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本文以兰州城市学院秘书学系为例,研究发现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选题困难,摸不准方向;集材困难,分不清真伪;落笔困难,理不清纲目等写作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障碍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79-02
所谓毕业论文就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而运用大学阶段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研究有关的专业问题写出的体现其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课程设置问题,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很少接触学术论文,也很少练习撰写学术论文。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出现。
一、选题困难,摸不准方向
学术论文的选题,是指写作者在对已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论文写作的方向和目标的行为过程。大学生所要撰写的毕业论文有其特殊性。毕业论文不仅是论文,更是学生为毕业而写的论文。它不仅是一篇文章学术价值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几年来专业素质的一个整体考察。因此,很多学校和指导教师针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特点,为防止学生在选题时摸不准方向,看不清问题,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其专业知识相关联的毕业论文题库,以供学生选择,以确定所要撰写的论文题目。比如兰州城市学院秘书学系的老师通过多年毕业论文的指导经验积累,综合评估了历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立足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趋势,为学生建立了一个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即便如此,笔者在毕业论文指导的过程中,依然发现很多学生在选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或十分轻率,随意选择一个题目,导致后期写作无话可说;或拿不定主意,选择一个问题写两天,再换一个题目,左摇右摆,浪费时间;或者选择研究的问题很大很空洞,比如《论中国秘书史》、《中西方秘书发展研究》;或者选的题目很小、过于具体,到最后觉得无话可说,以至于为凑字数,生搬硬套各种材料,比如《论如何撰写会议纪要》;还有一部分同学的选题非常平庸,毫无新意可言,从而使文章缺乏学术性和创新性,比如《论秘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论秘书的知识素养》等。
针对上述选题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杜绝此类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术论文选题的三原则:第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第二,选择对当前建设有重要意义、易于发挥效用的题目;第三,选择在学术上有探讨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因为学术论文是一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优秀的学术论著还可以推动历史的前进。毕业论文通过一个选题,可以将学生相关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明白上述问题,学生就会慎重选题。
二、集材困难,分不清真伪
捕捉信息和搜集资料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致需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确定论文所需信息、资料类型;其次,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与鉴别;最后,确定能够写入论文的具体材料和相关资料的引用。然而,在实际的材料收集过程中,学生也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材料和选题不够统一
由于对选题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缺乏方向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材料小于选题。比如有位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论秘书的礼仪素养》,而他通篇论述的都是秘书接打电话的礼仪。第二种情况是材料大于选题。众所周知,秘书包括国企秘书等多种类型,而有位同学的论文《论国企秘书的信息素养》中却找不到半点“国企秘书”的影子,都是笼统的“秘书”字样的表述。第三种情况是材料偏离了选题,言在此而意在彼。比如一位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论秘书的文学修养和品位》,而他的论文却既不解释什么是秘书的文学修养,也不讨论秘书品位的内涵,而是大谈秘书的文学修养对于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完全是文不对题。
(二)材料缺乏准确真实性
学术论文因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在内容上,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进行专业性的探讨;在语言表述方面,大量运用专业术语。毕业论文的材料要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毕业论文做到学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求学生要尽量选择第一手材料,如果搜集到的是第二手材料,也要对其进行考证核对,保证最后能查看到原文。而大多数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这一问题,往往“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多用第二手材料不说,而且缺乏对所引材料考证核查的精神和习惯。这样的问题从论文的表述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好多同学习惯用“在我国古代”,而不准确注明具体时间和朝代;喜欢用“相当一部分”、“大多数”等模棱两可的词汇,而不擅长用具体的、有理有据的确切数字去说明问题。
(三)材料不够典型新颖
典型材料是指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文章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给人以更多的信息,就必须选择典型材料,以增加文章信息的密度。比如一位同学论述秘书劝谏的原则之一就是注意选择劝谏的时机,就以《触龙说赵太后》这一典型案例,举例说明了善于选择劝谏时机会使劝谏效果事半功倍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材料不仅要典型,还要注意其新颖性。新颖的材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以前没有被别人使用过或者很少使用过的材料;其二是指对旧材料的活用,即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站在时代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高度,去揭示材料的意义。比如几乎每年都有同学选择《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这一题目, 他们的思路和材料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对比男女秘书的差异,以及提出一些男女秘书如何克服自身性别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应对策略。实际上这些材料在相关研究领域已经非常陈旧,几成定论。如果有同学可以从新的角度活用旧材料,用新的方法研究旧材料,即从性别的角度探讨我国女秘书的职业现状以及深入分析其原因,往往会化陈腐为新奇,给读者以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启示。 三、落笔困难,理不清纲目
表意行文是作者把自己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骤,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最为艰苦的环节之一。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此环节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写作目的不明,论文观点不清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观点的证明与表达,是文章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所谓“挚领而顿,百毛皆顺”。毕业论文的表意行文,以围绕观点展开论述,使论文论点能够确立和令人信服为原则。很多同学下笔困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自己论文的中心论点不了解、不明确。不明白自己的论文围绕选题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影响这一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联等。比如有位同学的选题是《论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全篇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二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现状,三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说是典型的写作目的不明,论文观点不清。那么,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选题要发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对自己论文的基本观点也模棱两可。论文缺乏观点的统帅,就会支离破碎,散漫无归,杂乱无章。
(二)全文不够贯通,段落缺乏合理性
文章要写得思路清晰,除了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典型之外,还需要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毕业论文要想全文贯通,首先要做到段落完整。段落是构成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通常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其次,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然而很多同学在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时候,并不注意上述问题,常常或者一段话说明了几个问题,或者把一个完整的问题硬是拆成两三段去论述。不注重必要的过渡和衔接,使得段落之间缺乏有机的逻辑联系。再或者忽略文章意义关联的段落之间的均衡性,比如一篇论文的正文部分论述了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很多同学往往会出现顾此而失彼的情况。大篇幅论述第一个、第三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三言两语,漫不经心。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篇文章思路不清晰,材料不统一,结构不合理,语言不流畅。
(三)表达冗赘,语言缺乏规范性
毕业论文所使用的是理论语体。这类语体常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与见解。其词语具有单一性、透彻性,句式多用陈述句和判断句,且多用术语,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强,论辩色彩浓的特征。毕业论文的上述特征,是以表达的准确为第一要求的,包括事理准确、事实准确、数字准确、引文准确,还要做到用词恰当、语义明确、句意严密、格式规范等。与此同时,论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白,力戒浮词套语、重复累赘。但是基于学院对毕业论文字数有所要求,而有的同学又觉得无话可说的事实,表达冗赘,就变成了毕业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和困难。同时,很多同学喜欢撰写毕业论文,但不大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修改自己的文章。他们常常写就初稿以后,就急于规范格式,要求定稿。缺乏“文不厌改”的精神。这种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缺乏语言的斟酌和推敲,即便是有鲜明的观点、典型的材料、合理的结构布局,也使文章缺乏吸引读者钻研品读的魅力。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很多同学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还存在对毕业论文写作意义的认识障碍,从选题到定稿的时间管理障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障碍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障碍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79-02
所谓毕业论文就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而运用大学阶段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研究有关的专业问题写出的体现其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课程设置问题,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很少接触学术论文,也很少练习撰写学术论文。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出现。
一、选题困难,摸不准方向
学术论文的选题,是指写作者在对已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论文写作的方向和目标的行为过程。大学生所要撰写的毕业论文有其特殊性。毕业论文不仅是论文,更是学生为毕业而写的论文。它不仅是一篇文章学术价值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几年来专业素质的一个整体考察。因此,很多学校和指导教师针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特点,为防止学生在选题时摸不准方向,看不清问题,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其专业知识相关联的毕业论文题库,以供学生选择,以确定所要撰写的论文题目。比如兰州城市学院秘书学系的老师通过多年毕业论文的指导经验积累,综合评估了历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立足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趋势,为学生建立了一个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即便如此,笔者在毕业论文指导的过程中,依然发现很多学生在选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或十分轻率,随意选择一个题目,导致后期写作无话可说;或拿不定主意,选择一个问题写两天,再换一个题目,左摇右摆,浪费时间;或者选择研究的问题很大很空洞,比如《论中国秘书史》、《中西方秘书发展研究》;或者选的题目很小、过于具体,到最后觉得无话可说,以至于为凑字数,生搬硬套各种材料,比如《论如何撰写会议纪要》;还有一部分同学的选题非常平庸,毫无新意可言,从而使文章缺乏学术性和创新性,比如《论秘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论秘书的知识素养》等。
针对上述选题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杜绝此类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术论文选题的三原则:第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第二,选择对当前建设有重要意义、易于发挥效用的题目;第三,选择在学术上有探讨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因为学术论文是一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优秀的学术论著还可以推动历史的前进。毕业论文通过一个选题,可以将学生相关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明白上述问题,学生就会慎重选题。
二、集材困难,分不清真伪
捕捉信息和搜集资料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致需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确定论文所需信息、资料类型;其次,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与鉴别;最后,确定能够写入论文的具体材料和相关资料的引用。然而,在实际的材料收集过程中,学生也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材料和选题不够统一
由于对选题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缺乏方向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材料小于选题。比如有位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论秘书的礼仪素养》,而他通篇论述的都是秘书接打电话的礼仪。第二种情况是材料大于选题。众所周知,秘书包括国企秘书等多种类型,而有位同学的论文《论国企秘书的信息素养》中却找不到半点“国企秘书”的影子,都是笼统的“秘书”字样的表述。第三种情况是材料偏离了选题,言在此而意在彼。比如一位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论秘书的文学修养和品位》,而他的论文却既不解释什么是秘书的文学修养,也不讨论秘书品位的内涵,而是大谈秘书的文学修养对于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完全是文不对题。
(二)材料缺乏准确真实性
学术论文因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在内容上,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进行专业性的探讨;在语言表述方面,大量运用专业术语。毕业论文的材料要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毕业论文做到学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求学生要尽量选择第一手材料,如果搜集到的是第二手材料,也要对其进行考证核对,保证最后能查看到原文。而大多数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这一问题,往往“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多用第二手材料不说,而且缺乏对所引材料考证核查的精神和习惯。这样的问题从论文的表述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好多同学习惯用“在我国古代”,而不准确注明具体时间和朝代;喜欢用“相当一部分”、“大多数”等模棱两可的词汇,而不擅长用具体的、有理有据的确切数字去说明问题。
(三)材料不够典型新颖
典型材料是指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文章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给人以更多的信息,就必须选择典型材料,以增加文章信息的密度。比如一位同学论述秘书劝谏的原则之一就是注意选择劝谏的时机,就以《触龙说赵太后》这一典型案例,举例说明了善于选择劝谏时机会使劝谏效果事半功倍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材料不仅要典型,还要注意其新颖性。新颖的材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以前没有被别人使用过或者很少使用过的材料;其二是指对旧材料的活用,即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站在时代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高度,去揭示材料的意义。比如几乎每年都有同学选择《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这一题目, 他们的思路和材料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对比男女秘书的差异,以及提出一些男女秘书如何克服自身性别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应对策略。实际上这些材料在相关研究领域已经非常陈旧,几成定论。如果有同学可以从新的角度活用旧材料,用新的方法研究旧材料,即从性别的角度探讨我国女秘书的职业现状以及深入分析其原因,往往会化陈腐为新奇,给读者以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启示。 三、落笔困难,理不清纲目
表意行文是作者把自己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骤,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最为艰苦的环节之一。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此环节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写作目的不明,论文观点不清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观点的证明与表达,是文章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所谓“挚领而顿,百毛皆顺”。毕业论文的表意行文,以围绕观点展开论述,使论文论点能够确立和令人信服为原则。很多同学下笔困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自己论文的中心论点不了解、不明确。不明白自己的论文围绕选题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影响这一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联等。比如有位同学的选题是《论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全篇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二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现状,三是秘书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说是典型的写作目的不明,论文观点不清。那么,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选题要发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对自己论文的基本观点也模棱两可。论文缺乏观点的统帅,就会支离破碎,散漫无归,杂乱无章。
(二)全文不够贯通,段落缺乏合理性
文章要写得思路清晰,除了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典型之外,还需要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毕业论文要想全文贯通,首先要做到段落完整。段落是构成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通常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其次,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然而很多同学在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时候,并不注意上述问题,常常或者一段话说明了几个问题,或者把一个完整的问题硬是拆成两三段去论述。不注重必要的过渡和衔接,使得段落之间缺乏有机的逻辑联系。再或者忽略文章意义关联的段落之间的均衡性,比如一篇论文的正文部分论述了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很多同学往往会出现顾此而失彼的情况。大篇幅论述第一个、第三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三言两语,漫不经心。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篇文章思路不清晰,材料不统一,结构不合理,语言不流畅。
(三)表达冗赘,语言缺乏规范性
毕业论文所使用的是理论语体。这类语体常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与见解。其词语具有单一性、透彻性,句式多用陈述句和判断句,且多用术语,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强,论辩色彩浓的特征。毕业论文的上述特征,是以表达的准确为第一要求的,包括事理准确、事实准确、数字准确、引文准确,还要做到用词恰当、语义明确、句意严密、格式规范等。与此同时,论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白,力戒浮词套语、重复累赘。但是基于学院对毕业论文字数有所要求,而有的同学又觉得无话可说的事实,表达冗赘,就变成了毕业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和困难。同时,很多同学喜欢撰写毕业论文,但不大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修改自己的文章。他们常常写就初稿以后,就急于规范格式,要求定稿。缺乏“文不厌改”的精神。这种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缺乏语言的斟酌和推敲,即便是有鲜明的观点、典型的材料、合理的结构布局,也使文章缺乏吸引读者钻研品读的魅力。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很多同学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还存在对毕业论文写作意义的认识障碍,从选题到定稿的时间管理障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障碍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