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

来源 :野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单车不见了。准确地说是被偷了,但我不喜欢这种说法。不见了,就好像它仍然趴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只要你把手电朝那里一打,它便会纤毫毕现。你甚至会觉得它只是在某一个时刻摇晃起自己的踏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被偷,意味着拐卖,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一个陌生的屁股将我的单车压在底下。那个人骑在上面扭动身体的时候,我的单车同样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唤,同样会倔强而驯服地将他的身体送往某处。我不愿意那样想。我爱我的单车。
  单车今年芳龄二八,也就是说跟我差不多大,当然,这个年纪对于自行车来说早已不是“芳龄”。七岁那年她被交到我的手上,从此我们相濡以沫。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形。父亲提着她的车把,像提着两条辫子一样,从灰烟滚滚的土路上向我走来。我很惊讶关于当时的记忆中会出现这些浓烈、冲天的烟雾。那时哥哥的葬礼已经过去很久。出殡那天,我站在队伍的尾部,只看到张牙舞爪的烟雾一阵阵地向后扑来,引起人群剧烈的咳嗽。烟雾中我看不清旁人的脸,只听到母亲在前面唤我上去。后来哥哥的单车被父亲交给了我,她一路扭扭捏捏的,像是小媳妇改嫁,很害臊。她那时仍是那么漂亮,腰身挺拔,车架与前叉连接的部分像天鹅的脖颈一样曲折,显示出迷人的线条。父亲弯下腰拨两下踏板,链条便飞快地转动起来,发出一阵夏天才有的“滋滋”声。
  那个下午父亲异常耐心地教我如何让这辆自行车跑起来。座椅的位置太高了,差不多能戳到我的胸口,往下调到底,还是太高。于是父亲将我抱了上去。但是我又发现,踏板离我太远了。我把屁股使劲往下赖,以使脚能够到板。父亲扶住车身,教我怎样用右脚推出去,再用左脚勾回来。左右左右,右左右左。我很快就不耐烦了,告诉父亲我早就会了。我那时以为哥哥的自行车跟我以前骑的儿童车一个道理。等父亲松开手,我刚把右脚推出去,马上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父亲嘿嘿地笑了,他说这个和你小时候玩的不一样,那个后轮两侧都有辅助轮,根本倒不了。然后他又说,这个是自行车,你必须掌握好重心。他看着我疑惑不解的眼神,又补充说,就像走路一樣,为什么你走路不摔,表妹走路就老摔?因为你找到了自己的重心。
  第二年我开始骑着车四处鼠窜。农闲时节,堂屋前总是围着一群人晒太阳,嗑瓜子。他们看到我的时候,便都大呼小叫起来,说这么小的小鬼都会骑车啦。后来村里那几条拐弯抹角的小路都被我骑得烂熟于心,我便开始偷摸往镇上骑。那时候旧城区改造,我在满地的废墟中间穿梭,从工地边几个抽烟的人中间骑过时扬起一阵尘土。我听到身后的叫骂,脚下便加一分力气,飞快地消失在拐角。然而我马上就面临一个难题。随着冬天的深入,冷风吹得街上的人都缩进了棉袄里。我在这样的天气里骑行,双手没一会就给刮得皮开肉绽。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试着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我先是只用右手拿把,后来用左手。等到双手插兜的时候,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觉得单车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就好像我的双脚进化为两只巨大的车轮,托着躯体飞奔,而不停伸缩的双腿是其间的连接性组织。那段时间我想象自己是在大街上奔跑,拆了一半的房子和缩成团的行人在我身边没完没了地后退,不知道要退到哪儿去。
  三天前我像往常一样骑车去四教,心里很着急。上课还有八分钟,正是高峰期,精勤路上黑压压一片。前面几个高年级的边骑还要边拿校牌打来打去,嘴里骂骂咧咧,一会又突然爆发出一阵怪笑,令人毛骨悚然。后来他们打得人仰马翻,带倒一片。我身边不少人看着手表叹气。骑到四教楼下时,我发现车棚已经停得满满当当,不少人还在见缝插针,使劲往里面戳。已经上课了,我匆忙把车停在楼梯口,正准备上楼,保安室的大爷叫住我。“给我停线里边去!”他的胡须愤怒地抖动着。我在他的注视下费劲地把车停好,他才慢悠悠地摊开报纸,说,这就对了,要不丢了谁负责。
  放晚学的时候,单车已经不知去向。我简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起先我认定她的消失只是我记错位置,但是随着棚里的车一辆辆被牵走,我的侥幸也所剩无几。最后我疯了似的冲向剩下的几辆车,见锁就开,拿钥匙在孔里一阵乱捣。后来有人从后面把我提起来,又像扔沙包一样扔在地上。他怒气冲冲地把车牵出来,临走还回头瞪我一眼。
  那天我怀着绝望的心情找遍了学校的每一处车棚,最后又去了南门外技工部的住宿区。天暗下来以后,那里的校舍就像黑色海面上的几艘游船,喧声在夜晚的表面飘浮。技工部前一阵出了大新闻,有个高年级的在学校外面打野球的时候捅了人,四刀。据说他当时醉得厉害,五六个人拽着还要往上扑。我在黑暗中四处搜索了一下。那会我已经有了一个隐约的猜想。寻到十二栋楼下的时候,我抬头看了看,有个窗户被什么东西敲碎了。后来我在浓厚的黑夜中往回走。周围没有路灯,我不断地敲击着自己的脑袋,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念头敲碎、敲碎。
  甩饼认为,我的车即便卸了锁扔大街上,也只有收废品的来捡。甩饼叫张喻,因脸型酷似印度甩饼得名。他这个说法虽然使我非常愤怒,但事实如此。我们所在的制药专业女生偏多,男的分方向以后都跑到化工那边去了。学制药是父亲坚持的。他的理由含糊其辞,我知道他是会对一些事耿耿于怀的人。搬到新教室以后,我体会到与青春期女性相处的艰难。课间她们像叫春一样叫着各自的(也许是共同的)偶像的名字。几天前的食物正在课桌里发臭,而她们在幻想着杏花春雨、花前月下。我对于进入她们的话语体系感到束手无策时,甩饼在这方面展示了非凡的才能。他能够像猪油一样迅速地融入一场场正在沸腾的交谈。他对时机和女性趣味的把握,使他在进入她们的谈话时如同通过一条润滑的阴道。
  教室阴盛阳衰,空气成分复杂,混合了零食、汗液与浓烈的香水味,使我逐渐缺氧。我不是在为翘课找借口,但我需要阳光,我那习惯曝晒的皮肤渴望灼烧。当我像幽灵一样游荡在午后校园的时候,发现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空旷。技工部的人抽着烟沿精勤路走来,脑袋笼罩在烟雾中。他们像走在街上一样大摇大摆,高谈阔论。不时有带袖章的老师大骂着朝他们追来,人群像鸟雀似的散开,不一会便重新聚在一起,吞云吐雾。我被他们潇洒的姿态吸引,远远地跟在后面。后来他们谈话的内容引起我的兴趣。有人说,刚才那老头我们系的,妈的,就怕他认出我。   认出来又怎么样,他连自己老婆都管不住,管得了你?
  他老婆咋了?
  这都他妈不知道,电气系那个,就一声不吭、看谁都不顺眼那瘦高个。姓刘的还去找过他几次。
  那可真是一捆炸药给闷水里了。
  你们不知道,其实老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瞧他看苏红那眼神。
  我操,就苏红那屁股翘的,谁碰上不得多看两眼。
  你们谁知道苏红下面长什么样?这时一个两眼浮肿、脸上布满红斑的高个开口了,他的声音像砂纸一样粗糙。他们都叫他龙头。
  跟她的名字一样红。
  哈哈哈哈。
  他们大笑的时候,身体像风中的野草般剧烈摇晃。
  苏红是高中部最年轻的数学老师。她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像是刚从书卷里出来,身上还留着墨香。她的头发总是在有风的早晨流淌不已,那时我的心中便会响起一阵咚咚的水声。我必须承认,我看向她的目光往往并不单纯。当我长久地注视她,目光便会被捉住。这时她的脸总是比我红得快,她像放生一条鱼一样轻轻地放走了我的目光。有一次我在她的课上看小说,杜拉斯的《情人》。那时我偶然读到其中关于性爱场景的描写,忽然感到书被一只缓慢的手取走了。苏红好奇的眼神停留在翻开的那一页上时,我万念俱灰。书被收走以后,我忐忑了很久,直到后来去办公室补作业,看到那本《情人》就放在苏红的桌子上,里面还夹了一张蓝色的书签。我小心地抽出那张书签,海的颜色比天空浅,上面有几只水鸟的剪影。我从苏红中断的地方往下读,觉得那些句子都活了过来。
  当龙头兴致勃勃地用下流字眼描述起苏红的身体时,我匆忙逃开了。他的描述与我想象中的苏红相去甚远。一些词语还是钻进了我的耳朵,它们对我所认为的苏红的身体大肆修改,并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那天傍晚我在骑车时摔了一跤,当时我出神地望着膝盖上鲜红、狭长的伤口。我不知道为什么女人的身体生来就带着一道这样的伤口。我闭上眼想象着苏红的疼痛。
  其实看到龙头第一眼我就认出了他。他跟我一样是绿北人,本名叫龙磊,以前经常在村口的那条土路上截住年纪小的孩子,管他们要钱。我因为拿不出钱,总是鼻青脸肿地回家,而且不敢告诉父母。那时哥哥还在,看到我的样子,也不多说什么,骑上单车就出去了。那天哥哥直到深夜才回家,进门就拿毛巾捂住了眼角,我看到他的左眼眯成了一条缝。后来他走到门口,打着手提灯,用毛巾仔细地擦拭起了单车挡泥板上的泥土。哥哥抚摸着单车身上的几处凹陷与划痕,那神情就像抚摸一匹负伤的战马。从那天起我就很少在路上遇到龙头了。哥哥出殡的那天我看到龙头站在不远处的田里,他怔怔地望着这边,神情里含有某种不安。那以后他也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与他重逢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我尽可能地游离在他的视线之外,老远望见他们就赶紧绕道。我的这种做贼般的举动终于引起了龙头的注意,于是那天我被他们堵在了路上。龙头看了一眼自行车,然后说,你是杨树的弟弟。怎么样,还认得我吗。他居然亲切地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愣在那沒有作声,然后龙头友好地拍拍我,说有什么事就找他。他们走开时的背影被下午的阳光拉得很长。我觉得一切都那么不切实际。
  龙头在那个下午所表现出来的友善,使我开始幻想走进那个烟雾缭绕的队伍里。后来我每次见到他,都会兴奋地喊他龙磊,这个时候我会把脑袋往前伸,身体跟着不由自主地弯下去。龙头朝我看一眼,有时也会很快地点一下头。这些已经足以使甩饼对我刮目相看。他说,你怎么会认识他的。而他的语气其实是在说,他怎么会认识你的。那段时间甩饼与班上的女生几乎到了不分彼此的程度,他说话时的语调与神态使我有时相信他也是一个女生。问题就在于似乎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于是他终于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当甩饼的手摸向那个女生的屁股时,我们都觉得那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就像三步上篮一样。但巧舌如簧的甩饼一旦伸出他那只肥腻笨拙的手,情况便立刻脱离了他的控制。那个女生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甩饼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的眼神由最初的震惊和恐惧逐渐转为困惑。他似乎不明白眼前这个大喊大叫的女性与自己有什么关联。我劝他去道歉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多大点事。傍晚我们发现事态的严重性,自习课上我在后门看到了龙头。他问门口的男生,张喻是哪个?然后我看到他径直走向正与前座攀谈的甩饼。他二话不说就把甩饼整个提了起来,向外面拖去。甩饼像一条泥鳅一样扭动着,细声细气地说,你干嘛。起先他小心翼翼地挣扎着来缓解难堪,龙头看了他一眼以后他就一动不动了。在自尊心与理智之间他迅速地滑向了后者。
  那天甩饼挨打时的姿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像个沙包一样逆来顺受。整个过程中他的脸上都挂着一种讨好的笑容,只是这个笑容后来被巴掌抽得有些僵硬。事后甩饼受伤并不重,他甚至为此有点得意。他对我说,就是这么回事,彼此都要给对方留点面子不是吗。不过从那以后,甩饼对我越来越巴结,他显然高估了我与龙头的交情,一厢情愿地把我当作靠山。而对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则使我有意地疏远了他。
  甩饼像洪水一样忽然决堤的性冲动在我的身上以另一种方式体现着。还在绿北的时候,西街搬过来一个年轻的寡妇,那会我十三岁,已经开始体会来自下身的胀痛。我经常在傍晚时分沿着狭窄的田埂一路骑过去偷看她洗澡。我沿着院子里那棵曲折的树爬上去,趴在窗口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是她很快就发现了我,裹着毛巾破口大骂地追出来。我从树上摔下来时根本顾不上疼痛,跨上单车就没命地跑。后来每当我故伎重施,单车总是能够安全而快速地带我逃离那个潮湿,闷热,涌动着欲望的傍晚。久而久之,逃跑本身竟然成为了我欲望的载体。我全神贯注地听着车轮美妙的转动——这声音实在比寡妇粗俗不堪的骂声要动听得多。应该说我首先是由单车清浅的吟哦而爱上她的。她有着一条与众不同的声带,链条的滑动声纤细委婉,有如夜晚深邃的虫鸣。我喜欢把车骑得飞快,然后听她愈发尖细的呻吟。很长一段时间我把河水般上涨的情欲消磨在漫无边际的骑行中。我们从晚风中间穿过,一起浑身发抖地迎接太阳熄灭前最后的高潮。   有一次我梦见了苏红,而且是真正的白日梦。前一天舍友借着手电打了半宿的牌,我睡不着躺在那硬熬了整晚。一般通宵后的上午会处于一种虚幻的亢奋状态,体育课的五十米测试我甚至跑了六秒七。午饭以后我马上就不行了,眼前天旋地转,走路鬼魂似的发飘。大星期放一天半假,最后一堂是数学课。我费劲地捧着脑袋,以为自己在听课,实际上已经睡着了。梦里苏红挎着一只竹篮往山上走,我看到她轻巧地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等我跟上去以后却发现,小路是笔直延伸的,两侧都是过度生长、密不透风的树林。醒来的时候教室里空荡荡的,苏红坐在讲台前翻一本书。她翻书的动作很轻,就像每一页都浸了水,稍用力就会粉碎。那时她的头发像一条闪烁的河流,傍晚的光线涂改了她的表情,阴影使脸部像浮雕一样生动。她发现我醒了,就过来给了我两道题目,说是今天的课堂测验。她在我斜侧坐下来,难为情似的笑了下,就好像是她在上课时睡着了那样。
  龙头与我之间维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他主动来找我使我吃惊不小。当他以朋友的姿态向我借钱时,我没有丝毫保留。我的态度使他非常满意,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时刻,他拉着我坐到了他们中间。龙头向我递了一根烟,我虽然不会抽还是急忙接过来。龙头说,以前我就觉得你不错,真的。他吸一口烟说,你比杨树聪明,识好歹。我就坐在龙头的身边,受宠若惊的心情使我像气球一样漂浮起来,但是哥哥的名字此刻像根针扎进了我的耳朵。龙头说,你哥那会以为自己多大能耐呢,捧着块砖头来找我,让我整理得跟个姑娘似的回家了。说到这里他控制不住地笑起来。其他人也笑,一边笑还一边看我。他们看我时的眼神让我不得不跟着他们笑起来。龙头开心地搂住我的肩膀,说不信你回家问问你哥。这句话使他们笑得东倒西歪。
  上课的时候我有点恍惚。教药物反应的老师讲课细水长流,话语中会不自觉地夹进一些“对的吧?”“没问题吧?”之类的询问,十分没把握似的。他的语调拖得很长,常常把我拖到语义外面去。我脑袋里不断出现龙头那张青红皂白的笑脸。他脸上的红斑是荨麻疹,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它的过敏源,衣服、食物、空气、温湿度变化等等。刚接触这一病理时,我想起龙头的皮肤,忍不住惊讶于它的多愁善感。我翻开笔记本,常见的抗过敏药都会与酒精发生反应,可导致嗜睡、昏迷,比如扑尔敏、赛庚啶……后面的没记了,我有点近视,上课都是抄同桌的笔记。她翻页很快,来不及抄完整,课后我也不愿补。
  龙头乐此不疲地讲述着关于苏红身体的故事,他的听众在逐渐增多。那天在操场上他们要他讲,他是怎么看到的。龙头说,要看还不简单。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一会,最后向甩饼招了招手。甩饼不知道他将要面临什么,他用手指指自己,表示难以置信,然后便欢快地走过去。等甩饼走到面前,龙头要他转过身去,然后一把扯下了他的裤子。人群爆发出一阵响亮的喝彩声。龙头说,看见了吧,就这么简单。有人坏笑着问,那苏红当时什么反应?龙头说,能有什么反应,然后指着呆若木鸡的甩饼说,当然是跟这小子一样。于是人群心满意足地笑着散了。
  甩饼慢腾腾地提上了裤子。他也不知所措地笑着,缓缓向教室的方向走去。他努力地维持着平衡,但身体还是逐渐向一边歪斜,于是我看到他在正午的阳光下长出了影子。后来他伸出右手,似乎想要憑空抓住什么。过了好一会他才摸到那面墙。他整个人斜倚在上面,在墙的搀扶下费劲地搬动着自己的身体。为了得到水平的支持力,他把自己的重心移到身体外面,形成一个三角形。我想起父亲曾经告诉我,为什么自行车架都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牢不可破。”当父亲向我描述三角形的车架是如何强硬地对抗冲击时,年幼的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于是这种常见的形状在我的印象中便具有了金属的质感。那天中午甩饼、地面与墙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就像苏红画在黑板上的一样标准。他艰难的行走因此具有了某种坚固性。
  午休时,我照例去补交故意拖欠的数学作业。办公室里人很少,苏红伏在桌上。我悄悄走过去。她两手交叠,把头斜埋在里面,这个姿势使她的呼吸显得迫切而隐秘。我轻声说,苏老师。苏红抬起头,我发觉她的眼角布置着细密的血丝,它们在洁白的眼球上攀援,使我感到来自身体内部的痒。后来我才知道,龙头不是只对苏红情有独钟。技工部里边,高矮胖瘦,但凡过得去眼的女生,他都能给你评书似的说上一段。喝了酒以后,他更是说得高潮迭起。跟他喝过酒的人都说他酒量差,白酒基本半斤封顶。喝多了就开始吐,但吐的不是未消化的食物,而是一地花花绿绿的屁股。
  我站在体育馆巨大的阴影下面,看着苏红向技工部那边走去。那时她的步伐仍然轻盈,但是正在失去某种弹性。我推上车在后面远远地跟着。我悲哀地发现单车已经十分衰老,她一路吱吱嘎嘎地叫着,就像病痛中的呻吟。有那么一阵她忽然陷入沉默。我觉得叫出来应该会舒服些,便蹲下去松了松辐条,接着她又开始一声长一声短地叫唤起来。后座的螺丝松了,没走几步就会耷拉下来。我想起从前天气好的时候,哥哥骑车带着我去田间认植物。哥哥总是故意把单车骑得飞快,我坐在后面紧紧抱着他,吓得哇哇大叫,他就开心地笑起来。我就是在单车的后座上第一次有了速度的概念。如果有段时间没给单车上油了,她就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叫唤。哥哥马上心疼地停下来。他笑着对我说,她累了。
  苏红在篮球架下面找到了龙头。他们刚打完一场,坐在水泥地上拿球衣擦汗。阳光斜斜地照过来,把球架的影子扔进周围的灌木里。所有人都津津有味地打量着走来的苏红,她不知道自己在阳光里显得十分鲜艳。她走到龙头面前的时候,后者正在把冰冷的矿泉水往头上浇。我站在远处,感到苏红正在说着什么,话语被远处工地的噪音包裹,仿佛来自收音机里调频不准的电台。龙头骂骂咧咧地站起来,把苏红不住地往后推。响亮的骂声倒是从四周的噪音中脱颖而出,显得清晰、具体。苏红近乎是在哀求了,强烈的无助使她蹲了下来。因此当她捕捉到我犹豫的目光时,一下子就把它紧紧抓住。她的眼神使龙头注意到了我。他朝我走来时,我下意识地捏紧了单车上某个坚硬的部分。
  我抬起头,装作在看天空。我看到一群不知名的鸟向远处弹射出去,良好的平衡感使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充满了上升的力量。龙头说,你在这儿干什么。我扭头朝他笑了一下。龙头说,滚。我对自己说,苏红正在看着我。但是我的双手却扭过了车头。我慢吞吞地推着车往回走。龙头追上几步,一脚将我的单车踢翻在地,说你想你哥了是不,还不快滚。他再次走向苏红时呼吸有些粗重。我的单车躺在地上,车轮转动时发出阵阵哭声。我看着锈迹斑斑的车架。我看到一个三角形。我觉得此刻的苏红需要一个三角形。   单车失踪之后,我时常想起那天她的哭声。她曾经拥有清越迷人的嗓音,但是那天上午她的哭泣像一个苍老的女人。如果我足够警惕,就应该能发现那里面有她对自己命运的洞察。被龙头捅了四刀的那个人并没有死——实际上这个人的死活已经跟他无关了,早就有人替他顶下了这件事。他依旧带着那支烟雾缭绕的队伍,不断地从技工部走向高中部。有几次我在路上看到他,躲不过去,只好上前打招呼。他朝我笑笑,似乎全然不记得篮球场边发生的事。他有些奇怪地望着我,说你哥的单车。有些天没见你骑了。我挠着头说,不小心弄丢了。龙头说,那车太破,兴许让人牵走当废铁卖了。他顿了一下说,你知道,老头手贱,有时估摸着棚里哪辆车没人要了,就给顺走了。我脑袋里嗡地一响,有些站立不穩。我勉强地笑了一下,说也有道理。龙头说,但是你可以再找找,停哪儿给忘了也说不定。
  我开始感到身体的异常。走路时我总是一脚深一脚浅,就像两条腿有长短那样。有时我又觉得走起路来轻飘飘的,脚下虚幻不实。行走时周围的一切显得过于缓慢,因而在我的眼中十分陌生。我尝试让自己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我的单车不会回来了。那天傍晚我走向回收站,脑海中不断出现那条灰烟滚滚的小路和那种夏天才有的“滋滋”声。丢车是一周以前,如果龙头说了实话,那么我的车也许已经被回收商卖给了钢铁厂。也许她已经葬身在熊熊燃烧的火炉,变成了沸腾的铁水。回收站在南门外的菁华路上,两边都是荒废的田地,挖土机在上面来去,路的尽头是技工部的校舍。路过回收站的时候,我停下来看着门口锋利的石阶。龙头是把她抬上去的,还是拽上去的?我倾向于认为是后者,于是感到一阵尖锐的疼痛。我没有走进去,而是转上红旗北路。两旁的违章建筑有些固执地站在那里。我走向了那座灯光球场。
  球场上已经有不少人。他们大多吃了晚饭,来这里活动筋骨。老的少的不分彼此,三四个一组打起了比赛。我很想加入他们,但是身体软绵绵的,使不上力气。靠近我的这半边球场有十一个人,分三组,打六个球轮换。于是我特别留意了少个人的那组,他们的后卫穿着金州勇士队的30号球衣。这个30号篮子很准,但是运球姿势有些怪异。他右手运球的时候,左臂就郎当在那里,没有任何的护球动作。这边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球的运转很流畅,比分交替上升,到了五比五。30号在底角跑出了空位,队友没传。他焦急地摊着手要球,这时我才发现他的左手腕光秃秃的,像一棵砍光了枝条的树。他没有左手,但是他的左臂仍然向前伸着,时刻准备接住那只该死的球。队友的球明显给晚了,防守已经到位,30号做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然后带球迅速杀向篮下。赶来补防的人高高跃起,试图封盖,于是我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30号在右侧已经没有角度的情况下,把球换到左边完成了上篮。他从容地起跳,用那只十分抽象的左手牢牢地把握住球的重心。当他用手腕将球托向高处时,我的身体随之进入一阵奇妙的晕眩。
  输的那组下场时念念有词,说这球明显走步了。他们的八只手输给了五只手,面子上有些过不去。30号也不含糊,据理力争地跟他们辩论起来。双方你来我往,言辞逐渐激烈。后来我听到其中一个人说,去你妈的,也不数数自己几根指头。30号听了马上把球一扔,面色铁青地走过去,照那人眼睛就是一拳。场面乱作一团,我想起自己还没吃饭,便歪着身子晃向旁边的面馆。馆子里人坐得很满,只有最里面的桌子还有空位,一个戴眼镜的胖子抱着外套,坐在那里汗如雨下地吸面。他的镜片完全被热气蒙蔽,但还是注意到我向他走来,于是飞快地把外套扔在了旁边的空座位上。我站在一旁看着他。过了一会他扭过头来,透过镜片上的热气恶狠狠地盯着我。干嘛?我对自己说,不干嘛。然后我就走出了面馆。
  天色暗下来,球场打上了灯光,刚才那两组人已经走了,场上是一群职高的学生。他们绷紧了身体撞来撞去,快活地骂着脏话。我开始往回走。离回收站不远有辆单车扔在地上,我把它扶起来,挡泥板已经严重变形,卡在轮胎上,辐条断了两根。链条锈得不行,但是没有脱落。屋里面亮着灯,摆了一桌剩菜。有个人蹲在石阶上抽烟,他一直往我这边看,也许在估计那辆废车的价值。我把车往前牵了几步,感到各个部件仍彼此联系,于是跨上车,径直从石阶前面骑过去。我骑得很吃力,后轮是瘪的,仿佛凭空多出一个人的重量。没一会我就头晕眼花,冒起了虚汗。我只好回去问那个抽烟的人,有没有打气筒。他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就好像我问了一个不存在的地址。他把手往屋里挥了挥,指尖的烟头像萤火虫一样,在黑夜里很快地飞舞了一下。
  打完气我看了一下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向技工部校舍的方向骑过去。经过工地的时候,我下车转了两圈,挑了一根没削完的铁棍,夹在后座上。骑上菁华路以后,我感觉好多了,一种熟悉的平衡感牢牢地托着我,链条在轮轴间使劲循环,将我踏出的每一步放大。路灯几乎都被打坏了,我在黑暗中把车骑得飞快。此时单车的鸣叫由低哑逐渐转为高亢,风从领口呼呼地灌进来,使我想起很多年前的傍晚,父亲笑着拍拍我的后背,把我从坡道上推下去。当时我害怕极了,紧紧地抓住车把,准备着随时从车座上飞出去一命呜呼。那时候我的单车还很年轻,有着强硬的骨架和柔顺的链轴。她没有让我飞出去,而是带着我一路奔跑,跑过路口飞扬的尘土和谷地上逃窜的麻雀。远处有支大烟囱滚滚地冒着黑烟,我想在天黑以前,跑到那些烟雾散开的地方。
  【责任编辑朱个】
其他文献
芦苇岸是一位职业编辑。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诗人,并且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是当代诗坛引人瞩目的中坚。读芦苇岸的诗,很难给出一个明晰的定位,因为他行走在不断超越自我的道路上,其创作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而言,都是多面的。他的诗既有来自于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也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意蕴。  既能做形而下的观照,也能做形而上的思考,这带来了他诗歌抒写对象的多样化。他的一些短诗的抒写对象来自于日常,是
期刊
邻居  此后,我再也没有进过老宅。那些童年时光、豆蔻年华所有绚丽的记忆,无不粘滞在老宅阴郁、诡异,充斥着天井积秽物霉味的蛛网上。在暗处,偷偷吐着毒汁,结那邪恶八卦阵的,正是我那邻居。  木框窗扇,铁环,天井,弄堂。阳光一闪而过,之后,仿佛掉进黑咕隆咚的地下层。下沉,下沉。带着咝咝寒气,那种干枯的、锯朽木一样的咳嗽声,隐隐传来。不由地想象某种蒙面的险恶蹲伏梁上。谁,扮演魔鬼,掐住黑暗中的咽喉?扑簌簌
期刊
作者简介:芦苇岸,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民族文学》《北京文学》《十月》《钟山》《天涯》《芳草》《山花》《作家》《大家》《星星》《当代文坛》《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创作与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出版有诗集《芦苇岸诗选》《坐在自己面前》《带我去远方》等三部和诗歌评论集《多重语境的精神漫游》《當代诗本论》两部。获得过
期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是生机勃勃的江南,是明丽艳艳的江南。而生机勃勃、明丽艳艳又怎离得开江南之水的滋润呢?如果说,绍兴是江南水乡泽国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我的家乡上虞也正是因了水的润泽,催生出一道道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  上虞,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光其地名的由来,就与虞舜有关。《水经注》引《晋太康地记》:“舜避
期刊
上半部分  “复现”显然不指创造,它倾向于发现——再次出现,意味着前有参考。这一点也符合我的意思,创造一个事物太难了,而且面临太多风险。很多艺术(或者艺术家)并不需要这么做,发现现实中被遮蔽的某些事物,已堪称伟大。也就是说,这些事物不是没有出现过,而是它再也不会出现的局面,所带来的伤感,令人浮想联翩。  也许,一个词语就可以说明一切:平凡生活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包括很多。我们先从文学说起。  
期刊
一  马龙坐在肯德基餐厅,靠近窗边的位置。  一个黑色的大行李箱,挤着他的小腿,他不得不把脚踩在高脚椅的横梁上。  邻座的两个孩子,正在为谁多吃了一口巧克力圣代,争执不休。  他们的母亲很年轻,脸颊上满是疲惫,点缀着雀斑,眼睛烦躁地看向窗外,那里有一个男人,正在看着手机抽烟,身体有节奏地摆动。  他左手边是打电话的小平,但看起来还没打通。  人声嘈杂的餐厅,简直是一个避难所,陆续有客人背着大包小包
期刊
鸟叫声响起时,戴春芬正在小平台上浇花,将一只大号铝制喷壶悬过三角梅的头顶。壶重,手臂很快酸了。她将喷壶放在花架上,推了推眼镜架,循着鸟的叫声朝楼前的几棵桂花树望去。  认认真真地看了片刻,什么都没发现。她又提起喷壶,让小雨持续地落在三角梅和海棠繁茂的枝叶上。三角梅十岁。十年前,丈夫和几个老同学去厦门玩时从攀缘在房子上的老枝上剪了几枝带来扦插在盆里,一直长到现在。海棠年岁不详。丈夫去世前,她并不关心
期刊
放学了。回到家里,妈妈不在厨房里。锅是凉的。“妈——”我叫了一声,没有應答。于是放下书包,几个房间找了一遍,然后跑到后院去。  “妈,你在这里呀,怎么没听见我在叫你呀——”  妈妈没有回答。妈妈身后是那棵桃树。  那本是一棵毛桃树,后来往上面嫁接了水蜜桃的枝条之后,每年七八月就会结出白里透红的水蜜桃来。街上卖的都没我们家的新鲜可口,我们把余下的馈赠亲友,一年到头都会留下话题。刚好我看到妈妈头顶上的
期刊
1  小池凌子身后总跟着一个黑皮肤女孩。小池凌子穿着短牛仔裤和白色衬衫,头戴粉色鸭舌帽。黑皮肤女孩穿绿色连衣裙,顶着一头卷发。没课的时候她们乘公交和地铁四处去,小池凌子背着个名牌双肩包,黑皮肤女孩挎着个布袋。她们有时并肩走,有时坐在一起喝饮料,小池凌子抽烟的时候黑皮肤女孩捂着鼻子。那段时间我和室友经常在阳台上抽烟,讨论非洲文学,当小池凌子和黑皮肤女孩出现在我们视野中,迅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第一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文体边界及其突破的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我曾多次试图让自己的诗能够行进到文体的某种“临界点”,并且在最危险的地方写作。文体边界其实不是作家和诗人的自我束缚,而是自我的侵略和扩张。然而问题来了,当我意识到文体边界的模糊性的时候,我陷入了一段迷茫。那么我们还要文体建构极其理论体系何用?当文体模糊到近乎无限性的时候,我又回到了早有过的“不可说”和“没法说”。比如:诗歌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