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皆大雅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3年4月26日,兰州市作家协会、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铁路第一小学、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举办“孙海芳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研讨会”。孙海芳现为兰州铁路第一小学教师、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特约记者,其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于2012年12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小品集系作者多年的生活感悟与智慧结晶,创作手法新颖,立意高远,将文学创作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别具特色。本期刊登兰州市文联主席汪小平,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方忠义,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伟,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朱忠元,文学博士王小英、史淑琴等评论家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前日偶翻及孙海芳送来2012年底出版的新作《这些字,那些事》,便被文中的故事打动。首篇“祖”字中,孙海芳试图用一种轻松、他者叙述的方式,讲述祖辈们沉重、坎坷的一生。谈及祖父,多从自己个人的体会入手,对于祖父的生平经历,作者言都是道听而来:“我对老汉的印象是小时侯的冬天,天气很冷,爷爷总是把我的手放到自己的手心里,还用土土的兰州话说:‘我给我的娃焐一会。’”这是一位极具兰州特色的老人,“记忆里,他总是很忙,匆匆来去,骑辆蓝陵车子,穿白色对襟长褂,戴石头镜子,很是飘逸”。这句话勾起了我对上世纪80年代独有的回忆,“兰陵车子”曾经风靡一时,其流行程度不亚于如今疯狂购车的状态。“石头镜子”更是很多老兰州青睐的物件,如今依旧在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市民圈子里风靡不止。
  从这些细小的点滴之处,我似乎能看到培养孙海芳成长的这个圈子里,根深蒂固的“幼功”,这样的熏染,是自小就存在的,在她的文字表述中,总能找到这些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狡诘的姑娘,文风有点像写作《都是幺蛾子》的王小柔,疲沓、懒散,却透出一股子机灵劲儿。很多值得深思的话题,她会用一种调侃的语气一笔带过,留白的瞬间,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回忆或者愣神,一个个文字致力渲染的片段,不断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写到祖母,这个半生疯癫的老奶奶,作者说:“有很多细节,留给我们连绵不断的思考。”
  “后来,还是爷爷来到她的身边,说了几句放心之类的话她才闭上了眼睛。她在等待,等待这个压制了她60年的男人,这个从来没有爱过她一天,疼过她一天,没有给她买过花戴,没有呵护过她一天的男人来告诉她,她可以放心地走了,她才闭上自己的眼睛,才停止流眼泪。”
  悲剧的人生总是在等待,即使在临闭眼的前一刻,没有嘱咐,便不舍得或者不敢离开这个无法再眷恋的人生。“70多年的眼泪,再也流不出来了,在奈何桥前,这一世,我知道,她是不敢回想的。”无父无母的童年,棍棒下的婚姻,读到这里,内心的情绪无法不被激荡,为这祖母可以入戏的人生感慨不已。
  我已过不惑之年,很多事情都能淡化到本质上,随遇而安。“入葬的那天,父亲在灵前总结了我的奶奶,他的母亲,这凄惨的一生,当场所有的人为之动容。只是这样的眼泪在她的面前,在一抔黄土面前,是否还有意义。人们开始怀念她,怀念她的单纯,善良,还有她的一生。”很多事,很多人,都是在逝去的时候才惋惜,怀念。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场面。
  《我奶奶》一文的结尾处,便是如此。总会有一个至亲的人写上挽联,总结这坎坷动荡的岁月。生者的眼泪如此廉价,无能为力。怀念,高调的赞扬,在命运面前似乎是一个玩笑,它连拐弯的意念都没有,注定是程式化的步骤,仪式的必要环节。读到此处,我的心绪无法释怀。这样的怀念轻若鸿毛,给悲剧的奶奶画上轻浮的句号。
  沉重的命运被事不关已的态度叙述出来,淡化了悲剧的命运,却从无力量的文字里透出铿锵的力道来,逼视着内心,令人不得不深思。语言的表达看似嚼之如蜡,却总是给人强烈的画面感。
  “友”字里,《砍柴的陪不住放羊的》,以俗语命名,本身就极为亲切,所描述的人就在你我之中,或许就在刚才还与我们擦肩而过,相视一笑。如文中的程兄弟:“程兄弟曾骑着我那辆拉风的山地车,急匆匆地奔赴外国语中学,接送他的小女朋友。每天放学,他都在我们班门口等我,问:‘车子借一哈。’然后上路。我嘲笑他奔波在路上小情感,他总是感叹我怎么能喜欢一个貌似林志颖的花瓶式的男同学。”一些当下所谓的时髦的词语在文中不断出现,不难推测出她们生活、成长的年代。
  这样的友情在追星、追求自我中长大,少不了深邃的思考与感悟。文中有与朋友短信息的交流,“每个人的品格都可以用一种金属的特性加以概括,有些人拥有青铜的沧桑与厚重;有些人好似黑铁的坚硬与耿直;另外还有一些人有着黄金般的雍容与媚俗。而作为女人,特别是待嫁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最贵的那一种金:铂金,光有铂金那还不够,最好在铂金上再镶有钻石方可诚心如意……而我是什么?白银,一种貌似铂金且经常被骗子们作为替代品的次贵金属,言其‘次’是因为我的纯度不是999最多就是个925,所以用久了的人就会发现我会变乌,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纯!”面对生存的困惑,沉重的压力,他们有自我释放和解压的方式,用调侃的语气,不认真地态度对待严峻的生活。“我不纯”这是一个多么悲观的词语,使我无法轻松,这样的语言,有点模拟王小波这一门派特有的风格,似乎心里有一种郁结,有一种非要找个出口宣泄的冲动,一迸而发,这样的写法是有趣的。爬坡的年纪,一些所谓的想法如命运一般无法躲藏,追赶着一路小跑,一路向前。这篇文字的结尾处,孙海芳如是记载:“我们都在路上,都是爬坡的年纪,砍柴的陪不住放羊的,丢下牵绊,一路向前。”
  其次,这本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画面性极强。如孙海芳所言,生活被切割中若干个片段,像一幕幕电影一样循环播映,没有彩排,没有准备,一切猝不及防。
  “那时候,我们在学校门口的清香牛肉面里吃个大碗,并且在大碗里发现了弯弯曲曲的、类似腋毛的东西,以及黑色的空中小姐,然后,我们会随心情好坏跟小二大吵一架,或者丢下刚端来的饭,去黄河边晒太阳。”眼前出现两个女学生,在逃课的间隙里,在学校门口的牛肉面里吃出异物。这样的场面如此不美好,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然而,一边是不优雅的吵架,一边是无所谓的散步,一边是生活的真实,一边是想法的悠远,一边是人食五谷的庸俗,一边是蓝天艳阳下的浪漫,就在这一转弯的描写下,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便感染了读者。我似乎能看到,拿着竹竿一路向西,一直走到银滩大桥的她俩,场面渲染如此空灵,喜欢这样的描述。   “歌”中,描写了自己听城市民谣的场面:“听他们唱歌,你会在内心泛起如亲人般的怜惜,总是担心疲惫、劳累,心疼一般的难过。我相信,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台下的观众里会有女人的怜惜,不情色,如亲人一般。”一场演出下来,往往需要连个小时,演出的人在台上沉浸其中,声嘶力竭,台下事不关己,无动于衷。会有一个像亲人的观众,除了欣赏,还有怜惜。”读到此处,我的内心也泛起温暖的感受,我猜想,如果台上的表演者,看到如此温情的文字,会有何感想?
  “兄”字中,作者说,她羡慕有兄长的孩子。在她的理解里,“兄”就是担当。是底气,是困难来临时前面那个勇敢的人,是欢愉时分可以分享“得意忘形”的人,是失意落魄时宽宽的肩膀。为此,她格外珍惜在有限的生命中走过的亦师亦兄亦友般的人物。那些曾给予思想启迪、生活指引、人格榜样的人,都愿以“师兄”称谓,算是童年缺憾里自己寻找到的另一种类似的安慰吧,亦或是自我主动构建的一种标志性想象。
  没有兄长的她,记载了一段童年时与姐姐朝夕相处的日子,场面清冷,即使“平房的院子里,娘种的向日葵明晃晃地开着”,画面依旧是一幅冷冰冰的冷色调,凸显出两个活灵活现的孩子,在氛围里清晰活跃。“ 红色的大门外是诱惑,我们被大锁子关在家里。铝制的盆子里有几个鸡蛋,是我们的午餐。娘在门外躲着听,院子里没有哭声了,就可以去上班了。倘若哭,打完了再躲起来听。大门的两边各有一个木墩,是各自的领地,不容侵犯。”这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场面,上世纪80年代家家如此,大人们去上班,留守的孩子们都被大将军锁在家里,触动我的是为人母的无奈,文中的娘左右为难的心境,“娘在门外躲着听,院子里没有哭声了,就可以去上班了。倘若哭,打完了再躲起来听”。读之令人心酸。
  画面不断地出现,如特写镜头一样,在读者的阅读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着火时,两个学龄前孩子如何尽自己的努力拼命灭火的景象;被邻居家的狗咬了,“没有狂犬疫苗就抹点清油,回家后姐姐就挨了打”,这种老大的担当、姐妹间的争吵,都令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读者心照不宣。
  文字的表达除了有女子特有的温情外,也有引发读者思考的地方。“路过,是一个令人悲观的词语。它绝望地意味着时间的短暂和停留的无可奈何。有生之年,不做他人的过客,是一件幸运的事,更是一件功德的事。最近,我常想,一些冥冥中朝着命运狂奔的事件,如果少了‘路过’的痕迹,多少会有皆大欢喜的意义。”这段话足能引起经历过些许相关经历的人一定程度上的共鸣,我想,在已逝去的这些再也无法触摸的岁月里,“路过”是沉重的,在别人的命运里或许是短暂的一位过客,或许是影响一生的过路人,我看得出,在作者的“过客”经历里,这个人是沉重的,有着至今无法释怀的情愫,这样的路过是负面的,至少在作者看来是消极的。
  还有,作者将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城市贫民生活表现得极为真实、深刻。城市贫民的劣根性在某些方面来说,甚于小农意识。对于城中村的生活状态,她是这样描述的:“门道里堆砌着鞋匠们做的劣质的皮鞋,橡胶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门口的下水道,泛着隐隐的难以言状的味道,总是令人浮想联翩,铁质的过滤网上沾着米粒,菜叶子,几根粉条夹在缝隙里,堵住了漏口,像一些萧条的、孤单的灵魂在龌龊的环境里独自挣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生活在城市中央的村落,大量翻盖,拆了令人回味不已的四合院,一层又一层,将房子建成小炮楼高高耸立着,以出租小房屋换来不菲的收入,从而实现不劳而获。作者说,有一种美,在当下,没有鸟语花香般的诗意与纯净,没有高山流水与阳春白雪,没有道德高尚与纯洁,没有一尘不染的纯粹和高调,存在于生活本身。
  记录身边的事件,像旁观者一样,在时光悄然流逝之后,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意义,本就平淡无味的生活,在“稻粱谋”的同时,是应该有些许责任要我们肩负着。
其他文献
科技发展到今天,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能够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能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西村,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几十年坚持手工打造哈萨克小刀,使这一传统技艺没有被时代遗忘,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这个人叫司马义·赛平,今年56岁。  出生在铁匠世家的司马义·赛平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哈萨克族铁器制作,特
期刊
多少年来吟诵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感人诗作《满江红》,其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意境犹为壮烈,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同样饱含着一种激昂之气。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除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外,也同时说明了当时贺兰山下的西夏王朝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当年强盛的西夏灰飞烟灭了,湮没得找不到
期刊
疏勒河水泛着银光涌出祁连山蜿蜒西去,流向河西走廊的尽头,在嘉峪关外的大漠戈壁深处孕育了一片绿洲,这就是被称为“流尽一潭碧水,产出万担金粮”的古瓜州县。瓜州南望祁连,北枕大漠,东倚雄关,西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瓜果之乡”、“河西粮仓”之美誉。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境内312、313、215公路线连通四方。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
期刊
汪岳云·江西  绿草如茵,红花满树,鸟鸣蜂乱粉  蝶狂。瑞霭卿云,锦绫罗绮飘扬。天南  地北都依样,望江山一片辉煌。笑颜开  这也繁华,那也芬芳。  晨曦隐约纱窗晓,正西沉残月,东  起朝阳。白发垂青,向谁去商量。留春  未识春居处,道怀抱空有心肠。且端详  返老无方,康健为强。  戏题荷锄女郎  活泼天真一女郎,不长不短身康强。  匀妆毋庸施朱白,多力善能种稻粱。  昂首锄挥鬓发乱,曲身汗滴土泥
期刊
敦煌莫高窟以它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外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个甘肃省,却知道中国有个敦煌,敦煌有个莫高窟。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以莫高窟为主要景点,加上阳关、玉门关、月牙泉等,都是人们去敦煌参观旅游的目的。  很少有人知道,莫高窟其实也是一块沙漠绿洲。它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西面背靠终年流沙的鸣沙山,面对着的是岩石嶙峋的三危山,四周是茫茫戈壁,唯有
期刊
东风送暖至,大力事农耕。  七八好儿女,选种笑盈盈。  既筛又复簸,会神更聚精。  肥壮圆光满,高长坚实平。  都经眼与手,一一费权衡。  即 兴  双鹊同时降,翩跹喜自中。  神驰八表外,直上九层空。  勖燕平  人生贵立志,天道必酬勤。  百尺竿头上,更兴五彩云。  罅隙蜀葵  罅隙遗葵子,平生意志坚。  开花明且丽,卓尔立人间。  忆柏溪  嘉陵江上柏疏疏,流水弓桥有旧居。  芳草含情人去远
期刊
像我这样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土。如果花几万元钱出国旅游观光,导游还安排到农村,心里肯定很纠结。可是有一个农村会让人流连忘返,那就是荷兰童话般的小镇羊角村。  坐落在上艾瑟尔省的羊角村是一处田园小镇,有“荷兰威尼斯”之称,这里没有公路,全长4英里的运河水路和纯木质小拱桥是陆路和水路两种交通途径。车辆禁止开入小镇,故撑篙的小船是居民唯一选择。  水中泛舟,最让人陶醉的不是青山绿水,而是
期刊
◆阳 关  苍凉与伤感的象征,凝为一掊黄土,  兀立于遥远的西部,独善其身。  时间的意义在这里已经终止,只有  空间的距离存在于望眼欲穿之中。  无关乎送别,也无关乎诗人的吟唱,  故人始终绕过阳关远去,我行我素,  一路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千里迢迢而来不是为了一望阳关。  到此一游之后索性再往西行,  绕地球一周,故人又回到渭城,  饮那杯送别的酒,醇香如故。  在杨柳青青的客舍,  朝雨
期刊
武昌开往哈尔滨的快客风驰电掣。“各位旅客,前方到站山海关……”  华灯初上时分,列车上的广播让我为之一震,一股遗珠之憾再次在心中油然升起。说实话,对于爱好旅游的我来说,当初商议游程时,倘若不是顾虑去哈尔滨的火车卧铺一票难求,山海关之游是决不会轻易放弃的。  “山海关,人称‘天下第一关’,雄伟的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  在温馨的广播声中,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我情不自禁
期刊
2012年年末,吾友孙海芳新作《这些字,那些事》经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获赠时,她说:“我选了40个汉字,串联了自己的一些小经历,小想法,多提意见。”昨日挑灯夜读至凌晨,虽不敢说是字字珠玑,确是句句诚朴、毫无造作。细细思量,权且将此书归为“文化散文”较到位。  《这些字,那些事》是孙海芳借用40个汉字的出处、引申、演变,将她生活、工作经历的片段乃至兰州的一些历史民俗串接而成,书中旁征博引的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