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是创新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教师应该以理性的头脑对待,既不能抱残守缺,墨守传统教学模式,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的精华。而应在强调知识、强调记忆、强调知识系统、注重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全面发展等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发现与创新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创新素质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质的飞跃。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培养
  语文教师应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呢?以下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将创新意识在小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与培养
  1.要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2.要热情而真情地勉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发现问题,又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对课本质疑,还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3.教师要与学生开展民主化的讨论,并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或自由组合讨论)。通过讨论,使教学信息实现多向交流。不同的人,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知识积累不同,生活经验不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教育的做法
  1.巧给包袱。此方法类似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声,小学语文教学是艺术,教师也是艺术家,同样可以在教学中给包袱,设悬念,使学生在心理上引起大惊、大疑、大急,然后获得大喜、大快、大慰的美感享受。因而,一课的开头,不论是哪种文体,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让它像磁石一样吸收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渴求了解事物真相或结局的心理便油然而生。
  2.加工意象。意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再创造现实的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其感情、理性的驱使和制约下,调动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先行想象,从而形成源于作品又异于作品的意会形象。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为作者的不同,看作品是因读者的不同。”因读者各自想象力和想象范围的不同,自然所产生的鉴赏意象便不尽相同。可以说一篇作品在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会产生一千种意象,是一个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这是比较少见的)的意象。驰骋想象的过程,就是加工意象的过程。
  3.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便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新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赖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控制。因此,教师应提供质疑机遇,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敢于改变习惯、教师的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立的前所未有的问题认识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并抓住这些矛盾引导学生质疑。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习作3》,练习写一篇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习作,我在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听说训练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美味畅所欲言。在教学中,我用猜谜、讨论、直观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人人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介绍美味地方法,有步骤有重点地介绍,并通过创造性的互动,逐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好奇是发明创造的巨大资源和动力,因为没有好奇,就没有求知欲,更没有创造精神。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他们对各种事物、现象总爱问个为什么。于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产生了好奇,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接触和研究,并逐步进入乐此不疲的境地。
  4.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创造。我认为教师的宽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同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学生只有在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新的环境中,才会充分投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5.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發散性思维是指对一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朝着各种可能解决的方向探究该问题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以原有思路无法解决问题时,突破狭隘的经验与固定模式的局限,转变角度,包括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会知识、探索知识的乐趣。教师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带动学生创造性地继承知识,才能在学习中养成创新习惯,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吸收课本上的现成观点,不再是教师思想的俘虏,而是一个亲自参与思维活动、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在现代教育改革下,“以人为本”是主旋律。“以
摘 要: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进而使得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应当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引领 精神成长 实践策略  语文教育涵盖文字、文学
受传统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古人在建筑和装饰方面将木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我国古建筑、古代家具对木的运用以及技巧的纯熟是处于当时世界顶峰的,这些技法和雕刻手法直至
期刊
摘 要: 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审美化教学应该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 品读文本  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觉。学生在与文本的对接、碰撞和交融中,使审美思想的表达在知识和生命之间达到内在的和谐,从而赋予文本以生命的灵性,深刻领悟文本内涵,获
摘 要: 文章提出要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把课改新理念作为理论支撑,对教学流程的诸多环节有新的认识。只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认真执行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富有个性且高效的教学艺术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流程 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界对高效课堂的呼声很高,这使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
目的 分析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对风险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门诊静脉治疗患者64例作为研究样本,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
摘 要: 文章认为应从课前预习的效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课后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度三个维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三维度  语文起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开发一个人的智力,必先培养一个人的阅读。”语文学习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了论述。  一、课前预习的效
摘 要: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下,阅读教学强调并形成了“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统一复制模式,这是对个性化学习思维的禁锢和钳制。新课标在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明确提出了“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存在多种误区,如“尊重人本而忽视文本”,把“个性化阅读”曲解为“个体化阅读”,以“多媒体机教”代替“人教行为”,名为“自主”实质“形散神散、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学生应“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个伴随情感产生的过程,关注情感的产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契机,使得语文教学顺利进行。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激发情感  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标,感受新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发……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