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充足的精力,也需要有灵敏的头脑、拼搏的精神、承受挫折的压力的心理能力。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体育运动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休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这一概念即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躯体没有疾病、伤残或不适的状态。这种健康观是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是以生物学观点看待疾病与健康的问题,未能意识到心理与社会因素是构成健康的关健因素,因此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不少问题,如自卑、焦虑、烦躁缺乏进取心,不能经受挫折,不能适应社会,近几年,报纸、电视、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报道:某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杀害母亲;某小学学生王某因老师批评几句而离家出走,或放弃学业……等,类似这样的事情,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和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1)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独立性;(3)控制情绪,解除紧张;(4)有助于形成友谊;(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 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优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2、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如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3、 人际关系和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支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图1),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自我概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运动能力吸引的身体 身体的抵抗力 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图1)
  5、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中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6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7、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总之,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意义深远。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要为明天造就合格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雪琴《體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2]周成林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3]体育与健康课程解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激发兴趣渗透思想      一、 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爱护学生
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心理特征和生理发展上的差别是存在的;对数学的爱好和兴趣,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普通高中,学生差别更大,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就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实行
期刊
【摘要】: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式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  关键词:三生课堂 数学教学非线性思维教学模式    “三生课堂”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校情、基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基于发展而提出的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的校本化概念,它主要包括生活课堂、生机课堂和生命课堂。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中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创新;二、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三、确立学生主体
期刊
期刊
从1980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剧增,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这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不仅要承受
期刊
[摘 要]分数问题解决的教学,一向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仍然是教学中的难题,依赖套路显然不提倡,“解决问题”的教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它应该与计算、概念及其他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建立“标准量”的概念,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加强练习,是掌握解决“分数应用问题”方法的保证。  [关键词] 理解意义建立概念掌握方法  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