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要有爱,有爱的教育才会有效果,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当家庭、学校的教育温度等同时,有爱的教育加上执着的信念,会迸射出不一样的花火。
关键词: 教育,家校,执着,信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相信做老师的,都亲身体验过:当你在精心准备好的课堂上讲重点时,有的学生在下面睡觉;当你一道题都讲了许多遍的时候,有的学生还是依旧错;当你让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是笔不见了,就是本子不见了,或者是书不见了;当你好不容易回到办公室刚刚坐下时,有人告诉你学生打架了,你又得赶紧去课室解决问题……诸如此类,林林总总,还有好多好多。我相信,历经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师肯定是觉得这些孩子,咋滴不听话呢?这些孩子咋滴不知道心疼老师呢?这些孩子咋滴没有心呢?等等这样的想法,会在老师的内心盘旋。但是,赫而巴特曾经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有时,只要一点点爱的花火,他们会给你带来一份感动,一份惊喜。
我曾经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名叫齐齐,活泼好动,人小主意大,每天一个新花样,层出不穷的鬼点子,带着班上的一群男生,捅马蜂窝、爬树掏鸟蛋、拿同学的东西、上课不听讲,喜欢和老师唱反调,老师们对他很是头疼。
入校的第一个周,基本上每天都跟在他的后面,收尾、解决问题和给他做思想教育。但是,感觉效果甚微,可能当时可以管控,第二天又周而复始。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学生真的很烦,必须跟家长说,好好管教。
于是,第一个周末,我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说孩子是比较好动,请老师多多指导,在家也会教的。本以为这样,孩子会收敛一些,没想到,第二周,齐齐变本加厉,不但在班上闹腾,还跑到操场上用球把其他教室的窗户给踢破了,自己还觉得很好玩。对此,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只能把齐齐天天带到身边,不停的跟他说,要听话,要乖乖的上课,要好好学习……等等这些大道理,希望他能懂,能好好表現。可能是我絮絮叨叨的说,天天这么碎碎念,齐齐在我的课堂上还算是很给面子,没有闹堂,其他老师的课堂就不行了,如果老师罚他,他会在课堂上跟老师对着干。爸妈让他报读省一级的乐心中学,他就是不要,要去读名声很差的中学,我给他说,也不听,还偏要固执己见,所以齐齐的爸妈,每周末都成了学校的常客。
渐渐的我就发现,每请一次家长,齐齐所表达出来的行为是更加的逆反。我慢慢的思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不是都说,家校共育,才能教出好孩子吗?怎么这孩子却越教越远了呢?
我打电话给了齐齐的父母,将我的觉察告诉他们,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每一次被请了家长后,齐齐回家都要挨打。家长平时很忙,所以就把教育的方式全部都指望了棍棒。这个孩子性子倔,典型的服软不吃硬,所以我建议家长,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不要再用暴力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和爱的感化让孩子回归正途。
家长答应回去尝试,齐齐出了错,用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他找到自己的问题,用沟通的方式,让他尝试改变的方法。而我这边也深深的反思,学生出了问题,难道我就只有碎碎念和请家长的方式,让孩子难堪这样的教育方式吗?
我翻阅了一些教育的书籍,巴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试着用爱去包容这个孩子,尝试着去用他的眼光来看待他所犯的错误,当我没再当着全班对他碎碎念,而是请他去小花园里找一朵最漂亮的花,然后在那里等我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神里的惊讶以及开心;当我的分析是他所想的那样,只是实际上有所偏差的时候,他会对我很是腼腆的笑笑,抓耳挠腮的说他其实不是想这样的,只是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慢慢的,我发现他周末回校,会主动跟我说家里的趣事,像是他用球打碎了爸爸最爱的花瓶,爸爸居然没打他,还告诉他,应该怎么处理这些碎玻璃渣以及打球的正确方法,这样才不会有误伤……我觉得齐齐从内心接受了我这个老师,上课也积极了很多。我们之间多了一些互动和分享,周末我也会带着他去看看电影,到图书馆看看书。很快,一年过去了,齐齐报读进了乐心中学。
齐齐毕业后,经常会给我发信息,初二时,他入团了,成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并将戴团徽的照片发给了我,看到他脸上自豪的神情,我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高中三年,我们联系的比较少,只到有一天,齐齐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找我,他说给我一个惊喜,他报读了教育专业。我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他说:“当初如果不是您,对我锲而不舍,用爱去包容我,还教父母如何用爱来教育我,我不会有今天,我依旧是那个楞头的臭小子。”所以,他选择了教育学,希望多学一些有关教育的知识,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教育出更多更好的孩子。
听完齐齐的话,我很感动,从来没想过,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今天也会有如此博大的胸怀,也会选择走教育这条路。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其实,我只是做了我身为教师应尽的本份而已,这个孩子的变化,父母的转变,父母的付出更为重要。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教育的互通性,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才能共同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中文,给教师的建议,湖南人民出版社[M].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