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教师要勇于面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不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
在学习了测量知识以后,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汇报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您的腰围是多少?”同学们顿时一阵哄笑,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这位老师比较胖。但是这位老师很坦然,虽然不是她事先设想的教学内容,但她还是笑着说:“你们先估计一下!”
这时一个孩子提问了:“老师,你先说你怀孕没有?假如人怀孕的话,腰围就会比平常人多出几十厘米。”
老师笑着摇摇头:“没有。不过说明你平时挺爱观察,喜欢想问题。”
同学们估了一阵子,老师又说:“估得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们又开动了脑筋。
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谨慎地围着这位老师的的腰绕了一圈,一看,83厘米。
生2的办法是:“我想用一根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自己制作一根软尺,想的真绝。)
生3:我可以拿一根绳子,围着你的腰绕一圈,再量一量这根绳子就可以了。
这已经是这位老师心目中理想的答案了,正准备结束这个插曲时,这位老师发现一个学生还在一个劲地举手示意,于是老师决定给他一次发言的机会。
生4:我只要把老师的皮带取下来量一量就知道了,这办法挺简单的。
生5接着说:我一拃有10厘米长,看看你腰围有几拃就可以了。
真是活学活用。
这些都是这位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
就这样,孩子们用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在这位老师的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你该减肥了。”
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的课,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学生身上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出现的宝贵的错误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第三小组的同学们在附近的动物园里植树。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同学们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1:60÷3+1=21(棵)。
生2:60÷3+1=21(棵),21×2=42(棵)
生3:60÷3=20(棵)
生4:60÷3=20(棵),20×2=40(棵)
生5:60÷3-1=19(棵),19×2=38(棵)
师:这么多种解法,到底谁的是正确的?大家讨论一下。讨论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把题目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植树的情况和刚才还一样吗?“小路两旁”是什么意思?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很快明确生1、生2、生3的解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种树时,两端是不能种的。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肯定不是加1的关系。因为是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求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后还要乘上2。
师:生4和生5的解法究竟谁的有道理呢?同学们自己画画图,看如果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自己画图思考)
很快,学生们便发现: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由此确认生5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植树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对错误解法的辨析,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机智的教育应该努力防止使孩子们心灵受到伤害的环境和因素出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必紧张,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学习出现了困难,回答问题发生了错误,教师此时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机智就体现出来了。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有一种课程资源意识,应该意识到学生课堂中的错误,出现的问题,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在学习了测量知识以后,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汇报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您的腰围是多少?”同学们顿时一阵哄笑,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这位老师比较胖。但是这位老师很坦然,虽然不是她事先设想的教学内容,但她还是笑着说:“你们先估计一下!”
这时一个孩子提问了:“老师,你先说你怀孕没有?假如人怀孕的话,腰围就会比平常人多出几十厘米。”
老师笑着摇摇头:“没有。不过说明你平时挺爱观察,喜欢想问题。”
同学们估了一阵子,老师又说:“估得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们又开动了脑筋。
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谨慎地围着这位老师的的腰绕了一圈,一看,83厘米。
生2的办法是:“我想用一根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自己制作一根软尺,想的真绝。)
生3:我可以拿一根绳子,围着你的腰绕一圈,再量一量这根绳子就可以了。
这已经是这位老师心目中理想的答案了,正准备结束这个插曲时,这位老师发现一个学生还在一个劲地举手示意,于是老师决定给他一次发言的机会。
生4:我只要把老师的皮带取下来量一量就知道了,这办法挺简单的。
生5接着说:我一拃有10厘米长,看看你腰围有几拃就可以了。
真是活学活用。
这些都是这位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
就这样,孩子们用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在这位老师的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你该减肥了。”
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的课,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学生身上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出现的宝贵的错误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第三小组的同学们在附近的动物园里植树。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同学们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1:60÷3+1=21(棵)。
生2:60÷3+1=21(棵),21×2=42(棵)
生3:60÷3=20(棵)
生4:60÷3=20(棵),20×2=40(棵)
生5:60÷3-1=19(棵),19×2=38(棵)
师:这么多种解法,到底谁的是正确的?大家讨论一下。讨论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把题目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植树的情况和刚才还一样吗?“小路两旁”是什么意思?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很快明确生1、生2、生3的解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种树时,两端是不能种的。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肯定不是加1的关系。因为是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求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后还要乘上2。
师:生4和生5的解法究竟谁的有道理呢?同学们自己画画图,看如果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自己画图思考)
很快,学生们便发现: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由此确认生5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植树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对错误解法的辨析,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机智的教育应该努力防止使孩子们心灵受到伤害的环境和因素出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必紧张,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学习出现了困难,回答问题发生了错误,教师此时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机智就体现出来了。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有一种课程资源意识,应该意识到学生课堂中的错误,出现的问题,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