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发现混龄区域材料在年龄标识、材料来源、层次性及更新情况均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丰富混龄区域年龄标识,规范标识内容;增强教师材料分析能力,多途径提高区域材料的更新频率等策略,希望能为教师进行混龄区域材料投放实践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混龄区域活动;混龄区域材料投放;投放策略
  混龄编班形式下的混龄教育,其班级区域活动是3~6岁幼儿共同参与,共同游戏、操作的活动。某园开设的区域种类丰富,能满足不同年龄幼儿操作的需要,包含蒙氏感官区、数学区、日常生活区、人文历史区,常规性的区域如科学区、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幼小衔接区以及一些特色区域,如木工区、剪纸区、刺绣区、扎染区、编织区、服装区等。利用观察法、访谈法与调查法,对16个班的区域材料进行了调查,记录了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真实情况及现状,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课题研讨教研等活动进行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整和改进,提出一些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策略及建议,希望能为教师进行混龄区域材料投放实践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一、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
  (一)混龄区域年龄标识类型单一,对标识的认识不统一
  调查发现,15个区域中除少部分班级的感官区、日常生活区采用多种混龄标识外,刺绣区和部分班级幼小衔接区仅采用分龄标识,其他各区域均只有“大中小”的混龄标识。其中,“大中小”年龄标识占63.41%;“小中”和“中大”标识占12.20%;“小”“中”“大”年龄标识占14.63%;无年龄标识的占9.76%。从班级具体情况来看,仅有1个班级的感官区域除了有“大中小”的混龄标识,还有“小中”“中大”的混龄标识;另外1个班级的日常生活区还有分年龄“小”的标识。还有个别班级美工区、表演区和建构区这类创造性区域,没有年龄标识。可见,混龄区域年龄标识比较单一。
  对于混龄区域标识应该包含什么?是否需要材料图,是否需要年龄标识,是否需要特殊的标识等问题。绝大部分教师,占93.75%,认为“所有的蒙氏区域需要有材料图加年龄标识”。教师认为“这样便于幼儿对教具进行归位,同时清晰哪些材料可以操作”。有62.50%的教师认为“需要根据区域特点设计一些特别的标识,如数字、汉字等”。教师认为“这样符合该区域的特点,让幼儿易于区分,同时通过标识习得数字、文字等知识”,显然教师将标识赋予了一定的教育意义。25%的教师,认为“所有標识要加材料图,年龄标识有些区域可以不用”,如一些教师认为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等创造性的区域只需要材料图,不需要年龄标识,表示材料适合所有幼儿操作。18.75%的教师认为“所有标识要加年龄标识,材料图有些区域可以不用”,如某班级的数学区,采用数字加年龄的标识。仅有1位老师认为“所有区域都统一用材料图加年龄标识”,没有老师选“只要有一个可以区分的标识就可以”说明老师们对于标识的价值与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不统一。
  (二)混龄区域材料来源大部分为购买,教师缺乏对购买材料的再分析
  混龄区域材料总体上大部分来自园所购买配备,占78.13%;部分自制,占31.25%;部分自课程中产生,占28.12%;部分源自家长的亲子作品,占21.88%。具体来看,各区域材料来源有所不同,木工区、扎染区、刺绣区、人文历史区材料均为购买;感官区、表演区、美工区、建构区、科学区的材料是购买多于自制;日常生活区、幼小衔接区、语言区自制多于购买;建构区和编织区除了购买外还有一些课程生成的材料和家长协助提供的废旧材料等。购买的材料主要是蒙氏教具套装、爱立方“边做边学”系列材料以及一些网上购买的材料。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各班蒙氏区材料是整套完整陈列在班级区域柜中,且三年几乎没有更换过。在投放边做边写及一些网上购买来的其他材料时教师缺乏对材料的再分析,将所有材料一次性投放在区域中。
  (三)混龄区域材料的层次性不明显,对某些区域材料层次性认识不统一
  调查显示,各区域材料的层次性不明显或几乎没有什么层次性,占56.25%;其中“有些材料层次性明显,有些不明显或没有”占50%,“几乎没有什么层次性”占6.25%;“材料有明显的层次性”的只占37.5%,还有6.25%的教师认为“不清楚材料是否具有层次性”。教师对各个区域材料层次的认识不统一。对于日常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感官区,有些教师认为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层次性不明显或几乎没有。而对于幼小衔接区、表演区、语言区、人文历史区、扎染区和木工区,教师们则一致认为“有些材料有层次性,有些则没有”。
  (四)混龄区域材料更换频率不高
  关于混龄区域材料的更换情况,大部分教师表示一学期会更换2~3次,共占72.42%,其中21.42%的教师在学期初、学期中与学期末时定期进行更新,50%的教师会不定期更换2~3次。21.42%的教师表示某些区域一学期没有更换材料,如表演区、建构区。仅有7.14%的教师会不定期更换5~6次。区域材料更换最为频繁的是美工区,最不频繁的是扎染区、木工区、刺绣区以及部分班级的表演区和建构区;日常生活区、数学区、科学区、感官区基本保持一学期2~3次的更换频率。
  二、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混龄区域材料年龄标识的意义,丰富年龄标识的类别
  活动区的标识就像教师的话语一样,可以引导幼儿的行为。教师应重视标识的作用。标识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区域材料的标识主要是方便幼儿整理归位材料的标识,最常见的是材料图标识,还有一些特殊的标识,如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图或者卡通图,或数字标识、形状标识。相对于平行班区域材料的标识,混龄班区域材料标识需要增加年龄标识,即代表幼儿年龄段的符号标识。在混龄班比较常见的是不同颜色的点点,用“绿黄蓝”分别表示“小中大”班幼儿,我园也采用这种标识方法。将代表幼儿年龄的点点贴在材料柜和材料托盘内,表示该材料符合相应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合其操作,建议其可以操作此份材料,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该幼儿可以操作这份材料”。   调查发现,各班各个区域中几乎只有一种年龄标识,即“绿黄蓝”,表示“小中大”的混龄标识。教师的解释是“这些材料每个孩子都可以玩的呀,如果只贴某种年龄标识,即表示其他年龄孩子不能玩,这样好像不太合适。”显然教师将区域材料的年龄标识的意义简单化理解为一种使用权力的标记,表示幼儿有权利操作该材料。这也反應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误解。区域活动是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不同年龄幼儿在能力与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并非每一份材料都适合三个年龄段的孩子操作。比如数学区的“银行游戏”“邮票游戏”,非常复杂的拼图游戏、棋类游戏不适合小班的孩子操作;包含三对小动物的配对游戏就不适合大班孩子操作,难度系数太低大班孩子也不感兴趣。因此,混龄区域材料中的年龄标识应该有“小中大”“中大”“小中”“小”“中”“大”等多种类型。同时,在提供这些材料时,应考虑到能满足本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需要。
  对于材料标识的内容,建议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结合标识的意义选择不同的方式。有明显层次性的材料,采用图文结合,并配有年龄标识,如数学区、科学区等区域;没有明显层次性的材料,如表演区、建构区的材料采用图文标识。特殊标识可以根据需要加进去。
  (二)增加自制玩教具的投放,对购买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层次投放
  自制玩教具指使用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或自然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制成的供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使用的玩教具。它兼具有为幼儿游戏服务与为教学服务的功能。教师通过自制玩教具将有关玩教具内在科学层次性知识进行外化实践,能提升对材料层次性的认识。张雪门提出“教师能在做上教,拿做来教,做的就是教的,那才是真正的教;学生能在做上学,拿做来学,做的就是学的,那才是真正的学”。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玩具,同时也鼓励幼儿参与制作玩具。因此区域自制材料可以来自教师自制,也可以是幼儿自制,可以源自教学活动中的材料,也可以是专为区域活动手工制作的材料。
  蒙氏区教具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自制玩教具,目的在于通过“教具”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读写算的训练和实际生活的练习。一般都适合混龄幼儿操作,如感官区“粉红塔”适合3~6岁幼儿操作,“小六边形盒子”适合4~6岁幼儿操作。幼儿在操作前会进行分年龄的集体示范活动。“边做边学”及一些网络购买的材料,一般一套材料含有多份操作卡,含有多种不同层次的玩法,比较适合混龄区域投放。然而,在操作中幼儿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操作卡的内容,且幼儿自己较难区分操作卡的难易程度。教师在投放前,应结合幼儿的特点分析操作卡的层次性及适合的年龄,并贴上年龄标识点,选取合适数量的操作卡分层次投放,切记一次性将材料全部投放。我园每年都会对新老教师进行蒙台梭利教具培训,以及“边做边学”玩教具培训,也会结合课题或教研对教师进行材料操作及层次性的研讨活动,教师在投放这些材料时,应非常清楚其操作方法以及适合的年龄层次。
  (三)通过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分析材料的能力
  实践中发现教师对于混龄区域材料层次性认识不够,对于同一份材料它的层次性如何,教师们看法不一,为此,我园通过课题研讨活动和教研活动,开展“混龄区域材料层次性研讨”系列活动。通过观察与访谈选出存在争议的材料,拿到研讨活动现场,请教师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分析材料,各组分享研讨的结果,通过自由讨论达成关于材料层次性认识的共识。分析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指南》对材料中可能蕴含的学习经验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依照各年龄的水平确定其材料的层次性。比如印有数字和文字的“多米诺骨牌”,教师通过研讨发现有这样几种层次的玩法:
  层次1:多米诺排队——推到游戏。幼儿随意摆放骨牌,并将其推倒。
  层次2:好玩的多米诺形状/好玩的多米诺数字。幼儿按照操作指引图卡,摆出不同的形状造型,或数字造型并推倒。
  层次3:找对应。根据骨牌操作指引图,从众多骨牌中找到对应数字或文字的骨牌并摆放。
  层次4:骨牌猜猜猜。两位幼儿一起玩,一位幼儿选出几个骨牌并识记,另一位幼儿将骨牌按顺利摆放,一定时间后将骨牌翻面,请另一位幼儿猜测背面的数字或文字。
  通过研讨活动,教师们发现原来一份材料本身可以有多种玩法,包含多种层次性。
  (四)采取不同更换方式增加区域材料的更新频率
  区域材料的更新并非指对区域中所有材料进行更换,也不是指将原来的材料撤走,换成全新的材料。而是指可以通过增加延申工作、更新操作指引或操作卡或投放课程活动后的材料等方式进行更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始终保持幼儿对于材料的兴趣,教师也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去添置新材料。
  对于材料比较固定的蒙氏区,如感官区、数学区等可以通过不定期投放一些延申工作或操作纸的方式进行材料的更新;对于基础材料较固定的创造性区域和特色区域,如表演区、美工区,建构区,木工区、扎染区、刺绣区等,除了一学期新采购添置的基础材料外,还可以通过与课程结合的方式不定期更新材料。比如在表演区提供一些课程中学习过、表演过的音乐,如早操音乐、新年表演音乐;将早操器械或者新年活动表演的道具添置到表演区;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作品的操作指引,如美工区,不定期更换小、中、大各组的“作品小任务”,提供一些创意绘画指引,如手指印画、线描画等操作指引;手工制作指引图,如轻粘土制作小章鱼、小狗等;对于一些常规性其他区域,如科学区,可以通过分阶段投放操作卡或记录纸等方式进行材料更新。比如探索性材料“颜色变变变”,前期可以投放三原色调配操作卡,中期可以加入多种颜色两两混合的操作卡,后期可以增加量的配比操作卡,通过更新操作卡进行区域材料的更新;幼小衔接区、语言区等还可以通过与主题课程、领域课程结合,将活动中延申部分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如语言活动中认识了文字的演变,可以将相应有关文字演变的图文投放到语言区中。
  【本研究属于广州市黄埔区课题“混龄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019)、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十三五”第二轮课题“混龄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宇.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环境创设及使用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5:57.
  [2]胡少慧.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J].教育评论,2018(10):147.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9.
  [4]续润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2 23 26.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受场地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想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不容易。所以,要掌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  小学体育教材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说明在小学体育教师在教授小学生体育的时候,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培养学
【摘要】汉语拼音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重点。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拼音,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拼音学习中,有些拼音字母易混淆,有些声调易标错,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去教学。本文由此出发,提供三种拼音教学方法解决以上的拼音学习困难。  【关键词】一年级;拼音;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规定,一年级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
【摘要】如今,各个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以培育学生品质为动力,旨在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不论哪一个学科,都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学科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學生代表自己的学校出国留学,进行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交流,英语学科教学早早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也应在培育学生综合质方面做出贡献。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英语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阅读习惯则是学生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环境;感染力;展示平台;兴趣;共读;习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至今,读书的地位尤为重要。2018
【摘要】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自主开发的与小学英语PEP教材相配套的同步阅读材料为案例,阐述阅读理解测试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剖析阅读连线、阅读排序、阅读填表、读后续写等测试活动;探讨如何通过测试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测试;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一、引言  现行的小学英语PEP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通过深度阅读策略的训练与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话题,加大课内外的阅读容量,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系列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深度阅读;思维品质  阅读有浅阅读和深度阅读,所谓浅阅读,我们只简单理解了
【摘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西晋时,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因此,从语言方面来说,客家人不仅保留了北方汉族的语言习惯,还保留了其文化习俗。客家语言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客家方言,可以对古汉语进行研究。古汉族有很多分支氏族,陆河客家是其中一个分支。陆河县的客家方言与当今的普通话存在明显区别,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语法、词义、音调等多个方面。笔者就陆河县的客家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展开研究分析。 
【摘要】班级管理的本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开放、动态的互动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对话、相互建构。而在班级管理中,适当地“留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完成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留白”留出的是智慧空间,留出的是自信空间,留出的是和谐团结的空间。  【关键词】 巧设;留白;蝴蝶效应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不仅可以营造画面的审美意境和作品氛围,体
【摘要】现阶段,伴随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兴起,体验式教学逐渐被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并由此产生了体验式作业的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验式作业形式一般涵盖绘画、说唱以及合作等诸多类型,其中尤以绘画作业最具代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绘画在小学各学段英语作业中的应用状况加以阐述,并进一步分析绘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绘画;小学英语;作业新形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作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在教学中所占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整个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运用到了问题驱动教学法,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问题驱动教学灵活地运用于在高中数学生态课堂上,是值得所有数学教师去深思的问题,也是本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