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月18日记者采访刘蟾,同时拜见夏依乔师母,那天上海难得下大雪,窗外望去银装素裹,而夏师母却一身印花大红棉袄,精神特别好。刘蟾现定居香港,时常来上海看望母亲。刘蟾对《鉴藏》杂志非常熟悉,去年第5期曾登载刘海粟先生最后之艺谈,这次她又向编辑部要了几本。
  
  


  采访人:程 助
  整理:赖东平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鉴藏》的采访,对于刘老的艺术成就已经有许多著作及专家作了阐述,这里就不再问您了;我们主要是想请您作为刘老女儿、家人的角度来谈谈刘老的为人及父亲在您心目中的印象?
  刘蟾:我父亲有一种威严,不知为什么从小我们很怕他,但是他又很慈祥,从来不骂我们,但我们总是怕得要命,小时候很少看见他在家里,后来才明白他是经常出去写生,开会,去学校。他这个人做事很知足的,在1986年的时候,法国政府文化部邀请我父亲去巴黎,妈妈和我陪着一起去的,到巴黎那天正好下雪,天气非常冷,他上世纪30年代到过巴黎后一直到1986年才又到巴黎(父亲已经90岁),心情非常激动,比我们还要兴奋,年轻时他曾到铁塔上去看巴黎全景,现在90岁时又到巴黎,当时他提出来一定要上铁塔,法国专门有一个人陪同跟我们在一起,但父亲毕竟90岁了,我们也很怕,陪同的更是要小心谨慎,但他坚持上去看巴黎全景,我们没办法,只好都陪同他上去了。上到铁塔顶上他很感慨,看到巴黎全景,达成了心愿,但果然不出所料感冒了,晚上到了旅馆就发高烧,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我父亲他做一件事非常容易激动,也非常认真。你看他的画面色彩都是流动的、激荡的,这就是他的表现,他的性格。92岁时还上黄山,他的精神永远是年轻人的精神,像我们以前有过身体不好就感觉不行,他从来不考虑这一点,这是我很佩服他的,他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非常自信的。
  记者:我想问问你们现在家里兄弟姐妹几个?
  刘蟾:七个,我是最小的。我爸爸有一个法国陪同者,那天他看见我问:“你的祖父呢?”后来我告诉他说刘海粟是我爸爸。
  记者:差多少岁?
  刘蟾:差50岁,我是1949年生的。
  记者:您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刘海粟老先生的?
  刘蟾:我母亲是印尼华侨,她一直在马来西亚,我父亲到1939年12月份带了一批画,为了筹款给抗日战争的红十字会就去各地办展览,我母亲在雅加达,听到有一个很出名的画家办展览会要赈灾,她就去参加了,那时我父亲在演讲时,讲到中国画的《松竹梅》的意义,不管个人有多少能力都要把这种能力化为力量,奉献给国家,父亲很动情,我妈妈也是中国人,她听了父亲的演讲很激动,很佩服我的父亲,他在上面演讲,我母亲就在下面做笔记,那时妈妈喜欢画画,写的一手字也很漂亮,就去请教我父亲,我父亲发现她很聪明,所以他们一见就很投缘,演讲之后他们又见过一次,后来我父亲就被日本人押回中国。我母亲胆子很大,就到中国找父亲。见面后,父亲跟她谈了一些自己家庭的情况,然后就问母亲是不是愿意嫁给他?当时我父亲虽然名气很大,但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亲把所有的事儿都跟母亲摊开讲明白,毕竟是终身大事,让母亲好好考虑。我母亲考虑了三天就决定嫁给我父亲。
  


  记者:我从一些资料中了解到您母亲是在刘老困难时选择和他终身相伴,您母亲有没有对您谈起过当时的情况?
  刘蟾:谈过,他们结婚以后一段时间生活很艰苦,但我母亲写字画画进步很大,解放初期是比较平稳的,我母亲经常跟我父亲出去写生,我是1949年出生,那段时期事情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父亲很奇怪,虽然有很多政界的朋友,文化界的朋友,他始终只寄情于画画。我父亲思想很开放,是走在前面的,不是偏于西或偏于中的,他一直主张所有好的东西就要吸收过来。那时我妈妈画工笔画,很用功,一上手就是从早画到晚,一直到反右以后生活又比较艰苦,从一级教授打到三级教授,降职了。后来我父亲病了,我母亲很忙,又要出去买东西,又要照顾我父亲,因为病后我父亲需要营养,所以母亲整天为家事忙着。为了给我父亲买营养品,她也受了不少委屈,给派出所抓去询问(那时买东西还要粮票)。到文革时可厉害了,全家突然之间一无所有了,一个月吃饭的钱大概二十几块,但我母亲始终想办法保证了我父亲的营养,每天一定要给他喝牛奶,除了父亲,我们一天三餐都是吃青菜的。那时我们全家打地铺睡觉,红卫兵随时就可上来,拿着皮带,哗哗地敲椅子,让老实一下,说我们都是走资派。后来我母亲为了保障我父亲的营养,把家具给卖了,但我们从没听到过母亲有一句怨言,母亲看到我父亲这样,有时非常同情怜爱他,因为我母亲和我父亲差20岁左右,母亲感觉我父亲很可怜,批斗都是我母亲挡在前面的,帮我父亲写捡讨,我对我母亲是非常佩服的。母亲也很能干,但是为我父亲牺牲了很多东西。母亲一直很关怀我父亲,在我心目中父亲是很伟大的。有一年,我妈妈生日那天,我父亲在医院,我父亲的朋友问:“你送什么?”我父亲说:“我整个人、一颗心都给她了。”后来我们在百乐门给母亲做的生日,父亲带来一张《撒金童子》,带来笔、纸,当场写下了“爱”字,当时我母亲很意外的,被感动得眼泪汪汪。
  记者:在刘老接近弥留之际,把他收藏的名画及本人的一些精品九百多件全部无条件地捐给了国家,作为亲属,您和您的母亲有没有反对过?
  


  刘蟾:我父亲一直有很先进的思想,前两天我还在看他的年谱,年轻的时候出过介绍西洋文化的画册,他有这个想法,就是说艺术的东西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私藏在一个人的手中,而是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要理解,都欣赏这个艺术品,到最后他觉得自己所藏所画都应该是属于国家、属于人民。所以他捐画什么的,妈妈和我们都有思想准备,当他跟我妈妈提出来后,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们还支持他。
  记者:捐以前,那些画都放在哪里呀?
  刘蟾:捐以前他整天担心那批画,他的收藏、自己的作品,后来他决心要把自己的藏品捐给国家,捐了以后,他的心才踏实下来。
  记者:你怎么开始画画的?
  刘蟾:我画画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比较宽松的时期开始的,朋友、学生都是大老远来拜访我父亲,和我父亲探讨艺术或向我父亲请教,我呢,就时常坐在边上听听我父亲的谈话什么的,因为那时也不用上课、上班,整天呆在家里,就听听他们谈艺术。以前我是学钢琴的,我母亲说我:“这么多人来请教你父亲,你在身边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画画,不写字呢?”我也是挺有兴趣的,但是怕画不好,压力很大,人家都来请教我父亲,我看到他们的画,当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比较高了,如画不好(怕别人会说),刘海粟的女儿怎么画得这个样子呀?妈妈鼓励我,说不用管别人,谁都不会一画就好,只要你有兴趣,下功夫,努力画就可以了。那时倒是真的扎扎实实地学了一点,如果中间没有去香港的话,可能会画得更好一点,但1979年开放我就到香港去了。后来一直到我父亲过世,我一边整理父亲资料一边想我有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画是蛮可惜的,所以我到现在惭愧,一直没有好好的努力画画,这点对不起母亲对我的期望。
  


  记者:关于上海美专您父亲有没有对你讲过什么呢?对他的教育、学生有些什么评论?
  刘蟾:他很爱学生,像学生刘康,他是美专过来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很用功。等刘康毕业了,我父亲就和他一起去法国,等于好象是朋友一样。我父亲好像没有觉得这是我学生,他很平易近人,像兄弟一样的。他和朋友共创上海美专请的都是最好的老师,他觉得美学应该普及起来,国人应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其他方面知识也需要多加了解,这样才能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尤其他是在去欧洲的时候,他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子这么深厚,怎么反而是日本的艺术在欧洲比中国的艺术更受重视,对于这点他不服,所以我父亲至死不渝要做的就是只要有机会就到国外弘扬中华文化,一直主张不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最好的东西都要把它吸收进来。
  记者: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你父亲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一个拓荒者。
  刘蟾:是的,他一生都是在拓荒,他立志要成立一个一流的美术院校,结果他做到了,他也是一边办一边在吸取经验。他有一定要把这个学校办好的精神。
  记者:后来建造美术馆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
  刘蟾:建造美术馆的时候,那时文化局派人来挑了几个地方,最后选定的就是舞蹈学校这个地方,我父亲觉得比较满意了,而且选定的是一个年轻设计师的方案,就是现在的这个建筑。
  记者:建刘海粟美术馆是老先生的愿望吗?
  


  刘蟾:是的,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他最终能把他的画集中起来展现给大众看,这是他的愿望。当时文化局决定要给老先生建一个刘海粟美术馆,父亲当时很激动,而这个馆从选地址开始一直到建馆,他一定要自己参与,那时文化局派几个人来香港和父亲研究建美术馆,父亲非常兴奋,他的最高愿望能够实现,他的心中踏实了很多。我父亲看了一个大的轮廓,还未建完的时候他已经是相当满意了。那年上海的夏天很热,但父亲还是请文化局的同志推着他去看,而且他一直是鼓励我妈妈,鼓励我们子女要自力更生。我妈妈后来就是不断的写字、画画,迷上了这个,我妈妈说:可惜她没有更多时间搞好创作。
  记者:你父亲过世以后,很多重要的场合活动你母亲一直坚持出来?
  刘蟾:对。因为父亲一直对母亲说:你要自力更生!他自己喜欢写的就是“自强不息”。妈妈为了自己的画展等得很幸苦,几十年从没开过一个画展,没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90年代有人提出给她开画展,妈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很辛苦的。结果是开画展的前两天突然中风,时间我记得是1996年12月20日,画展是23日开。后来他们和母亲讲起画展的情况,母亲既欣慰又觉得遗憾,欣慰的是画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展示给大家,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到现场感受当时的气氛。
  记者:最后我代表《鉴藏》编辑部祝夏师母和您身体健康,谢谢。
  刘蟾:谢谢。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中国学者在理解或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实践中,应用了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等五大认知范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令人好奇的情形,如认知范式的选用被控制,认知范式的应用过程被制约,使用认知范式所获得的结论被改变等。那么“操纵”这一过程及其结果的隐秘力量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解释主体的价值。   关键词:认知范式;解释;中国传统
期刊
摘要:我国的利率政策是通过主导国家金融体系的银行来实施的,该政策的特点是对存款利率的约束价格控制和对贷款量的数量控制,商业银行基于安全性和收益性考量往往倾向于给国有企业贷款,而民营企业贷款相对较难。考察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GDP、国内投资和出口贸易)效应,发现利率双轨制背景下,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客观上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特别是对我国利率双轨制向利率市场化单轨制发展的进程具有
期刊
摘要:新型权利研究的非体系化会导致其面临重重窘境,需要运用体系化方法来避免。权利体系化是法律体系化的必然要求,其意味着权利在自身构造上的体系化以及权利体系的类型化、条理化与层次化。运用体系化方法,可以避免研究中的低级错误,提升研究层次,并促成学术共识和智识的增长与形成。以体系化权利框架观之,当前新型公法权利研究中存在着诸如权利构造疏漏、权利定性矛盾、权利框架错置与权利顺位颠倒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
期刊
晏济元,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州散人,生于1901年,四川内江人,现居深圳,曾任重庆美协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观古往今来的书画大家,凡是卓有成就者,无一不是熔传统与创新于一炉,敢于在传统技法顶峰继续探索的勇者,晏济元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在中国书坛艺苑,晏济元未必是人人皆知的名字,然而笔者认为是足以写入中国艺术史的书画大家,其成就、贡献、人格、精神同样是充满魅力,至今百岁高龄仍
期刊
摘要:法治文明要求以宽容的姿态接纳新兴权利,但却容易因缺乏约束造成价值消解。新兴权利的正当性问题需要引起深刻反思,而对“善”的强调旨在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之所以说新兴权利离不开“善”,其间既有从规范性视角作出的理由阐释,也有从描述性视角得出的价值考量。虽然正义原则是司法裁判所追求的,但其并不能准确概括新兴权利所需要的“善”。从理论上讲,“善”本身具备特定性、相对性和情境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其内部有不
期刊
多次到恩馀堂小坐。院中的花木盆栽给余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多年来读过不少与花木有关的书,心中知道花木是通灵之物。据科学研究,植物是有思想的,并且会作出许多的判断。余并不属于勤快的人,且常各地奔波,因而,总担心因自己的懒惰忘了浇灌而影响到那些美丽植物的生命。所以,始终不敢去伺候这些灵物。长期留京后,一个人在书堆中浸泡阅读,合书静坐时总感觉房中少了些东西,直到有一天朋友送了盆花给我,天天伺候它,它日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以家谱资料为基础,通过方氏试资田的研究,探讨清代桐城资助科举试资的善举,以及宗族和官绅在这一善举建立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以期从另一视角探讨桐城地方社会的关系。方氏试资田由直隶总督方观承捐资设立,建立之初交给知县委托县学管理,道光初年收归本族自管。试资田的运营,均是委托士绅担任管事,先是县学委托张鸿棫父子担任管事近半个世纪,后又任命族内管事方墨林父子。试资田的运营过程中,也注意与其
期刊
长城目睹了历代战场风云,铸塑了无数英雄志士,也写下了各族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诗篇,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赋诗讴歌,挥毫泼墨。军人出身的山水画家张龙新把他对长城的崇敬与依恋之情融入笔墨,长期以长城作为创作母题。十几年来,他数十次翻山越岭,登临关隘,写生体悟,创作了若干长城题材的山水系列作品。  龙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实践。他的长城长卷(高2米、宽138米,被中国长城博物馆收藏),灵活地采用了山
期刊
我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喜爱书法。幼时经常看长辈书写,并在旁为大人接纸研墨。当时我家住在宣武门内大街,邻居有一刻字店,名为“茂丰斋”,店主人孟旭东先生是个书法家;他不但能刻字,同时还为人家书写牌匾,对联和写小楷字的履历表。我经常去那里串门,大约从五、六岁开始,至初中毕业为止,总共约有八、九年的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去刻字店,趴在桌边看人家刻字。有时人家劝我去别处玩,我也不离开,就是喜欢看。
期刊
董浩,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幼承家传,五岁起习画,专修人物、花鸟、书法及油画。1975年参加油画展。  1998年起任中国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理事、《小书画家》杂志编委、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会副主任、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大庆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曾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董浩叔叔的画》、《董浩书集》等画集。50万字自传《故事人生》收录250多幅书画作品,发行近10万册。《书画中国》电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