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为”中看老子有为的人生法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几千年来被无数人视为“消极”的代名词。“无为”源于“道”,是顺应天道自然法则的产物,老子的“无为”强调的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有为。本文试通过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揭示其“无为”实则“无不为”的人生法则,并探讨其“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子 “无为” 有为
  
  一、“无为”的内涵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并不是对“为”的简单否定。不是我们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的“不作为”、什么也不做的含义。在老子的哲学中,“无”不是一个用来说明“什么都没有”的概念。对于“什么都不做”,老子在《道德经》中是用“不为”这个概念来表述的。这也就是说“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无为”。“无”本身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无,名天地之始”(《道德经·第一章》),“无有入无间”。“无”这种力量不仅创生万物,而且在任何事物中都起作用。“无”既然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那么“无为”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伟大的作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精髓源自于“道”,是顺应天道自然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是自然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指出,天地萬物都是自然化生,不着人为的痕迹,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无视这些规律而胡作妄为,亦不能违背它们各自的特殊本性,异想着用人类的主观意志能动地改变其特性。因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的是不着人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强加个人意志于自然规律之上的不妄为。
  二、“无为”形式下“有为”的人生观
  老子的哲学讲的是道、是德、是天、是地,都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所以大自然是无私智、无私意、无私情、无私欲、行所无事的。道之法则即人之法则,因而,“法自然”成为老子人生观的总原则。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在“无为”形式的外衣下,通过对自身道德修为的提升,实现其积极上进、有为的发展。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是无私的。人依“道”而行,亦应如此。他提出的“圣人无私”,“圣人无藏”,“既以为人,既以与人”等都是无私的表现。其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多占财务,也没有必要多占财务,尽自己的能力为人群服务,使他们得到好处,也不要求报答。老子的无私并不是要人们完全没有私心,而是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在他看来,“圣人无藏”,反而有余;尽力为他人,反而“已愈有”;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二)谦退不争,故天下莫能争。
  老子认为,“大道”“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处”,因此人亦当自谦。因为谦虚,所以与人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人因骄而“自遗其咎”,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意思是:自我显扬反而不能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昭彰;自我夸耀的反而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做众人之长。人要怀着谦退之心,“不敢为天下先”,甘愿居后,甘愿处下。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居后反而能身先,处下反而因“上善不争”而没有过错。
  三、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价值
  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精髓是“道”,是顺应天道自然的,它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道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反思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欲对人们的诱惑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一些以经济、物质为目的的人类行为,开始背离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视规律的存在,高举“人定胜天”的旗子,肆意乱为。拜金主义、享乐之风、行贿受贿屡禁不止,各种社会问题愈演愈烈;自然生态环境更是难逃魔手,遭受疯狂的掠夺性开采,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的产生。能源危机日益加深,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洪涝灾害和沙尘暴日渐频繁,等等,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极大的不可挽回的破坏。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文明在延续,我们在享受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善于发现、学会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控制好个人的私欲,不强为、不妄为,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适时而为,才不会误入歧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行“无为”之事,达到“有为”之目的,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
  综上所述,老子的“无为”思想体现了“道”之法则,是行“无为”之事,达“有为”之目的;他为我们提供了待人处世的方法与安身立命的原则,为其“无为”的人生法则作出了诠释,是一种大智慧,使我们收益良多。他教会我们顺应时势、谦退不争、知止知足、虚怀若谷,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个人的内在修为,静心、养德,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谐于自然的人。
  
  参考文献:
  [1]徐浩.道德经译释[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3]胡绍玲.浅论老子的“无为”思想[J].陕西师范大学,200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问题 原因 改革思路 主要措施    自1989年12月起,教育部将《货币银行学》确定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全国各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在大专、本科、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上都将此课作为共同的必修课来开设。我院自开设《货
一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方法已逐步深入到了各个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但就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评价,可以说远远滞后于整个新课程的发展。  (一)当前的教师评价是在以旧体系来评价新内容。  新课程倡导的是发展性的教师评价,而我们当前的评价仍然是在应试教育下偏重于奖惩性、鉴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如在教师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优性劣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摘 要: 本文将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与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两个文学形象进行了比较,她们的性格相似,但是命运却迥异,究其原因是二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郝思嘉 王熙凤 性格 命运 比较    郝思嘉和王熙凤分别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和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她们在中外文学画廊中的魅力经久不衰,都有着姣好的面容,丰富的性格和相似的家庭背景,但是东西方不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极端走向个性教育的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教学知识太过抽象科学化走向完全淡化“数学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从一味的灌输教育走向盲目的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个体学习走向盲目的合作学习;从计算方法单一化走向算法多样甚至“无法可依”……这一系列新矛盾、新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
目的:  探讨不孕患者BMI指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同时观察BMI指数对中医助孕结局的影响,有助于针对不同BMI指数不孕患者实施不同治疗策略,从而获得更好疗效,  方法:  1
摘 要: 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图书资料的情报职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阐述了提高图书资料情报意识对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图书管理部门 图书资料 情报职能    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图书资料承担着为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情报的重要职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开发利用图书资料的最终目的。根据我院图书馆的现状和多年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图书管理部门
摘 要: 文章认为,加强学生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同时这也是全面科学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改革目前语文教学现状、解决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教师 情感因素    目前,世界上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由智力为主的教育转变成情感为主的教育。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以态度、情感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
现代远程教育中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使远程教育的资源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农民,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成为教师的好帮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教育资源共享的时代,使用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农村教育跨跃式发展的基础。电脑、投影、幻灯、录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军事力量被摧毁;主权丧失;经济萧条;整个社会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环境,德国冲破了旧制度的束缚,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本文试图从战后德国所处的不利环境中找到有利的因素,来分析德国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关键词: 二战德国 现代化进程 促进作用    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战败国德国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