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可见的文本形式的物化呈现,而且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发生,以及师生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占据”。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呢?
  
  1.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素养包括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等,其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如,“教育观念”,它不仅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再如,“教学经验”,它不仅决定着教师对课堂生成细节的灵活处理,对有效学习的组织和调控,而且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成长方向和发展前景,影响着教师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价值观。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一代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勤于钻研,善于利用多种渠道,不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自身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服务。
  
  2.延伸教材内容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序的增减、调整、置换,从而使教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例: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据情境图列出两种算式求总数,并能举出类似的式子。此时我并没有立即引导学生概括加法交换律,而是积极组织学生对这些算式能否成立进行逐一验证,让学生经历由特殊推及一般的思维过程,从而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有效拓展教材资源,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发展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关注学生经验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4.捕捉课堂动态
  
  4.1正视错误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伴随教学始终,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错误”作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面对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发生”,我们应确立“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教学观念,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错误信息,并将其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从而充分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或与预定目标巧妙对接,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生成新的教学过程。以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为例,由于课前没有准备充分,在揭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少了“除以2”这一步,发现自身的错误时,我巧抓契机,及时纠正。此举不仅没有失去教者的“面子”,更显教者的机智,同时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强烈意愿,点燃了他们创新的火花。
  4.2转化差异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差异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面对学生间的差异,我们应正视、承认并尊重,切不可搞统一要求、一刀切,应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应着力引导不同的智力在合作中发挥,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教学“平行和垂直”一节内容后,学生就“如何画平行线”的问题,有的说:“用直尺和三角尺间的相互推移画。”有的说:“用直尺的两边画。”有的说:“利用垂直线画。”等等。针对这些“多元化的答案”,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指派部分学生到台前讲解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画一画。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个体间理解的差异,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如此,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促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补。
  4.3珍视创意
  教学系統论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是课程内容开发和创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因此,数学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而对课堂教学富有价值的创意问题时,要善于捕捉,并能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例:教学《统计》一节内容时,我运用动态课件的形式,呈现校门口十分钟内驶过的各种车辆,并让学生进行统计。看完录像后,我提问:“校门口驶过的车辆你数得清吗?你有什么办法才能数清?”一生答:“只要多放几遍,每遍数一种车的数量就可以。”对于这一回答,我充分肯定,并能抓住这一时机,巧妙地点拨引导:“如果只放一遍,你一个人怎样把它统计完整?”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探究统计方法,进行分类记录统计,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为指导,注重教学思考,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唯此才能更加丰富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郝桂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初步尝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6).
  [2]曲方休,陈平.应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J].江苏教育,2006,(14).
其他文献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以发散思维为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不仅要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性。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在解题过程中,已知和未知的沟通,解法的正确选取,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数学思想方法是思维导航的“指南针”,只有正确熟练地运用数
[目的]研究新疆4大酿酒葡萄产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构建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的微生物菌库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采集土壤样品,提取总DNA,通
摘要: 改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環,本文从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鼓励质疑,使学生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学习探索能力培养  
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明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准确定位数学教学内容,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选择合适的高职学生的教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数学教育对高职学生不可或缺    1.高职数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  从职业学校开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转变“封闭式”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性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有的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教师应教会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课堂里语言是教师使用最多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要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教师的语言轻松获得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的语言艺术体现在下述几点。    1.教学语
摘要: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达、计算、推理、交流、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感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符号感 培养    新课标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
课后习题是一座蕴藏含量十分丰富的矿山,只要你去开发就会挖到意想不到的矿物。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虽有不少创新和改革,但大部分试题的原型还是取自课后习题。  例如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本題是八年级上册14.3的第八题。现将原题图中的任意角改成直角,其他条件不变,这就成了2007年的黄冈市中考题。所以,我们复习时需改变传统的那种“以多取胜,以量取巧”的做法,深入
所谓“学程导航式”是一种在新课标引领下,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式。“学程导航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点“人”,特别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自学后的起点实施教學,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主动性渐进性互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现代数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