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要多谈点历史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生活的需要,人利用自然世界造就了一个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人文世界”。人们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要通过人文世界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生物人离开母体之后,就开始在社会中依靠前人创造的人文世界生活,也可以说,人一离开母体即开始从生物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现存的人文世界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场合。这个人文世界应当说和“人之初”是并存的,而且是世世代代的社会人共同创作的。
  生物人逃不掉生死大关,但属于社会人的生活用具和行为方式即文化的零部件却可以不跟着个别生物人的生死而存亡。文化的社会性利用社会继替的差序格局,即生物人生死的参差不齐,使它可以超脱生物的生死定律,而有自己存亡兴废的历史规律。这是人文世界即文化的历史性。
  个人通过社会认同而进入文化,历史靠一代一代人的创造,靠一代一代人的积累,是一代一代人生活体验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实体。每经一代人,文化就会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新的适应及新的创造。历史就包括了这些变动。个人是历史中的过客,过客都会留下些东西,把它积累在共同的文化库中。积累什么,创造什么,是时代和历史决定的,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也在变,它的变仍然要靠各代里的一个个人。所以我说“通古今之变”这句话概括得真好。过去的学者讲史,都是讲今在史中,以史表达,以史现世,不仅是讲史,而且讲各代的所有的变化,就是讲“通”。这些说明,历史发展本身是有逻辑的、有道理的和有规律的。这正是中国文化之所以重视历史的原因,可是我们多年来忽视了。
  我这一代人是从新学开始的。新学制度至今也有一百多年了,这种制度改变了文化传递的方式和内容。我在小学时设国、英、算三科。国文主要讲文字语言,即文字象征化的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英文是外文,开始有了文化接触,所以要学;算术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我在中学时这三科也是学习的重点,在学生心里也变成为主课,成为评学生成绩的基础。就国文课而言,则从学古文变成了学白话文,范围并不限于历史。
  在新学的新传统里读书,历史知识的积累比不上上一代。上一代学国学就是学经史,五经皆史,讲历史的事实、经过和变化。“经”是讲从过去历史中看出来的做人的道理。“经”和“史”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学习的材料都是历史,也就是过去人的生活方法和经验,而学习的目的是做人,也就是符合文化的历史性。我们这一代人学习时,经史分开了。国文只讲语言,不讲文化,语言又从古文变为白话文。旧教科书里的四书五经都不学了,学文字只作为工具,国文工具便化为语文,就是学识字和作文。
  到了大学时代,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受重视。在我进大学时就遇到了这一潮流。我最初选的是医预科,也是重自然科学的。
  从中学到大学,即使是在历史课上,我学的也只是古史,到秦汉为止。进了大学,历史不是必修课。那时人们不但不将历史看做学术,而且作为常识也学得不够。
  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我还经历了一个混乱的时期,代表性的思潮就是“古史辨”。“古史辨”基本上是否定中国历史的,其影响深远。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才有钱穆讲中国通史。而当时我本人对于这方面是不重视的。近来进行学术反省,老了再来补课,回想当年才知道,这是因为批判历史的风气占上风,我们这些学生受到的“否定历史”的影响很深刻。这是很悲惨的。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到这一代被轻视了,即使是专业学历史的人,内部对历史的意义也存在争执。
  我自己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研究的出发点也通常与历史无关。我这代人入门学社会科学时,在西方又有一种倾向,即主张认识中国应从现实出发,即主张“实证论”。我当时知道要科学地对待文化,却以为要研究文化的科学无须从历史着手。我在学习功能学派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时,主要是受马林诺夫斯基老师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老师的功能论轻视历史在文化中的作用。由于轻视历史,所以我早期的社区调查不注重历史部分。经过反思,我得到一种自我批判,现在意识到,要理解文化,就要看到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它在认同的社会中得到流通而取得共识,离开个人而成为社会实体,从而产生了塑造人的文化的作用,并在历史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历史的内容是不同世代人的创造、继承和改造的结果。它是客观存在的变化,是有其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作为对象来研究的,是可以实证的。在后期的农村发展调查研究工作中,我越来越看到历史的重要性。我所概括的“三级两跳”的农村发展阶段论,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从实际中来的,不是虚拟的。
  最近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从国际大形势,从中西文化的接触中,我进一步看到非历史主义的社会科学存在的许多缺点。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文化,从中看到过去的中国学者对待历史是十分认真的,是具有立身之道的。
  从我这一代人一生所经历的变化,看中国历史从被重视到轻视又被重视的过程,我意识到的确到了要静下心来反思和审视中国文化的宝贵之处,认识中国历史在文化中的地位的时候了。因此,大学教育必须形成重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风气。在漫长的经典教育时期古人给后人留下了历史宝库,要向新一代人开放,要让他们接触到,并引导他们学习,产生兴趣,重新建立起重历史的风气。
  (摘自《年度学术2003: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删节)
其他文献
立夏(2014年5月5日)  “夏”的原意是“大”,夏季也是万物生长壮大的时节。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立夏是夏时的第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 “假”就是“大”的意思,说的是春天种下的作物开始长大了。  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是说在立夏的时候,先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然后可
期刊
男校女生  1898年7月3日,邓春兰出生于甘肃循化县。7岁时,邓春兰在循化县的初等学校念书。那时学校全是男生,女生只有邓春兰和她伯父家的两个姐姐邓春藻、邓春芩。当地人也对女子上学议论纷纷,有人说邓春兰她们“想当女秀才、女举人”,也有人说“念书不是姑娘们的事”。1909年,邓春兰的父亲邓宗从北京回到甘肃,邓春兰与姐姐一起到省城求学,插班到女子高等小学读三年级,但半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学校因此停办。
期刊
埃德溫·赖肖尔曾经有这样一段评论:“如果把日本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历史和其他非西方国家同期的历史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日本的这段历史确实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以中国为例,从19世纪40年代王朝开始瓦解起,中国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后才建立统一和稳定的新政治制度,而且在大体上仍是一个工业化前的国家。”  在后发国家
期刊
想起陈平原,容易想起《奇特的一生》中,那位时间的主人公柳比歇夫,那位把时间和精力的能量激发到了极致,累积出来大石块一样坚实的学术贡献的学者。作者格拉宁声称,他是研究了很多科学家原型并搜集了很多材料,才写出来这位文献散文中并不虚假的主人公。在我看来,至少,陈平原可以是格拉宁错失的原型之一。或者因为错失了这样的原型,《奇特的一生》才少了人文的诗意,与人间情怀的温润,但花岗石块垒的坚硬和体积,却没有错失
期刊
无论是大名鼎鼎的《终结者》系列电影,还是最近重装上阵的《机械战警》,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未来人类在躯体应用上的革新。一般来说,只要能替换人体本来器官的部件都可称为义肢。人工部件代替受损的人体器官听起来科幻,其实在人类历史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诸多科幻电影里展示的人造肢体仅仅是这一历史的发展延续。  义肢三千年  义肢的出现几乎始于人类学会应用工具的时代,考古发现石器时代的古人就已经学会制作使用木制拐杖
期刊
我离开香港大学(丁定,“我走了,平静地”,《读书》1996年4月),在德国访问讲学一年,于1997年加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授“制度经济学”——新的和老的。我推测,让我最初与信孚教育的信力建相识的,不是我讲的课程。那些年里,我特别积极参与胡舒立的《财经》编辑部工作。此处“特别积极”,当然是有根据的。例如,我每天的时间,主要的部分是在舒立编辑部。杂志在草创阶段是“月刊”,记者发稿周期比后来的
期刊
1938年3月底的一天,一个身形高大的女子,匆匆走进汉口一元路上的第一临时保育院。院里大群孩子一见她便簇拥上来,七嘴八舌地叫着:“史良妈妈,史良妈妈。”  是时,刚满38岁的史良,大龄,未婚,无子。身为大律师、妇女救国运动急先锋、抗日救亡知名爱国人士,史良工作繁忙,活动众多,几乎从未与孩子打过多少交道。七七事变后,为救济日本侵华战火下流离失所的难童,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上被推举为理事并兼任
期刊
在中国,凡是家里有小学生的父母,只要关心他们的课本,就知道曹文轩;在北大,凡是对爱与美固执的人,都热爱曹文轩。  作家曹文轩  “丁三直到临死,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婆一直在偷汉。”这是曹文轩短篇小说《月黑风高》的结尾。  《月黑风高》讲的是退伍军人丁三被女友抛弃之后,染上了捉奸的癖好,半辈子在此行当上奋不顾身,害得那些飞蛾扑火的情人颜面丢尽,甚至家破人亡。他也因此被报复致残瘫痪在床。那个唯一不被他放在
期刊
1300多年前,唐朝宗室之女文成公主,以她涉世未深的双足踏上了吐蕃的雪域高原——这一去,便是40年。40年的时光足够消磨一个贵族女子的大半生,在唐诗中平添几首闺怨的诗篇。而文成公主的40年,却为一个民族带去了希望和福祉,将两种文化织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锦缎。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带去了各种府库财帛、金玉宝饰、织锦刺绣,也带去了经史典籍、工艺诸法、天文历算、医学书籍,还有能治404种
期刊
土耳其靠近爱琴海的地方,引人注目的是“加利波利战场遗址”。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墓地,矗立着醒目的纪念碑。阿尔布茹努公墓、海岸纪念碑、独松公墓是当年“澳新军团”登陆的地点和激战的战场。加利波利半岛占地33000公顷,是土耳其国家历史公园,而墓地、纪念碑和纪念馆并不集中,有些公墓、纪念雕塑散落在远处的灌木和松林中。半岛边沿还有一个海湾名为“澳新军团海湾”。在战场遗址的墓地里,安葬的是在1915年的战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