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挑战中国改革模式等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h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挑战中国改革模式
  
  主持人语
  危机挑战改革,危机倒逼改革。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机和重要起点。过去30年,中国改革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了广泛称赞,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还是财税金融体制变革,大都具有危机导向的特点。
  2009年是中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与国内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叠加在一起,使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使下一步改革发展面临着30年来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积极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需要改革对策。
  
  防止扩大投资中的“国进民退”  常修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常修泽:在金融危机的态势之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当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有效地制止经济的下滑,或者从正面来说,就是扭转经济增速的下滑,成为我们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在这样一个保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之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推进,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这里可以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双向互动和双向的促进来把握。通过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来进一步释放能量,通过改革来促经济增长,来保这个增长。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改革,特别是推进关键领域和一些要害部门的改革来释放能量,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有一个角度是通过保增长,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倒逼中国的改革。比如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问题,还有中国经济的制度性问题,或者叫体制问题,也就是经济体制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要扭转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就不可避免地要推进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从短期和长期来看,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当然也有短期的问题,有标的问题,也有本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构思就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就是立足于既要解决眼前的增速下滑问题,又要试图解决中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新的条件下,怎样推进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內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或者叫政府体制改革。经过研究,我们觉得把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放在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之首,可能是适当的。因为我们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资源产品价格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推进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现实结合点,也是下一步推进改革,特别是从保增长角度促进改革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第三个问题,在扩大内需中,既要采取措施防止投资效率的低下,更需要自觉地防止“国进民退”倾向,即借着扩大投资之际,不仅没有推进体制改革,反而使原有的体制进一步固化。比如说,铁路部门至今还是属于政企不分的部门。而这次4万亿投资计划里,基础设施类的投资占第一位。因此我们有一个思考,加大基础类的投资包括铁路部门投资,怎么样跟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包括铁路部门的改革相辅相成,如果说这个体制不改革,会不会固化原来旧的体制的弊端呢?所以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防止在扩大投资当中“国进民退”的问题。
  另外,明确提出了防止行政性的垄断,因为垄断这个事情很复杂,我说有三个系列、六种情况:第一个系列是自然垄断;第二个系列是行政垄断;第三个系列是经济垄断。总的来讲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反市场性垄断要慎重,但是个别地方也有勾结的问题,搞不正当竞争的问题。由于有三个系列、六种情况要做具体分析,我们这里强调了要防止行政垄断。我们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从改革本身来讲,如何超越、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提高改革的协调性,是一个关乎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
其他文献
关键是要规避不合理的冲突  魏后凯    一些人把前些年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摩擦、区际经济冲突乃至正常的区域竞争都称之为“诸侯经济”。显然,这是一种误解。  当然,应该看到,虽然目前中国并不存在“诸侯经济”,但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很明显,地方保护主义是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的,必须彻底根除。除此以外,随着地方权益的增加,目前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间的冲突也愈益明显。应
期刊
中国民主越发展,我们心里越亮堂    人民论坛记者:您如何看“西方三大预言”?从您的亲身体验出发,回视中国民主发展走过的路,您有什么感受?  叶笃初:中国民主在行进中——这是针对“三大预言”,中国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方式所做的一个回答。  中国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六个字上。民主在行进中,也即人民当家作主在行进中。以往对中国民主道路的讨论中,有些人往往忽略了一个本质,那就是“人民
期刊
经济寒潮困扰招商引资    评述由头:  正当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潮”汹涌之时,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启动了一系列的招商之旅,有的地方是向国外派出先遣团预热,有的是加大了引资考核量化措施,掀起了一股“弯道超车”的“热潮”。  招商引资的动机是好的,干部群众招商创业的精神值得肯定,这种热情需要保护,但是,正确的事情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做。逆势而上的精神诚然
期刊
日程化生活固化官员脸谱    评述由头 近期,我们不断听到一些官员反映,自己的生活太过“日程化”:上班、批阅公文、开会、视察、接待……每一天、每一分钟在干什么都成为定式。工作应该具有计划性、前瞻性,有条不紊。然而,过于日程化的生活安排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丝隐忧:过于刻板、周密的日常计划安排会导致官员思维僵化,决策不够科学,缺乏创新精神吗?本刊特约相关专家及领导干部,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救救“白加
期刊
新型领导破解定式生活法则  王雅琴    为防止形式主义披上“新衣”,各级领导要带头杜绝文山会海,求真务实,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近日一篇名为《领导日程》的帖子在互联网上流传。这个帖子说的是一位某市的郭市长在秘书的安排下,从早晨8点半到晚上11点半的活动安排,可以说精确到分钟。记得在2006年底,一个脑袋呈火柴盒形状的卡通小人“张小盒”的出现,迅速引起了数百万都市白领的共鸣,张小盒成
期刊
第二代农民工流动趋势剖析    编者按:在返乡农民工大军中,这是一个惹人注目的群体——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们衣着新潮,不会种田,放下书包就到了工厂,他们拥有比老一代更开阔的视野,也更看重精神需求。金融危机下,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明天,他们还要启航,在城市这条没有航标的河流里,他们究竟该驶向何方?如果他们的
期刊
特征一  “要的是开心”:更加关注自我    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为子女勤俭克己,第二代农民工有的却很少寄钱回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外出打工,因此,他们更加关注自我感受,更希望被尊重被认可。    特征二  “像城里人一样”:更加认同城市    对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来说,到城市务工只是阶段性的,一旦赚了票子、建了房子、娶了妻子,就又回到农村当农民。第二代农民工
期刊
公务员做生意的种类越来越多    可以说社会有多少种经济体,公务员就有可能介入多少种;有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公开鼓励的,也有公务员出于种种考虑秘密进行的    人民论坛: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党政干部或公务员经商、做生意的现象就一直存在,这种现象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演进脉络?新时期又有什么新的特点?  姜明安: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刚刚开始转型,这种转型必然要求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之相适应。但是
期刊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我们的体制有处理短期问题的能力,但是真正的挑战是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挑战既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如何来改变我们的社会、变革我们的社会、改造我们的社会,真正地用一种社会的进步来支撑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的机制,关键是建立利益表达的机制。这是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没有一个利益均衡的机制,就形不成耐用消费
期刊
前面的话: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返乡后,一部分人选择留在农村发展。2009年基层治理将面临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  中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运筹帷幄、担当重任?经济社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地的企业和百姓寄予太多的期待。镇坪县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共建和谐的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