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匡正本末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后期,赵国与齐国结盟,并互派人质。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去拜见赵国当时临朝听政的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以示友好。赵威后热情地接待了来访使臣。使臣献上了齐王准备的礼物,又呈上了一封齐王的亲笔书信。赵威后收下信,并未立即拆开,而是与使臣聊起天来。她亲切地问道:“贵国的庄稼长势可好?贵国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贵国君主也还好吧?”使臣听后,大为不悦,说道:“我是奉了我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我国国君的情况,反倒先问起庄稼、百姓,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啊!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主,还比不上地里的庄稼和普通百姓吗?”赵威后听后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可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百姓?没有百姓,又有谁来为君主服务呢?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舍弃根本,而去问那些细枝末节吗?”
  其实,早在赵威后之前的孟子就曾经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孟子和赵威后的眼中,对于国家而言,人民才是根本,民生才是关键。作为一国的执政者,赵威后抓住了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虽然她执政仅一年便去世,但她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任用贤臣的善举,为其在赵国树立起极高的威望,令赵国人久久传颂。(高希)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②,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 书:信,这里指齐国给赵国的国书。 ② 说:通“悦”,高兴。
其他文献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①、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②,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③,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注释】  ① 龚生:即龚胜,汉时人。王莽篡位,召龚为官,龚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②瓜喷鼻:中医治
期刊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  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作“八股”。我却以为把这种
期刊
听说这个年头儿,在报章杂志上,最流行的是幽默文章。可惜记者是个埋头干实业的人,没有名流学者文人墨客那种闲情逸致,所以简直不懂什么幽默和不幽默。只是记者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就拿平时见闻所得,讲几个笑话,替读者们劳作之余,解解闷儿罢。  笑话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不过有许多笑话,是不好随口讲出来的。现在我就讲两个没有多大干系的官场笑话罢。  据说从前长江某省,有一位督军,他虽出身行伍,而目尚识丁
期刊
屈原已经逝去,但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他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他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那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入到他丰富而曲折、高贵而执着的精神世界。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许可以借用他在《九歌·云中君》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与日月兮齐光。”这句诗本是形容云神的
期刊
读《宋史》中的范仲淹、包拯、赵抃、欧阳修传记,在为这些北宋名臣的品格和作为所感动的同时,也生发出一些感触。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潜心为民、清正廉洁、正道直行的情怀,值得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借鉴。  潜心为民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其精华之一。要做到爱天下苍生、爱黎民百姓,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古时官场上的窥觊私利之辈,往往是通过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来中饱私囊,自然与
期刊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对中国政治文明尤其是监督思想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几乎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过巡视监察官,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先后担任过右司谏、御史中丞,欧阳修也担任过谏官,王安石著有《谏官论》,曾巩
期刊
水晶盘子  有位朋友到国外旅游时,带回来一个十分别致的水晶盘子。盘子非常漂亮,晶莹剔透,并且还刻满异国情调的精美花纹,在灯光映照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朋友非常喜欢这个水晶盘,经常拿着把玩,他还特意定做了一个结实的座儿,把它放到古董架上最显眼又最安全的位置。  为了保持水晶盘晶莹剔透,朋友每隔几天便用板凳搭起梯子爬到古董架上去打扫,不让半点灰尘玷污他这个心爱的宝物。朋友一改往日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懒惰
期刊
“父母官”一称,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用计谋,严惩不法,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当时南阳人把他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即
期刊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  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说与听。  品读  明代有一部历史小说叫《英烈传》,说的是朱元璋同他的谋臣猛将推翻元朝、扫平群雄、建立明朝的经过。这书的作者不太清楚。早在书流传未久的时候,有人怀疑是武定侯郭勋命人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夸耀其祖上郭英的功劳。还有一种本子,题名《云合奇踪》,作者标明是徐文
期刊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赴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在任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有四:首先,为改变当地人民生存环境,他四处奔波,实地勘查,发动百姓筑坝修堤、浚治渠川,东钱湖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疏浚与修治;其次,他实行了一项能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就是贫苦农民青黄不接之时,可向政府借贷粮食,到收获之时以低息偿还,这不仅缓解了广大农民受饥饿逼迫的困苦,也使政府粮仓以陈换新,深受地方欢迎,这种做法成为后来青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