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令人害怕的”东西》梳理与解读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德语中的一对反义词,探究其不对称性在语义中的具体表现;接着,通过梳理弗洛伊德在该篇文章中所展开的写作思路,详细解读此论点是如何被作者论证的;最后,再从文学创作的虚构性出发,关注文学体裁对展现该心理的媒介作用。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文学虚构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发表过一篇“论‘令人害怕的’东西(The Uncanny)”,该篇论文收录于他的论文集——《论创造力与无意识(On Creativity and The Unconscious)》。在此部作品集中,他将研究的目光投向文学艺术作品里的人物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该学界研究中具有开辟性意义的理论体系。在他的心理分析论著中,多通过对艺术、文学等实例的引用对各个理论进行辅证。相应的,文学理论家们也常运用其心理学说,对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进行对读与重读。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到后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否定与抨击,但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和相关学派,对人类更进一步地了解自身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论‘令人害怕的’东西”是本书中“文学”部分的最后一篇。该篇篇幅较长,以诸多西方文学作品为主要的分析文本,另以生活经验和心理病例为辅进行论证。在最后一章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此篇文章的总论点,“害怕的感情来自受到约束的熟悉的东西。”[1]
   一.词义简析——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弗洛伊德围绕德语unheimlich(英译为uncanny)展开,通过对unheimlich一词历史性动态发展的分析,找出了它与反义词heimlich之间的关系。
   纵观全文,作者在开篇就对该词进行了全面的观察:首先关注了“heimlich”的含义,“‘unheimlich’这个德语字显然是‘heimlich’以及‘heimisch’(含义为‘熟悉的’、‘本乡本土的’以及‘象在家里一样的’)的反义词。”[2]接着列举了该词在各涵义下的现实应用。弗洛伊德发现,在英语和法语等词典中,有些语言没有一个确切的单词来描述这一心理。或即使存在,对此心理的释义也并不像德语词典那样充分详尽。同样的,中国学者们多将其译为“暗恐”或“忧怖”,是指所有引起恐惧、让人感到恐怖的东西,此外并无更多延伸之义。可见在德语之外,其他语言并未捕捉到unheimlich的深层义涵。
   发表过《有关害怕的心理学》的德国心理学家E·延奇认为,这种感情可以被归结为“理念上的不肯定”,他将产生暗恐的条件归因于人对其当下所处环境的认知。一个人如果越能清晰地识别出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那么他便会产生heimlich的心理;反之,这个环境中的事物和事件,便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他留下“unheimlich”的印象。因此,这种心理状态需要两者的结合:人不仅对产生害怕的事物有所熟悉,而且发生此情感时的环境是难以被识别或了解的。
   回顾heimlich一词,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第二义:“隐蔽的,看不见的,别人不知道的,秘而不宣的。”[3]在此含义上,unheimlich与它存在交叉性:“heimlich(熟悉的)一词的内涵包括一个向着含糊的矛盾意义发展,最后与其反义词unheimlich(可怕的)重合的过程。”[4]由此推断,无论是否产生暗恐的心理,(un)heimlich的出现都建立在无法被意识捕捉到的基础之上。另外,我们不难发现,heimlich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它的两大涵义体现了对立面的共生性。在哲学认知中,“矛盾”指的是事物间的对立性。作者认为,heimlich的两大类意思“并不矛盾,却十分不同”。
   (un)heimlich这一对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往往与社会的文化心理和人的认知心理有关。而对相关语词的理解,也关系到了文化发展之下的认知变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多样化塑造。
   二.文章结构——作者对文学的关注
   弗洛伊德在本篇的三个章节中,引用了较多文学故事以论证主次论点。与本书“文学”一章中的其他论文略有区别的是,多数论文择选的文本多出于同一体裁或是同一作家的作品,而此篇文本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也能从侧面看出,作者更关注于文学自身对心理的丰富性表达,以此论证中心论点。
   在第一章中,谈及心理分析家对被美学忽视的内容感兴趣——暗恐(uncanny)便属此范围。当时欧洲大战刚结束,由于无法完整阅读国外文献,学者们想要寻找产生暗恐的原因,便因缺乏文献资料而举步维艰。作者从E·延奇谈论“害怕”的论文中发现,由于感情的敏感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变化,因此他的研究不够确切。弗洛伊德提出了研究暗恐的两条思路:其一,根据词的发展变化,归结涵义;其二,搜集相关人、事和感知等实例,丰富涵义。弗洛伊德以前者为整篇论文之骨架,再以后者进行实体的填充,通过对两者的结合,形成对先前研究的完整补充。他认为,延奇的研究被限定在了“害怕”、“新奇”和“陌生”之中,并将暗恐归结为——人由于不能确认当下所处的周围环境,而導致在理念上的不肯定。作者在德语词典中发现,heimlich包含着细微差异——此中一义等于其反义词,并通过另一版本的德语词典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通过上一章词源的追溯,第二章便开始集中于现实生活和文学世界里的暗恐。弗洛伊德分析了文学作品为了尽可能达到艺术性效果,作者是如何使读者保持这种心理状态的。
   在本章中,他详谈了德国作家霍夫曼《夜景画》中“睡魔的故事”。霍夫曼的作品多具有神秘怪诞的色彩,其文本内容能推动对暗恐的研究。故事中,律师科佩留斯(Coppelius)和眼镜商科佩拉(Coppolla)的名字有着多重隐喻:名字的较高重叠度暗示这两个身份是由同一人扮演的;Coppella的意思是“坩埚”,这与主人公纳撒尼尔的父亲有关——化学实验使他父亲丧了生,因此Coppella也有着童年的痛苦之隐喻;同时,Coppelius也与Coppo有联系,意思是“眼窝”,这关涉到人类的阉割情节。作者也提到了他的亲身经历,描述自己是如何体验到暗恐的。    接着,弗洛伊德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证——事件的重复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性在某一程度上會使人的心理产生害怕的情感。相同或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被称为“巧合”,而诸多巧合的事件会使人产生复杂的情感,其中便有了“预感”的产生。作者在此讨论了两个问题:重复出现的东西会引起人本能的焦虑;“害怕”与“熟悉”的关联紧密,是因为某些脑中已存在的东西被约束起来了。
   由此,弗洛伊德在最后一个章节中,重回心理学分析,总结了暗恐的涵义:产生暗恐的情感源于令人害怕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往往产生于那些被个体或社会所约束的欲望。这种感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由于小说和童话等体裁对暗恐的表现有着极强的自由性和丰富性,这也是弗洛伊德在论文中多次引用文学作品的原因。
   三.文学显现——创作体裁的择选
   “使故事产生害怕效果的最成功的手段之一,是使读者不敢肯定某一特定的人物是人还是机械,而且还要把读者从这种不肯定中引开,以防止读者为澄清事实而作出即时反应。”[5]因此,认清现实与虚构,便是文学顺利构建暗恐的重要前提。
   要想真正进入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读者就应该听从作者所构想出的“现实”。只有使自己保持身临其境的状态,才能出现作者想要读者产生的情绪变化——困惑与茫然便是其中之一。由此,文学才算真正地实现了它的阅读和感悟价值。其实,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人物,读者也是受到作家摆布的对象。作家身为作品的造物主,在文学创作中有着最高的统治权。诸种文学体裁不仅可以增强对暗恐这一情感的刺激,也可以反向抑制它的产生。其中,喜剧和童话是最能抑制暗恐产生的文学体裁,它们都很明显地让人清晰分辨现实与想象。
   由于“童话非常坦率地采纳了思想、愿望万能的泛灵论的观点”[6],诸如小红帽和猎人从大灰狼肚子里找到了祖母等,童话极高的虚幻特性使得重复发生的事件并不会让人产生暗恐的情感。同样对于喜剧而言,其特征与忧怖的内核在情感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不过由于读者对文学虚构性有所知悉,便不会产生虚实判断的错误与冲突。
   此外,暗恐常常离不开作者在上帝视角下的渲染与塑造。这也显现出了一种文学特性,只要作者成功地把读者带入作品中,并且让他们对小说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重叠或交叉的错觉,那么暗恐的产生将变得极其容易。在文学作品中,将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混淆,让读者的主观判断产生一定的偏差,这也是某些作者的写作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 车文博译,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
   [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注 释
   [1](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56.
   [2](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25.
   [3](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28.
   [4](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32.
   [5](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33.
   [6](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孙凯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55.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迎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更好地讲解,还要对课堂进行延伸,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本文以小学课外文学经典阅读为例,分析其教学现状,探究了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外文学经典 文学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从小学培养学生对阅读课外文学经典的兴趣,增长见识,
期刊
内容摘要:于怀岸的《巫师简史》以20世纪湘西的真实历史为背景,演绎了传统湘西山寨以及整个湘西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小说延续了新历史主义的写作风格,从民间立场出发,肯定人的主体价值和偶然性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巫师简史》重构了20世纪湘西的抗战史诗,勾勒出正史背景下的湘西百年风云变化。   关键词:《巫师简史》 于怀岸 新历史主义 抗战史诗   于怀岸的代表作《巫师简史》中乌托邦理想的生
期刊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想问;给予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能问;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路径,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对提问方法进行反思,善于提问。   关键词:提问意识 提问能力 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和评价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
期刊
内容摘要:习作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作不但能反映出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目前小学生习作的失真现状十分严峻,这不仅影响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更影响学生诚实品质的形成,而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鉴于此,笔者研究习作教学中的失真现象,希望能为消除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习作教学 失真 策略   本文在对小学习作失真现状进行剖析
期刊
内容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佳作。文章将苔丝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苔丝纯真少女时期、失去贞洁之后、重新振作时期以及报复时期这几个阶段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描写。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人物形象成因并阐述苔丝这一人物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物形象 现实意义 悲剧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关于诱惑、爱情、背叛和谋杀的精彩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苔丝的美
期刊
内容摘要: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囊括着大量的德育知识,通过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有担当意识,德育教育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轻而易举的就能展现出来。在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下,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最高目标,目前德育教育在现当代文学教育中的融汇贯通效果不是特别显著。这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期刊
内容摘要:在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层级上,学生以多文本阅读为基础,能运用、分析和综合文本信息,并可以对文本中关键内容开展深层次的评价的思维水平就是高阶思维水平。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互文阅读促进学生分析思维的精准度和发散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凝练性和整体性的提升,促进学生评价思维深刻性和丰富性的生成。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 高阶思维发展 实践路径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
期刊
内容摘要:《末日迁徙》(Exit West)是英籍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于2017年出版的难民小说。小说中,作者聚焦全球化时代下的难民问题,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在难民迁徙过程中不同跨国经历和不舍、恐惧和焦虑选择的跨国感受的描写,表达出他对于难民问题的关注和希望解决难民问题的乌托邦愿景。本文将通过分析科技因素在难民迁徙过程中对母国情感变化的影响,加深对难民问题的认识,从而
期刊
内容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几年语文高考的“常课”,作文中的“任务”是指材料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驱动”就是在问题的引导下,在设置的情境中,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需要考生读懂出题人发出的“指令”,从这个意义上讲,“任务驱动型”作文实则就是阅读理解的一个“变种”。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文本进行特定话题的阐述,培养学生的“任务驱动”写作思维。   关键词:“任
期刊
内容摘要:《倾城之恋》是作家张爱玲于1943年所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记述了没落大家族女子白流苏与多情浪子范柳原相识并相爱的故事,最终虽然两人结为夫妇,但似乎只能维持十年八年的和谐生活,圆满的结局下依旧透露着浓稠的悲哀。文章拟从白流苏人物形象及其成因来探讨女性意识觉醒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倾城之恋 白流苏 女性意识 悲剧色彩   张爱玲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表《倾城之恋》这一短篇小说。探討了一个在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