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样秉承Roadster的风格,倘若性格色彩保持一致,二者趋于单一,定然食之无味,品之无色。这次被我们列入对比行列的SLK和Z4是和而不同的典型代表,设计风格迥异,定位诉求有别,操控乐趣不同,但同样都是完美继承了Roadster的不羁精神,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而最终达到统一之境界,并代表着德国工业的最高水准领跑行业,齐头并进。
我们很容易将奔驰SLK与宝马Z4二者联系起来,甚至单凭感觉就可以,其它诸如二者身属德国豪华品牌,家族背景上时有纷争,有着相似的历史深度,价格持平,尺寸相近,外观招摇,动感时尚……这些都不重要,我更愿意在二者同样作为一款Roadster这一点上深入下去。
汽车由马车演变而来,最早的汽车自然也同马车一样采用敞篷的设计。早先的Roadster车型,如MG F和丰田MR2恪守传统,中置发动机的布局虽然从概念上讲属于十分纯正的Roadster车型,但过于复杂的机械结构所带来的昂贵成本影响了这一车型的推广。之后的马自达MX-5采用前置后驱、轻量化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世界的热捧,短小精悍的车身搭配可爱圆润的外观造型,双座敞篷的设计浪漫而又拉风,再加上完美的50:50前后轴配重比所带来的驾控趣味,可以说MX-5掀起了运动型Roadster的风潮,便也有了之后本田S2000、宝马Z3、保时捷Boxster的跟进。
奔驰SLK诞生于1996年,从第一代开始就颠覆性地采用电动液压收放的硬顶设计,开创了跑车采用可收放硬顶的先河,这不仅能为车主提供良好的隔热、隔音等密封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宝马Z4诞生于2002年,是Z3的后续车型,在Z3的底盘基础上研制而来,配置高于Z3。Z4同SLK一样定位为顶级高端双门双座敞篷跑车,从第二代开始也采用了可收放式硬顶设计,至此SLK与Z4的对比性到达了空前的直接与强烈。和归和,这其中的硬派较量与个中不同,耐人寻味不容忽视。
严谨与性感
这一代的SLK的外观较上一代变得方正而富有攻击性,外型上也更趋向于奔驰SLS以及新款CLS。竖直的车头没有了上一代圆润优雅的感觉,剩下的只有凶悍和争霸。鳍状的前脸轮廓笔挺俊朗,车头面积也有所增加,但风阻系数却由前代的0.32降至0.30。醒目的三叉星徽位于粗壮的单幅式镀铬饰条中央,黑色的网状散热格栅更加垂直,前保险杠两端平直的LED日间行车灯更是增加了前脸的阳刚气质。SLK侧身的冲击力则来自前翼子板后方的散热孔以及由后部车顶内缩扩张出来的肌肉后轮拱,也得益于这对蓄势有力的轮拱,为尾部平淡的设计在视觉上平添几分张力。整体来看,SLK的设计保持着奔驰一贯的严谨性与数据性,这是德国人性格的内在体现。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宝马Z4时,那种严谨度与机械感一扫而空。
这几日,我难以将宝马Z4的设计与女人所散发出的性感气质割舍开来,当两辆车前后紧随滑行时,Z4烈焰极致版的“沙漠黄金金属漆”几乎抢去了所有路人的眼光。抢风头的还不止那一身骚亮的车漆,还有Z4那性感的车身比例。为了达到宝马完美的50:50前后配重比,Z4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后座舱之前,撑出了长度有些夸张的发动机舱,而座椅也落在了几乎紧贴后轴的位置。Z4的车身线条也更为纷杂锐利,这也是Z系列的独特风格。尽管复杂多变,但所有线条在视觉上都汇于车头,凌厉的腰线始于后翼子板前方扭动向前,爬行至前脸勾勒出前大灯妩媚的眼角,配合后轮拱处上扬的线条营造出的轮拱,车前45度端详,它就像一颗深海鱼雷,威猛暴力而又摄人心魄。车篷圆润的设计手法更加偏重于感性,强烈的巴伐利亚风格被溶解其中。第三刹车灯位于行李箱盖之上,使尾部看上去更富有层次。
或许借用男女两性的元素可以更好地体现二者之间迥异的设计风格:SLK适合一位姿态柔美、身材曼妙、眼神勾人的lady来驾驶;Z4则更适合一位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成熟稳重的gentleman——这并不矛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补才是平衡之道。
精致与激情
尽管SLK为Roadster这一细分市场中最为紧凑的车型,但其宽敞的内部空间不输任何对手。内饰主要以黑色为主,辅以大量金属饰板与镀铬材质的点缀,众多元素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集成于仪表板、取自于SLS AMG身上的四个圆形电镀空调出风口,这一设计在提升档次的同时也强化了它纯正的奔驰跑车血统。炮筒式仪表盘的刻度盘采用格子花纹的碳纤维制成,中控台上方设计有造型雅致的指针时钟,矩形的金属按钮排列整齐阻尼甚佳,内饰整体在洋溢运动感的同时愈发精致,这种细腻感是Z4所不具备的。
SLK座椅头枕下方的 AIRSCARF头颈暖风系统允许驾驶者在冬天也能够享受敞篷乐趣,车厢内的环境氛围灯更为内装增添了几分豪华。只不过这次的试驾车型并没有搭载Magic-Sky全景天窗功能,此项功能曾应用于迈巴赫身上,它利用一种独特的半导体式控制技术,一键就可轻松控制天窗玻璃的透明度,十分有趣。
相比奔驰SLK的金属感与精致度,宝马Z4的内装则更能调动人的热情,以黑黄双色翻毛皮为主,黑色真皮拼接黄色麂皮,手感上乘,辅以对比色缝线,看上去同外观一样极尽张扬。同样采用翻毛皮的黑色座椅看上去虽然没有SLK的红色真皮座椅更有档次,但是座椅表面的对比色条纹针孔装饰在细节上略胜一筹,座椅的腿部支撑调节功能也更为贴心。但相比之下Z4中控台上的按钮设计则要略显简单与粗糙,激情奔放的风格主导了Z4的内装设计,置身其中你只管尽情调动你的情绪,又何必在意内饰设计的精致程度。搭载M运动套件后所配备的三幅式真皮方向盘握感扎实,下方设计有“M”的标识,换挡拨片单侧可完成升降挡的操作,这有别于SLK的“左降右升”。
SLK和Z4的开、关篷的时间都只要20s,不同的是Z4可以在怠速下进行操作,SLK必须要在车辆静止时才可以,这其实很不方便,倘若夜晚走在二环路上心血来潮想要打开顶篷,20s的停车时间足够招来后车的口水。二者的冷房效果表现很好,但回风效果都稍差一些,除非坐姿很低,否则你的头发难免不在风中凌乱。 战术与随机
由于紧凑的车身加之其自身充沛的动力,两部车驾驶起来运动感十足,但都各自拥有不同的特性。总体的驾控感受,打个比方来讲,奔驰SLK就像有着严格战术纪律的德国足球队,无论出现何种状况,既定的战术路线都不会发生改变,整体打法井然有序;而宝马Z4则更像充满想象力的意大利队,进攻组织没有公式,依靠球员自身的能力与灵性,场面充满随机性,观赏性也更为精彩。
SLK搭载3.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25kW(306ps)/6500rpm,峰值扭矩为370Nm/3500rpm。这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十分线性,层次感非常清晰,转速在1000rpm时它的动力输出是一种状态,而在3000rpm时它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分明的界限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油门踩踏的深浅来获得你想要的动力。低速巡航时转速保持在1500rpm上下,声音优雅,倘若深点油门,饱满的声浪瞬间迸发而出,继而换来旁人的关注。随着油门踩踏的加深,转速稳健攀升,发动机绵密的动力输出均匀地倾泻至路面,低转时充沛丰盈,高转时仍高亢有力,扭力上升的速率自始至终都保持得十分平稳,直到转速达到6000rpm,此时变速箱做出升挡,七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动作迅速干脆,顺滑而不留痕迹。
SLK350标配AMG运动悬挂套件,对车身的动态支撑紧绷有力,高速并线几无侧倾,抓地力的表现也十分惊人。需知悬挂的首要工作并非吸收路面冲力,而是要确保车轮时刻紧贴路面。当我们在突然转动方向盘的同时深踩油门,也仅仅是得到一声尖锐的响胎来作为回馈,这种程度的调校让人不得不佩服奔驰对于机械调控的严格性——所有状况都在他们意料之中,而这些发生了的状况又都在按照他们既定的程式发展。
这种近乎严酷的调校手法难免会抹杀感性对于细腻的渴求,所以SLK对于路感的回馈就不像Z4那样清晰直接。Z4的底盘在装备了M套件之后车身降低了10mm,坐在车厢里边到处都是硬梆梆的感觉。而相比之下,它的操控也要更加重手一些,前轮方向细微的扭动,后轮抓地力轻微的不足,这些趋势都会通过方向盘传递至双手,让你对车身的动态细节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此番细腻清晰的感觉,自当又是悬挂调校的又一境界了。如此你就能够无限度地去接近这部车的极限,倘若在弯中加大油门,Z4的车尾很轻松地就会出现扭动,但这一切又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收油,反打方向,立马就能将甩尾制服,这种随机出现的趣味令人欲罢不能。
宝马Z4所搭载的3.0T单涡轮双涡管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250kW(340ps)/5900rpm,峰值扭矩为450Nm/1500-4500rpm。增压发动机的脾气令人捉摸不透,对于动力的拿捏自然也就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欠了几分火候,动力输出的未知性配合Z4灵巧的车尾,驾控趣味的产生毫无征兆,平添几分刺激。即便这样,我还是更喜欢宝马之前的直六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初段尚可,中段癫狂,尾段出现衰落,且噪音较大——反正我理解着是噪音,或许也有人会喜欢那种没有音律的调子。
Z4所搭载的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平顺度表现差强人意,没有SLK的那具自动变速箱那样平顺,在收油或是2挡降1挡时顿挫感会比较明显,重踩油门时,这具变速箱的表现则十分活跃,积极降挡的同时,你也会感觉有人在后面踹了你一脚,这是自手排变速箱的特点,也许有人认为跑车身上就应该出现这种粗犷感,不然拿什么去迎合他的热血指数。而SLK的变速箱在同样的情况下则要显得稳重很多,它的动力仿佛永远都够用,跟随转速的稳健攀升扭力随叫随到。
均衡与玩味
相比较而言,SLK要更加均衡全面,虽然它的内饰较上一代显得更加运动化,但它的舒适性变得更加明显,它很容易驾控,方向盘较轻,转向清晰灵敏,更适合日常的驾驶。但与此同时,SLK的运动性并没有随着舒适性变强而衰弱,它的稳定性给人很大的自信,刺激你不断追求以更快的速度去通过同一个弯道。
Z4的后驱特性十分明显,加之宽大修长的发动机舱,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若要彻底将其驯服则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上手,它不会有任何的呆板表现,玩味十足。Z4细腻清晰的操控回馈同样给人以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刺激你去追求更快的速度劈弯,而是诱惑你在过弯时怎样让车身姿态更加漂亮,更加花哨。也只有沉浸其中,你才会忽略Z4那较大的风噪,以及张扬有余、精致不足的内装质感。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提出建议:何不取奔驰SLK的发动机与内装,再取宝马Z4的外观与底盘,糅合一通,一辆兼顾舒适与趣味的完美Roadster便横空出世!ACR的回答是,首先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胡闹;其次你是想要独孤求败的寂寞,还是要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热闹;最后,再晴天霹雳般地向你宣布,这种想法根本就无法实现。唯有和而不同,方可和谐共荣。
我们很容易将奔驰SLK与宝马Z4二者联系起来,甚至单凭感觉就可以,其它诸如二者身属德国豪华品牌,家族背景上时有纷争,有着相似的历史深度,价格持平,尺寸相近,外观招摇,动感时尚……这些都不重要,我更愿意在二者同样作为一款Roadster这一点上深入下去。
汽车由马车演变而来,最早的汽车自然也同马车一样采用敞篷的设计。早先的Roadster车型,如MG F和丰田MR2恪守传统,中置发动机的布局虽然从概念上讲属于十分纯正的Roadster车型,但过于复杂的机械结构所带来的昂贵成本影响了这一车型的推广。之后的马自达MX-5采用前置后驱、轻量化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世界的热捧,短小精悍的车身搭配可爱圆润的外观造型,双座敞篷的设计浪漫而又拉风,再加上完美的50:50前后轴配重比所带来的驾控趣味,可以说MX-5掀起了运动型Roadster的风潮,便也有了之后本田S2000、宝马Z3、保时捷Boxster的跟进。
奔驰SLK诞生于1996年,从第一代开始就颠覆性地采用电动液压收放的硬顶设计,开创了跑车采用可收放硬顶的先河,这不仅能为车主提供良好的隔热、隔音等密封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宝马Z4诞生于2002年,是Z3的后续车型,在Z3的底盘基础上研制而来,配置高于Z3。Z4同SLK一样定位为顶级高端双门双座敞篷跑车,从第二代开始也采用了可收放式硬顶设计,至此SLK与Z4的对比性到达了空前的直接与强烈。和归和,这其中的硬派较量与个中不同,耐人寻味不容忽视。
严谨与性感
这一代的SLK的外观较上一代变得方正而富有攻击性,外型上也更趋向于奔驰SLS以及新款CLS。竖直的车头没有了上一代圆润优雅的感觉,剩下的只有凶悍和争霸。鳍状的前脸轮廓笔挺俊朗,车头面积也有所增加,但风阻系数却由前代的0.32降至0.30。醒目的三叉星徽位于粗壮的单幅式镀铬饰条中央,黑色的网状散热格栅更加垂直,前保险杠两端平直的LED日间行车灯更是增加了前脸的阳刚气质。SLK侧身的冲击力则来自前翼子板后方的散热孔以及由后部车顶内缩扩张出来的肌肉后轮拱,也得益于这对蓄势有力的轮拱,为尾部平淡的设计在视觉上平添几分张力。整体来看,SLK的设计保持着奔驰一贯的严谨性与数据性,这是德国人性格的内在体现。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宝马Z4时,那种严谨度与机械感一扫而空。
这几日,我难以将宝马Z4的设计与女人所散发出的性感气质割舍开来,当两辆车前后紧随滑行时,Z4烈焰极致版的“沙漠黄金金属漆”几乎抢去了所有路人的眼光。抢风头的还不止那一身骚亮的车漆,还有Z4那性感的车身比例。为了达到宝马完美的50:50前后配重比,Z4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后座舱之前,撑出了长度有些夸张的发动机舱,而座椅也落在了几乎紧贴后轴的位置。Z4的车身线条也更为纷杂锐利,这也是Z系列的独特风格。尽管复杂多变,但所有线条在视觉上都汇于车头,凌厉的腰线始于后翼子板前方扭动向前,爬行至前脸勾勒出前大灯妩媚的眼角,配合后轮拱处上扬的线条营造出的轮拱,车前45度端详,它就像一颗深海鱼雷,威猛暴力而又摄人心魄。车篷圆润的设计手法更加偏重于感性,强烈的巴伐利亚风格被溶解其中。第三刹车灯位于行李箱盖之上,使尾部看上去更富有层次。
或许借用男女两性的元素可以更好地体现二者之间迥异的设计风格:SLK适合一位姿态柔美、身材曼妙、眼神勾人的lady来驾驶;Z4则更适合一位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成熟稳重的gentleman——这并不矛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补才是平衡之道。
精致与激情
尽管SLK为Roadster这一细分市场中最为紧凑的车型,但其宽敞的内部空间不输任何对手。内饰主要以黑色为主,辅以大量金属饰板与镀铬材质的点缀,众多元素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集成于仪表板、取自于SLS AMG身上的四个圆形电镀空调出风口,这一设计在提升档次的同时也强化了它纯正的奔驰跑车血统。炮筒式仪表盘的刻度盘采用格子花纹的碳纤维制成,中控台上方设计有造型雅致的指针时钟,矩形的金属按钮排列整齐阻尼甚佳,内饰整体在洋溢运动感的同时愈发精致,这种细腻感是Z4所不具备的。
SLK座椅头枕下方的 AIRSCARF头颈暖风系统允许驾驶者在冬天也能够享受敞篷乐趣,车厢内的环境氛围灯更为内装增添了几分豪华。只不过这次的试驾车型并没有搭载Magic-Sky全景天窗功能,此项功能曾应用于迈巴赫身上,它利用一种独特的半导体式控制技术,一键就可轻松控制天窗玻璃的透明度,十分有趣。
相比奔驰SLK的金属感与精致度,宝马Z4的内装则更能调动人的热情,以黑黄双色翻毛皮为主,黑色真皮拼接黄色麂皮,手感上乘,辅以对比色缝线,看上去同外观一样极尽张扬。同样采用翻毛皮的黑色座椅看上去虽然没有SLK的红色真皮座椅更有档次,但是座椅表面的对比色条纹针孔装饰在细节上略胜一筹,座椅的腿部支撑调节功能也更为贴心。但相比之下Z4中控台上的按钮设计则要略显简单与粗糙,激情奔放的风格主导了Z4的内装设计,置身其中你只管尽情调动你的情绪,又何必在意内饰设计的精致程度。搭载M运动套件后所配备的三幅式真皮方向盘握感扎实,下方设计有“M”的标识,换挡拨片单侧可完成升降挡的操作,这有别于SLK的“左降右升”。
SLK和Z4的开、关篷的时间都只要20s,不同的是Z4可以在怠速下进行操作,SLK必须要在车辆静止时才可以,这其实很不方便,倘若夜晚走在二环路上心血来潮想要打开顶篷,20s的停车时间足够招来后车的口水。二者的冷房效果表现很好,但回风效果都稍差一些,除非坐姿很低,否则你的头发难免不在风中凌乱。 战术与随机
由于紧凑的车身加之其自身充沛的动力,两部车驾驶起来运动感十足,但都各自拥有不同的特性。总体的驾控感受,打个比方来讲,奔驰SLK就像有着严格战术纪律的德国足球队,无论出现何种状况,既定的战术路线都不会发生改变,整体打法井然有序;而宝马Z4则更像充满想象力的意大利队,进攻组织没有公式,依靠球员自身的能力与灵性,场面充满随机性,观赏性也更为精彩。
SLK搭载3.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25kW(306ps)/6500rpm,峰值扭矩为370Nm/3500rpm。这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十分线性,层次感非常清晰,转速在1000rpm时它的动力输出是一种状态,而在3000rpm时它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分明的界限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油门踩踏的深浅来获得你想要的动力。低速巡航时转速保持在1500rpm上下,声音优雅,倘若深点油门,饱满的声浪瞬间迸发而出,继而换来旁人的关注。随着油门踩踏的加深,转速稳健攀升,发动机绵密的动力输出均匀地倾泻至路面,低转时充沛丰盈,高转时仍高亢有力,扭力上升的速率自始至终都保持得十分平稳,直到转速达到6000rpm,此时变速箱做出升挡,七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动作迅速干脆,顺滑而不留痕迹。
SLK350标配AMG运动悬挂套件,对车身的动态支撑紧绷有力,高速并线几无侧倾,抓地力的表现也十分惊人。需知悬挂的首要工作并非吸收路面冲力,而是要确保车轮时刻紧贴路面。当我们在突然转动方向盘的同时深踩油门,也仅仅是得到一声尖锐的响胎来作为回馈,这种程度的调校让人不得不佩服奔驰对于机械调控的严格性——所有状况都在他们意料之中,而这些发生了的状况又都在按照他们既定的程式发展。
这种近乎严酷的调校手法难免会抹杀感性对于细腻的渴求,所以SLK对于路感的回馈就不像Z4那样清晰直接。Z4的底盘在装备了M套件之后车身降低了10mm,坐在车厢里边到处都是硬梆梆的感觉。而相比之下,它的操控也要更加重手一些,前轮方向细微的扭动,后轮抓地力轻微的不足,这些趋势都会通过方向盘传递至双手,让你对车身的动态细节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此番细腻清晰的感觉,自当又是悬挂调校的又一境界了。如此你就能够无限度地去接近这部车的极限,倘若在弯中加大油门,Z4的车尾很轻松地就会出现扭动,但这一切又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收油,反打方向,立马就能将甩尾制服,这种随机出现的趣味令人欲罢不能。
宝马Z4所搭载的3.0T单涡轮双涡管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250kW(340ps)/5900rpm,峰值扭矩为450Nm/1500-4500rpm。增压发动机的脾气令人捉摸不透,对于动力的拿捏自然也就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欠了几分火候,动力输出的未知性配合Z4灵巧的车尾,驾控趣味的产生毫无征兆,平添几分刺激。即便这样,我还是更喜欢宝马之前的直六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初段尚可,中段癫狂,尾段出现衰落,且噪音较大——反正我理解着是噪音,或许也有人会喜欢那种没有音律的调子。
Z4所搭载的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平顺度表现差强人意,没有SLK的那具自动变速箱那样平顺,在收油或是2挡降1挡时顿挫感会比较明显,重踩油门时,这具变速箱的表现则十分活跃,积极降挡的同时,你也会感觉有人在后面踹了你一脚,这是自手排变速箱的特点,也许有人认为跑车身上就应该出现这种粗犷感,不然拿什么去迎合他的热血指数。而SLK的变速箱在同样的情况下则要显得稳重很多,它的动力仿佛永远都够用,跟随转速的稳健攀升扭力随叫随到。
均衡与玩味
相比较而言,SLK要更加均衡全面,虽然它的内饰较上一代显得更加运动化,但它的舒适性变得更加明显,它很容易驾控,方向盘较轻,转向清晰灵敏,更适合日常的驾驶。但与此同时,SLK的运动性并没有随着舒适性变强而衰弱,它的稳定性给人很大的自信,刺激你不断追求以更快的速度去通过同一个弯道。
Z4的后驱特性十分明显,加之宽大修长的发动机舱,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若要彻底将其驯服则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上手,它不会有任何的呆板表现,玩味十足。Z4细腻清晰的操控回馈同样给人以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刺激你去追求更快的速度劈弯,而是诱惑你在过弯时怎样让车身姿态更加漂亮,更加花哨。也只有沉浸其中,你才会忽略Z4那较大的风噪,以及张扬有余、精致不足的内装质感。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提出建议:何不取奔驰SLK的发动机与内装,再取宝马Z4的外观与底盘,糅合一通,一辆兼顾舒适与趣味的完美Roadster便横空出世!ACR的回答是,首先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胡闹;其次你是想要独孤求败的寂寞,还是要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热闹;最后,再晴天霹雳般地向你宣布,这种想法根本就无法实现。唯有和而不同,方可和谐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