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课堂教学深层内涵深化推进“345”优质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更好的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校也一直在探索课改之路,不断地学习、考察,尝试了很多种做法,特别对“百校十题”中的“领悟课堂教学深层内涵,深化推进“345”优质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了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调动了每位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课堂教学,成就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课改的规范、深入。下面我就本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各项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做一下总结汇报:
  1 开展“百校十题”教育教学重大问题的行动研究情况
   我们对“百校十题”中的“领悟课堂教学深层内涵,深化推进“345”优质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1 构建吕标初中“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我校在充分倡导教研室下发的初中“自主互助、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模式,制定了吕标初中“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新模式。“三阶段”即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延伸。模式中特别对“课中探究”中的六个环节,进一步作出了具体要求:①认定目标,明确方向:学生认定课堂学习目标,要做到“四明确”: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时间。②自主学习,找准疑难: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学习内容,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③合作探究,共同解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合作探究,共同探究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④精讲答疑,点拨技巧:教师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点拨技巧、方法和规律。⑤对照目标,自我小结:学生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小结,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⑥巩固训练,当堂检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练习,最后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检测,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1.2 建立了学科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在吕标初中“三阶段六环节”的基础上,提倡个性化教学,各学科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学科模式。如,语文学科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法;英语学科的“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教学法;数学学科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物理学科的“质疑合作探究”模式;政治学科的“三问”串“六环”教学法;历史学科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等。要求各科教师学习并使用这些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品质课堂。
  1.3 构建了学科教学规范。
  1.3.1 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我校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讨论改进,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教研形式,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集体备课的流程为:制定计划→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主备人二次备课→教师个人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学校每学期都对教师的教案和导学案进行评选,评选出的优秀教案和导学案在全校进行展览,在教师综合考核中加分,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1.3.2 完善“三案”的设计与创新,体现“三案”渗“三性”教学艺术。我校不断探索细化“三案”的具体操作细节,力求达到课前预习案体现“人文性”,课堂探究案体现“活动性”,课后拓展案体现“发展性”。使三案导学稿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1.3.2.1 课前预习案——体现人文性。教师备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加强对课前预习问题的设计。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问题设计既要知识全面,又要突出难点、重点和疑点,同时问题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设置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情景。可以给学生以人文化关怀,设计上一些情感话语,如“温馨提示”、“轻轻地告诉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请发挥小组集体合作的智慧吧”等等,学生自学课本、合作交流的热情就格外高涨。预习案设计的内容不宜太多,不能繁杂,必须着力在重点知识上做文章,以给学生较多的观察、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每节课的导学案要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学预习,做到让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3.2.2 课堂探究案——体现活动性。根据所学内容,每节课的课堂探究案要设计2~3个探究性的问题。问题要体现生活化,开放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合作学习的倾向。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尽可能的得到同组同学的认可,从而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为避免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探究案上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和难度,抓住一节课的重难点,做到“三讲三不讲”,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完成教学过程。这就要求在集体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学情”。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插嘴,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要听完别人的意见后再发言。并且最好采用轮流汇报的交流制度,这样就不会产生一个优生的“一言堂”。教师在合作学习时要介入其中,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合作的氛围随之产生,合作效果就特别理想。
  1.3.2.3 课后拓展案体现“发展性”。在课后拓展案上要布置一些课后练习或课外实践活动,并提出具体要求。课后学习活动可以是做学习资料上的相关练习,也可以设计1~2个指向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性问题,还可以设计一个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学完每一课都要在课后拓展上画知识树,把本节课所学内容勾画出整体框架,串点成线成面,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
   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在课堂上留出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体现发展性。
  1.3.3 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的研究,让“合作讨论”与“小组展示”环节精彩纷呈。
  1.3.3.1 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的实效性研究。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1.3.3.2 加强学生展示的实效性研究。学生展示是一个理想课堂的重要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效益的高下。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学生展示的主体和范围,是学生个体,还是小组集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个人复述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小组集体展示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让学生受到熏陶,学生展示可以采用说、唱、演、画、诵、辩论、访问等形式。例如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就要求学习小组所有学生就某个道理或某方面必备的素质开动脑筋搜集案例,通过表演来说服教育其他学生。这样表演小组本身准备过程中学习了许多知识,又为说服和教育别的学生付出许多努力,自身肯定受到很好的教育。其他小组的学生也通过他们的表演这种即新颖又鲜活的教育形式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再例如组与组辩论的形式,可以由教师围绕这节课的重点,确立一个辩题,进行同号对抗、男女对抗等不同的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在辩论前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展示时,教师的指导可以以手势的形式呈现,可以以微笑的方式肯定,可以让其他学生随时小声提醒,也可以事先把展示时的注意点让展示的学生详细写在学习指南或小纸条上,让他随时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整。
  1.3.4 重视知识树的构建,加强对文本的梳理和解读。王敏勤教授指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绘制“知识树”和教材解说是解决教师驾驭教材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将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确立为课改的重点,促使教师驾驭学段教材,把握学段目标定位。教师每学一个单元之前,都要先绘制出单元知识树,要绘制和解说清楚本单元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以及高频考点,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确立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每一节的备课上,都要绘制本课知识树,在知识树中交代清楚本课的重难点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为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提供了保障。
  1.3.5 加强课后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考试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1.3.5.1 布置作业力求有效性和价值性。布置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不合理的作业反而是学生的累赘和负担。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在布置作业前,要求教师先搜提、做题,考虑哪些题目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中有选择性的布置,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1.3.5.2 作业内容要求做到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倡“因材施教”,布置作业同样也要如此。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别,对作业的驾驭能力也不同。因此就要求教师课前多下功夫,布置适合不同学生能力的多层次的作业,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一样的作业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而且杜绝了抄袭作业的弊端。作业的内容不只是千篇一律的做习题、抄字词,要做到多样性。如根据本节课要求,布置一些预习性作业,网上查询作业、社会调查访问作业等,增强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杜绝了厌烦心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1.3.5.3 学情检测和日常检测出题转变角色,培养学生对考试的兴趣。当前在很多学校,考试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们对考试怨声载道,被考试搞得精神疲倦。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检测出题时转变角色,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努力让学生感受的考试的乐趣,不再人人“谈考色变”。出题前,同学科教师协调好出题范围及难易程度,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试题内容体现三维度目标,既有考察基础与能力的题目,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试题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语文试题要体现学生的交际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熏陶;数学试题体现生活数学的思想,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英语试题注重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考察,让学生不只是死读书,做到学以致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确定出题内容,教师加以审核,然后再交叉考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出题时就是对知识复习的过程,真正是事半功倍。
  2 多措并举,让课改之花绚丽绽放
  2.1 充分发挥名师带动作用,合力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各个学校课改成功的经验表明,骨干教师在课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课改理念决定着各学科课改的方向。因此,学校要求各个教研组长要拿出时间和精力亲自改,做课改的引路人;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做课改的明白人。同时,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举行观摩课、公开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深入研究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技能。今年我校就有三名青年教师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或实验教学能手。
  2.2 坚持举行赛课活动和开放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新学年,学校坚持举行全员赛课活动,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达标课活动,努力搭建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没有达标、赛课成绩不好,教学成绩不高的教师跟踪听课,直到解决问题。赛课前,老师们要认真准备,思考教学内容,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上,要展现自己的特色,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艺术;讲课后,各学科要搞好评课工作,要有针对性的点评,完善个人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化成长。学校推荐课改优秀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2.3 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活动,打造新型教研体系。教师对教材内容、课标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因此,我们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各学科分阶段、分层次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活动,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所有教师领会“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的流程:“研课标”即研究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煮教材”即要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教学目标、教材的立体式整合内容;“论教法”即分析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评价建议等,它不同于以前的说课;同时,开展合作互助活动,促进共同成长;加强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上好研讨课,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定期举办教研组长论坛、个性教学法论坛、教材教法考试、研课标煮教材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提高了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
  2.4 抓好“四清”活动,保住学生的知识、能力落实到位。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夯实的现象。学生热衷于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而忽视了对双基的记忆和训练。为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状况,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学校认真落实“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我们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读书、练习,自背、自练、互背互查,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这样,引导学生养成下功夫去读课本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堂课抓“堂堂清”,每天早读文科老师抓“日日清”,晚自习理科老师抓“日日清”,对早读、晚自习“清”不了的学生,再利用零星时间“清”。对“周周清”、“月月清”清不了的学生,则利用双休日补、清。在继续进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同时,进行课本例题清、课堂作业清和单元达标试题清。通过这四类题目的清来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为保证“四清”落实到位,学校注重“四清”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将“四清”检查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2.5 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成为自然。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新课改不能只注重老师而忽略学生,学生各种好习惯的养成是保证新课改得以实施的要素。开学初一个月是我校的习惯养成月,学校制定了《吕标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30条》,并把所有内容落实到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个任课教师,要求全校师生熟知,在课堂和课下严格实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年级细化、突出各年级重点;各任课教师强化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自学、倾听、质疑、交流、展示等方面的方法指导和训练。学校还对全体学生进行书面测试,同时进行“窗外看习惯、窗外看状态、窗外看成绩”随机抽查,并对日常生活中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使学生在各方面的习惯得到极大改善,为课改的顺利进行创作良好的条件。
  2.6 有效实行小组合作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小组,是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的基本单位之一,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推动和改进小组建设的合理性及功效性,能使其更好的为合作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和保障。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首先进行有效分组。本着“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宗旨,在构建小组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优先整合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个性、交流合作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既有文化知识层面的互补,又有品德纪律等发面的合作,达到一对一,优等生带后进生的效果。
  2.7 建立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完善新型课堂评价机制。为了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我校成立课堂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员和推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建新的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和新的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并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常规、课堂评价标准与评价模式。在评价课堂教学时,以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学生课堂参与的全面性和实效性、教师点拨的有效性等为标准。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引领并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 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我们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教材习题化,课堂乏味。表现在教师在导学稿上列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从书上找出来或写在提纲上,然后各组回答一下。这实际上是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学生做了一遍题。这些题目是书上现成的结论,没有讨论的必要,更无需展示。如果也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纯粹是搞形式,白白浪费时间。这样的课堂就是作题,对答案,激不起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问题二:小组学习中组长忙,成员闲。组长忙着给大家对答案,其余的人被动地听,不能互动,展示问题,成员互相推诿,组长展示,其余人悠闲,不能很好地协作。回答问题时多数是一号和二号回答,忽视了对后进生三号和四号的教学。
   问题三:小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出现“假合作”现象。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作“壁上观”;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极为混乱;要么,学生看教师的脸色行事,配合教师的表演,这无异于“削足适履”;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好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等。导致下列结果出现:学生的学习不扎实,学习成绩跳跃性大;两极分化仍然相当严重;课堂达标检测率低;
  4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4.1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需要的做的事情。
  4.2 让"吕标初中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完善。这种教学法是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思路,也是我们的井底之见,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
  4.3 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前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超课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和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关,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下一步我们需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4.4 进一步探讨小组建设。建立容易建设难,小组建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建立小组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小组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5 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快教研组的队伍建设,发挥年轻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集体合作,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备课组活动实效性为切入点,切实提高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水平,浓郁教研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教师要努力做到“五个一”,即“上好一堂研究课”、“精心做好一次组内备课讲座”、“撰写一篇论文(力争获奖或发表)”、“参与一个课题”、“做好一次教研组内经验交流”。
   以上是我校在深入课题研究和新课改方面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尝试,还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为振兴我市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写作需要丰厚的情感积淀。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开篇就这样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与其说这是一段着意润色的优美开头,还不如说是作者深切的写作体验:好文章是“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时的自然结果。“情动于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是新课标在小学阶段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阅读习惯 培养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阅读是时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他就愿意在此方面下工夫,也就愿意观察,愿意探索,愿意思考。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顾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就无法与学生做到真正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  1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端如同“头三脚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
期刊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了突出位置,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 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
期刊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愿意投入,乐于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和谐地发展。  1
期刊
【摘 要】 现行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真正把这个要求落到实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大程度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
期刊
1 引言   作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传统的地理作业学习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应创新地理作业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作业学习的方式,尝试多种形式的作业,用多元作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2 课题的提出  2.1 创新地理作业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中职生的流失现象成了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它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办学和学校整体形象,也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生源就是效益,生源就是财富,生源就是发展,因此寻求解决学生流失的方法与对策对中职学校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