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唐朴林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唐朴林啊”,电话那头传来唐朴林洪亮而有穿透力的声音,就像战斗故事片中我方首长打电话时的声音。我与唐朴林未见面先通电话有好几年,只知道他在天津音乐学院工作,每每寄来稿件,必打电话追问下文。
  唐朴林声若洪钟,我猜想他是学声乐的;他的稿件总是在探讨学术问题,我猜想他是音乐学系的。等我与他见了面,才知道猜想都是错误的。
  今年71岁的唐朴林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典型的北方胖老头;高个子蒜头鼻,长得像菩萨一般慈祥。今年他请我去天津,听他的民乐作品音乐会,我才彻底搞清楚他的底细。
  唐朴林13岁参军,练习民乐打击乐,1958年带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凭借作品《花板舞曲》和一手吹拉弹打演奏多种民乐的技艺获得录取,在作曲系学习民乐作曲。
  那时的民乐作曲称“乐队指导”,当时的气候对民乐演奏与创作都很重视。唐朴林学习很努力,他向王秀卿学唱“单弦牌子曲”,向丁喜才学唱“榆林小曲”,向曹正学弹古筝,这些课程都是自己额外加上去的。当时的唐朴林一心一意想当个民乐作曲家与指挥,但结果并不满意。1963年毕业,他被分配到天津音乐学院当了老师,然后是下乡搞“四清”,又是“文革”,业务荒疏近20年。
  1982年济南召开“民族器乐观摩大会”,会上大家建议举办全国民乐作品比赛,唐朴林起草了向文化部申办“民乐比赛”的文件,得到文化部批准并于1984年正式举办。然而,他自己精选的六首作品却因迟迟落实不了排练与录音而错过了比赛,造成他作曲生涯一大遗憾。以后近十年,他潜心钻研历代中国乐器组合,1993年由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乐器组合》一书,收录了1000多种古代民乐演奏组合的形式。他的这些学术与艺术实践活动渐成影响,推动了民乐表演组合多样化的发展。今年6月,退休10余年的唐朴林举办了一场个人民乐作品音乐会,展示了他多年创作研究民乐组合与表演多种形式的部分成果。
  唐朴林的创作成果得见天日的不多,学术研究成果情况要好一些。比如他那本《历代八音诗荟萃》,收集有关民乐的诗词1500多首,上朔先秦,直到清朝,涉及器乐60多种,可谓民乐“古诗词大全”,读来很有意思。
  作曲也罢,研究也罢,唐朴林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他的《民族器乐概论》、《民乐编配》等书籍是教学过程中的产物,也融入了自己创作与研究的体会。他的教学理想是培养能作曲、能演奏又能研究写文章的学生,换句话说,是通才型民乐人才。当然,在如今音乐学院专业分工日趋细致的情况下,这个理想注定只能成为遗憾。
  我对唐朴林先生的猜想唯一正确的是唐先生年轻时嗓子好,的确唱过歌。在一次师生参加的劳动中,温可峥教授偶然发现唐朴林男高音的好嗓门,一定要他学唱歌,唐朴林唱了半年,依然舍不得作曲,最后还是放弃了声乐,而且从不遗憾。
其他文献
曾与卡拉扬指挥大师合作数十年的“歌剧指导(Opera Coach)”范瑞克(Franklin Fanning)日前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重金”聘为客座教授,即将在明年专门独立开设“声乐指导”研究生专业。  范瑞克多年来还曾为伯恩斯坦、阿巴多、哈农·库特等指挥大师的音乐会担任钢琴排练工作;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师班。1985年-2005年任维也纳音乐表演艺术大学教授。  大师很愿意来中国当教授,他说
期刊
生于广州、学于北京、留于伦敦、居于香港的杨文娟,是一名香港建筑师。她热爱音乐,尤钟情歌唱,在“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理念下,她商余学唱,学有所成,她的毅力,她的情愫,值得支持,值得鼓励。11月2日,她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颇受欢迎,颇为成功,这是我所听过的素质较好的一位业余女高音。  杨文娟的歌唱路子还是比较正确的,有一定的声音概念,所追求的音色比较柔美,声音的表现力及感情色
期刊
最近,看到了文化艺术出版社所出的由法国玛丽-克莱尔。缪萨著,马凌,王红译,曹利群审校的《二十世纪音乐》一书,其中有个别剧名的翻译有错误,个别插图也似乎不确切,特提出向编译及出版者求正。  歌剧译名的错误在书中第74页提到的犹太(生于德国后入美籍)作曲家,以《三毛钱的歌剧》成名的库特·魏尔所写的的另一部名为《Grandeur et decadence de la ville de Mahagonny
期刊
民乐杭州高校行系列活动历时月余  江南丝竹音乐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蕴涵着宝贵的江南人文精神。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传媒变革的冲击,江南丝竹逐渐走向衰落。有识之士提出拯救江南丝竹的倡议,得到江、浙、沪民乐工作者的响应,浙江省、杭州市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已将江南丝竹正式列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项目。  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杭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浙
期刊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又催人奋进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等。这些抗日救亡歌曲曾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拿起了刀枪走上战场,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黄桥烧饼歌》就是在苏北黄桥决战期间诞生的并在苏北军民中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期刊
今年正值罗马尼亚作曲家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诞辰124周年,罗马尼亚近期举办了以作曲家名字命名的国际古典音乐节。  参加这次音乐节的有5个罗马尼亚乐团和6个国际性乐团,它们是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的基洛夫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以及来自德国的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在音乐节上,人们还欣赏到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夫曼剧院的两场芭蕾舞演出,以
期刊
《音乐周报》最近连续两期报道中国爱乐乐团新乐季演出曲目,提到该团2005年9月2日在北京音乐厅上演的勋伯格《一个华沙幸存者》为“在我国首演”、“第一次在中国国内演出”。这个提法并不准确。现将我知道的情况介绍如下:  我担任北京音乐厅副总经理期间,兼任《北京音乐厅通信》主编,这份内部发行的印刷品,曾于1995年8月出版的第8期上刊发了郑小瑛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关于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郑文
期刊
多瑙艾申根音乐节  德国南部靠近瑞士边境的黑森林地区,有一座普通的小山城——多瑙艾申根(Donaueschingen)。尽管这个小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而对于20世纪先锋音乐作曲家来说可是一块宝地。在欧洲现代音乐发展史中,有两个在德国举办的音乐节是不能不提及到,一个是达姆施达特(Darmstadt),另一个就是多瑙艾申根。  今年的10月14——16日,来自世界各地上千名来参加音乐节的音乐家和音乐爱
期刊
南海出版社新近出版由任楠选编的流行音乐歌曲集《流行金曲大全》纪念版,并以此书献给那些已经离开我们但是对流行音乐事业做出过非凡贡献的音乐家和歌手们。  《流行金曲大全》纪念版共收录了16名已逝的歌手和音乐人的小传、200余首他们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以及大事年表,分别是:《但愿人长久》——邓丽君、《天天想你》——张雨生、《偏偏喜欢你》——陈百强、《女人花》——梅艳芳、《Miss you much》——张国
期刊
10月22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蝴蝶与蓝·古筝与电子乐——来自吴莉的古筝写意浪漫之旅》,是近期吴莉古筝演奏艺术的一个代表性成果。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古筝与多媒体电子音乐的结合,再一个是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由吴莉的丈夫——青年作曲家陶一陌创作的。  音乐会的上半场由四首作品组成,这四首作品都是按照传统音乐会的演奏方式进行的。它们是:王中山改编创作的《夜深沉》、陶一陌创作的《层层水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