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二战前后德国的工业政策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业政策是德国法西斯政权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粹党的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业独立、卡特尔化、国有化和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等几个重要方面。德国纳粹的工业政策,是服从于纳粹法西斯发动对外战争与称霸世界的政治意图,反映了纳粹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关键词:二战;德国;工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K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86-04
  工业是德国法西斯政权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德国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的物质保障。工业政策是德国法西斯政权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粹党工业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其发展演变对纳粹的上台、政权巩固和对外战争甚至败亡都有着重要影响。一、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德国的工业界同纳粹政权有着特殊的关系,纳粹党的上台曾得到了工业巨头的大力支持,德国的工业界与纳粹政权逐渐形成一种所谓“经济和国家共栖现象”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首先,工业界和经济界的巨头以“国家干部”身份控制着各级工业部门。德国依然保存垄断资产阶级的最主要组织“德国工业家协会”。1933年7月15日,希特勒政权设置最高的经济机关“德国经济总会”,在“德国经济总会”17名成员中,5名纳粹党人,12名大工业家、大银行家和大商业代表,其中包括梯森、伏格勒、西门子、波施、施罗德等。1934年11月27日,德国经济总会颁布《德国经济有机建设条例》,规定把全德经济合并成工业、商业、银行、保险、能源和手工业六大组,工业部门最为重要,工业组又分为7个主要组:采矿和冶金组,机器制造和改造组,铁和五金器具组,建筑与建筑材料组,化学纸张与印刷组,皮革、纺织和服装组,食品与饮料组。这7个主要组再分为32个贸易组,例如采矿和冶金组分为采矿、铁生产、铸造等等,机器制造分为制铁、制钢、交通工具、飞机生产等等。这32个组又再分若干专门组和专门小组,例如机器制造下有纺织机器专门组,该专门组下面又有纺纱机器专门小组。每个工厂或商店按照其主要生产品的种类加入各专门小组。同时全国按区划分为18个经济大区,下设44个经济组,经济组下又分350个专业组660个专业小组。其中不设经济组的手工业大组,其下直接设有52个全国性行会联合组、15000个行会和70个区手工业会。工业经济大组是由31个经济小组包括131个工业小组和137个工业分小组组成,属于这些小组的还有代表一个工业或一个工业部门的332个地区小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生产管理体系。企业领袖全是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可以决定从财政预算、企业原料的分配到订货等事项。
  国家还强使小企业并入大企业。1937年10月,纳粹政府颁布“改革股权法”,解散资本在10万马克以下的股份公司,禁止创办资本在50万马克以下的新公司,德国的股份公司从1933年的9148个减少到1941年的5418个。这些措施大大有利于垄断资本家对中小企业主的吞并。
  其次,垄断资本家从纳粹政府扩军备战政策中攫取了巨额利润。在纳粹统治年代,一批纳粹头目摇身一变成为新财阀,戈林集团就是典型代表。1937年7月,戈林宣布成立“赫尔曼·戈林采矿钢铁冶炼股份公司”,短短几年内,他利用权力吞并其他公司,使该公司成为德国最大的康采恩。戈林康采恩规模巨大,共有117个工厂、69座矿山和冶炼厂,还有156家贸易公司、46家交通企业、15个建筑公司。资本进一步集中于各康采恩手中,到30年代末,康采恩已经控制了全国股份资本总额的85%,1939年,德国国家垄断资本约有250亿马克,占全国总资本的20%以上,控制了全国政治及经济命脉。[1](P36)法西斯政权成为垄断资本及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
  纳粹国家极力加强对经济生活全面管制,把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体制变为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的体制,这是一种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目的是要保证纳粹扩军备战的需要。
  二、实行工业独立
  纳粹政权打着“民族利益”和“保卫祖国”的名义,以实现工业独立。除燃煤外,在20种战争不可或缺的战略原料中,德国缺少所有最重要的战略原料。希特勒担心在未来战争中遭到封锁,非常重视提高战争物资的自给自足。1936年4月8日,在纽伦堡党代会上,希特勒提出了一个旨在使战略物资和原料自给自足全面备战的“四年计划”,任务是:德军必须在四年内做好准备;德国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做到能够应付战争。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燃油、合成橡胶、钢铁、化工工业,减少德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宣称“在四年之内,德国必须摆脱对所有外国原料的依赖”。为此,戈林被任命为“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设置“四年计划中央办公室”,下辖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生产及分配办公室、农业生产办公室、劳工办公室、价格管理办公室和外贸办公室等。纳粹政府重点解决矿产品和战略物资短缺的难题,拨出巨额资金,开采和提炼贫矿,生产合成原料,挖掘国内潜力。纳粹政权提出在国内解决煤、钢铁和原料自给的方针以及国家对军备所需新的、代用的原料(如合成橡胶)等的生产给予巨额补贴和特权,重工业界巨头借此大获其利。1937年7月建立的“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是纳粹政权组织“自给自足”经济的代表。该企业公司原是为了开采萨尔茨吉特的贫铁矿而建立的,[2](P19)70%的股票由政府收买,其余由资本家认购。
  “四年计划”的实施及要求发展合成制造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化学、冶金、纺织和食品等工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替代原料项目,如人造橡胶、人造织物、人造燃料和由德国自己原料制成的其他产品。原料供应的自给自足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德国已能生产出足够的烤面包用的粮食、土豆、糖、肉、牛奶和普通蔬菜,一部分食品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得到了自给自足。不过饲料、水果、蛋类和脂油仍不足,有40 %的脂油消费量必须从国外进口。
  在总体战争经济体制下,政府限制消费工业的生产,迫使许多手工业关闭,德国不论在工业产品还是农产品方面,都未能取得真正的自给自足,[3](P73)除人造橡胶工业外,钢铁和橡胶方面自给自足化的努力效果不是很好。铝矾土、铁和铜矿砂等的原料储备难以满足半年之需,1939年,德国需要的重要原料仍然依赖于进口。铁矿砂和石油仍需要从非洲、欧洲国家进口。1939年德国在铜、铅和锌方面甚至比1933年更依赖于进口矿砂。在德国化学工业成功地生产出足够的橡胶时,1938年纺织原料大约还有80%必须依赖进口。   三、强制实行卡特尔化
  卡特尔在德国历史悠久,起源于19世纪的后半期,德国工业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已经高度卡特尔化了,和美国的态度正相反,工业部门的高度集中化在德国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弊病。
  纳粹夺取政权时期曾经公开激烈地反对卡特尔,认为它们都是“民主财阀”的资本主义代表。他们向小生产者和地方工商界允诺,一旦他们夺取政权,必定解散卡特尔。但是纳粹获取政权以后发现卡特尔能影响生产、价格与销售,可以借此建立对德国经济的深远统治。于是纳粹政府强制实行卡特尔化,通过卡特尔来统治德国的工业。1933年7月15日,纳粹政府颁布两项法令,规定卡特尔有权合并其他企业和禁止建立新企业,强令尚未实行卡特尔的中小企业加入所谓“义务共同体”,或组织新的卡特尔,或同大企业签订保证合同,促使企业合并。先后就有20多个重要工业部门被强制实行卡特尔化,新成立的卡特尔领导人由纳粹政府直接任命。[4](P270)
  强制实行卡特尔化,大企业吞并中小企业,垄断资本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的垄断。以克虏伯康采恩为例,它获得了大量的国家军事订货,从1932—1933年度的932万马克增加到1937—1938年度的14500万马克,增加了145倍;而其利润则从1932—1933年度的650万马克猛增至1937—1938年度的12100万马克,增加了176倍。[5](P340)卡特尔的数目迅速增加,1930—1936年,德国已登记的卡特尔总数,由2100个增加到2500个。纳粹统治的卡特尔管理非常广泛,从防止工业的生产过剩、采用新原料、平衡大中小企业间的利益、保障工业生产方式独立性、防止过度机械化到维持企业分工等许多活动。
  从1933年至1939年,纳粹还建立了以工商业自治团和手工业自治团为中心的职业与区域组织体系,领导除农业外的一切工业性商业性的金融活动。工商业自治团采用强制、领袖与自管原则,规定一切德国经济事业必须加入组织,否则必受巨额罚金、责罚乃至取缔。
  自1938年以来,各卡特尔与工商业自治团合作,并在其监督下执行政府命令。还规定凡与卡特尔有密切关系的人不能兼为工商业自治团全国性各组或贸易组的职员。这样,卡特尔变成纳粹政府控制国内工商业或兼并国外工业的经济工具。
  四、推行工业国有化和再私有化
  早在19世纪末德国就已经出现工业国有化与再私有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立了一些庞大的重工业国营康采恩,如工业企业联合股份公司和希贝尼亚煤矿公司。一般来说,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掌握生产资料和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但是在危机期间,为了拯救面临困境甚至破产的企业、银行,国家常常由国库拨款收购它们的股票甚至整个企业;当经济复苏之后,又将这些重新盈利的企业再转让给资本家。同时,由于战争经济的需要,在风险较大的军工企业与一些同军事关系紧密的工业部门,也出现由国家投资经营的大企业。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为拯救面临破产的私营银行和企业,国有化规模迅速发展。据当时《德国统计季刊》的材料,1932年1月国家参与的银行和金融股份公司达83家,国家拥有资金78亿马克,占这83家银行和金融公司总资产的566%,占整个金融行业总资金的174%:参与其他工商业股份公司的达463家,国家拥有资金共约20亿马克,约占这些公司总资金的一半。
  为了赢得选举,纳粹在《25点纲领》和宣传中曾主张对托拉斯实行国有化。但希特勒当政时,德国经济在扩军备战的刺激下复苏起来。纳粹政府就将国家掌握的、重新盈利的企业和银行股票,再转让给私人资本家。1936—1937年,由于纳粹政府急需资金,再私有化达到顶峰。纳粹政府将国家掌握的联合钢铁公司、德席马格造船公司、汉堡南美航运公司和德累斯顿银行、商业银行、德意志贴现银行等大企业和银行的股票,重新转让给垄断资本家。在金融业,1937年纳粹政府清理了国家在各大私营银行的股份。纳粹德国在工矿企业中同时存在着再私有化与国有化的双向发展。在不能盈利或要冒很大风险的领域,尤其是随着强调“自给自足”和第二个四年计划开始实施之后,纳粹德国的国营企业和半国营企业有较大发展,最典型的就是赫尔曼·戈林股份公司。这家国营大康采恩是按照希特勒关于四年计划所说的“如果私人经济认为对此不能胜任,那么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自动去完成这些任务”,由戈林于1937年7月23日创建的。起初国家拨款500万马克,1938年资金增至4亿马克(其中265亿马克原始股由国家认购)。这家国营康采恩是从战争需要的“自给自足”原则为开采和加工德国境内的贫铁矿而建立的。[6](P128)
  总的来说,纳粹德国的国营经济所占的比重相当很小,甚至还比不上魏玛共和国时期,大约只有10%。如果除去铁路和邮电部门(这两个部门是全部国有化的),国营企业(包括银行)的资金总额,1936年仅为194亿马克,1938年德国国营企业333个,资本213396亿马克。战时,德国的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如铁路、邮电、煤气、电力等国营企业的资本在全国资本总额中占90%以上。
  五、确立以军事工业为主的
  总体战争经济体制“大炮代替黄油”,希特勒上台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一直是德国工业政策的目标,使整个经济为侵略战争做准备,建立与扩军备战政策相适应的总体战争经济体制。
  纳粹政府授权施佩尔建立主要委员会和工业瑞恩。工业瑞恩负责军备成品的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半成品和附件,并且各自负责管理电工产品、有色金属、工业玻璃、陶瓷制品等物质产品。工业瑞恩分成专门瑞恩,然后再分成工作瑞恩。所有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全是技术专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任务是保证军备工业采用最有效的生产方法,提高工厂的专业化程度,减低材料和劳力的耗费。
  纳粹政府还规定,所有工业企业都必须为军备服务,否则就得关闭。据此,许多工厂企业和工人被迫转入军工生产。纳粹承诺到1940年生产40万辆“大众”牌汽车,但是翘首以待的购买者一辆也没获得,因为生产汽车的工厂转向了战争生产。[7](P485)1934年初,德国国防工作委员会批准了在未来战争中动员约24万个工厂供应战争订货的计划。1935年,有300多家工厂投入军火生产,其中有近60家飞机制造厂、45家汽车和坦克制造厂、15个军用造船厂和80家火炮制造厂。1932年至1935年,德国用于军事生产费用达1亿马克。1942年初,希特勒还亲自下令征调每月不少于300000吨的钢用于军火生产。   德国工业结构各部门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1939年6月德国生产资料的生产超过1928年47%;1932年消费资料的生产为220%,仅仅超过1928年13%;1938年与1928年相比,德国的汽车产量增加153%,而棉纺锭数却减少74%,德国工业结构更趋不平衡。
  1943年英国和美国为消灭和瓦解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系统,开始轰炸德国的潜艇工业、航空工业、交通运输系统、石油工业以及其他军事工业,尤其是鲁尔区等重工业基地。德国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1945年3月钢的产量只有1944年平均日产量的15%。煤的开采量下降了84%,焦炭的产量下降了62%。德国经济的总衰落反映在军械和军事技术装备的生产上。3月份生产的军用产品比1944年7月下降了65%。1945年第一季度,主要武器与弹药的生产量大幅减少,以致德军统帅部已没有能力为军队作战组织正常的、足够的补充。飞机的生产量勉强补偿损失的50%。坦克的平均月产量为333辆,而1944年则为705辆。火炮和轻武器以及弹药的产量是1944年平均日产量的一半。[8](P3)日益衰退的工业生产能力也预示了德国纳粹势力及其扩张政策的必然败亡。
  综上所述,从二战前后德国法西斯统治期间实行的一系列工业措施来看,其工业政策是法西斯政权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断扩大的军备需要客观上促进了军火工业和相关产业的畸形繁荣,并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为纳粹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重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然而,德国法西斯工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工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满足德国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纳粹法西斯发动对外战争掠夺国外资源及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反映了纳粹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参考文献][1]刘永生.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2]Christoph Buchheim. German Industry in the Nazi Period Vol.3[M].Wiesbaden:Steiner,2008.
  [3][德]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Arthur Schweitzer. Big Business in the Third Reich[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4.
  [5]吴友法,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Roderick Stackelberg.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Nazi Germany[M].New York: Routledge,2007.
  [7][美]克劳斯·费舍尔.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0.
  [8][苏]沃罗比约夫,希曼斯基.希特勒末日[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
  Industrial Policy in Germany around the Second World War
  LI Fu-se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policy w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conomic policy of the German fascist regime, including the Nazi 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 industrial independence, cartelization, nationalization, and total war economic system. Nazi German industrial policy was subordinated to the Nazi fascist political intention to launch a foreign war and to dominate the world, reflecting the essence of the Nazi fascist dictatorship.
  Keywords:The Second World War; Germany; industrial policy
  〔责任编辑:李官〕
其他文献
摘要:自我问题既是哲学探究的永恒之谜,又是现代性语境之中最为根本的显题之一。马克思将自我置于“社会—个人”的二维关系框架中予以探讨,在他看来,个体自我始终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自我与生俱来地栖居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之中。真实的生活世界为自我建构并确证其自身提供了可能性场域,而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则成为自我实现其本真性理想的现实途径。马克思对个体自我的解读与构建,为其破除近代以来“实体化自我”提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帕尔默教育理念,致力于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内心世界。试图从国际汉语教师海外教学事例中探寻如何驱动教师内心力量,进而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主张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的独特性看待教师内心关怀的必要性,理解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文本,营造教师精神家园,引导国际汉语教师向成为拥有心灵智慧的内心强大的领导型教师方向发展。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教师专业成长;
期刊
摘要:贵州高校大学生人格总体上是健康稳定的,由于诸多特殊原因,也呈现出自卑、懒散和抗挫能力差等一些不同发达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性格特质。在民族地区可通过提升大学生自主塑造健康人格的能力,营造和谐、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创造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环境等途径来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格; 塑造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
期刊
摘要:在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当代家庭观不断对传统家庭观进行扬弃。它在演变过程中,不仅对家庭而且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效应。社会效应主要包括社会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当代;家庭观;社会;效应  中图分类号:C91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45-0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属于思
期刊
摘要:在人格权制度的发展完善上,国际人权保护及其现代解读扮演着重要角色。卡洛琳诉德国案提供了一个从外部视角研究人格权的机会。该案推动德国法院逐步趋向欧洲标准,加大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力度。这种推动力的源泉在于《欧洲人权公约》的法制化。  关键词:人权;人格权;卡洛琳诉德国案;欧洲人权公约;德国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D9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14-0
期刊
摘要:作为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一直是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与基础,更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并获得竞争优势地位的必要条件。了解和分析日本企业“不二越”到技术创新特点,并从产业政策、创新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分析其成因,对于探讨我国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特点;政策;产业内分工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全国地方经济广播近年来已不是当年“珠江模式”的风光无限,在央广“经济之声”不断蚕食地方经济广播节目市场的同时,如何改革经济广播是各地方台不断探索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陕西经济广播于2010年开始的“圆盘式”经济资讯节目为切入点,较全面地介绍了陕西经济广播的改革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地方经济类型化广播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广播;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927文
期刊
摘要:郭沫若原来对武训的评价是持论公允的,兼顾了武训其人,把握了历史但又没有全部把握历史的两个侧面。经过文艺上的批判运动,郭沫若的学术品格、学术风格发生了两种转变:由原来的知识分子传统的代表者向主流文化的代表者转变;由人民本位的陈述立场向官本位的陈述立场转变。这是“左倾”政治对文化、学术的挟持和强制性要求的极不正常的产物。因此,我们探讨《武训传》批判对郭沫若学术品格、学术风格转变的影响,不仅有利于
期刊
摘要: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河北省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出口效益低下,竞争力较弱。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贸易的不和谐,与河北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贸易摩擦增多。因此,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对外贸易;外贸结构;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
期刊
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善;德性;实践;幸福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13-03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