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普遍忽视或偏废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一,应落实到学校一切教育环节之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教文育人,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 、语文教学中审美的地位和作用
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语文学科最具优势。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美育价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初中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大量审美资源。语文教材中70%的内容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这些名著都具有独特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春》、《三峡》、《济南的冬天》、《夏》这四篇课文以及古诗词四首,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能激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又如初中教材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七颗钻石》、《窗》、《草》、《背影》、《我的母亲》、《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心灵美、亲情美、情操美,这对熏陶学生的高尚品格会有多大的作用!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是“育人”,非“制器”》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们教育如果失去了人,忘记了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所以,根据语文科特点和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注意教给学生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审美素材进行审美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坚强的意志,有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欠缺的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突出和重视”语文科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却不同程度忽视和偏废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和培养美感的现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过多地注意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教学方法上,过多地注意教法和学法;对学生的测评中,更注重的是分数的多少。往往忽视了情感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如课本中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绿》、《春》、《雨中登泰山》等,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之作。许多语文教师却重在“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把文章内容撕得支离破碎再交给学生。又如《岳阳楼记》、《饮酒》、《离骚》等诗文,透现着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教这些课文,应更多从人格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可我们的许多教育者却津津乐道于“解词、析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把人格美、人情美这些该加以点拨的地方都放过了。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情趣的激发和教育,对学生是非常不利的。从目前中学生的状况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比较低的,表现在:在学习中,不少学生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无动于衷;在生活中,许多学生自私冷酷,缺乏公德心、同情心、责任心;在写作中,写不出能体现高雅情趣、伟大人格和卓远见识的文章。甚至,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他们厌学、网瘾、早恋、打架、酗酒、不服管教……很让家长和教师头疼。作为一名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无论他学习了多少专业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如果他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创设充满审美情景的课堂
语文教学要创设充满审美情景的课堂,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和很好的语文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崇高的人格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高尚品格的学生。要创设审美情景的课堂,教师还要有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庄重优雅的教态;教学语言做到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漂亮。这样,教学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才会感受到“如坐春风里”的陶醉。我上《背影》时,首先动情地讲起自己的父亲(我父亲很淳朴、忠厚,一生光明磊落,很爱我们,刚过世不久。)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成长,全班同学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看时机成熟,我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我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情绪收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学生不但深刻地理解了本文主题思想,也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二)感受文本中美的语言激发审美情趣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使学生感受美的语言,激发审美情趣:一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美的语言。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我先展示三峡的图片,让学生边观看图片边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随这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把那段难以言传、只能意会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朗读,体会到了三峡的山(奇、秀、险)、水(急、清、绿)的特点,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又如,《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文中处处流露作者对母亲的敬仰爱戴之情,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反复的、感情的朗读,把作品中“爱母亲”、“感激母亲”之情让学生得到了深刻感染,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的爱母之情。二是引导学生推敲、欣赏传神词句。一般的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分析鲁迅的《孔乙己》时,我抓住那传神的“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的描写,让学生认识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与众不同,深刻了解到封建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如分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一个“绿”用得多么传神!满眼的绿,生机勃勃的绿,那种喜悦,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跃然纸上!这样,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美的感染和熏陶。
(三)品味美的形象和意境激发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和意境,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和意境。如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威船长,危难关头,他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的感人形象;《春》描绘的五幅充满浓郁春意的图画的意境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捕捉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在教学童话《七颗钻石》时,我注重分析文中的小女孩,她把得之不易的救命水一而再再而三地分给别人,最终感动上天,让普天下的人都得救的无私助人为乐的形象,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又例如,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大胸襟和先苦后乐的伟大抱负,从而学习他用一生践行“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当学生被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深深感动时,我重点分析董存瑞、黄继光、史光柱等英雄人物形象,这样,热爱、崇敬、自豪的感情就在学生心中澎湃,学生就会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开展审美实践,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任何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只有落实到个体的体验上才能显现其中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体验,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跃起来并尽可能达到它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在、课内学习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后,就向学生推荐阅读欣赏相关的作品。或者课内学习的名著片段章节,运用文学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或指导阅读原著。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感受美。教学《珍爱生命》这一单元时,我在清明时节期间带学生去当地一个公共墓地,让学生去观察前来祭扫的人们,记下有特别意义的碑文,很多学生都在活动中体验到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生命的敬重。不但如此,此次活动学生了解到我国清明节的活动不仅是祭奠,还有很多相关活动,比如踏青、赏春、放风筝、植树等等。感受生命的同时,学生还感受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这样,教师通过写作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如我指导写一篇题为《幸福》的命题作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让学生可以写享受生活的幸福,得到友谊的幸福,取得成果的幸福,大病初愈时的幸福、遭祸大难不死的幸福,帮助别人实现某一愿望的幸福。不可写只要有钱就幸福之类的话题。通过作文训练,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陶冶他们的性格情操。一句话,学生有了对世界美的感受,笔下的文章就会渐渐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总之,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有关审美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教学美的因素,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教文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一,应落实到学校一切教育环节之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教文育人,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 、语文教学中审美的地位和作用
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语文学科最具优势。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美育价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初中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大量审美资源。语文教材中70%的内容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这些名著都具有独特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春》、《三峡》、《济南的冬天》、《夏》这四篇课文以及古诗词四首,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能激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又如初中教材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七颗钻石》、《窗》、《草》、《背影》、《我的母亲》、《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心灵美、亲情美、情操美,这对熏陶学生的高尚品格会有多大的作用!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是“育人”,非“制器”》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们教育如果失去了人,忘记了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所以,根据语文科特点和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注意教给学生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审美素材进行审美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坚强的意志,有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欠缺的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突出和重视”语文科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却不同程度忽视和偏废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和培养美感的现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过多地注意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教学方法上,过多地注意教法和学法;对学生的测评中,更注重的是分数的多少。往往忽视了情感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如课本中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绿》、《春》、《雨中登泰山》等,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之作。许多语文教师却重在“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把文章内容撕得支离破碎再交给学生。又如《岳阳楼记》、《饮酒》、《离骚》等诗文,透现着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教这些课文,应更多从人格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可我们的许多教育者却津津乐道于“解词、析句、分段、归纳中心思想”,把人格美、人情美这些该加以点拨的地方都放过了。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情趣的激发和教育,对学生是非常不利的。从目前中学生的状况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比较低的,表现在:在学习中,不少学生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无动于衷;在生活中,许多学生自私冷酷,缺乏公德心、同情心、责任心;在写作中,写不出能体现高雅情趣、伟大人格和卓远见识的文章。甚至,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他们厌学、网瘾、早恋、打架、酗酒、不服管教……很让家长和教师头疼。作为一名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无论他学习了多少专业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如果他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创设充满审美情景的课堂
语文教学要创设充满审美情景的课堂,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和很好的语文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崇高的人格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高尚品格的学生。要创设审美情景的课堂,教师还要有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庄重优雅的教态;教学语言做到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漂亮。这样,教学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才会感受到“如坐春风里”的陶醉。我上《背影》时,首先动情地讲起自己的父亲(我父亲很淳朴、忠厚,一生光明磊落,很爱我们,刚过世不久。)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成长,全班同学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看时机成熟,我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我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情绪收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学生不但深刻地理解了本文主题思想,也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二)感受文本中美的语言激发审美情趣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使学生感受美的语言,激发审美情趣:一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美的语言。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我先展示三峡的图片,让学生边观看图片边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随这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把那段难以言传、只能意会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朗读,体会到了三峡的山(奇、秀、险)、水(急、清、绿)的特点,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又如,《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文中处处流露作者对母亲的敬仰爱戴之情,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反复的、感情的朗读,把作品中“爱母亲”、“感激母亲”之情让学生得到了深刻感染,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的爱母之情。二是引导学生推敲、欣赏传神词句。一般的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分析鲁迅的《孔乙己》时,我抓住那传神的“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的描写,让学生认识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与众不同,深刻了解到封建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如分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一个“绿”用得多么传神!满眼的绿,生机勃勃的绿,那种喜悦,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跃然纸上!这样,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美的感染和熏陶。
(三)品味美的形象和意境激发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和意境,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和意境。如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威船长,危难关头,他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的感人形象;《春》描绘的五幅充满浓郁春意的图画的意境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捕捉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在教学童话《七颗钻石》时,我注重分析文中的小女孩,她把得之不易的救命水一而再再而三地分给别人,最终感动上天,让普天下的人都得救的无私助人为乐的形象,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又例如,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大胸襟和先苦后乐的伟大抱负,从而学习他用一生践行“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当学生被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深深感动时,我重点分析董存瑞、黄继光、史光柱等英雄人物形象,这样,热爱、崇敬、自豪的感情就在学生心中澎湃,学生就会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开展审美实践,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任何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只有落实到个体的体验上才能显现其中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体验,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跃起来并尽可能达到它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在、课内学习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后,就向学生推荐阅读欣赏相关的作品。或者课内学习的名著片段章节,运用文学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或指导阅读原著。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感受美。教学《珍爱生命》这一单元时,我在清明时节期间带学生去当地一个公共墓地,让学生去观察前来祭扫的人们,记下有特别意义的碑文,很多学生都在活动中体验到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生命的敬重。不但如此,此次活动学生了解到我国清明节的活动不仅是祭奠,还有很多相关活动,比如踏青、赏春、放风筝、植树等等。感受生命的同时,学生还感受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这样,教师通过写作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如我指导写一篇题为《幸福》的命题作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让学生可以写享受生活的幸福,得到友谊的幸福,取得成果的幸福,大病初愈时的幸福、遭祸大难不死的幸福,帮助别人实现某一愿望的幸福。不可写只要有钱就幸福之类的话题。通过作文训练,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陶冶他们的性格情操。一句话,学生有了对世界美的感受,笔下的文章就会渐渐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总之,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有关审美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教学美的因素,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教文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