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4日,新学期伊始,南昌市青云谱区科教体育局领导班子及全体教研员顶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分三组来到学校听课,拉开了青云谱区“局长进课堂”工程的帷幕。
上午8:10,徐坊学校三(1)班教室像往常一样上课,令人新奇的是在教室后排多了一个旁听者,原来是该区科教体育局局长陈忠良正和同学们一起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课。他一边听一边记,神色认真而严肃,不时还点点头。课后,陈局长参加了学校的集体评课活动。他高兴地说:“今天听的推门课,课堂气氛很好,师生互动默契,老师教学准备很充分。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这样认真对待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一定会更好。”
据悉,自青云谱区区委、区政府提出“塑造教育品牌,打造教育强区”战略以来,该区科教体育局党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努力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2009年春季开学,该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区属25所学校中全面推行“局长进课堂”工程,以“一不三评”的方式(不打招呼推门听课,评学校的教育管理、评教师的教学常态、评学生的学习风气),创新管理方法,客观地检阅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掌握该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全区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不止是压力
“‘局长进课堂’,让我们老师的确感到了压力,但不久这种压力就转化为我们专业成长的动力,我希望哪一天局长也来听我的课。”京山小学罗建春老师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持类似看法。“局长进课堂”活动其实不止是给教师压力,还给他们以动力和激励。领导和专家亲临一线听教师讲课,一方面可能会给讲课的教师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会督促教师更加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在平时,老师们也会自觉地把每一节常态课当成公开课来上,自己给自己施压,久而久之教学业务水平就会得到提升,从而间接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由怕“局长进课堂”,变为盼“局长进课堂”。
不止是听课
“‘局长进课堂’不能走过场,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认认真真地听课,实打实地评课,否则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效果……”主管教学工作的余强副局长如是说。教研员接到听课通知后,都按时下到学校,上课铃一响就直奔教室推门听课。一听往往就是一个上午,一记往往就是一本本子,有时连课间都来不及休息。下午是检查教学常规和评课时间,教研员来到教师的办公室,检查教案、作业和试卷的批改情况,并与一线教师探讨如何写教学反思,如何优化作业批改等专业教学问题。在评课时,大家既评上课情况,又评课堂常规;既评改革意识和创新程度,又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任课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实现了调查、研究、指导、引领的有机结合。
一个学期下来,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员人均听课超过40节,每个人听课笔记足足有一万余字。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员能最直接、最及时地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整个学校教学的运作情况,能使教育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决策打好基础。在“局长进课堂”的活动中,教研员还创造性地与学校老师开展“同耕共进”活动,与一线教师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专家手把手的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当“局长进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管理机制后,学校和老师们都有一种期待,他们期待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认可。
不止是检查
实施“局长进课堂”工程伊始,很多学校怕被检查出问题,怕学校声誉受影响,怕在学校教育目标管理考核时扣分,有应付检查的苗头。
针对这种情况,局党委副书记万华木在大会上坦诚地说:“‘局长进课堂’检查教学常规绝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了解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切实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目的。”
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课堂中,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在行动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实现了观念的转变,为全区的教育工作者带了好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该区在“局长进课堂”的带动下,实施了“校长进课堂”工程,并严格规定了每位校长每周至少听课2节,每年听课、评课节数不少于80节。“局长进课堂”活动渐渐地成了转变领导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的自觉行动。◆(南昌市教育局供稿陈雷军执笔)
上午8:10,徐坊学校三(1)班教室像往常一样上课,令人新奇的是在教室后排多了一个旁听者,原来是该区科教体育局局长陈忠良正和同学们一起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课。他一边听一边记,神色认真而严肃,不时还点点头。课后,陈局长参加了学校的集体评课活动。他高兴地说:“今天听的推门课,课堂气氛很好,师生互动默契,老师教学准备很充分。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这样认真对待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一定会更好。”
据悉,自青云谱区区委、区政府提出“塑造教育品牌,打造教育强区”战略以来,该区科教体育局党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努力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2009年春季开学,该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区属25所学校中全面推行“局长进课堂”工程,以“一不三评”的方式(不打招呼推门听课,评学校的教育管理、评教师的教学常态、评学生的学习风气),创新管理方法,客观地检阅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掌握该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全区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不止是压力
“‘局长进课堂’,让我们老师的确感到了压力,但不久这种压力就转化为我们专业成长的动力,我希望哪一天局长也来听我的课。”京山小学罗建春老师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持类似看法。“局长进课堂”活动其实不止是给教师压力,还给他们以动力和激励。领导和专家亲临一线听教师讲课,一方面可能会给讲课的教师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会督促教师更加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在平时,老师们也会自觉地把每一节常态课当成公开课来上,自己给自己施压,久而久之教学业务水平就会得到提升,从而间接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由怕“局长进课堂”,变为盼“局长进课堂”。
不止是听课
“‘局长进课堂’不能走过场,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认认真真地听课,实打实地评课,否则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效果……”主管教学工作的余强副局长如是说。教研员接到听课通知后,都按时下到学校,上课铃一响就直奔教室推门听课。一听往往就是一个上午,一记往往就是一本本子,有时连课间都来不及休息。下午是检查教学常规和评课时间,教研员来到教师的办公室,检查教案、作业和试卷的批改情况,并与一线教师探讨如何写教学反思,如何优化作业批改等专业教学问题。在评课时,大家既评上课情况,又评课堂常规;既评改革意识和创新程度,又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任课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实现了调查、研究、指导、引领的有机结合。
一个学期下来,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员人均听课超过40节,每个人听课笔记足足有一万余字。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员能最直接、最及时地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整个学校教学的运作情况,能使教育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决策打好基础。在“局长进课堂”的活动中,教研员还创造性地与学校老师开展“同耕共进”活动,与一线教师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专家手把手的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当“局长进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管理机制后,学校和老师们都有一种期待,他们期待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认可。
不止是检查
实施“局长进课堂”工程伊始,很多学校怕被检查出问题,怕学校声誉受影响,怕在学校教育目标管理考核时扣分,有应付检查的苗头。
针对这种情况,局党委副书记万华木在大会上坦诚地说:“‘局长进课堂’检查教学常规绝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了解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切实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目的。”
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课堂中,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在行动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实现了观念的转变,为全区的教育工作者带了好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该区在“局长进课堂”的带动下,实施了“校长进课堂”工程,并严格规定了每位校长每周至少听课2节,每年听课、评课节数不少于80节。“局长进课堂”活动渐渐地成了转变领导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的自觉行动。◆(南昌市教育局供稿陈雷军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