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行业一直是国家比较重视的部分,除了对于教育理念的投入外,近几年对于教育的硬性条件的关注也日益提升。舒适优渥的场所亦为优秀的教育提供了优良的保障,温暖呵护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场所需求也有所提升。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中,尤其是有些较为历史悠久的学校是建立在市中心的,因其建校较早,所属主校区校园范围受到当时建筑布局和用地的局限,很难再扩张用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这就需要再探索出其他途径和空间用以解决这类问题。本文就北京市东城区的中小学校改造项目,对此类教育建筑的改善需求,进行改造项目设计上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类建筑;历史传承;功能使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041
1、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教育一直是国民比较关注的话题。那么在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除了软件设施的升级,硬件设施也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尤其是一些发展较早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和高品质环境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对于生活在城区的中的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也更希望能够有较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城区中的学校很多沿用之前的教学楼,多数建筑空间和形式沿用之前的设计,与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差距,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改造升级,并随之带来局部城市布局的更新。
北京老城区尤为明显,城区中大部分中小学校建校很早,历史悠久,其教学楼多位于胡同之中,教学空间较为局促,尤其是学生活动空间较为紧张,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和更迭新的建筑进行学校设施的升级改造,并能够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可以保留和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办学特色。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要求,而又能结合学校的自身文化特点,以及现有的城区建筑风格和局部区域环境,创造能够让学生及教师更舒适,并带有启发式的学习生活空间,成为这种类型建筑设计改造中需要尝试探索的要点和方向。
国家很重视青少年的培育和成长,这对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人文发展相当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对此也较为关注,就提升北京老城区学校学生生活环境问题进行实践。在老城区这种建筑布局紧密,用地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协调综合多处学校校址进行规划,统一整理改造,解决学校用地紧张,扩张范围有限的困境,希望借此能够较好的提升学校的功能布局和学生教师的生活空间。本文就东城区中小学校校区改造项目进行相关设计探讨。
2、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改造项目
2.1项目创作背景
史家小学为东城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学校,主要校区位于东城区中心区域。老城区局部街区需要更新,学校亦因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校园的扩大,已将学校按年级划分为多个相距不远的校区。学校自身又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除了课堂知识之外,想要为学生开拓新的实践课程,而争取了新的校园区域。本项目是针对此区域将已有的城市建筑按照现代教学需求进行内部和环境的改造更新。在此就此项目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进行探讨。
2.2校园文化
史家小学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文化,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为框架的和谐育人体系。亦形成了独特的史家文脉、史家气质、史家建筑环境。来到史家即见“史家”。
2.3建筑特点
此项目位于东城区胡同区域中,建筑高度三层,原为一“L”型办公楼。办公楼外观为灰色,并由砖块大小进行立面分隔。现根据学校需求,将此办公楼改造成小学第二课堂教室,用于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场所。
2.4环境历史特点
建筑南侧被一处小院包围,小院围墙和大门已有一些年代。院中有一颗古树,此树需要保留。建筑周边均为城区老建筑,多为胡同院落平房,高度多为一层建筑。
2.5外立面及环境设计
本项目用于学校的第二课堂空间,其内部使用功能与传统教室不同,课程多为实践课程,活动内容较为灵活多样。在立面设计时结合其实际功能需要,希望学生可以在此校园中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进行多方向的学习,因此在外立面的设计中也希望结合灵活的内部使用功能,将立面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建筑,而是注入更多样活泼的元素,让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的氛围。
因本项目位于北京传统老城区之中,对于开放的学校空间也要与传统的周边环境进行结合,尤其在立面与环境设计时更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也是史家小学重视人与外界和谐的育人理念。此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相比,属于较高建筑,视野较好。因此,在对外立面的改造上结合周边环境,尽量减少对原有建筑外立面的改动,结合较好的视野对窗口进行了多样的设计。大小相同的窗口,但却赋予了不同的窗框,希望借此体现人们看世界的不同角度。这也是结合第二活动课堂的使用功能,希望能对生活、学习等有更多种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对学习生活进行多样的体验和创新,引导新一代青少年的开放学习。
3、东城区第五中学北校区校舍、校园维修改造项目
3.1项目创作背景
东城区第五中学为东城区重点中学,学生需经过中考考试通过才可进入学校学习。学校生源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日益增多,希望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的需求量增大,學校不只有国内学生还有国际学生。学校校方希望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学校位于城中心居民区中,在学校原区域扩建学校校园有一定难度。除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空间,学校校方亦希望能为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和生活空间。学校主校园中,以教学区为主,学生生活环境如学生校舍在功能上应与教学楼分开设置,若在原校区扩建则需要更多的空间。
3.2校园文化
北京市第五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心地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办时间近百年。该校是北京市的重点学校,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尤其注重学生的科技教育。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开拓和发展,学校也加强了与国际教育的联系,注重学习国际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学校因自身培育的优秀学生和所持有的优秀教学理念,也吸引了海外的学子到本校就读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间教学育人理念的接触和融合。学校本校区位于城市中心,建筑规模适中,建筑用地较为紧张,其教学建筑形式较为现代化,立面色彩选用红白色调,建筑总体较为简洁明快。 3.3建筑特点
本项目为学校北校区部分区域进行校园改造。此校园区内建筑为既有建筑,院内有1栋二层办公楼,1处一层食堂以及附属平房。院落内几栋建筑较为破旧,年代较为久远。办公楼为红砖坡屋顶建筑,内部空间较为宽敞,但材质较为破旧。食堂空间类似于旧时员工食堂,内部层高较高,附属建筑内层高一般,不同于食堂。现根据学校要求,为学校扩增学生的生活空间。办公楼为旧时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布局较为规律,为中间走廊,两侧为办公室的布局。食堂空间较为宽敞,建筑跨度较大,内部为大空间,可作为学生集中活动使用。因此结合建筑自身的布局和空间特点,将办公楼改造为校舍部分,食堂及附属建筑改造为学生礼堂及附属功能用房。
3.4环境特点
此区域与五中本校区有一定距离,此处几栋小楼独立成一个小校园,位于城中心居民区中。此园区有两个大门,每个大门各对应一处较小院落。主大门院落对应食堂的主要出入口,以及办公楼的一侧主要出入口,此处为一主要对外交通空间。次大门对应办公楼的南侧的小院落,及办公楼的次要出入口,其小院落被办公楼和院落围墙包围。由于学校的需要,本项目需对这几栋旧建筑进行改造,改为学生的生活和活动空间。虽均为学习外空间,但使用时间和私密性有较大不同,这对建筑周边空间环境的设定有一定影响。改造为礼堂的空间较为开放,学生可及时集中到达及疏散,需要直接的交通环境对接。改造为校舍的空间则有一定的私密性要求,其周圍环境需要较为安静和舒适,减少交通的干扰。因此主大门院落设计考虑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进入,以及学生活动前后疏散时临时的停留空间,方便学生、教职工和管理人员出入。次大门院落本身已被周边建筑和围墙包围,已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设计时需控制交通工具的进入,给学生生活休息创造一处较为安静的院落。
3.5外立面风格传承与更新
此处校园原建筑外立面风格及材质年代都较旧,需要翻新改造。立面改造时,结合校方意见设计为较为现代简洁的风格,采用较新的建筑立面材质。校舍部分布局较为规整,与教学楼和教室的布局相似,因此沿用学校主校区的教学楼风格和颜色。礼堂部分在空间和功能上都较为独立,建筑结构也为大跨度空间,立面设计时结合这些现状,并采用现代简洁风格。礼堂东立面为礼堂主入口部分,此入口前部即通向院落主入口的道路,此部分为礼堂部分的主展示面。礼堂主入口前的道路部分较为宽阔,可作为学生进入礼堂和离开礼堂时的临时停留空间,即相对较小的休闲公共空间。因礼堂内部采用大跨度空间,结合学生活泼开拓的性格特点,在立面设计时对于墙体做了较为灵活的设计。礼堂东立面加大了之前的玻璃空间,向下延展做成落地窗的形式,加大礼堂的通透性和采光率。玻璃窗之间的墙体也做了调整,没有沿用之前的平铺墙体,而是将墙体做了角度的变化,延续出前部不同的停留空间,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休息区域,将这部分空间做得更活泼立体。
3.6室内局部空间
室内部分主要是礼堂区域的深化设计。礼堂部分原室内空间为食堂,也是大跨度空间,改造为礼堂的部分内部没有柱子,为礼堂空间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此部分建筑采用以往建筑结构技术形式,部分结构梁较高,改造设计时则尽量减少其对使用空间的影响,并结合梁高的区域做一些实用设计,比如在此处悬挂长条形滚动显示屏。礼堂部分主要为学校重要活动时使用,服务群体主要为学生活动和教师学习交流,使用功能类似于报告厅和会议室。此部分建筑高度只有一层,内部设计主要考虑较为简洁纯粹的风格,色彩结合立面选用较为传统的白色,天花布置结合使用区域和座位的划分也比较整齐统一,内部采暖设备包封在白色圆孔百叶内,为使用者创造较为简单明亮的效果。
结语:
教育建筑随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和可能性。无论是建筑的外立面呈现的建筑形式,还是实际的使用功能都与之前的教育建筑有了较大的不同。教育理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创造。已经建成的学校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也渴望能有较好的提升,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学校。
本文两个案例主要因为在城市中心的校园占地紧张,需要向外扩展校园,因此借由改造其他建筑为本校服务而实现功能上的完善。在两个项目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上也是尽可能延续学校的文化特点和建筑周边的历史环境风格,尽量达到不同校园间的建筑风格的相互呼应,并结合主要使用者——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建筑外立面和使用空间的创新,体现新一代青少年的朝气和创新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开拓建筑周围的校园内小环境,为他们营造更舒适温馨和灵活多变的室外活动空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添一点欢乐和启示。
在生活中,现代化教育除在课堂上学习外,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课程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在疫情期间这种情况和需求更加突显。这种理念也为将来的学校教育建筑功能提出了新的使用需求和挑战,待未来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崐,李曙婷.适应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杨清平,李柏山.公共空间设计(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日)青木茂著,予舍予筑译.美好再生——长寿命建筑改造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类建筑;历史传承;功能使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041
1、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教育一直是国民比较关注的话题。那么在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除了软件设施的升级,硬件设施也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尤其是一些发展较早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和高品质环境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对于生活在城区的中的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也更希望能够有较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城区中的学校很多沿用之前的教学楼,多数建筑空间和形式沿用之前的设计,与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差距,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改造升级,并随之带来局部城市布局的更新。
北京老城区尤为明显,城区中大部分中小学校建校很早,历史悠久,其教学楼多位于胡同之中,教学空间较为局促,尤其是学生活动空间较为紧张,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和更迭新的建筑进行学校设施的升级改造,并能够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可以保留和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办学特色。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要求,而又能结合学校的自身文化特点,以及现有的城区建筑风格和局部区域环境,创造能够让学生及教师更舒适,并带有启发式的学习生活空间,成为这种类型建筑设计改造中需要尝试探索的要点和方向。
国家很重视青少年的培育和成长,这对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人文发展相当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对此也较为关注,就提升北京老城区学校学生生活环境问题进行实践。在老城区这种建筑布局紧密,用地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协调综合多处学校校址进行规划,统一整理改造,解决学校用地紧张,扩张范围有限的困境,希望借此能够较好的提升学校的功能布局和学生教师的生活空间。本文就东城区中小学校校区改造项目进行相关设计探讨。
2、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改造项目
2.1项目创作背景
史家小学为东城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学校,主要校区位于东城区中心区域。老城区局部街区需要更新,学校亦因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校园的扩大,已将学校按年级划分为多个相距不远的校区。学校自身又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除了课堂知识之外,想要为学生开拓新的实践课程,而争取了新的校园区域。本项目是针对此区域将已有的城市建筑按照现代教学需求进行内部和环境的改造更新。在此就此项目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进行探讨。
2.2校园文化
史家小学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文化,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为框架的和谐育人体系。亦形成了独特的史家文脉、史家气质、史家建筑环境。来到史家即见“史家”。
2.3建筑特点
此项目位于东城区胡同区域中,建筑高度三层,原为一“L”型办公楼。办公楼外观为灰色,并由砖块大小进行立面分隔。现根据学校需求,将此办公楼改造成小学第二课堂教室,用于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场所。
2.4环境历史特点
建筑南侧被一处小院包围,小院围墙和大门已有一些年代。院中有一颗古树,此树需要保留。建筑周边均为城区老建筑,多为胡同院落平房,高度多为一层建筑。
2.5外立面及环境设计
本项目用于学校的第二课堂空间,其内部使用功能与传统教室不同,课程多为实践课程,活动内容较为灵活多样。在立面设计时结合其实际功能需要,希望学生可以在此校园中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进行多方向的学习,因此在外立面的设计中也希望结合灵活的内部使用功能,将立面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建筑,而是注入更多样活泼的元素,让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的氛围。
因本项目位于北京传统老城区之中,对于开放的学校空间也要与传统的周边环境进行结合,尤其在立面与环境设计时更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也是史家小学重视人与外界和谐的育人理念。此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相比,属于较高建筑,视野较好。因此,在对外立面的改造上结合周边环境,尽量减少对原有建筑外立面的改动,结合较好的视野对窗口进行了多样的设计。大小相同的窗口,但却赋予了不同的窗框,希望借此体现人们看世界的不同角度。这也是结合第二活动课堂的使用功能,希望能对生活、学习等有更多种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对学习生活进行多样的体验和创新,引导新一代青少年的开放学习。
3、东城区第五中学北校区校舍、校园维修改造项目
3.1项目创作背景
东城区第五中学为东城区重点中学,学生需经过中考考试通过才可进入学校学习。学校生源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日益增多,希望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的需求量增大,學校不只有国内学生还有国际学生。学校校方希望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学校位于城中心居民区中,在学校原区域扩建学校校园有一定难度。除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空间,学校校方亦希望能为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和生活空间。学校主校园中,以教学区为主,学生生活环境如学生校舍在功能上应与教学楼分开设置,若在原校区扩建则需要更多的空间。
3.2校园文化
北京市第五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心地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办时间近百年。该校是北京市的重点学校,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尤其注重学生的科技教育。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开拓和发展,学校也加强了与国际教育的联系,注重学习国际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学校因自身培育的优秀学生和所持有的优秀教学理念,也吸引了海外的学子到本校就读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间教学育人理念的接触和融合。学校本校区位于城市中心,建筑规模适中,建筑用地较为紧张,其教学建筑形式较为现代化,立面色彩选用红白色调,建筑总体较为简洁明快。 3.3建筑特点
本项目为学校北校区部分区域进行校园改造。此校园区内建筑为既有建筑,院内有1栋二层办公楼,1处一层食堂以及附属平房。院落内几栋建筑较为破旧,年代较为久远。办公楼为红砖坡屋顶建筑,内部空间较为宽敞,但材质较为破旧。食堂空间类似于旧时员工食堂,内部层高较高,附属建筑内层高一般,不同于食堂。现根据学校要求,为学校扩增学生的生活空间。办公楼为旧时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布局较为规律,为中间走廊,两侧为办公室的布局。食堂空间较为宽敞,建筑跨度较大,内部为大空间,可作为学生集中活动使用。因此结合建筑自身的布局和空间特点,将办公楼改造为校舍部分,食堂及附属建筑改造为学生礼堂及附属功能用房。
3.4环境特点
此区域与五中本校区有一定距离,此处几栋小楼独立成一个小校园,位于城中心居民区中。此园区有两个大门,每个大门各对应一处较小院落。主大门院落对应食堂的主要出入口,以及办公楼的一侧主要出入口,此处为一主要对外交通空间。次大门对应办公楼的南侧的小院落,及办公楼的次要出入口,其小院落被办公楼和院落围墙包围。由于学校的需要,本项目需对这几栋旧建筑进行改造,改为学生的生活和活动空间。虽均为学习外空间,但使用时间和私密性有较大不同,这对建筑周边空间环境的设定有一定影响。改造为礼堂的空间较为开放,学生可及时集中到达及疏散,需要直接的交通环境对接。改造为校舍的空间则有一定的私密性要求,其周圍环境需要较为安静和舒适,减少交通的干扰。因此主大门院落设计考虑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进入,以及学生活动前后疏散时临时的停留空间,方便学生、教职工和管理人员出入。次大门院落本身已被周边建筑和围墙包围,已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设计时需控制交通工具的进入,给学生生活休息创造一处较为安静的院落。
3.5外立面风格传承与更新
此处校园原建筑外立面风格及材质年代都较旧,需要翻新改造。立面改造时,结合校方意见设计为较为现代简洁的风格,采用较新的建筑立面材质。校舍部分布局较为规整,与教学楼和教室的布局相似,因此沿用学校主校区的教学楼风格和颜色。礼堂部分在空间和功能上都较为独立,建筑结构也为大跨度空间,立面设计时结合这些现状,并采用现代简洁风格。礼堂东立面为礼堂主入口部分,此入口前部即通向院落主入口的道路,此部分为礼堂部分的主展示面。礼堂主入口前的道路部分较为宽阔,可作为学生进入礼堂和离开礼堂时的临时停留空间,即相对较小的休闲公共空间。因礼堂内部采用大跨度空间,结合学生活泼开拓的性格特点,在立面设计时对于墙体做了较为灵活的设计。礼堂东立面加大了之前的玻璃空间,向下延展做成落地窗的形式,加大礼堂的通透性和采光率。玻璃窗之间的墙体也做了调整,没有沿用之前的平铺墙体,而是将墙体做了角度的变化,延续出前部不同的停留空间,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休息区域,将这部分空间做得更活泼立体。
3.6室内局部空间
室内部分主要是礼堂区域的深化设计。礼堂部分原室内空间为食堂,也是大跨度空间,改造为礼堂的部分内部没有柱子,为礼堂空间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此部分建筑采用以往建筑结构技术形式,部分结构梁较高,改造设计时则尽量减少其对使用空间的影响,并结合梁高的区域做一些实用设计,比如在此处悬挂长条形滚动显示屏。礼堂部分主要为学校重要活动时使用,服务群体主要为学生活动和教师学习交流,使用功能类似于报告厅和会议室。此部分建筑高度只有一层,内部设计主要考虑较为简洁纯粹的风格,色彩结合立面选用较为传统的白色,天花布置结合使用区域和座位的划分也比较整齐统一,内部采暖设备包封在白色圆孔百叶内,为使用者创造较为简单明亮的效果。
结语:
教育建筑随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和可能性。无论是建筑的外立面呈现的建筑形式,还是实际的使用功能都与之前的教育建筑有了较大的不同。教育理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创造。已经建成的学校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也渴望能有较好的提升,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学校。
本文两个案例主要因为在城市中心的校园占地紧张,需要向外扩展校园,因此借由改造其他建筑为本校服务而实现功能上的完善。在两个项目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上也是尽可能延续学校的文化特点和建筑周边的历史环境风格,尽量达到不同校园间的建筑风格的相互呼应,并结合主要使用者——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建筑外立面和使用空间的创新,体现新一代青少年的朝气和创新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开拓建筑周围的校园内小环境,为他们营造更舒适温馨和灵活多变的室外活动空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添一点欢乐和启示。
在生活中,现代化教育除在课堂上学习外,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课程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在疫情期间这种情况和需求更加突显。这种理念也为将来的学校教育建筑功能提出了新的使用需求和挑战,待未来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崐,李曙婷.适应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杨清平,李柏山.公共空间设计(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日)青木茂著,予舍予筑译.美好再生——长寿命建筑改造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