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及其滥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与审美的结合似乎是天然和必须的。因为,这种结合可以有效地将美、美德、爱、自由、平等这些可贵的思想和精神传达,并使之得以有效的传承。事实上,审美是一种境界。它需要将自我的全身心投入其间;也需要激发起沉潜于主体心里的意识和情感及其参与;更需要将自我的自由和理性灌注其中。唯有如此,审美才能真正到达美的彼岸和真善的空间。
  然而,问题恰恰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这些?即如何让他们学会真正的审美?
  语文对此当然责无旁贷。然而,对于语文审美却言人人殊——但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记得童年的美好、青春的惆怅和美丽的爱情;也都能记得那一篇篇带着美丽与哀愁的唐诗、宋词;也还能感动于幼时师长的一番番谆谆教导或温情慰藉……因为这些首先都是美好的,但更因为它们都曾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故而其绵延邈远、思念绵长。时间的灰烬幻化为记忆之船,使我们停泊在这些美好里。所以,美就在于这些“逝去的美好”中;在这些真实与虚构之间;在这些难以言传的真与善的温情余温里……审美是一种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我们需要的是体验——而且往往是针对那些微观的个体或偶然的事件。断然滥用审美,必然会将审美带进死胡同,也会将审美引入难以把捉的神秘中。所以,语文的审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关注个体与偶然或美的瞬间。审美不需要宏大的历史和思想,它需要的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审美将个体带入美的时空之间,我们只需要感悟和体验——甚至不需要判断。语文审美就是要将这些深深融入到教学和思考中,灌注到学生和教师的魂魄里。
  然而,当我们终于将那些僵死的教条从书本和课堂甚至我们的思想里慢慢抹去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已深陷审美滥用的漩涡里。美,正以一种异样的姿态展现在语文审美里。但我们无法真正看到它的原有姿容;而且它还同时遮蔽了其他的类存在。
  
  1.语文审美的泛化
  如果说语文审美过去是被压制的或压抑的,那么,现在它却是以一种矫枉过正的形式和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语文及其教学之中。即是说,美与美化现象遍布滋长。体现在语文教材中,这种倾向日趋明显。由于语文教材编写权限的放开,在一些地方编选的教材或校本教材里,温情悲情书写、文化感伤书写、都市时尚情调占据主流空间。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域、文化、素养的差别也使审美泛化的倾向有各自不同程度的体现。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受其影响的学生们正在被审美泛化困扰。他们无法在审美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残酷、庸常之间做决断——二者的冲突日趋显著,以至他们完全将语文及其审美和现实人生割裂开来。而事实上,这二者本是一体的;也是不能被割裂的完美。
  我们似乎暂时还不该忘却“风格即人”“美在生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诸如此类的经典教导。因为,美在当下、美在处处、美在个体。——而将人生与审美完美地融合在自我的心底则是自宗白华、朱光潜以来的众多美学家理想的起点和归宿。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自我都拥有超绝的美的眼光和审美心态,但这却是我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因此,如果我们割裂了审美和人生,那么,审美将失去真正的意义和存在的空间。这就是说,学生们在审美泛化时代的境遇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警觉。
  罗丹曾说:“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混淆“美”与“美化”;不能将审美带入到泛滥的境地之中。这其间,语文教材是始作俑者。因为语文教材是一种导向和标尺,所以它的任何改动和变更都将会引起过度的诠释和无限的解读。如上所说,语文教材的审美泛化倾向将语文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引入一个审美泛化的境域之中。但我们必须知道,任何滥情主义、悲情主义,甚至是审美主义都会导致不健康的、消极的审美和审美心理出现。同时,语文教材在选取这些文章时已经割裂了文本具体的情境,而这必然会导致无限解释循环和损害解释的有效性。而最终会使审美泛化并导致滥情主义。
  而审美视角主义也将历史和时代的文本无限放大或缩小。这其间,我们会过度关注那些与我有所需的文本,而舍弃相悖者。——这无疑对于语文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害。我以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滥情倾向和情感虚假状况大都来自于审美泛化。
  语文教师作为施教者在新课改中必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语文教师的审美泛化或情感主义也必然会使得审美泛化得以进一步扩大化。诚然,那些情感书写和文字自然至关紧要。但经由教师的审美泛化解读之后,它们将慢慢演化为一种模式渗入教学和学生思想之中——而这正是症结所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看出端倪。而说到高考作文,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高考作文也是审美泛化的受害者和作俑者。比如:被高调赞美的2009年北京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6年上海作文题“我想握着你的手”;2005年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200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面对大海”等等。这些作文题的取向明显具有诗意化也是随意化的倾向——它们虽然可以给学生很大写作空间,但依然会强烈诱使学生朝向诗化、散文化之类的审美范式走去……
  当然,这并非就是说审美主义或情感主义一无是处或不必要。而是说,当它被过度放大、复制、以至泛滥之后,必将会遮蔽其他的类存在,也必将会给自身带来伤害!
  
  2.审美的道德化
  长期以来,伦理和道德主义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乃至教学中甚嚣尘上——而这也是我们深受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当这一神圣光环逐渐退去,美被逐渐还原为其自身之后,道德主义却以新的形式出现。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等人性化思潮逐渐深入人心,而传统伦理观念、道德教诲纷纷演化为性灵小品之类的文字里。我一直以为,《读者》之类的杂志中学生绝不能看,因为它对学生的伤害绝不仅仅限于写作本身。一则短小、真假难辨的故事配上优美、婉转的抒情看似完美无缺,实际却引导学生走向一种“四不像”的文体写作。当然,这还仅仅是指写作本身。如果单从功利道德主义模式来看,这种写作堪称完美——至少,它可以使人轻松和愿意接受道德教化和浸染。它的文本很显然是美与善的完美结合——这也是这类刊物受到追捧和热卖的原因所在。只是,这样的文本和写作并不适合初学者和中学生。当这类文本和模式被引入语文中之后,语文审美自然就向功利道德化陷落。
  康德曾有名句言:“美是道德的象征。”——这必然会使审美道德主义者深受鼓舞。但他们恰恰忘记了康德是将美、真、善严格区分的。虽然他认为一切真与美最终必将走向善,但他是将善作为人的最高尺度来看的。也就是说,康德的所谓“善”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之上的“善”,而是他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所谓“至善”。即“上帝”或永不可及和不可把捉的“理念”或“物自体”。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将康德的“善”或“道德”庸俗化;也不能将我们日常功利主义道德审美形而上化或康德化。我们所关注的道德是日常的、琐碎的伦理,所以语文审美将要反对的就是将审美功利道德化。
  美,其实是每一个人沉潜于心底的梦。它必将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缓缓击中你柔软的心扉;也必将会使你慢慢为其所化、以至难于言说——所谓“大爱无声”“真水无香”“至美无美”说的即是此意。这就意味着,语文审美要教给我们的正是这种无形的感化、领受和浸染;而并非喋喋不休的诱导和劝诫。朱自清两篇著名的散文《背影》与《荷塘月色》现在都入选中学课本,并饱受赞誉。然而它们的境遇却是不同的:《荷塘月色》因其晦涩和感伤早期并没有被收录——即是收录了也是评价不高或是被批判的。相反,《背影》却以其强烈的伦理和道德主义精神被收录并受到赞美。原因何在?其实,主要是前者道德主义不够。事实上,即使是《背影》,据考证从上个世纪20年代发表之后,在中学选本里也是几进几出——原因就在于《背影》中的道德和伦理情怀还不足以让传统道德伦理满意……
  现在,当我们回到文本本身之后,我们能够发现两篇散文都是经典。它们都有自给自足的价值——我们任何的阐释和解读都是多余的饶舌。但《背影》现在还依然往往被解读为伦理道德性较强的散文;而《荷塘月色》往往被看重的却是那几段朗朗上口的优美写景抒情文字。所以,我坚持认为:语文审美功利道德主义是审美滥用的关键症结;语文审美视觉主义是它的推助器!
  这样的审美道德化倾向也必然会带来群起效尤:当前高考作文已经有意避免这一点,但依然还是在不知不觉中高扬道德的标尺。我无意否定道德的作用和价值,我反对的是将审美功利化和道德化。而高考作文确定这些引导性的标尺本无可厚非,但它却慢慢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和引诱。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全国作文题“心灵的选择”;2005年黑龙江卷作文题“位置与价值”;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这些作文题拥有强烈的“能指”——学生不由自主将会为其牵涉——当然,这也正与他们在语文审美那里所得的甚为契合。只是,我想问的是:这样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思考和审美的空间?它会将语文及其审美引向何处?
  语文在现代成为最受诟病的学科。也许是因为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可对其指手画脚;也许是因为语文自身前行路的愈走愈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正在艰难蜕变——只是这种蜕变来得有点晚了些。而作为审美的语文必将会在语文中占据主导——但不是泛化审美的语文;也不是功利化、道德化的审美的语文!
  我一直坚持认为:语文审美泛化和语文审美道德化其实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作为一个问题:审美的滥用——甚或是审美理念的蜕化!
  
  3.审美理念的蜕化
  作为学科的美学和作为理念的审美是西方的舶来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美和审美。作为一种善的附庸,美和审美在儒家和道家甚至佛教中都有细致绵密的体现。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我们能够看到魏晋的风度、唐诗的青春、宋词的温婉……它们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美和审美精神。那些泯灭人性的历史和非理性都无一例外地被排除和封杀——因为美和审美是事关“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缺乏了一种健康、明朗、积极向上的美学;缺乏了一种理想化的空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灰暗的和难以回首的。所以,宋明理学的“灭人欲、存天理”屡受诟病,而它的“心学”“工夫论”“童心说”(李贽观点)等等均饱受赞誉和传扬。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它们依然将美与审美掩盖和压抑在道德的空间里——美与审美并没有获得解放或它所应得的地位。
  从德国哲学家文克尔曼那里我们知道了一种美,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这也是他从上古的希腊那里寻找到的美的资源。这种纯净和温婉之美虽然受到现代派的攻击,但它却永远是我们心底挥之不去的柔情和温暖。我们可以从上古周礼中寻找到类似的资源——所以孔子说,春秋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他要做的就是拯救——而他的拯救方式也就包括了美。
  这也就是说,一切的美和审美都来自于那些纯净的、健康的、积极的暧昧哲学;也来自于那些自由、爱、理想的空间。所以尼采、海德格尔纷纷投向古希腊的怀抱:尼采发掘了悲剧,海德格尔发现了存在。而他们同时将这些引向了诗和语言——这就是两位著名哲人的审美主义——而持此态度的还有法国哲学家福柯。这些审美主义固然屡受非议,或被斥为审美幻想或审美乌托邦。然而,我要问的正是:难道我们不需要这些吗?——尤其是在世事纷扰的今天?
  经由这些审美理念的强化和演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语文审美观念固然已经落伍,但其间重要的资源不可废弃。也就是说,在现代语文中,我们不能阻断历史与文化的沿革和传承;不能将那些纯净的审美理念弃之如敝屣;不能将孩子和洗澡水一同倒掉……所以,我一直认为必须将那些关于美的和审美的纯净、健康、积极的理念灌注到我们的语文审美教学中间去,必须把那些表面化的、粗粝的、形式化的审美从语文审美理念中清除出去。否则,我们不仅无法真正审美,也会将审美带入到无尽之途或虚无主义,更会让我们面对时代和生活时陷入到无法言说的尴尬之中。
  在中学语文审美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组内在接受和传承环节;而外在审美环节则是:生活—学生—生活、生活—教师—生活。在内在审美环节里,它们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结构。我们需要在这里进行审美理念的重建和循环——惟其如此,才能将真正的审美带入其间,而语文审美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在后者,我们需要用叶嘉莹先生的观点来说:以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葆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和不被滋染的美的纯洁灵魂。因此,语文审美理念在现代的蜕化虽然触目惊心,但我们需要的不是哀叹和绝望,而是重建和坚强!我们需要语文审美重新以纯净、健康、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走上正确的轨道——那些平庸的、猥琐的、功利的审美理念必须要驱除。而在其间,我以为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努力培养纯粹的审美理念。否则,语文审美将继续在被滥用和误用中陷落,以至于田园荒芜!
  曾几何时,当代消费社会的冲击浪潮轻易击溃了那些我们曾经的美好和理想,我们的语文审美观念、理念也逐渐被异化、物化或功利化。虽然,审美泛化和审美道德化并不仅仅是这些外在因素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但他们却是从我们审美理念转变中衍生的次级伤害。或许,语文审美泛化和审美道德化依然还处在主体或自我心理层面,但它已然被庸俗化和功利化。因之,我坚持认为:我们需要重塑语文审美理念,并以之带动审美泛化和道德化的消除——以至于重回明朗的语文审美天空!
  
  张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在读博士生。曾发表论文有《自由与浪漫审美的逻辑及终结》《语文课堂审美空间的塑造》等。近年在《理论界》《江苏教育研究》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20余篇。本文编校:洪 鸣
其他文献
导语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设计的教学语言。它是语文课时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将来对本篇课文有无兴趣或更大兴趣去学习的关键。巧妙新颖、引人入胜的导语,能抓住学生心理,唤起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精神准备。导语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悬念式导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疑置难、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种种疑团,激起追根溯源,急欲寻求答
期刊
生活在古朴、恬静的小村时,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我享受着乡村生活的情趣.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总觉得有种陌生
张邱林《“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一书,用工笔画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描摹刻绘了语言现象,反映了作者问题探究的努力轨辙。翻阅了这部书,我想说说以下三点突出  感觉。    第一,在发掘语言事实上狠下功夫。  作者讲求务实,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可以“透视”二字来形容。比如,第七章关于动词“以为”的讨论,很能说明这一点。该章第一节,从语义上辨析“以为1”和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等特点脱颖而出,改变了过去教师笔耕舌耘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它操作简单易行,仅一播放即可实现不同教学方式的切换。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媒介,记录老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
期刊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着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我想说,语文教育就是一种感情感染着一种感情。在本次培训中,我所听的这几堂课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感情。《生命生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荷叶圆圆》迸发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洋溢着对小猫咪的喜爱之情,《盘古开天地》传递着人们对远古先人的崇拜之情……这些感情汇聚成语文课堂最强有力地因素,是评定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也就
期刊
情境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在围绕情境教学理念打造形象性、直观性强的语文阅读课,让学生在氛围浓郁的情境中感受文章意境,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在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可以围绕电子白板、课堂辩论和角色扮演三个角度着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语文阅读课的内容,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形式和效果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与提高,让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能力需求。  一、巧用设备,打造视
期刊
一提到“混帐”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马上就想到这是句骂人的话。辞书的释义正是如此,如《汉语大词典》:“①詈词。谓人的言行无理无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言行)无理无耻(骂人的话)。”那么“混帐”为什么跟骂人有关呢?据有学者考证,它源于蒙古族,原指年轻小伙子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的帐篷里去,后来渐渐才演变成一句骂人的话。  但在“驴行”(徒步自助旅行)渐成时尚的今天,“混帐”一词
还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语文老师在课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理解中心思想、完成作业”三个步骤,千篇一律。所以老师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总是会先悄悄帮他说出来。那时觉得很有趣,但多年之后自己走上講台,却怕了这种“公式化”的教学,除了怕自己的课堂也都在学生的“先知先觉”中被控制以外,还觉得这种模式助长了无情分析的风气,把课文搞得
期刊
那时,金黄色的秋天,三人组——小叔叔、阿培和我总爱在村子口的灌水洞里匍匐地向前爬着,挑战着“黑暗之神”的幽谧与阴森。这不,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仨又赶在了一起,点亮
【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技,更需要育心,尤其是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即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运动能力 创造性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