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革新与文德之治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到杨庆存著《宋代散文研究(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我从该书获得的众多启益中,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厘定宋代散文的历史成就、解析其渊源的时候,揭示了宋仁宗的“文德之治”对宋代文风革新的“不可低估的导向作用”。
  宋代营造了中国散文史的巅峰时期,散文创作卓有成就的唐宋八大家,宋代占六位。然而,更令人讶异称绝的是,宋代的六位散文大家,均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并脱颖于文坛的。宋代绵延319年,北宋、南宋共历18位皇帝,为何散文之兴,独出仁宗治下?
  靡曼之文,无益治道
  宋代散文的发展,是接续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而来。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导向作用不仅使文章“经世致用”被边缘化,而且放纵了六朝以来由诗而文的雕琢矫饰风气。“古文运动”的要义,就是反对六朝以来的以排偶为主、华丽空洞的骈体时文,主张恢复以散行单句为主、自然实用的散体古文,而其宗旨是提高文章的传达能力和教化作用——“文以明道”。然而,因为与科举取士的导向相悖,韩、柳追求平易实用文风的主张自然得不到朝野普遍共鸣,而且就他们自己的文章可见,所欲明传之“道”,也流于“空泛而不实”。
  建宋以后,宋太祖赵匡胤立下“以文治国”的国策,崇文抑武,而宋仁宗将之发扬光大,缔造了使宋代中兴的“文德之治”。出身行伍的太祖尚文治,但不知时文之弊,故所倡导不过沿袭旧制,科举仍以诗赋取士;仁宗为太祖孙、宋室第四位皇帝,文教滋养,更加其勤勉慧识,深知时弊所在,因此对革除文风之弊有明确的导向。
  天圣七年(1029),年仅19岁、尚未亲政的宋仁宗即下诏书说:“朕试天下之士,以言观其趋向,而比来流风之弊,至于附会小说,磔裂前言,竞为浮夸,靡曼之文,无益治道,非所以望于诸生也。”他亲政的第二年,再下诏说:“进士所习诗赋多浮华,而学古者或不得以自进。宜令有司兼以策论。”仁宗身为国君,不仅清楚时文“磔裂前言,竞为浮夸”的流风之弊,而且找到了切断流弊之源的途径:改科举以诗赋取士为以策论取士。因此,以科举取士为导向,求文章的经世致用成为有宋一代的文坛风气。
  宋仁宗的文德之治,并非孤掌自鸣,而是拥有一批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等文臣上疏,谏言“取士当求其实用,人尽其才”,主张科举“以策论为先,诗赋其次”。仁宗即下诏说:“士有纯明茂材之美,而无文学作成之法,其饬身立节者使与不肖之人杂而并进,则无文徳敏行之才可以见焉。此取士之甚弊,而学者自以为患。”仁宗讲得很清楚,科举取士不是鼓励寻章摘句、因循格套的平庸之辈,而是要给豪俊奇伟之士以发挥其纯明茂材之美的空间,不能选拔才俊德优之士,就是科举的大弊。
  直言召人,革新文风
  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兄弟同科殿试进士。苏辙应试的策论,是一篇尖锐批评宋仁宗为君之失的政论文。他在策论中说:“往者宝元、庆历之间,西羌作难,陛下昼不安坐,夜不安席,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然而,自西方解兵,陛下弃置忧惧之心而不复思者,二十年矣。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臣以为陛下失所忧矣。臣疏贱之臣,窃闻之道路,不知信否: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谟,便殿无所顾问。三代之衰,汉、唐之季,女宠之害,陛下亦知之矣。久而不止,百蠹将由之而出,内则将为蛊惑之所污,以伤和伐性;外则将为请谒之所乱,以败政害事。”
  宋仁宗进行“以策论为先,诗赋其次”的科举改革,其宗旨不仅是要选拔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而且是要纠正浮夸、浮华的时风,推行直言务实的作风——他的文德之治的要旨就是“以直言召人”。苏辙这篇策论,不仅直言当朝皇帝仁宗得失,而且仅凭“不知信否”的道听途说就对仁宗宫中之事妄议是非。考官胡宿认为苏辙言论“不逊”,呈请仁宗取消其录取资格,苏辙也自认为“策入必见黜”。但仁宗审阅苏辙的策论后,却钦点录取苏辙与其兄苏轼为同科进士。仁宗批复胡宿的“以为不逊请黜之”奏章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
  二苏殿试时,仁宗47岁,在位35年,而苏辙不过是一位年不及19岁的书生。仁宗以九五之尊、年寿之长,能容不名小子苏辙对自己公开直言不逊,以才德取人,需要何等恢宏的胸襟气度?他对苏辙的纳取,是切实践行他“以直言召人”的国策,这不仅使他的朝廷中,范仲淹、包拯、晏殊、欧阳修等文德敏行的名臣荟萃,从而为将宋朝发展带入鼎盛时期的“文德之治”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以“直言论政”引导了文坛以平易自然为目标的文风革新。
  仁宗逝世后,在继位的皇帝治下,二苏兄弟多次遭贬,谪迁异地,晚年颠沛流离。苏轼更是于1079年被诬“以诗讽刺时政”,不仅被递解京城,投入御史台狱,备受拷打屈辱,而且险遭性命之灾。可以想见,在1022至1063年间,如果在位的不是仁宗,而是神宗,不仅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不可期望,恐怕三苏问世之初即以“妄论利害,才说得失”(苏轼语)死于非命了,又遑论此后能以“直言议论”立名传世?
  摒弃浮华,文求务实
  宋代王十朋说:“我国朝四叶文章最盛,议者皆归功于仁祖文徳之治与大宗伯欧阳公救弊之力。”“救弊之力”就是反浮华、浮夸,倡导平易文风的古文运动。有宋一代,欧阳修并非古文运动的首倡领袖,在他之前,宋初柳开、王禹偁,继后穆修、尹源、尹洙等文坛名士,纷纷以“宗经尊韩”为旗帜,致力于创兴平易自然的文风,但均未成主流风气。古文运动能在欧阳修为文坛盟主时期蔚然成风,其后经三苏绵延至1101年苏轼病逝,前后历八十年而不衰,欧阳修为宋代文坛“一代宗师”之功自不可没,但若缺少宋仁宗这位“文德之君”作“保护人”,更是不可能的。
  《宋代散文研究》中说,欧苏散文所代表的宋代散文之美,突出风格是“平易自然,婉转流畅”。极而言之,“平易自然,婉转流畅”何尝不是散文作为一个独特文体所应达成的本真的美学风格?因此,在厘定宋代散文的历史地位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以欧苏散文为代表,宋代散文是中国散文美学的最后大成。然而,当我们论定宋代散文之大成的时候,又怎么能低估宋仁宗以一国之君,身体力行,为纠正“浮华”“浮夸”的文风流弊所起的导向作用呢?
  宋仁宗“以直言召人”,为欧苏一代文人倡行平易自然的文风提供了基本导向,这对我们当下倡导的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不无启迪。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19日)
其他文献
水晶盘子  有位朋友到国外旅游时,带回来一个十分别致的水晶盘子。盘子非常漂亮,晶莹剔透,并且还刻满异国情调的精美花纹,在灯光映照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朋友非常喜欢这个水晶盘,经常拿着把玩,他还特意定做了一个结实的座儿,把它放到古董架上最显眼又最安全的位置。  为了保持水晶盘晶莹剔透,朋友每隔几天便用板凳搭起梯子爬到古董架上去打扫,不让半点灰尘玷污他这个心爱的宝物。朋友一改往日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懒惰
期刊
“父母官”一称,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用计谋,严惩不法,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当时南阳人把他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即
期刊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  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说与听。  品读  明代有一部历史小说叫《英烈传》,说的是朱元璋同他的谋臣猛将推翻元朝、扫平群雄、建立明朝的经过。这书的作者不太清楚。早在书流传未久的时候,有人怀疑是武定侯郭勋命人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夸耀其祖上郭英的功劳。还有一种本子,题名《云合奇踪》,作者标明是徐文
期刊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赴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在任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有四:首先,为改变当地人民生存环境,他四处奔波,实地勘查,发动百姓筑坝修堤、浚治渠川,东钱湖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疏浚与修治;其次,他实行了一项能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就是贫苦农民青黄不接之时,可向政府借贷粮食,到收获之时以低息偿还,这不仅缓解了广大农民受饥饿逼迫的困苦,也使政府粮仓以陈换新,深受地方欢迎,这种做法成为后来青苗
期刊
战国后期,赵国与齐国结盟,并互派人质。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去拜见赵国当时临朝听政的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以示友好。赵威后热情地接待了来访使臣。使臣献上了齐王准备的礼物,又呈上了一封齐王的亲笔书信。赵威后收下信,并未立即拆开,而是与使臣聊起天来。她亲切地问道:“贵国的庄稼长势可好?贵国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贵国君主也还好吧?”使臣听后,大为不悦,说道:“我是奉了我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
期刊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废封建、行郡县以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总体上经历了从郡(州)、县二级制向省(州、道、路)、州(府、郡)、县三级制的演进,并始终保持着中央集权的特质,即所谓“百代都行秦政制”。但不论是二级制还是三级制,州、县两级在国家治理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人常说,“郡县治,天下安”,寓意深刻。作为州、县主官的太守(郡守、知府、知州)、县令(县长、知县)执掌一方政务,其得人与否,直接关系
期刊
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一带闹灾荒,饥民暴乱,盗贼四起,太守束手无策。汉宣帝想选一位能臣前去治理,丞相和御史都推荐了龚遂。  汉宣帝决定亲自考察一下龚遂的人品和能力。当他见到七十多岁、貌不惊人的龚遂时,不免有些担心,问道:“渤海郡法律废弛,饥民作乱,我很担忧,您准备怎么处理盗贼?”龚遂回答:“渤海远离京师,没有称职的官吏去安抚,百姓饥寒交迫,不得已做了强盗,就好比赤子拿着兵器在水塘中戏耍罢了,并不是
期刊
善抓根本  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邓析子·无厚》  大意:不治理根本问题而忙着处理细枝末节,就好比是垂下一块石头去救落水的人,扔一捆柴禾去扑灭烈火。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灾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  大意:如果不从根处砍伐树木,它一定还会再生;如果不从源头堵住水流,它一定还会再流;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灾祸,它一定还会再
期刊
唐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朝野震骇。叛军安禄山初役大捷,气焰嚣张,派勇将尹子琦率军十万进攻睢阳。时逢御史中丞张巡驻于睢阳,见敌军来势凶猛,决定据城固守。  张巡鼓舞将士,犒飨三军,并亲率唐军与叛军交战二十余次。一天晚上,叛军刚刚休息,忽听睢阳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琦急令部队备战。但唐军虽擂鼓呐喊,似要杀出城来,却一直紧闭城门,按兵不动。尹子琦的部队被折腾了一宿,彻夜未眠。到了第二
期刊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品读  唐寅在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赴北京会试时,与江阴豪富举子徐经(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高祖)同行。考试前,徐经收买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人,得到试题,唐寅也知道了这件事。他生性坦诚,不谙世故,竟与朋友闲谈时说起,因此被出卖,同徐经一起下狱,饱受皮肉之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