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对应揭示植树问题本质及数学模型的根本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的教学是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难点,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的课堂会稍显局促,或是注重例题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或是加强了练习的强度忽视了教会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
  【案例描述】
  面对同样的“植树问题”,老师们的教法却是各不相同的:
  1.有的老师是借助画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植树问题”是一种比较抽象、易错的问题,如果借助画图就比较简单、直观,只要学生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
  2.有的老师是创设情境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摸索找到三种不一样的植树方法,进而根据方法的不同来依次探讨解决问题。
  3.有的老师是从较小的植树棵数和间隔数起,不断增加两个量,让学生在两个量的不断变化中找到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熟悉规律后运用规律来解决类似问题。
  4.有的老师是借助“植树问题”的三个模型直接来理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与巩固。
  ……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方法对学生而言,既能够解释知识的本质,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既对植树问题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能在学生想不起来的时候伸出手掌就知道植树问题怎么解答呢?究竟是应用数形结合中通过圈一圈、一一对应思想解开学生心目中“间隔±1”是怎么得来重要,还是学生粗枝大叶、迷迷糊糊、被动接受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重要?
  【案例解决】
  一、在“一一对应”中引入课题
  1.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用到它。(打一人体器官)
  2.猜到“手掌”的同学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3.在手指之间能找到间隔吗?(图①)
  4.什么是间隔?(图②)
  5.存在间隔或者间距的地方,生活中有许多,如图③,那么,什么是植树问题?
  小结:生活中与间隔(数)有关的类似问题,就叫“植树问题”。
  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究植树问题模型
  1.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创造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
  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个人和一个间隔对应为一组、一个人和一个间隔对应为一组圈在一起,最后还剩下(1)位小朋友。即:①总人数=间隔数?茌(1)
  【在学生明确如何应用“一一对应”圈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索总人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根据自己圈的结果得出总人数=间隔数+1。即后来所归纳的植树棵数=间隔数+1。】
  ②总站数=间隔数?茌(1)
  ③总棵数=间隔数?茌(1)
  ④我发现“植树问题”形式一:(条件:两端都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小结:我们利用一一对应圈一圈的过程中验证创造出“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模型”:植树棵数=间隔数+1。
  师:这个1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生:1代表的是“1个人”“1个车站”“1棵树”。
  师:1个人加上4个间隔得到的应该是5个人?还是5个间隔?还是5个间隔人?还是5个人间隔?好像单位不对耶?
  生:“1个人”加上“4个间隔”得到的应该是5个人。
  师:为什么“1个人”加上“4个间隔”得到的是5个人,“4个间隔”可以换成“4个人”?
  生:因为我们在圈一圈的过程中已经确认了“4个间隔”和“4个人”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1个人”加上“4个间隔”得到的是5个人。
  师:谁来对照课件回答一下:“1个车站”加上“4个间隔”为什么会得到5个车站?“1棵树”加上“4个间隔”为什么会得到5棵树?(学生回答:略)
  2.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创造两端不栽的数学模型。
  学生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第一次“一一对应”圈一圈的活动经验,本次数学模型的创造,学生思维将更加活跃,学生很快能够创造出:(条件:两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小结:我们利用一一对应圈一圈的过程中再次验证,并且创造出“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模型”:植树棵数=间隔数-1。
  师:这个1代表的又是什么?是“1盆花”,“1根电杆”,“1棵树”,还是“1个间隔”?
  生:1代表的是“1个间隔”。
  师:“5个间隔”减去“1个间隔”应该得到的是“4个间隔”,为什么会得到“4盆花”呢?
  3.重温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就在手上。
  师:其实,我们刚才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圈一圈创造出的两种植树问题数学模型,就在我们的手掌上,当你想不起来的时候,你只要伸出手掌就会想到了。
  【让学生在此表象的基础上,再深刻认识与理解记住植树问题的两种数学模型。】
  三、应用自己创造出的两种植树问题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旁每隔5米植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课件提示:(两端都栽):
  ①间隔数=(?)?謼?(?)
  ②共栽棵数:
  2.变式练习。
  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旁每隔5米植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课件提示:(两端都不栽):   ①间隔数=(?)?謼?(?)
  ②共栽棵数:
  四、拓展练习延伸模型
   再次应用“一一对应”思想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
  再创造:“植树问题”形式三:
  植树棵数  间隔数
  条件:(         )
  【学生再次亲历应用“一一对应”思想圈一圈,一番有趣的探索后,再次创造出(条件:一端栽、一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
  【案例反思】
  平时的教学,许多教师都侧重于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传授与应用,而忽视了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培养,特别是在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溯本求源上更是一个缺憾。那么,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灵魂到底在哪里呢?
  1.“一一对应”是学生创造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基础。
  本案例安排的三个环节,都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然后,分别根据练习题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条件为:(两端都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条件为:(两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条件为:(一端栽一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试想,如果没有让学生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圈、数、填、思,学生能自我发现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吗?
  2.“一一对应”是学生揭开植树问题数学模型中“1”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的关键。
  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不是看重学生会不会做这道题就行了?对于数学模型中的“加1”“减1”是不是一带而过?
  本案例强调学生应用“一一对应”的学习方法自我创造,并对自我创造出来的“1”进行追问,可谓问得巧、问得妙、问得好。
  在条件为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植树棵数=间隔数+1,其中“1”代表的是:“1个人”“1个车站”“1棵树”。
  在条件为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植树棵数=间隔数-1,其中“1”代表的又是什么?是“1盆花”,“1根电杆”,“1棵树”,还是“1个间隔”?
  前面的“1”代表的是一个具体的数量,而后面的“1”只代表“1个间隔”。学生确确实实明白了这一点。试想我们平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明白这一点吗?也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模型中“1”的含义后,才能为教师后面揭示植树问题的数学本质打下基础。
  3.“一一对应”是揭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本质的落脚点。
  我们都知道植树问题是许多学生头痛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而易错易混的原因就在于三种条件下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是不相同的。本案例巧用一一对应思想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建立表象,通过一一对应的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去亲历感悟体会三种条件下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进而自我创造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加上老师两个层面的追问:“1”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在公式中:1个人加上4个间隔得到的应该是5个人?还是5个间隔?还是5个间隔人?还是5个人间隔?“5个间隔”减去“1个间隔”应该得到的是“4个间隔”,为什么又得到“4盆花”呢?
  在两个层面的追问过程中,正是一一对应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也只有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学生才能根据“同类量相加减后的单位置换”进行相互转化,这才是揭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本质的良好铺垫与最佳方法。即:在学生明确关系式中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后,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模糊、不混淆、不犯錯。
  总之,本案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应用一一对应的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揭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本质,这样带领学生建立植树问题模型,应该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比我们让学生单独机械记忆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是“舐犊情深”的生动写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写无私情深母爱的文章,有描写深沉父爱的文章,还有描写父母对孩子不同爱的方式的文章……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让学生欣赏到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美的描写,受到父母爱的熏陶,对学生爱戴、孝敬父母,健康茁壮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仔细观察,生动讲述  梁启超说:“怎样才能看得岀自然之美,最重要的是观察自然之美。能观察自然之真,不仅美术出来,连科学也来了。”春游、秋游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可以观察大自然风景美如画,可以欣赏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美景,可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有趣活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教师,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率先垂范,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如在教学《开开心心上学去》(《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期刊
我从教20多年来,教过了无数的孩子,其中最割舍不下、印象深刻的是一些“特殊”的孩子。由于这些孩子的家庭或自身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心灵变得脆弱而敏感。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总是得想尽办法使他们融入集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成就他们美好的理想人生。  记得1991年,我刚从大学校门出来,进了一所边远的山村寄宿制中学。年轻的我当上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遇到了
期刊
“导评一体”习作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以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为依据,基于学生学情,教在学生表达中的“梗阻”处、教在学生表达的症结点、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切实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一种习作课型。“导评一体”习作课具有五个特征——问题性、针对性、微型化、情境化和及时性。“导评一体”习作课通过“三步骤六环节”米具体实施,目标明确、环节简单、成效明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
期刊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志向和心愿”为主题进行编排的,文体丰富多样,有古诗,有演讲稿,有人物故事。本单元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为指引,展现了爱国诗人、革命领袖、革命烈士的志向及心愿。其中《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文章的主线“金色光芒”所代表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
期刊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所接触的学生家长普遍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其他无所谓。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变得更加迫切,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我做了如下嘗试。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在班级中学习和生活,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
期刊
创办于1971年的芒市第四小学,现辖青榕(芒市第四小学本部)、翠微(芒市第五小学)、青沐(芒市第七小学)三个校区,有教职T239名,学生4615名,是芒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近年来,芒市第四小学在黄国仲校长的带领下,秉承“为学生阳光一生奠基,为教师职业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阳光教育,品牌效益日渐凸显。此外,学校在德宏州首家实施学区化办学,顺利实现了办好多所学校的办学目标,有效缓解了芒市
期刊
《小真的长头发》是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小真面对炫耀自己长头发的小伙伴们,借助滔滔不绝的“演说”,描述自己“憧憬”的长头发的各种特异功能,字里行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小真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表述具体而形象,语言生动而有趣,是引发想象兴趣、启迪想象创造的绝好教材。为此,须发挥本文对学生阅读理解、想象表达的示范引领功能,让学生在朗读和运用中感受想象的奇妙。  一、初读课文,了解“
期刊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每一个课程领域都有概念教学,甚至每一学期数学课程的每一个单元中也都有概念教学。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一般要经历“感知概念、建立概念、巩固概念”三个环节。下面笔者就如何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这一认知规律有效组织教学,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一、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