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柯尔运作十问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他指责顾雏军在收购包括科龙在内的4家上市公司时,以低价购入,之后制造大幅度扭亏的假相。
  时隔半年,顾雏军任董事长的科龙电器5月10日公告称,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消息公布引起了各方种种猜测,对整个格林科尔系所控制的另外3家上市公司也造成了重大影响。日前,郎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他对科龙和顾雏军的分析正在被应验,而且他仍然坚持自己当初“科龙及其控制人顾雏军有问题”的看法。
  种种迹象表明,半年前在中国经济学界、资本市场和国有企业改革引起大地震和大辩论的郎顾之争,可望在近日得出结论,郎顾之争的几大焦点问题,从最近格林柯尔所操控上市公司逐步公开的一些内幕中可以找到答案和线索。
  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在法治、舆论、政府等监管体系没有形成刚性约束的背景下,进行一次相当规模实业运作和资本运作的结合,往往演变成为一场企业、市场、资本和投资人的全面悲剧,而这种悲剧的罪魁祸首还是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从世纪中天、新疆德隆到近期的南京熊猫,中国的资本市场演变成为财富蒸发的黑洞,现在需要冷静而全面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机制,吞噬无数国家、中小投资人也包括资本运作者的财富?格林柯尔再次给我们带来了生动而新鲜的考察机会。
  顾雏军在1997年创办格林柯尔公司,随后几年公司发展成为“仅次于杜邦和帝国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剂制造商(公司宣传资料语)”,并且于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目前旗下拥有4家A股上市公司,取得这样一个局面的过程,也是伴随着顾雏军的资本心态发展膨胀的过程。
  资本必须创造财富增值,当顾雏军打胜控制科龙的关键一役之后,无论之前在主观上计划继续进行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变戏法”,还是老老实实的如其所言开展国内制冷行业的整合和致力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坐拥数以亿计的现金,也就决定了其怎么也不可能回避资本市场的巨大诱惑。
  顾雏军通过资本市场起家,先天性地决定了他具有通过资本运作为财富积聚服务的性格和血统,而从英属处女岛到香港岛,再到大陆的资本市场,无疑让他发现了一个更加广大而宽阔的资本运作的舞台,这里的监管、市场秩序、市场文化,都可以让一些资本运作的“高手”嗅到足以引起兴奋的机会。
  综观顾雏军在近年的资本运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事例,无论是在收购上市公司中压低资产作价的手法,还是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是收购前大放豪言壮语收购后却亏损连连,还是坊间甚嚣尘上的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用于资本运作的传闻和怀疑,其中体现的逻辑还是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所决定的。
  制度的不健全,监督不力,执法不严,市场混乱,操纵盛行,地方政府迎合,部分舆论的纵容、吹捧,导致资本市场的容错成本太低、纠错成本太高,如顾雏军、唐氏兄弟等在1980年代开始个人创业的企业家,他们的人格、心智、性格、习惯、经验阅历,能够与制度所形成的巨大诱惑相对抗吗?正如路边遍地黄金,路人不拾者能有几何?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解决股权分置历史遗留问题、WTO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宏观经济调控、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全面亏损黑洞巨大、中小投资人伤痕累累欲哭无泪、投机操纵虚假信息、咨询机构黑嘴、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是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扭曲了资本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
  通过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的例证,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产业市场和实业领域的反作用,一个不规范不健全的资本市场将对整体的国民经济和产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新疆德隆的崩溃对于其旗下公司所涉及的汽配、番茄加工产业的巨大打击。很难保证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如果出现大的问题,不会对中国制冷产业、客车制造业产生全局性的冲击。同时,历数过去资本市场发生每次非法操纵坐庄的大崩溃、大失败,没有哪一次没有对地方乃至全国的金融秩序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损失,即以最近一次南方证券所造成的黑洞而言,不知有多少从事实业领域合法经营的企业卷入其中,不知多少地方经济将受到后续的冲击。
  香港联交所对格林柯尔两次予以谴责后不久,中国证监会展开一系列针对格林柯尔系的监管调查,让我们在欣喜于监管效率和反映速度提高之余,不由不进行一些回顾和提问。
  一、顾雏军从资本运作“高手”向产业运作高手转变的失败,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剧?在格林柯尔身上我们看见了德隆身影,以后还有谁会成为新的德隆?
  二、对顾雏军旗下公司资本运作的种种疑问,舆论界从2001年就质疑不断,比如当年顾雏军收购科龙的资金来源问题,为什么这些公开的声音在4年后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行动,舆论的力量通过什么机制才可以及时转变为政府监管的力量?
  三、顾雏军遭遇郎咸平的质疑仅仅发生在半年前,如果郎咸平的质疑所引起的全国性的震动,都不足以为监管造势,那么还有什么力量可以让监管机构耳聪目明?
  四、至今我们犹记,在顾雏军遭遇郎咸平的质疑之际,去年10月20日召开的一次“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顾雏军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联合发布名为《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科龙短短“半年内”就扭亏是经过“战略性整顿”,主要原因在于压缩成本和新产品开发。此报告出台后,顾雏军成了实业英雄,当时顾雏军还耿耿于怀的放言说:“如果有一天我把汽车做得像冰箱空调一样好,你们是不是才相信我是个能人?”当前发生的事实让我们疑问:学者们在郎顾之争白热之际发表报告中所持的立场代表了什么?
  五、顾雏军在近年的资本运作中,调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几乎成为其“杀手锏”,各种名目繁多的计提准备、核销、摊销,让年报频频按照大股东的意图变脸,让无数中小股东徒呼奈何,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随意性真的有这么大吗?上市公司的审计部门真正能够独立履行自身的职能吗?在加强上市公司报表监管方面,证监会、财政部门还可以做些什么?
  六、在格林柯尔身上我们看见了德隆身影,以后还有谁会成为新的德隆?中国资本市场诞生德隆式悲剧的土壤消失了吗?顾雏军的格林柯尔首先暴露问题并且遭受香港联交所的谴责,在大陆和香港监管协作以及经验交流方面还可以做些什么?
  七、在与顾雏军合作的各地项目中,地方政府在热衷于招商引资的同时,对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给予了哪些使其得以钻空的政策优惠?
  八、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在资本市场大显身手,收购大量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国有资产合法权益充分尽责把关了吗?在收购的各个环节,是否进行了全程的跟踪和监督?
  九、随着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和调查,顾雏军的格林柯尔还有哪些内幕将要暴露?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投资人陷阱?从某种意义上讲,监管层的介入是否对于遏止和纠正格林柯尔系的潜在风险行为起到真正的作用?监管可以帮助格林柯尔“止血”吗?
  十、乱世需重典,重病用猛药,中国资本市场际于多事之秋,我们如何通过完善立规、高效监督、从严执法,建立规范和干净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我们如何重树资本市场的信心和秩序?
其他文献
石油价格正快速攀升,远超过每桶50美元。其部分原因是由于伊拉克冲突、尼日利亚劳资纠纷、俄罗斯政府和尤科斯石油公司之间的冲突,以及最近飓风袭击佛罗里达所带来的短期石油供应震荡。一旦这些震荡因素消失以后,石油价格可能回落,但投机因素可能会使其保持在相对的高位,从而给世界经济和股票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会引发社会反应,所以即使是暂时的油价飙升,也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后果。高昂的石油价格促使公众就未来的油
期刊
这家合资公司被华为看作国际化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华为3Com的最终股权结构——这个业内猜测已久的谜题,本来应该一年以后才会揭晓,但进入7月以来 ,华为3Com的亏损以及华为国际化的提速,使得外界提前对谜底议论纷纷。  6月30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指出,华为3Com自2003年3月成立以来,截至2004年12月31日,净亏损1450万美元。  此前,美国3Com公司已经提出了向华为收购华为
期刊
法国与荷兰人民对《欧盟宪法》的反对,迫使我们开始好好考虑一些条约之外的问题,这在目前有关共同体预算的辩论中毫无涉及。反对者的胜利表明,以基于主权、反对任何形式的欧洲政治联盟的辩论已经启动。欧洲怀疑论者的队伍看来正在各地壮大,并且一种惧外主义也日渐抬头。  但是,惧外主义和主权并非推动否决票的主要因素。首先,法国和荷兰的否决票——以及在其他成员国内不断升温的不满情绪——是国家政府以及欧盟对大多数民众
期刊
布拉德福德·德隆(J.Bradford Delong)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经济学教授,前美国助理财政部长,本刊专栏作家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认为西欧的高失业率是不可持续的。在1970年代末期,货币主义者断言,只有通过失业率短暂而温和的上升,才能控制在西方工业化国家逐渐蔓延并正在加速的通货膨胀。他们还提出,当我们将来回顾历史时,会认为为回归有效的价格稳定性所付出的成本都是值得的。在英国和
期刊
《商务周刊》:欧洲是发展核能源比较早的国家,比如在法国,核电占到了全国电力供应的70%。但近年来,由于担心环境和生态等原因,许多政府都在重新审视使用核能的利弊,在欧洲,就有德国等国家在陆续关闭核电站。我想知道英国政府对待核能发展的态度是怎样的?  罗兰·杰克逊(Roland Jackson):核能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把核能放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里的话,我们是很难谈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来
期刊
弗洛蒙德·马里克(Fredmund Malik) 欧洲管理学大师,本刊专栏作家。现任教于瑞士圣加勒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维也纳经济大学,目前还担任奥地利铁路公司董事局主席等职    人们可以凭理智或直觉做出决定。但是,一定要根据这一决定的性质,明确了解并正确估计一个决定背后的风险。  近年来,人们急切地呼吁企业家和经理人应勇于承担风险。对许多人来说,有开拓精神、有创新能力、有远见、敢于承担风
期刊
或许,真实的王廷江既不是“高大全”,又非“禹作敏”,他只是一个具有普通人道德水准的寻常人,但被公众下放到“舆论地狱”的他可能难以上升到往日的“舆论天堂”了  如果我们一定要“言必称美国”,那么依照美国人的精准说法,对照中国的国情,在“机场暴力事件”中, 53岁的山东临沂人王廷江既非完全意义上的公共官员,也非完全意义上的公众人物,媒体言论并不能因为报道评论对象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而享有完全的“豁免权
期刊
康多莉扎·赖斯接替科林·鲍威尔出任美国国务卿一事,证明了近期的美国总统大选余波未平。 如何从这场总统大选中来解读美国,不仅对美国人,对全世界来说,意义都颇为重大。  今年的总统大选证明了美国民主体制的健全,但其仍有需待改进之处。与2000年大选布什未赢得普选票、甚至还差点丢掉选举人票相比,今年的布什大受欢迎,比克里多得350万张选票。尽管民主党人对此结果心存质疑,但他们对布什获胜的合法性却不表怀疑
期刊
美国人的总统大选又一次落幕了,其间针对经济政策的辩论质量糟糕得无以复加。共和党方面,御用文人、宣传大师以及许多本应明白事理的人突然之间对一种名为“CPS家庭就业调查”的东西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宠爱,将之当作劳动力市场每月变化的指南。CPS调查从来不是用于做这种事的,但它却为布什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糟糕表现抹了一层讨喜的光彩。  而民主党这边,类似的御用文人和公关人士像激光束一样把焦点聚集在布什总统执政年
期刊
不同的声音与欲望都混杂在一起,不同衡量标准都在发挥作用。在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时,或许你不要再指望出现一张明确的路线图。长期在各种规则中生活的中国人,要逐渐学会面对一个没有指南针的生活  在著名的作品《追寻现代中国》中,耶鲁大学多才多艺的历史学家史景迁将300年中国的历史视作一个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他富有创造性地将影响中国历史的政治人物、军事天才、作家与平民的历史融合起来。他们截然不同的个人经历与信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