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本文从“实验推动学生物理情感的发展”;“实验推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七个角度,论述了从实验入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实验,思维,创新,发展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得出,猜想的检验,新知的发展,无一不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本人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正是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以实验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验推动学生物理情感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效而有效的作用。”鉴于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如何更好地利用非智力因素,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而实验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学习动力。
  1、用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大门
  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基于种种原因,对物理存有两种心理:好奇和畏惧。这是一对矛盾,而用实验来解决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我安排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来调动其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做纸托水实验时,学生担心水会流出来,结果与他们的担心恰好相反,学生都感到新奇;鸡蛋惯性实验结束后,学生更是说意想不到。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实验给初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好奇中步入物理学殿堂。
  2、用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知识
  认真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实验,以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每章、每节开始,我都尽量为学生演示一些与所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实验,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测量之前,我为学生演示了几组容易引起错觉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他们都积极判断,可是有的同学判断与测量的结果截然相反,从而引出测量的必要性,再接着指导学生学习测量的知识,他们学得格外认真,效果甚佳。再如,学到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我请学生帮我做冷水浇杯使水沸腾实验,当学生看到水沸腾的现象时觉得不可思议,自然要问为什么?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学生注意力格外集中。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认识了物理现象,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增强了对物理这一学科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推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不仅要感知客观事物,而且要通过思维去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理解规律,解答各类习题,而运用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更能促进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1、用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规律
  物理规律是从大量物理事实上概括出来的。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未必简单,有的甚至表示怀疑,基于课本上那样讲,只能硬性接受。因而用实验再现物理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直至掌握规律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该节的重点和难点,对该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直接影响后面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于是在学习该知识点时,我首先为学生演示了滑动变阻器可使与其串联的灯泡发生明暗变化的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进而又分发给每组学生一根两端固定住的电阻丝AB,一个带有导线的铜夹P及其它配套器材,让学生按图连接实物,并移动铜夹P观察现象。结果学生看到了跟刚才一样的现象,自然认为电阻丝AB及铜夹P就相当于滑动变阻器,从而边操作边研究,最后终于弄清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也掌握了其连接方法并认识了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研究,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过程,不但学习了物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用实验引导学生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规律
  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即变死知识为活能力。当学生做完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我要求他们将实验数据画成U-I图像,结果发现,电阻不同时画出的图像斜率不同,从而得出:斜率即可反映电阻的大小的结论。
  通过实验不仅帮助学生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更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的目标也是如此,我们力争通过两年的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用实验带动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初中课本中有的实验是很重要的,这些实验操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规律的得出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有的实验器材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如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按书中装置进行实验时溢出液体很难收集完全,可见溢水杯要改进,于是在演示时,我特意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并布置学生课下思考如何改进溢水杯,结果学生设计出很多好用的溢水装置。
  2、用实验带动学生设计实验
  “测定某些物质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分组实验,进入复习阶段,我们指导学生设计一些不同方案的综合性实验练习,结果围绕“测物质的密度”学生就设计出很多种习题。通过这一尝试,学生不仅能根据 求密度,还能正确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沉浮条件、等体积法测液体密度等很多办法测定各类物质的密度,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及正确掌握使用弹簧秤、天平、量筒等仪器的实验技能,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实验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充分显示了作为物理教学根本方法的优越性。可见,以实验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The nutrition of herbivores)一书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热带作物与牧草部和昆士兰大学动物科学与生产系教授 J.B.Hacker 和 J.H.Ternouth 二人合著,1987年由
目的:研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在监测和早期发现噪声性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纯音听阈与DP
通过观察完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弱视患儿治疗前后视力、视功能及多导图形VEP(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及其地形图的改变,特别是通过治疗前后内斜视弱视眼半视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当前,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
目的:探讨肺栓塞发生肺不张的影像病理基础;通过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栓塞肺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摸索基因治疗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对10只健康家猪(20~30kg)成功麻醉
目的:肝癌术后病人的死亡主要来自复发和转移,对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应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该课题主要是研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以便通过姿势描记检查对某些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症状的患者(如耳蜗性聋、梅尼埃病、特发性突聋以及听神经病等)的前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在诗词的王国里飘着浓浓的酒香,在浓浓的酒香里洋溢着浓浓的诗情。酒中有田园的怡然、酒中有离别的惆怅、酒中有旷达和豪迈、酒中有孤独和无奈,酒中有痛苦和悲凉,一杯杯或浊或清的酒唱遍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诗句,叙述主宾二人在屋里饮酒交谈,打开轩窗映入眼帘的是谷场与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阵阵送来泥土和
[摘 要]对于数学活动课程与数学课外活动的联系和区别,我认为数学活动课程来源于课外活动而又高于课外活动 ,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也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研究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 课程两部分。这是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改革,是对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一个新突破,是正确贯彻和落实义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病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长期的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可造成微血管的异常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