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诗文,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古诗文比较阅读文段(或诗歌)的选取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几个文段之间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对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比较阅读的各文段之间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课外选文与课内选文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
常见题型:1.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2.按要求(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易文言文的主题、内容及作者的观点;3.分析文言文中的表达技巧;4.简要评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5.针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或作简要评析。
考点一:内容理解
(2019·湖南邵阳)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1ǚ)祠:位于湖南汨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令。
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
“ ”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诗人认为“ ”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诗文原话回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有庸人不忌才
考点二:写法比较
(2019·山东东营)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與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
——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解析】
常见的写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伏笔、设置悬念等,平时要熟练掌握这些写法,对照文本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 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 善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唤醒等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考点三:人物形象分析
【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
【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①。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
【注释】①戒:警戒的信号。
请分别概括华歆、王朗、楚厉王三人的品质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参考答案
华歆:守信用、讲道义;王朗:极端自私、背信弃义;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知错能改。
考点四:鉴赏比较
(2019·辽宁沈阳)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 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豺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頗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诗歌风格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D不恰当,《望岳》的风格不是“沉郁顿挫”而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参考答案
D
古诗文比较阅读的题型和单篇古诗文阅读的题型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其考查内容涉及到两个古诗文语段,一般是对两个古诗文语段从语句、语言、内容、人物、写法、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
求同型题目要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分析,找到几者间的“联系点”;求异型题目关键是找准有助解题的指向性词语,以免跑题。
1.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2.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3.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4.综合型:前一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古诗文比较阅读文段(或诗歌)的选取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几个文段之间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对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比较阅读的各文段之间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课外选文与课内选文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
常见题型:1.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2.按要求(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易文言文的主题、内容及作者的观点;3.分析文言文中的表达技巧;4.简要评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5.针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或作简要评析。
考点一:内容理解
(2019·湖南邵阳)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1ǚ)祠:位于湖南汨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令。
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
“ ”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诗人认为“ ”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诗文原话回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有庸人不忌才
考点二:写法比较
(2019·山东东营)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與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
——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解析】
常见的写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伏笔、设置悬念等,平时要熟练掌握这些写法,对照文本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 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 善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唤醒等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考点三:人物形象分析
【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
【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①。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
【注释】①戒:警戒的信号。
请分别概括华歆、王朗、楚厉王三人的品质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参考答案
华歆:守信用、讲道义;王朗:极端自私、背信弃义;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知错能改。
考点四:鉴赏比较
(2019·辽宁沈阳)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 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豺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頗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诗歌风格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D不恰当,《望岳》的风格不是“沉郁顿挫”而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参考答案
D
古诗文比较阅读的题型和单篇古诗文阅读的题型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其考查内容涉及到两个古诗文语段,一般是对两个古诗文语段从语句、语言、内容、人物、写法、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
求同型题目要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分析,找到几者间的“联系点”;求异型题目关键是找准有助解题的指向性词语,以免跑题。
1.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2.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3.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4.综合型:前一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