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重大的发展进度,在增强一定的耕种面积基础之上,提升了整体的土地质量,有效的改善了整体的农业生产环境及条件,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多方面重要作用。为了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满足小康社会的建设需求,通过依照土地资源管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构建相应法制规定,提升整体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更是实现对我国的土地资源系统加以规范化管理,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环节。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分析
1导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成为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土地节约集约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助力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具体分析如下。
2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内涵
当前,土地集约管理的理念已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相较于之前的粗放管理,节约與集约管理土地资源可以在更为科学的方式指导下,将土地资源的运用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力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对土地资源的集约管理和投入,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更要从实际出发,从多方面考虑实施。首先,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是对土地节约管理最直接的诠释。其次,开发与使用土地资源的项目需将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有序的资源投入稳步推进项目进程,避免出现项目发展的节奏与土地资源投入不想匹配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损耗。最后,通过优化项目规划内容、合理安排布局等方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最大效用的发挥。
3我国的土地分布
一是构成中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的界线,基本控制了中国土地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分异。二是东部季风强烈影响的西部界线,大致东起大兴安岭西坡,南沿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边缘,向西南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直接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相接,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吻合,也是半湿润的森林草原与半干旱草原的分界线,构成了中国农区与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地域分异,形成了中国土地利用最明显的东西差异。三是在东南部地区,秦淮线相当于800mm等降水线,是降水和蒸发基本平衡的界线。它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直接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南北地域差异和土地现实生产力和生产潜力的突变。四是西北部地区,沿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为界,可明显分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北干旱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除局部地区为外流区外,大部为内流区域,水资源极度缺乏。
4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概况简述
4.1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我国是世界的国土面积上位居前三的国家,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始终低于世界的人均面积。与此同时我国的整体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的减少,由此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受到了较大影响。我国的人口尤为众多,对于耕地面积和粮食的整体供应之间存在着较为重要,却极为矛盾的关系。随着土地资源的逐渐匮乏,对于粮食的整体供应需求矛盾也在逐步的紧张。
4.2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的经济水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更是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我国的建设业发展中所遗留的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土地资源,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在部分开发区,为了能够有效的重视土地资源之间的建设进展,通过大范围的圈地,致使发生严重的土地浪费不合理状况。
5我国土地利用问题所在
5.1土地资源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中,土地因素恶化情况尤为严重,对于森林以及土地的过度砍伐,都致使当前全球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发生沙化以及水土流失,还有土地减退情况的出现,此种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很大程度的使得土地危害程度的不断加大。
5.2城市建设使用量逐渐失控
土地结构的失衡,致使土地的整体浪费情况尤为严重。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及工业化的发展,很大程度的使得整体的土地使用量明显增长,城乡生产建设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土地的整体利用规模,不仅仅体现在商户、工业以及建筑类的占比问题,更在行业内部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上较为凸显。
6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开展策略
6.1重视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的采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当前较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具体实施时,管理人员需积极采用行业较为先进的技术参与管理,有效提升科学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和配置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土地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土地管理及使用人员的专业技术理念,尽量发动更多的专职人员和群众掌握先进的技术,在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后,公众会更乐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应用技术,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和质量。管理部门可在“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集中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土地资源能够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体制下接受管理,最终为地方产业及农民等耕地相关人员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6.2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互通
土地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工作的涉猎范围较广,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因此不论是土地资源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行业、机构等,都有责任参与到土地资源的合理维护与使用中来。各管理机构还应联合地方行政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土地集约管理体系,让管理工作落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从上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到实际执行机构都承担起土地集约管理的责任,形成协同管理效应,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使用,缩小投入资源比例,扩大产出效益,在促进地方发展、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作出贡献。
6.3重视科技发展,建立有效预警机制
行业发展越来越科技化和信息化,各种数据通过网络等方式得以共享,因此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规划就能够更为准确、合理。科技手段在严密监控各个环节和节点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把握使用流程来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果。对土地使用的事前规划和事后评估也能够从另一层面提供有效的经验和依据,参考量化评估数据优化项目实施。政府部门要宏观协调各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应用,将资源合理配置,并借助土地资源引进优质项目,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6.4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关乎土地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联系较为广泛。因此,在制定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划时,要广泛联系各相关行业、管理机构等统筹协调,制定出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规划策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经营。管理部门需结合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引进适合的项目资源,有侧重性地开发和使用当地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进步。当地人口规模、消费能力、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也是进行土地资源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土地资源规划要全面衡量当地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水平,把握好行业发展的频率和速度,科学安排土地资源使用频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土地资源,为下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7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仍然要不断深入研究,从而实现节约与集约化土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以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伯诩.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242.
[2]陈宇俭,黄莹,韦燕飞,童新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背景与规律调查研究[J].大众科技,2018,20(12):90-93.
[3]郭贯成,徐明,陈月红.国际视野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06):78-82+96.
[4]杨彦海.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83-84.
[5]梁新艳.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90+92.
(作者单位:山东上田沃土地规划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分析
1导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成为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土地节约集约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助力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具体分析如下。
2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内涵
当前,土地集约管理的理念已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相较于之前的粗放管理,节约與集约管理土地资源可以在更为科学的方式指导下,将土地资源的运用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力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对土地资源的集约管理和投入,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更要从实际出发,从多方面考虑实施。首先,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是对土地节约管理最直接的诠释。其次,开发与使用土地资源的项目需将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有序的资源投入稳步推进项目进程,避免出现项目发展的节奏与土地资源投入不想匹配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损耗。最后,通过优化项目规划内容、合理安排布局等方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最大效用的发挥。
3我国的土地分布
一是构成中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的界线,基本控制了中国土地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分异。二是东部季风强烈影响的西部界线,大致东起大兴安岭西坡,南沿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边缘,向西南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直接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相接,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吻合,也是半湿润的森林草原与半干旱草原的分界线,构成了中国农区与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地域分异,形成了中国土地利用最明显的东西差异。三是在东南部地区,秦淮线相当于800mm等降水线,是降水和蒸发基本平衡的界线。它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直接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南北地域差异和土地现实生产力和生产潜力的突变。四是西北部地区,沿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为界,可明显分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北干旱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除局部地区为外流区外,大部为内流区域,水资源极度缺乏。
4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概况简述
4.1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我国是世界的国土面积上位居前三的国家,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始终低于世界的人均面积。与此同时我国的整体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的减少,由此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受到了较大影响。我国的人口尤为众多,对于耕地面积和粮食的整体供应之间存在着较为重要,却极为矛盾的关系。随着土地资源的逐渐匮乏,对于粮食的整体供应需求矛盾也在逐步的紧张。
4.2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的经济水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更是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我国的建设业发展中所遗留的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土地资源,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在部分开发区,为了能够有效的重视土地资源之间的建设进展,通过大范围的圈地,致使发生严重的土地浪费不合理状况。
5我国土地利用问题所在
5.1土地资源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中,土地因素恶化情况尤为严重,对于森林以及土地的过度砍伐,都致使当前全球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发生沙化以及水土流失,还有土地减退情况的出现,此种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很大程度的使得土地危害程度的不断加大。
5.2城市建设使用量逐渐失控
土地结构的失衡,致使土地的整体浪费情况尤为严重。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及工业化的发展,很大程度的使得整体的土地使用量明显增长,城乡生产建设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土地的整体利用规模,不仅仅体现在商户、工业以及建筑类的占比问题,更在行业内部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上较为凸显。
6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开展策略
6.1重视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的采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当前较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具体实施时,管理人员需积极采用行业较为先进的技术参与管理,有效提升科学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和配置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土地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土地管理及使用人员的专业技术理念,尽量发动更多的专职人员和群众掌握先进的技术,在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后,公众会更乐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应用技术,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和质量。管理部门可在“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集中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土地资源能够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体制下接受管理,最终为地方产业及农民等耕地相关人员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6.2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互通
土地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工作的涉猎范围较广,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因此不论是土地资源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行业、机构等,都有责任参与到土地资源的合理维护与使用中来。各管理机构还应联合地方行政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土地集约管理体系,让管理工作落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从上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到实际执行机构都承担起土地集约管理的责任,形成协同管理效应,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使用,缩小投入资源比例,扩大产出效益,在促进地方发展、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作出贡献。
6.3重视科技发展,建立有效预警机制
行业发展越来越科技化和信息化,各种数据通过网络等方式得以共享,因此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规划就能够更为准确、合理。科技手段在严密监控各个环节和节点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把握使用流程来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果。对土地使用的事前规划和事后评估也能够从另一层面提供有效的经验和依据,参考量化评估数据优化项目实施。政府部门要宏观协调各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应用,将资源合理配置,并借助土地资源引进优质项目,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6.4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关乎土地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联系较为广泛。因此,在制定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划时,要广泛联系各相关行业、管理机构等统筹协调,制定出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规划策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经营。管理部门需结合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引进适合的项目资源,有侧重性地开发和使用当地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进步。当地人口规模、消费能力、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也是进行土地资源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土地资源规划要全面衡量当地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水平,把握好行业发展的频率和速度,科学安排土地资源使用频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土地资源,为下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7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仍然要不断深入研究,从而实现节约与集约化土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以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伯诩.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242.
[2]陈宇俭,黄莹,韦燕飞,童新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背景与规律调查研究[J].大众科技,2018,20(12):90-93.
[3]郭贯成,徐明,陈月红.国际视野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06):78-82+96.
[4]杨彦海.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83-84.
[5]梁新艳.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90+92.
(作者单位:山东上田沃土地规划设计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