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学中的多元知识的融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指向文化,指向“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活动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中学音乐教学应该通过各种音乐形式,将音乐同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这样的音乐课堂内涵丰富,对于软化学科边缘,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文化;融合
  Synopsis analysis diverse knowledge within music teaching of fusion
  Li Hong-qing
  【Abstract】Should there is direction culture in the whole activity of the music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the direction“humanities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nts of spirit activity.New course standard request the teachers are in music education“the culture spread to accept” conduct and actions a necessary value body now.Music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 should pass various music form, carry on music together other art door fusion, so of the music classroom content be abundant, for soften an academics edge, the humanities visual field which open widely a student have importance of meaning.
  【Key words】Music teaching;Culture;Fusion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人的精神活动方式之一。它从来不是以纯粹的乐音形式而存在,而必然和社会文化、其它的艺术门类相关联。从史前社会的乐舞开始,音乐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所以,作为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音乐课堂,就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教几首歌曲,学几条乐理那么简单,好的音乐课堂,应该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联系更多的相关艺术门类,才能达成音乐教育的目标。
  在中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指向文化,指向“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活动的内容。“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老夫子“闻韶乐”后的震撼,足以说明音乐对于人的陶冶作用是如此强大。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得到心灵的碰撞,从而理解相关的文化,进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热爱这个大千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我们音乐课程应该起到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有四点: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学生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与热爱。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姐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着许多相同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就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征。教材中就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延伸。所以从教材出发,把触角伸向相关的姐妹艺术,是很值得尝试的一个拓展音乐的方法。
  1. 近亲结合,和谐共存
  “近亲”指的是音乐和一些较近的相关艺术门类,如戏曲、诗歌、美术等等。她们之间的结合比较方便,可以从课堂上发展开去,作为教材部分的延伸。
  1.1 小调——黄梅——安徽文化。把民间小调同黄梅和安徽文化相融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一阙名词写尽了江南风景如画,江南有关大异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她柔美、细腻、灵秀、婉约、上下五千年,“如水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梦牵魂绕。但作为我们北方出生的孩子们来说,没有仔细地体会过自己家乡那绵延深厚的文化气息。没有品味那长江两岸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有意把本省文化引入课堂。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孩子们来说却往往没有仔细地体会过自己家乡那绵延深厚的文化气息。
  如“长江两岸”这一课中,小调优美抒情的特色,和发源于我省的黄梅戏在情绪、乐感上都有相近点,所以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介绍了黄梅戏,欣赏了柔美优雅、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唱腔,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委婉优雅,在旋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什么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黄梅的味道,江南人温润的性格特点在音乐中被演绎得如诗如画,美得无法形容。从而使学生了解黄梅戏在南方、北方还有全国的地位,了解我省的地方文化。
  再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中包含的文化博大精深,比如光是“脸谱”,其中的艺术就可以写成一本书。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得非常仔细透彻,但是,对于基本的知识应该有所接触。我特地在欣赏京剧时让学生欣赏《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来专门介绍“京剧”的内容。
  在教学《京剧欣赏》这一课时,我尝试延伸了课文的内容,重点对于脸谱的作用给学生作了介绍。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恶等等,并介绍了关公、曹操等几个典型的形象,使学生对此有了初步的理解。另外,还结合京剧脸谱的特定含义,给演解释了古代人们闻乐起舞时用的各种面具,从面具上花纹延伸介绍了古代的图腾崇拜,如“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崇拜,古代祖先最早崇拜的图腾是“云”,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 把音乐欣赏同音画以及建筑文化的融合。在欣赏乐曲时,我们音乐老师问得最多的就是:这首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脑海中出现怎样的一幅图景?可是孩子往往无法很好地用语言描摹心中对于乐曲的真实感受。这时,在课堂中借助“画”的功能无疑是很好的手段。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心中对于同一首乐曲也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听音乐画画,每个人把心中的画面画下来,配以自己的语言解说,很好地解决了对于所欣赏到的音乐的个性化演绎。
  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许多好的建筑设计与音乐有相通之处。在欣赏宁静的《春江花月夜》时,利用多媒体画面配合苏州园林的介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配合欣赏庄严大气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讲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一个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事件,更是一次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欣赏民歌小调时,我还综合运用了地理课程,结合了安徽地理课中的《巢湖美》一课,对我省名市――巢湖的建筑,风情进行了介绍,“温柔、优雅、舒展、滋润、宁静…”,当这些词语纷纷从孩子们中跳出来时,我知道,他们对于素有江北“鱼米之香”文化的理解和对于家乡的情感已经得到了最初的感受和了解。
  2. 与时俱进,相辅相生
  音乐教材一出版就要用好多年,而且在统一的教材中,特色性和时代性显然是缺乏的。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教材上的“音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只有切准时代的脉搏,开发“音乐”的时代课程,才能找到当代学生对于音乐的“兴奋点”。
  例如:对于无处不在的流行音乐,青少年耳濡目染,几乎每个小孩子都喜欢流行音乐,喜欢唱流行歌曲。但是在我们学校的音乐课堂上,缺少对于流行音乐欣赏的正确引导,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唱“情啊爱啊”的歌曲。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人大力提倡“拒绝流行音乐进课堂”。但是我以为,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对人们形成各种冲击,如何正确认识,必然经过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疏”优于“堵”。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小尝试:自编教材,开展一堂“走近流行音乐”的课。实践表明,这样的尝试很受学生欢迎。
  走近流行音乐,具体是分这样几步实施:
  (1)通过对于父母的访问,了解父母年轻时的赏析,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
  (2)通过对于不同歌曲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到怎样的音乐才是适合自己的。
  (3)通过对于流行歌曲的“再创造”,发挥他们创作的才能,让喜爱的琅琅上口的旋律配上适合学生生活的歌词,体验了创作的快乐。
  (4)通过流行与经典的比较:古代的人是摇头晃脑念着《三字经》,现在孔子的后代孔令奇就在用摇滚节奏唱他祖宗的《论语》。几十年前是民歌、民族唱法一统天下,现在许多优秀的流行音乐正是民族性的越是受人欢迎,如原生态歌手阿宝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由此可见好的流行可以成为经典,经典也曾经是风行一时。经典和流行并不是截然矛盾的,关键不在于是经典还是流行,是民族还是西洋,而在于音乐是否能激起情感的共鸣,是否有生命力。通过这一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课,可以让孩子了解真正的音乐,也让教师走进孩子们的音乐世界。当你切准学生的脉博,切准时代的脉搏,你就会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无尽的情感,然后课堂上会涌动着快乐与激情,学生学习的才是他们心中的音乐。
  3.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音乐的存在。在教学《非洲的灵感》时,我让孩子们搞了一个《从生活中找音乐》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还找到了许多的例证,有的说:在影视剧中,几乎找不出一部没有打击乐器的,没有背景音乐的作品。有的说:我爸爸和人谈生意,经常要请客人去“卡拉OK”,用音乐融洽双方的感情……生活中音乐随处可见,发挥了莫大的作用,告诉学生“只要我们能做个有心人,还会发现许多许多。”
  还有其他如音乐与古诗文吟唱,音乐与社会社会交际等等,都是有待于开发的内容。
  总之,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音乐和生活的融合,是我们音乐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说,。美育的缺失会造成一个民族创造力和文化力的缺失。当我们的音乐课堂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当我们的音乐课堂开始变得海纳百川,音乐课程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课堂上学习音乐的孩子们面对的是真正的音乐。只有有了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创造丰富的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这也是我们音乐课堂对于民族复兴作出的一点努力。
  收稿日期:2010-09-12
其他文献
从事“生本教育”研究的郭思乐教授强调: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看“活动形成没”,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良好的活动形成目的,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笔者认为,能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达到活动形成的目的。  1. 课堂和谐的教学情境 在一次小学名师汇报课上,这样的情境让现场的师生称叹叫绝。该老师执教的是pep 教材内容为 “It'ssobig.”。教师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计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四则运算中,口算和笔算密不可分,如果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就必然能提高四則混合运算能力。由此可见,口算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  口算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计算迅速,而且要正确,要达到这两个要求,这就要根据数的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差异
期刊
心灵对话,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是艺术课堂的一种具体操作,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  我从教已有二十余载,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自信自己是出类拔萃的教师。实施新课程后,听到的和看到的令我耳目一新,我在转变,在调整、在反思,很快我喜欢自己在课堂上与孩子哪种心灵的对话,大有“无心润物三春雨,有意催化六月风”的神效。  心灵对话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场景。讲课之前,
期刊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
期刊
【摘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Shallow talk the mathematics layering teaching of 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Li Li
期刊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意义。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碍。本人通过对词汇教学的理解,整体优势教学实践,从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方面,浅谈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艺术。  [关键词]词汇教学;原则;教学法
期刊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要不断努力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方法是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want to value reading and backlog  Xu Guo-jing  【Abstract】Langua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培养大量能驾驭高新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使得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愈益凸显。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所教授内容为主、以多
期刊
【摘要】“独创能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1]本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家有研究认为,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只存在着程度高低不同,“其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2]即“要求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创新的气氛,便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历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期刊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气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唱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种新理念的支配下,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有声有色  1.1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