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个人使用的合理使用界限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信息交流处于异常活跃的时代,互联网无疑为知识的传播、利用与共享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巨大平台,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确实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網。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著作权领域的保护,但是过度的保护是否就绝对有利于著作权的发展呢,将权利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达到最优化是不是更可取。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使用”的合理使用界限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络环境;个人使用;利益平衡
  一、网络背景下的“个人使用”
  网络背景下的个人使用制度,复制权是核心内容,“下载”就是将作品永久的保存到固定有形载体中,是典型的复制行为。相比之前的复制行为,网络下载的成本低,简便性,易操作性等优势是之前不可比拟的,有了互联网,整个网络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数据库,公众只需手指点一点,轻松的在网上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新兴数字技术复制行为的限制与保护尤为重要。
  二、网络下载所引发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著作权合理使用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凸显出来。原来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时代遭遇空前的危机,原本传播作品所需要的固定载体已经不复存在了。公众在浏览网站时,可以随意下载自己喜欢的内容,虽然大部分网络使用者都是出于非商业目的,也仅供自己学习、欣赏和研究,但是他们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来使用作品,简单来看,这是符合传统合理使用制度的判断标准。然而由于网络资源共享,这些作品会在网络中传播并被广大公众反复使用,随意分享给他人等等,其结果就是导致大批网民无偿使用他人作品,这时对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就略显薄弱,直接打击了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再采用传统合理使用制度的判断标准来区分是否为合理使用己不现实。这样就出现了近年来关于网络终端用户下载是否侵权的问题争论。
  三、网络环境下的其它个人使用情形
  无论任何时候,合理使用制度的内在要求始终是平衡利益冲突。网络时代背景下,适度的个人合理使用制度,恰恰能为这种平衡作出努力。立法者不能只重视保护作者的独占性权利而忽视整个社会的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者的独占权利不能成为社会公众创作自由、言论自由的绊脚石。当年,陈凯歌导演怒诉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胡戈,引发的公众的广泛讨论。其实这种模仿讽刺其实正是宪法所保护的表达自由。但是这种行为到底是不是侵权行为。笔者认为这种滑稽模仿本质上并不会造成著作权人的利益损害。相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种讽刺进一步扩大了电影《无极》的知名度,间接地扩大了其传播的范围。这又何尝不是一直强调的所追求的利益平衡呢。
  四、网络环境下“个人合理使用”制度的思考
  (1)我国现阶段《著作权法》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回顾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网络背景下的个人使用行为并没有明确规定,《著作权法》第22条中规定“合理使用”的条文也是十分封闭式的立法模式,仅仅只是采用列举模式,列举了十二种具体的合理使用情形,这其中并未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网络环境下的个人合理使用问题。此外,《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中规定了“三步检验法”,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判定某种使用作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时,首先来判断该使用行为是否属于12种的某种情形,再根据“三步检验法”最终检验和论证该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这种封闭式的立法模式似乎有利于著作权人的保护,但是由于作品数量众多,权利人分散,逐一提出使用申请,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过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每天都会有新变化,新技术新问题也是屡见不鲜,这种列举式的立法形式很难解决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领域所出现的矛盾,因此对其做出全新的调整和扩展非常有必要。
  (2)修改草案中“个人使用”条款的修改
  本次修订草案中第42条第一款第(一)项改成了“为个人学习、研究,复制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片段。”,相比原来的规定,删除了“欣赏”一词,有些学者只是简单的认为,此处修改只是简化了使用用途的列举,避免条文的冗长,但是笔者认为,此想法过于简单,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个人合理使用目的包括学习、研究和欣赏,这都是非商业性的目的,这与前文我们对于合理使用制度意义的说明也是完全相符的。其中为了“欣赏”而为的个人使用行为,却颇受质疑。有学者认为,对作品的欣赏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与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关联不大,而且数字技术广泛运用所带来的便利极大地影响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该观点为国家版权局所接受,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在个人合理使用目的上限定为“学习”和“研究”,将“欣赏”排除在外。笔者对于这点是持反对意见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于作品的使用仅限于学习和研究,大大削减了社会公众的自由,即使需要最大程度上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同时也需要平衡公共利益,怎样实现最大化的社会资源共享,而不只是过度的保护权利人利益造成资源浪费,文化发展滞后。有些学者所谓严格区分“欣赏”目的与学习研究的目的,在现在网络时代,太过于拘束了。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倘若严格区分“欣赏”目的,实践中,是否还需要更详尽的字眼来定义什么是“欣赏”,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五、结语
  全球化角度来看,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这都给传统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各方面挑战。著作权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让公众在作者的智力劳动中获益,过度的保护会扼杀创作与创新,这其实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网络时代下,这种矛盾冲突愈发严重。我们既需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也需要实现知识产权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立法脚步不能落后,需要对这种平衡保驾护航。修改草案进行的诸多修改,这种变革是立意上是合理并先进的。立法过程中,可让社会公众多参与进来,既体现民主,也能增强社会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这样,我国立法制度会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的个人合理使用制度也会得到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
  李川平,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法律硕士,单位:烟台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匠心精神”由来已久。“匠”字指具有某一方面的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而“心”则是人和高等动物的重要器官,往往指思想和思想状况,将二者结合“匠心”的基本诠释不言自明,即:将一件早已烂熟于心的事注入智慧。因有心则聚灵,原本的平庸板滞因此化腐朽为神奇变得生动起来,继而发展延续。匠心精神融汇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环节,而中国的传统乐器行业则最为显著。  二、匠心精神对乐器类消费群体的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活动的范围和地域都得到了扩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可以依托现代科技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单纯的语言文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交际的需求了,因此英语的系统化学习成为了热潮。需要正视的是,当代的翻译活动大多是跨地域、跨语言的,其过程也是文化和语言沟通的过程。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下对英语翻译进行研究成为了提升交际质量的重要保证
期刊
摘 要:综合近年来对高职学院的教育改革,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从被动变主动、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追求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影响越来越强烈,而音乐表演类专业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其内在思想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极具特殊性。文章从多个层面分析高职院校音乐表演类专业学生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并以高校当前思想教育现状为背景,探索高职院校音乐表演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为高职院校音乐
期刊
摘 要:材料化学专业是许多高校教学的重要课程,化学专业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是有很大的作用,对高校教学来说,如何通过对教学专业的改革和实践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材料化学研究的是材料的设计,特点和应用,在真正运用时,要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大,不仅会涉及到科技研究领域,还会对经济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对材料化学专业教
期刊
摘 要:感知觉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即感觉与知觉,是多种感官联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审美活动总是以一定对象为前提。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通过五官感觉实现的。正是在与对象的接触中,人才形成了感知觉。感知与活动的结合,形成了人的各种心理感受,其中包括情感的和审美的体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平面广告中不断利用感知觉的方式,来吸引受众,使平面广告中的互动性特点不断突出。本文主要从知觉的整体性、恒常性、空间差异
期刊
摘 要:蓬莱频临渤海和黄海,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市场发展迅猛,海产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活名片。但海产品的包装设计却不受重视,包装视觉表现随意直白、不考究,这使海产品优良的品质与包装的整体视觉效果不相匹配,缺乏城市文化韵味。本文从蓬莱海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和当下困境出发,提出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相结合的思路方法,以实现蓬莱海产品包装设计中城市品牌包装建设的理念和地域文化的结合性。  关键词:海产品包
期刊
摘 要:线性代数为高校工、管、理科所有专业数学科目的必修课程,为之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线性代数具有明显的特征,如课本中的概念、理论、计算方式都非常抽象,不重视工具的利用,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本文主要介绍了Matlab的概念,并对当前线性代数教学状况及原因进行了探究,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atlab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运用,如图像与矩阵关系的运用、求方阵的逆和行列式等。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学是重点教学科目之一,也是学生们学习中的重难点。小学数学的学习逻辑思维性比较强,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对此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探究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分析了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随后提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给出了在小学数学中渗透
期刊
摘 要:简要论述了唯物辩证法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提出中国企业应用管理科学的哲学指导应该是“实事求是”,即 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分析了国内外管理科学应用哲学的发展历史,并联系管理实践中的几个典型问题说明辩证法在管 理中的应用。最后说明了管理应用哲学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管理科学;应用哲学  1 唯物辩证法与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
期刊
摘 要: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包含了英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方向,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形式,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寓意,以十分强烈的凝练性,为英美文学作品增添了许多亮色。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名人名言等的运用,体现出其作品的文学色彩。在对其进行翻译时,需要翻译者对其语言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因为在对典故的使用中较多的采用了方言和修辞的方法,否则,翻译的内容就会十分突兀,译不出原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