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义:语言背后的语言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中西方民族的文化语义不尽相同。文章从语用学、翻译学、国俗语义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语言符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文化语义是语言背后的语言,不可掉以轻心。
  关键词 :语言;文化语义;认知文化图式;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09-0053-4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naturally leads to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seman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linguistic signs and cultural semantic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ran-slatology and 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 It concludes that cultural semantic itself is the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Key words:language, cultural semantics, cognitive cultural schema, reading comprehension
  
  1.前言
  
  心理学家Bartlett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指出,图式(schema)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中西方民族的图式差异从本质上说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样面对两只戏水鸳鸯,英美人看到的只是水禽两只 ;而中国人却能生发出饱含汉民族文化积淀的吉祥浪漫图式 :恩爱夫妻、成双成对、永结连理......鸳鸯在中国人的文化图谱上已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禽鸟。它们的象征意义与文化涵义早已超越了自然生物属性。然而,“鸳鸯”作为一个语言文字符号译成英语,除了约定俗成的“mandarin duck”之外别无选择,而“mandarin duck”在西方人的心理认知屏幕上映现的意象除了“水禽”还是“水禽”,根本无法激活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文化图式。“鸳鸯”二字透出的文化语义“mandarin duck”中一片空白。这便是长期困扰外语词汇教学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外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一大障碍。
  
  2.文化语义是语言背后的语言
  
  我们知道,“语言是民族性的社会现象,思维是全人类的社会现象”。(高名凯,1965 :196)不同的语言文字必定承载着不同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以“蜡烛”(candle)为例,虽然东西方人对它的指称意义,也即“蜡制照明物”的认知并无二致,但这个文字符号或语音形象在西方人心中所引起的联想跟中国人的却大不一样。面对“candle”,英美人的图式被激活,首先浮现在眼前的十之八九是生日蛋糕上点燃的一支支蜡烛或宗教(如犹太教)仪式上的烛光与烛台。而“蜡烛”带给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象则与此大相径庭。从“洞房花烛”、“残年风烛”到“泪始干”之“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之“烛”,汉字“蜡烛”所承载的文化语义肯定跟西方人所熟悉的相去甚远。同样,在中国人眼中不过是一道美味海鲜的龙虾,在英美人的心理词汇中却跟“蠢东西”、“脸色红涨之人”、“最易上当之人”,“穿着红外套的英国士兵”等文化语义紧紧相连。
  周红民先生在《认知语境与翻译》一文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 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周红民,2002:46)本文作者曾将这两句英语让多位大学生猜解,结果没有人不对它们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表示困惑 :河流干涸跟人人参加葬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传统习俗对此无法解释,中国读者从这两句话的语境效果上所能获得的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几乎为零。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认知语境的“文化缺位”?而同样是这两句话,美国人看了心领神会。有趣的是,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游客还兴致勃勃地给笔者讲起他在电影中所看到的描绘古代西方人祭祀河神的情景。可在中国,洪水泛滥时祭河神顺理成章,河流干涸时祭河神却是闻所未闻。
  在这个例子中,中国的大学生们读到的只是语言,而不是这语言所蕴涵的独特的西方文化。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语言表层之下的文化语义对外语阅读的制约甚至超过了语言自身。请看下面例句:
  1)Bernard did not see everything.
  初次听到这句西方谚语,肯定没有几个中国学生会猜得出它的真正意思。这不是因为它的词汇过于生僻,也不是因为语法过于复杂,而是因为Bernard这个西方名字太常见了,常见得让中国人压根儿就不知道它指的到底是哪位人氏?为什么偏偏要挑出“Bernard”来这样说?这便自然引出词汇教学中对宣示义与联想义、指称义与文化义的区别问题。显然,Bernard在这句话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制约中国学生正确理解该谚语的关键所在。
  原来,Bernard是法国一位极受人尊敬的神学家、讲道人、大学者兼神秘主义作家。如果连他这样一个大学问家都无法面面俱到地做足学问,那世上还有谁能够做得到呢?弄清了这层文化蕴含,这句谚语的真实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2)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
  这又是一句饱含西方文化蕴涵的谚语。笔者曾让多位大学生试释该谚语的文化含义,结果形形色色的解释不下一打,而真正说到点子上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以中国人的视角与传统文化习俗来套解西方文化语义,自然免不了南辕北辙。
  对于中国人,择妻选周六还是周日无关紧要,如果真的需要选日子,恐怕也是选阴阳风水上相合的“黄道吉日”,而“黄道吉日”与周六、周日并无必然联系。可是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周日绝对不同于周六,也不同于一周中任何其他日子。前者是礼拜天,是基督徒穿戴整齐上教堂、做礼拜的重要日子 ;后者则是寻常日子,人们通常打扮随意,忙于凡俗事务。试想,一个到了“女大当嫁”年龄的姑娘周六与周日哪一天更显漂亮?况且,周日这天大家都上教堂做礼拜,再粗野泼辣的女孩也会装出娴静优雅来。
  文化语义对外语阅读理解的制约有时是显性的,比如Hercules,Pandora誷 box,“天干地支”、“生旦净末丑”等中西方文化中特有的语词 ;更多时候则是隐性的,比如“蜡烛”(candle)、“龙虾”(lobster)、“鸳鸯”(mandarin duck)等指称意义相同、文化语义迥异的词语。而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文化误读恰恰是隐性的。
  
  3.隐性文化语义:阅读理解的陷阱
  
  张传彪在其《诗笔·译笔·钝笔》一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Why do Americans like birthday cards, birthday cakes, birthday parties, but not their birthday suit? Though I know that Americans are animal lovers as a whole, it is still quite beyond my understanding why they prefer to wear a monkey suit rather than wear a birthday suit when celebrating their birthdays? (张传彪,2005:326)
  这段足让英美人笑得前仰后合的英语,许多懂英语的中国学生非但笑不起来,反而陷入了茫然的思考 :穿生日礼服庆祝自己的生日有何不妥?为什么美国人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不穿礼服而穿猴服?误会原来就出在对“birthday suit”所含隐性文化语义的误读上!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句尽人皆知的谚语:“Adam's ale is the best brew.”(水是最好的饮料)。为什么西方人要把水称为Adam's ale呢?稍懂一点《圣经》常识的人都知道,Adam(亚当)在西方文化中是人类的始祖。那么,当年亚当所喝的不是天然水还会是今天的“啤酒”吗?同样的道理,一个人降生之日不是赤身裸体来到人间,还可能是穿着礼服而来的吗?在西方文化和西方幽默中,类似这样的隐喻、转喻俯拾皆是,人们不言自明。可在中国,学习英语尚不到家的大学生们却往往盯住了语言、忘掉了文化。对他们而言,英语中一望便能引起警惕的中西文化差异,不太碍事,查一下字典、问一下老师便可迎刃而解。但在上面这段话中,中国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文化误读的陷阱。相反,他们丝毫不怀疑“birthday suit”就是“生日礼服”,“monkey suit”就是猴子穿的衣服。而这,才是最危险的。天底下最无奈的错,乃是错而不知其为错!
  《新思维英语阅读》第1册第26课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位第二天就要当新娘的女孩对自己的女伴说 :“Tessa, will you lend me your earrings to wear tomorrow?”另一个女孩则在结婚的当天看见自己的新郎走进自己家大门时赶紧对母亲说:“Close the curtain mother. John's coming up the path.”倘若剥离该课文上下文语境,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对这两位女孩的上述话语莫名其妙。第二天举行婚礼,明明自己有崭新的耳环,何必还向别人借一副旧的来戴呢?结婚之日看见自己的新郎进了自家大门,为什么还赶紧叫母亲拉上窗帘呢?在这里,学生们的理解障碍决不是语言本身,恰恰相反,这两句英语可以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真正让大学们困惑的是一看便懂的语言外壳之下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他民族文化语义。
  原来,西方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古老习俗:新娘婚礼上的穿戴应该包括“新的、旧的、借来的和蓝色”的物品。关于这个习俗的一首小诗是这样说的: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And some money in her shoe. 至于新娘叫母亲赶紧拉上窗帘不让新郎看见,则是因为西方民间传说认为,穿着婚纱的新娘若在婚礼之前被新郎瞧见将一辈子不吉利。
  遗憾的是,这些文化蕴含并不在语言中明示,纯属隐性文化语义。英语学习者,甚至一些英语教师,稍不小心都可能把它们忽略了。不妨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3)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这句英语习语在英美可谓家喻户晓,学过英语的中国学生对它也不陌生。但懂得这句习语真实含义的中国人也许并不多。相信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把它跟汉语成语“令人发指”相提并论,因为它们之间几乎一一对应。打开《汉英大辞典》(上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在词条“令人发指”下就赫然写着
  △ 令人发指: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P.1627)
  这就让人咋舌了。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习语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被国人扯到了一起呢?BBC English Dictionary 对“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的解释是:“Something that makes your hair stand on end shocks or horrifies you.”。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令人发指(意为):“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一个是非常害怕,一个是无比愤怒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究其根源,中国学生是在不太熟悉英语习语“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的情况下,受汉语成语“令人发指”语义的暗示,望文生义,不自觉地将母语文化语义“负迁移”到貌合神离的英语习语上。不过,身为一部权威大辞典居然也犯同样的错误却是万万不应该的。
  隐性文化语义的误读现象十分常见。笔者不妨随手摘几个被学者们列举的如“瘦得像猴子”、“左耳进,右耳出”、“I know Old Pete. He is a Spanish athlete.”等英—汉误译句例,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人们对外语成语、习语的理解都极易受到母语中类似表达式的“先有”、“先在”、“前理解”的心理暗示。以上述这三个英汉句子为例,中国学生受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的诱导,不假思索地将它们转换成下列译文实在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4) 瘦得像猴子:as thin as a monkey
  5) 左耳进,右耳出: go in the left ear and out of the right one
  6) I know Old Pete. He is a Spanish athlete. 我知道老皮特,他是个西班牙田径运动员。
  而它们的正确翻译却应该是:
  4) as thin as ones'hadow
  5) go in one ear and out of the other
  6)我知道老皮特,他是个胡说八道的家伙。
  隐性文化语义的物化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对它们的误读却都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图式错位,也即语言符号被接受者激活的图式与源语文化中人们普遍认可的图式的差异。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individualism”,它被一无例外地译成“个人主义”,看似对应,褒贬色彩却大不相同。在崇尚个人自由、个人奋斗的西方社会中,“individualism”的褒义远多于贬义;但在“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的东方大陆,“个人主义”的贬义色彩则是不容置疑的。《诗笔·译笔·钝笔》一书列举了这样一对正误翻译句例,可以作为中西方民族心理图式截然不同的雄辩例子:
  △ The unemployed young couple led a cat and dog life.
  误译 :那对失业的年轻夫妇过着猫狗一样艰难的生活。
  正译:那对失业的年轻夫妇经常吵吵闹闹。
  显然,误译者头脑中关于“a cat and dog life”的图式跟英美人头脑中的图式相去甚远。这种不同说到底是“猫”与“狗”在两个民族和两种文化中的传统形象的不同。在西方,几乎每一只家养的狗和猫都有自己的名字,甚至被主人看作是家庭成员或准家庭成员。但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普通家庭的生活比较贫穷,猫狗的生活自然更不用说,尤其有甚者,一些中国人甚至还经常吃狗肉和猫肉。所以,在中国读者的心理联想中“led a cat and dog life”跟“过着艰难的生活”联系起来毫不奇怪。而在西方读者的图式中这一层意思完全可以排除,惟一合乎情理的推想就是猫与狗自然本性中的彼此相斗与不和。
  
  4.结语
  
  文化图式与文化语义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它们是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与生俱来的产物。外语教学在立足语言的同时,应该时时不忘语言背后的语言——文化语义。忽视文化语义的直接后果便是触目可见的文化误读。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
  “疯狂英语编辑部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BBC English Dictionary. Glasgow: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3:503.
  Mary Underwood. 新思维英语阅读[Z].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165.
  高名凯. 语言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96.
  汉英大辞典(上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627.
  现代汉语大辞典.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372.
  张传彪. 诗笔·译笔·钝笔——英汉翻译与比较纵谈[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37.
  张传彪. 诗笔·译笔·钝笔——英汉翻译与比较纵谈[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26.
  周红民. 认知语境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46.
  
  (本文承蒙张传彪教授审阅并提出改进意见,谨致谢忱。)
其他文献
不管是在哪里,五月的天空都是阳光明媚,大自然到处万象更新,生机勃勃。对大自然来说五月是生机蓬勃的开始:花开得艳美,树长得翠绿,空气也清新。对美国大学校园来讲却是紧张学期的结束和毕业典礼的举行之日。一般从五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始,各个大学就相继举办盛大的毕业典礼(commencement)。典礼的主要部分都是在星期六举行,大约会持续近一天的时间。有的学校的毕业典礼一年只有一次,一次可能就有几千名毕业生参
期刊
摘要:我国文学翻译历史悠久,翻译文学在我国民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给我国文学输入了新思想、新观念 ;展现了文学新天地,引进了新文风和创作手法 ;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 ;促进了汉语变革。  关键词: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6-0044-3    Abstrac
期刊
个人简介:  吴鼎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他率领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在CET-4考试中,曾创造连续五年超全国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20多个百分点的佳绩。吴鼎民教授提倡在外语教学中突出中外文化对比,兼顾通识教育,并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主编出版了英语《阅读大观》系列教材,被评为全国大学英语推荐使用教材。他主编的另一套教材《学
期刊
摘要:大一新生第一堂英语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本文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从课程相关内容介绍和准备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好大一新生第一堂课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 ;英语课 ;课堂教学 ;准备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09-0009-4    Abstract: The first coll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和参与度的重要性,介绍了作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投入学习的改革尝试。  关键词:投入 ;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6-0020-3    Abstract: Through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
期刊
摘要:作为全国180所试点院校之一,笔者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语言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付诸实验研究。在历经近两年实践的基础之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试点的结果,以期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教学模式方向发展。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
期刊
摘要:口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直接用于口语学习过程的策略。听说结合,以听带说的口语训练策略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激励教育的口语训练策略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修正,体会到逐渐提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教师监控与学生交流合作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能鼓励学生在交流后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教师应在重视口语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口语学习策略;训练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英语中动词的主动形式与被动形式的运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考试的考点,并出现于各种考试题型中。本文根据学生在运用动词主被动形式时常出现的混淆及常遇的困惑,分别从谓语和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方面简明地阐述了英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基本用法,中英文主被动形式表达的差异以及英语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一些特殊的用法和句式。在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卷中,语态和非谓语动词所占的分数比值大,可见动词形式
期刊
摘要:本文以英国现代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名诗“A Grief Ago”为例,谈谈英诗语言中的“偏离”现象。所谓“偏离”现象就是指诗人在使用语言表达时,离开了人们所习惯的正常思维轨迹,从而将读者引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以期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新鲜、奇特的语言修辞效果。  关键词:英诗;语言;偏离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09-004
期刊
摘 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入手,论述了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在文体特点方面的对立及文体交错带来的渗透,深入阐述了两者的差异与关联,并提出翻译工作者如何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一步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把握不同文体翻译的贯通。  关键词:文体;翻译;标准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