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氟康唑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为眼疾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择取入住我院的46例患有眼科疾病的病患,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实验组病患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间隔1小时进行1次,治疗3至4 天之后每天的治疗次数改为6到8次,并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對参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化治疗,观察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疾病的恢复状况。 结果 实验组病患眼疾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差异与统计学意见想匹配(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治疗后眼部疾病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契合统计学相关意见(P<0.05);参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眼疾状况之间的差异完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康唑在临床治疗眼科疾病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作为临床治疗眼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药剂,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氟康唑;眼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54-02
  最近几年眼部受真菌感染的病例数目持续上升,对这一症状的诊治难度却较大,大多数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药品(例如二性霉素B等)因为自身的毒性较高而难以在临床眼疾治疗中得到普遍的使用,还有部分毒性相对较低的药物(如咪康哇、酮康哇等)由于其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不能够得到普遍运用。而氟康唑的毒性低、易溶于水、分布广泛且难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不仅可以口服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机体病变部位。这一药物产生之后受到了整个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并率先在国外的医学事业上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临床研究还显示氟康唑在其他一些疾病(如球抱子病等疾病)的治疗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且因为便宜安全逐步变成临床眼疾治疗的首要药剂。对氟康唑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结合各种资料对氟康唑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详细探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入住我院的46 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该部分病人中有男性29位,女性17名,所有病患的年龄均位于7至69岁之间,观察记录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
  1.2 治疗方法
  对实验组病患采用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间隔1小时进行1次,治疗3至4 天之后每天的治疗次数改为6到8次,并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对参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化治疗,观察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疾病的恢复状况。
  1.3 效果判断标准
  ①病人的病症消退,眼角膜复原到正常状态,溃疡症状显著好转,前房积脓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且通过对眼结膜排出物质进行检测发现真菌菌丝消失即为治疗效果显著(P<0.01)。②病人眼疾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眼角膜发生溃疡症状的面积减小,前房积脓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则表明治疗有一定的效果(P<0.05)。③患者病症在治疗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前房积脓现象恶化,眼角膜发生溃疡症状的面积增大,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角膜的穿孔症状,检测真菌菌丝任然存在即表明治疗无效。
  2.结果
  实验组治疗时间为7-36天,诊治之后病人的视力为 0.06-0.6与治疗前相比有较大变化;参照组治疗时间为21-58天,患者诊治后的视力在 0.01-0.4之间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实验组病患治疗后眼疾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差异与统计学意见想匹配(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治疗后眼部疾病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契合统计学相关意见(P<0.05);参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眼疾状况之间的差异完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眼部真菌感染这一症状在气候极其湿润的热带区域发生几率为全球最
  高,通常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对人类眼部造成的伤害所引起的,且务农者这一人群的患病率往往高于其他的社会群体,而青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则是导致患者发生眼部疾病的主要真菌种类。眼部真菌感染病灶在机体内的潜伏期较长,且在病发初期,症状的性征不够明显,因而临床诊断极易出现偏差,通过抗生素对该病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如若不能在疾病初期获得正确及时的诊治,待到疾病发生的中晚期则通常会发生眼角膜穿孔等后期病症致使病患的视力急剧下降或者视觉消失,对病患的视觉造成极其严重的障碍,是一种伤害巨大的眼部疾病。但因为我国目前的治疗技术发展不够充分,且由于在治疗眼部真菌感染、抵抗病菌方面拥有显著疗效的药剂的匮乏使得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理想结果相差甚远,患者的病症不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氟康唑这一安全、便宜、有效的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药剂的产生和使用,使得临床抵抗
  真菌、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的手段以及治疗的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氟康唑有毒性低、易溶于水、分布广泛且难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等优势,不仅可以口服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机体病变部位,因而在临床治疗眼部真菌感染疾病上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与此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会与其他的一些药物发生反应,所以通常针对感染的部位置、种类及患者自身素质的差异合理用药。 本次研究表明,氟康唑对于治疗眼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使病人病症得到有效控制,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芳,刘忠鑫,陈炳荣.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07:1462-1463.
  [2]陈洪.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7:2097-2099.
  [3]王淑然,叶俊杰 .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 .中华眼科杂志,2012,48(11):1041-10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予以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而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 根除率94.87
期刊
【摘要】目的:对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处理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84例经阴道试产进入第二产程的产妇按照胎心监护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I类图形)277例,观察组(II、III类图形)307例,对比两组分娩方式、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分娩时限等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妇时限(36.9±10.4)min,对照组为(54.9±16.4)min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调研;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内科住院患者200例,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回顾性调研。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3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医院感染率达到32%,主要运用的抗菌素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素。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内科住 院患 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孟鲁斯特纳与舒利迭联合使用,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时的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0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00人。对照组仅使用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使用孟鲁司特钠,两组均治疗15天,治疗前后记录比较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比较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
期刊
【摘要】IL-3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抗炎细胞因子类型。IL-37可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IL-37及其在肝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IL-37;细胞因子;肝损伤;肝纤维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15-02  IL-37(interleukin 37,IL-37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挑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执行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法,观察组执行胺碘酮治疗法,对比两组疗效以及用药前后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 %,观察组为92.9% ,差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9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6.33% VS 37.50%],存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16.33% VS 37.5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牙龈炎患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55)及对照组(n=55),分别应用西帕依固龈液及西吡氯铵含漱液,对比两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个月后,试验组PLI及SB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可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43-01  高血压性脑出血致死、致残率相当高,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各种治疗手段在不断探索。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在头CT定位下,用锥颅穿刺尿激酶溶解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58例,女性34例;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