屋创办了廉政图书角,目前,已送廉政书刊1800余册。
截至去年,乾安县共举办了六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这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节上所表演的节目,大多数是出自小剧团大院。让字镇、大布苏工业园区、严字乡把抓农民文化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严字乡的君字村小剧团大院成立后,村里投入2万元给文化大院买锣鼓及服装,大秧歌队伍达120多人。小剧团先后为当地农民、党员、群众、乡敬老院的老人、消防官兵等演出达20多场,曾为省文化厅调研组献上过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好评,也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
腾字种畜场投入3000元为文化大院秧歌队买了服装。各村也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文化大院用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文化大院的创办人,为把大院办好,也都付出很多,在提供场地、提供屋舍等方面都做了极大的努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都高度重视,适当地给予了支持和投入,保证了这些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正常开展,节目质量地不断提升,确保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全县现有二人转民间演员150人,唱歌、小品等文艺表演爱好者980人,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手工艺爱好者800人,业余文学创作者190人,礼仪司仪70人。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群体结构得到了优化。君字村小剧团大院代表君字村演唱的村歌——“腾飞吧,君字村”,参加全国新农村建设“村歌献给党”活动,获得了“十大金曲”奖,并在中央电视台颁奖晚会上进行了演唱。
2005年,乾安县文化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农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研,发现并掌握了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及种种原因。他们认为,发展农村文化,先从送电影、送戏下乡开始,把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慢慢引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来。他们坚持挖掘农村素材,自排节目,送到农民面前,指导健康又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
乾安县大布苏镇传字村的草根“艺术家”朱国山告诉记者:“我们村以前闭塞落后,电视也没有几个台,平时也就只能打打扑克、玩玩麻将……我一看这样不行呀,这啥时候才能好起来啊?于是我就组织了大秧歌队,建起了小剧团,县文体局又帮我们成立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开办得红红火火。最初,我们组织有文艺爱好的农民聚集在一起,茶余饭后吹拉弹唱,后来,节目日渐丰富了,人员也越聚越多,每次演出都会吸引很多村民前来观看。再后来,村中有娶媳妇的、老人过寿的,也都会请我们演出,贺喜助兴。于是,小剧团大院火了起来。”
县文体局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因势利导,先后建起了刺绣文化大院、剪纸文化大院、电影文化大院、图书文化大院。一来二去,由送文化变成了‘种’文化,把‘草根’能人培养成了不走的农村文化名人,把文化大院变成了不走的文化阵地。”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专门对发展农村文化大院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要求各乡镇、场党委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管理体制,确保了农村文化事业在议程上有部署,内容上有安排,资金上有支持,考核上有指标,措施上有保证。到今年年底完成“村村有”的目标。目前,全县乡镇场80%的村屯都建有农村文化大院,确保了农村文化工作繁荣、健康发展。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数量已达134个,2011年新建各类文化大院27个。
为加快农民自办文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根据下乡调查掌握的情况,将全县16个乡镇场、园区的文化站长,文化大院主办人及大部分文艺骨干集中到县里,举办了全县文化站长、文化大院、文艺骨干业务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为文艺表演、唢呐演奏、文学创作三个部分。学员学习了二人转理论及二人转表演,推广了表演唱《书记下乡到咱家》、学习了扇子、手绢舞等表演技法。共创作出小品、快板书、表演唱等22篇作品。唢呐班在唢呐的基础技法方面进行了培训,并且学习了《我爱吹唢呐》等数十个曲目。通过培训班的培训,全县农村文化大院的节目水准,由原来简单的节目表演,发展到现在高水准的节目表演和节目创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与农业科技普及、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的求乐、求知和求富结合起来,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文化大院演出节目质量,进一步满足了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
去年3月30日,该县举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对来自全县12个各乡镇场园区文化站长和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图书馆全体职工共计120多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农家书屋管理,并让农家书屋管理员全面了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岗位知识,提高管理能力,为切实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该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县、乡、村等有关部门,加大农村文化大院的扶持力度,乾安县文化馆争取到20万元作为文化大院设备购置资金和5万元改扩建资金,对全县20多个文化大院进行了帮扶,解决了一些小剧团没有音响、调音、麦克等设备和部分乐件不足问题,为一些图书大院配齐有关科技图书,并为现有22家农家书屋创办了廉政图书角,目前,已送廉政书刊1800余册。
截至去年,乾安县共举办了六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这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节上所表演的节目,大多数是出自小剧团大院。让字镇、大布苏工业园区、严字乡把抓农民文化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严字乡的君字村小剧团大院成立后,村里投入2万元给文化大院买锣鼓及服装,大秧歌队伍达120多人。小剧团先后为当地农民、党员、群众、乡敬老院的老人、消防官兵等演出达20多场,曾为省文化厅调研组献上过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好评,也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
腾字种畜场投入3000元为文化大院秧歌队买了服装。各村也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文化大院用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文化大院的创办人,为把大院办好,也都付出很多,在提供场地、提供屋舍等方面都做了极大的努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都高度重视,适当地给予了支持和投入,保证了这些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正常开展,节目质量地不断提升,确保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全县现有二人转民间演员150人,唱歌、小品等文艺表演爱好者980人,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手工艺爱好者800人,业余文学创作者190人,礼仪司仪70人。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群体结构得到了优化。君字村小剧团大院代表君字村演唱的村歌——“腾飞吧,君字村”,参加全国新农村建设“村歌献给党”活动,获得了“十大金曲”奖,并在中央电视台颁奖晚会上进行了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