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例走进政治课堂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的担负起双重教育的任务,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笔者在初三教学中尝试让具体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使枯燥的政治课趣味化,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领悟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观点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道理。
  一、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学生的“内燃机”,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了索然无味的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要取材于那些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实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材料是真实的、亲近的,而不是虚假的。例如:学习《奋斗成就未来》这节课时,笔者选用学生熟悉的三个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加法等式,袁隆平等式:灵感=知识+汗水;爱迪生等式: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爱因斯坦等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课堂上,材料一出现马上激起了学生好奇、新异的心理,接下来,笔者根据学习内容设置以下问题:(1)上述三个等式对青少年学生有何启示?(2)上述三个等式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何启示?事实证明,恰当地运用实例进行政治课教学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二、 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本领。这种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学习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考试中分析和解答来自生活的各种材料型题目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应对的能力,两者相比,后一种能力显然更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使之通过认真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目的。例如,在对《奋斗成就未来》一课的实例分析时,可让学生探究:(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上述两个问题可通过学生互动得到解决,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也体现了教师应教给青少年今后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本领的新课程理念。
  三、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建立“人本化”的课堂。让实例走进课堂,是文本与人本的交融,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意。每当一个实例出现,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与教师、与同学对话交流,甚至于经常有学生站起来举出自己的实例,供大家讨论。走进这样的课堂,我们会有一种轻松平和感,会觉得自己分明就是学生中的一员,是那样的平等、和谐、民主。
  四、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担负着智育和德育的双重任务,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道德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致使学生只重视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师重知识、轻品格的教育方式,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弱化。让实例走进政治课堂能有效地扭转此状况,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授《奋斗成就未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使学生明白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还在想尽办法遏制我国的发展等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那么,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如何发扬呢?由此可见运用实例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开发,使政治课成为提升社会文化道德修养的文明灯塔。
  综上所述,教师拥有新的教学理念,让实例走进政治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实例走进课堂,思想政治课教学将会更生动、更有效。
  (作者单位:713700陕西省泾阳县高庄镇蒋刘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学会是基础,会学是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完成“教是为了不教”任务的重要标志。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和途径通常包含有:更新教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期刊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总喜欢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表面上按照教师的要求行事,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这样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习发展
期刊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的体会是:  一、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所谓“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
期刊
【摘要】随机数学性思维以随机问题为载体,无处不在却难以把握。而实际上随机性思维强调个别观察的偶然与大量观察的规律性的联系。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并理解随机性思维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积极性。作者认为中学概率教师应为中学生创设适应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认知能力水平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概率统计的氛围,并能根据教学环境的需要以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寻求合理的培养随机性思维的机制。
期刊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关系,但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系更大。通过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总结并观察和参考了许多其他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事例的基础上,谈谈对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看法: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  为尖子生布置难或较难的题目,并要求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尽量走捷径、出
期刊
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
期刊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新课改,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新课改背景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而某些教师由于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落后观念的影响,使新课改流于形式,因此,教师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思考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 构建 教学结构    教学工作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几乎概括了教师全部的工作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传统教育的教学结构中,每个教学环节都由教师主
期刊
【摘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新课改要求的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三的文科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部分学生甚至对地理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高三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生活实际 地理思维能力 欠缺 高三学生    对许多刚进入
期刊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峰有一座巨大的石雕,这里雕刻着最受美国人民尊敬的四位总统。从左至右依次是首任总统华盛顿,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十六任总统林肯。他们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因为他们都为美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第三位总统杰弗逊所作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视。    一、起草《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纲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