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 积累 创新 育人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eng96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人物,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培养思维方式、塑造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笔者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好一门课,首先是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教学内容定位要准确、要求要合理,并真正读懂所讲授的课程,熟练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达到能自如地讲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程度,这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记得1998年原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我校自动控制系的“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流体传动与控制”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宽口径的“自动化”专业。根据我校的办学传统和学科优势,自动化专业确定了以电为主,集机电液控制为一体的办学特色;这样,“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被列为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当时教研室主管教学工作的金志立教授把该课程的建设工作交给了我负责。面对宽口径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但在选择教材上却遇到了难题;众所周知,流体传动这类课程一般是给机械类专业开设的,要求学生具有较深的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而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又非常有限,基本上没有合适的教材可选。在没有中文教材可选的情况下,想办法查阅了国外这方面的资料,《Fluid Power with Application》等几本英文书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启示,于是组织教学团队花两年时间共同编写了《流体传动基础》校内教材讲义,并在2001年应用于首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同时还制作了相应的投影胶片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重要的内容、疑难的问题,这样基本上满足了课堂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中,教学团队不断地总结、修改、完善《流体传动基础》校内教材讲义,并在2003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的资助,于2005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教材,并配套制作了电子课件;当时机械工业出版社邓海平副社长看完稿件后,给予的评价是“该书非常适合于流体传动的教学,编写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创新”,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该教材2006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在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先后四次重印。
  在教学准备上,每次上课前都要熟悉教学内容,重新整理课件,内容的选择以及图、表、文字等课件版面的布局都是精心调整,必要时通过动画和视频进行补充,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把课上好并使学生学好。在我主讲过的“自动化专业导论”和“工程测试技术”等课程,也都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并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重新编排内容体系、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制作讲课课件,精心准备动画、视频等补充材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
  二注重积累
  要注重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的新发展,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很多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程性和综合性,其许多内容和知识的发展都是很快的,需要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既搞科研、又搞教学,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把科研成果、工程实践项目引进到教学和实验内容中。例如,在“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把自己亲身参加的神州飞船活动发射平台、武钢2800轧机液压AGC改造等一些重要的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并穿插介绍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实际运行中自己的切身体会、照片以及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这样做,一方面使课堂教学不乏味,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学生也会对老师的付出和所取得的成就投来敬佩的目光;教师的学术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是营造活跃课堂学术氛围的基础。
  此外,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与教学相结合,还可以对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加以创新处理。例如,在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台的设计中,液压缸就采用了法码加载的方案,这在国内外的相关实验教学台中未曾见报道;采用法码加载就可以建立起负载的概念、压力随负载变化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实验教学更好地与实践、工程实际结合;而在国内外的相关实验教学台上,液压缸主要是空载运行或加载缸对顶加载,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除了科研和工程实践,积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注重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并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例如,2005年到日本参加一个有关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国际会议,川崎重工在展台上播放了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有关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动画演示片,经过努力获得了这份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现在网络方便了,也经常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课程的图片、动画、视频,并及时更新、充实到课堂教学的课件中,也开阔了学术视野、扩充了知识面。这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大学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已产生的每种方法都有它存在的依据,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它各自的适用场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取决于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取决于教学条件、授课对象的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2]。
  随着高校扩招,大班授课比较普遍,如“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每年约90个学生,而宽口径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该课程的学时从64学时减少到目前的40学时。课时减少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内容,而是要把基本的、重要的、困难的知识点保留,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以能举一反三。根据学时少、内容多、大班授课的实际情况,在“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最基本的讲授法,但讲授并不等于平铺直叙、注入式的“满堂灌”,而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取知识。采用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相结合,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分析、归纳与综合,突出重点,而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演示、实物教具以及课堂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组合,则是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讲授液压泵的容积变化工作原理时,采用医用注射器吸入液体的演示过程来说明液压泵的吸油原理;当注射器的柱塞向外缓慢抽出时,注射器内的容腔增大、形成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就进入注射器内的容腔,这与液压泵的容积变化吸油原理完全一致;而当注射器的柱塞向内缓慢压缩时,注射器内的容腔变小、液体受挤压而排出液体,并在排出液体的过程中,堵住排液口,使压缩柱塞的力增大,这就建立起压力的概念。这样的演示实验简单、并让学生亲自体验,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注重图片、动画、视频和实物教具的综合运用,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课程教学内容工程性、实践性的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的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而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实际内涵,增加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精讲教学内容上。   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大学的教师具有教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学不只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应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要把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平等相待、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有一句话叫“不依规矩、不成方园”,在生活中适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例如,在“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第一堂课就制定规矩: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试卷(70%)、课堂考勤(10%)、作业(10%)和实验(10%)组成;课堂考勤成绩占10分,学生迟到一次扣1分,缺课一次扣2分,缺课可通过随机的提问来核查,该项成绩直到扣完为止;上课过程不允许随便进出、接听电话、吃东西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而教师则一分钟也不拖堂,也不提前下课。任教以来,本人上课从未迟到过,一般提前15至20分钟到达教室,做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并真正落实了一分钟也不拖堂,也不提前下课的规矩;这样,就有了很好的课堂纪律。对于少数学生的迟到、课堂不遵守纪律现象,可用科学家、企业家的成功事迹或教师直接参与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甚至优秀研究生的成长事迹,教育学生有抱负、有毅力、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也结合时代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诚实、正直、敬业、有社会责任感与团队精神,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益于搞好教学,而且将对学生终生有益,也才能保证课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对于学生交的作业,每一个学生每一次作业都批改,完成好的要表扬,完成差的也要批评,学生是需要不断激励的,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有效的,必要时把自己亲身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经历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触动和教育,必将会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一般在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会给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诚实、正直、勤奋、进取、协作、奉献,以期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都能学好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并开创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www.moe.gov.cn.
  [2]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其他文献
近来,钓鱼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广大民众对于日本政府的无耻行径纷纷表示谴责,青年大学生也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要探讨如何保护和引导大学生爱国热情,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什么是爱国热情,它与爱国主义有什么关系,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的特点是什么,针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特点高校要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与爱国热情的概念分析  关于什么是爱国主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
期刊
北京4月12日讯(记者高靓)今天下午,教育部在京召开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推进会,交流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的经验做法,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下一阶段相关工作。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杜玉波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关高校要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进一步充分认识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的
期刊
由于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38%的学生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满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学生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  大学里的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好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师生之间却存在着教学价值观的差异。在对毕业生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独立学院的根本任务。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具备明显的基础性、典型性和通用性,能够训练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来讲,具有别的学科无可比
期刊
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意见》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要求高校把实践育人工作摆
期刊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进行的实际教育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从事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即一门学科。“5.12地震”后,“生命”和“生命教育”成为了全民头脑中的“日常词汇”和“关键词”,不管是灾后心理辅导与生命重建,还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不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公共化,还是祭祀礼仪慎终追远的自觉化,不管是
期刊
2013年4月23日,上海纽约大学最后一场校园日活动结束,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十省市500名学生,将角逐约250个符合学校录取条件的名额。入选学生分A、B两档,A档学生高考(微博)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即可被上纽大录取;B档学生,上纽大将结合高考成绩、校园日活动考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之前,上纽大的“校园日”活动被称为“史上最神秘的大学面试”,保密工作做得
期刊
“民办学校里专门设置一个科研处的,可能不多见。”首次获得有资项目资助,虽然仅有2万元,但山东协和学院科研处处长吕秀美语气激动。从去年底上任以来,她首先把学校的一系列鼓励科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今年5月,该校“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相继出炉。  “不仅有了规章制度,学院每年投入在科研、设备仪器等方面的经费就超过500万。”吕秀美介绍说,仅2012年该校承担的厅级科研项
期刊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系统都可以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加以审视。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对语文教科书的“阅读部分”以及其各组成要素进行审视。组合协调“阅读部分”中的选文、助读、课后练习三要素,整个“阅读部分”的功能将会大大超过单个要素的功能发挥,帮助学生获得很好的综合训练效果。  系统论是一门研究系统各要素性能和规律的科学,一套初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是一个整
期刊
21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石,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