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人称技巧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要抒发感情,有一个怎样使用人称的问题。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把文内的事件写成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使人感到真切,便于直接抒发感情;使用第三人称,通过客观叙写,让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变化展示在读者面前,从中折射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较为灵活自然;而有的文章,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写中突然转换为第二人称(“你”或“您”),作者直接与所写的人或物进行对话,交流感情,这其实是一种抒情的特殊方式,从修辞角度讲属于“呼告”,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如魏巍《我的老师》: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作者在第一人称叙事的基础上,突然转换出第二人称,直接与所怀念的蔡老师对话,充分表达了作者對蔡老师的眷念之情。
  改换人称的写法多用在抒情浓厚的诗文中,特别是作者的感情激动到不可遏制时,往往不自觉地抛开读者,直接转向所追怀的或所憎恶的人或物。
  再如朱自清的《绿》,文章抒写了对梅雨潭的绿的赞叹之情。一开始采用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写“我”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并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形象鲜明地展现了“她”那难以言传的醉人的绿。直接写足了“她”的绿之后,作者仍不满足,又通过其他的“绿”来衬托梅雨潭的绿。写到这里,作者再用第三人称“她”来称谓,仍觉得难以满足,于是便改换为更易于直抒胸臆的第二人称,直接对“她”倾吐内心的挚爱。“裁你”“挹你”“舍不得你”“拍着你”“抚摩着你”,声声呼唤着“你”,句句吐着内心真情。
  在一篇文章中,变换人称有其妙处,宜于抒情,使文章增加波澜。但要注意变换人称时,要叙述清楚,避免造成人称混乱。
  小练笔
  请同学们试着讲述一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试着在叙述中变换人称。
其他文献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语文基本功,也是中考必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  每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会突出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分值一般为2~4分,有的考卷甚至达到6分之多。因此,对字形的复习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真题例析  一、看拼音写汉字  (2019·浙江温州)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同音
期刊
谢谢那盏灯带来的光明,谢谢那个为我执灯的人。  题记①  轰隆隆,外面响起了雷声,没一会儿功夫,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刚刚补完课的我没有注意到台阶,摔倒在了雨地上,顿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身上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了,只能等待帮助。我在地上足足趴了一分钟,路过的学生都视而不见,可能大家都不想碰这个烂摊子吧。我趴在地上,又冷又痛,眼中的泪水再也绷不住流了出来。②。  又趴了一会儿,我好了一点,自己顺着台阶慢
期刊
中国有句名言:“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可见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德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德乃为人之本。难怪贾平凹曾说,“书是天下英雄胆,德是人间富贵根。”  明德,品德,道德。德虽无形,却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明德之质,方知前行方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那么,德,究竟为何方神圣?如同建造房子必須打好地基,一个人立
期刊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何身?以何修身?我说,修德,以德修身。放眼望去,当今社会,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德者,必有所得。  居有德之室,則得芳邻。  一个家庭是否有德,观察内部固然可以看出,看邻居的态度也是一种可行之法。走访邻里,听听大家的评价,就可以迅速了解一个家庭的家风。如果一家人天天大吵大闹扰民,或者总是麻烦邻居做事,态度却不和蔼……那么,邻居们一定会说这家人品德不行。反之,一
期刊
曾在网上听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工和一群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一起挤地铁。农民工旁边的年轻人,眼神中流露出嫌弃,紧紧缩着身子,生怕染上对方的气息。地铁中途停靠,一个小姑娘哭着跑了上来,许多人都恍若未睹,只是默默低头看自己的手机。不一会儿,一位妈妈神色焦急地上来了,说自己孩子上了车就不知道去哪里了,询问有没有人看见,大家几乎都摇头。只有那位农民工,他跟这位妈妈一样神色焦急起来,立马说:“是不是扎两个辫子
期刊
冻桐子花  ①季节就是那么奇怪。  ②油桐树开花之前,再晴朗的天,也并不意味着天气真正稳稳当当地暖和过来了。当我也同小伙伴一样急不可耐要脱去厚厚的粗布棉衣时,母亲年复一年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又来了:“冻桐子花都还没有开,还有冻的日子呢。”  ③果然,天说变脸就变脸了。寒潮来袭,村人又清涕唰唰,再度围着灶屋里的柴火烤手指,大狗小狗也时不时卧在灶前烘鼻子,蹭暖和。不过,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
期刊
那一刻,花开娇艳。仿佛黑夜过后初现的晨光,刹那间划过灰暗的地平线。  ——题记  那日清晨,漫步于街坊巷道中,偶然间看见楼下墙角的烂泥边躺着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如绿豆般大小,奶白色的。那一刻,許是出于好奇,许是出于无聊,我随手把你埋入烂泥之中。  不多时,天上一堆堆墨色的云愈积愈厚,要下雨了,我飞奔回家,很快将你淡忘。  黑云洒墨遮白昼,电闪雷鸣风雨急。  近日,我的学习也好像那日的天气。上一周阶
期刊
时光如诗。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外婆的爱,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故乡的山水,感受着乡情的厚重;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林清玄、杜甫,品味着文字背后的清香和力量……  请以“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全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上海市“这事,真带劲”,山西省“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福建省“最好的作品”,重庆市“我的最高分,
期刊
■  请以“惩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条理清楚,文从字顺;③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惩罚”是指惩戒、责罚、处罚,甚至施加鞭挞或体罚使某个对象服帖、受辱或以苦行赎罪。那么,从小到大,你受过惩罚吗?哪次惩罚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打开记忆的闸门,先锁定“惩罚事件”,再还原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及主要场面等,写出自己的
期刊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记得小时候,去乡里要走三十多里路,这不是公路,是林间的山路,车不能行,只能步行。那时在我们那里,别说汽车、摩托车,就是自行车也是没有的。  路是对外的连接点,村民下山上山,来来往往,去乡里赶集,都得走这条小路。记得那时,母亲常跟我们说要是能把这条小路修宽点就好了。母亲在心里这么想,她也想方设法去将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她挨家挨户地去发动去劝说,动员村里人一起来修路。在她和村民的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