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四步曲”,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与初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個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个体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道理品质、思维品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品德修养、思维方式等。人格塑造是在引导学生追求人的完美性过程中对其性格、气质、品格、情操等方面施以积极的影响,以帮助其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
  新课标指出:“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从低到高层次的五种基本需要。笔者就根据新课标精神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自我实现需要出发来激励学生,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四个方面来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教《Do You Know about Edison》时,让学生了解爱迪生小时候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一生中为人类发明了一千多项发明,以此来启发学生向爱迪生学习,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要培养学生的意志。优良的意志品质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坚强意志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出来的。经常在小事上注意锻炼意志,才能在大事上经得起困难的考验。例如在第一次质量跟踪测试之后,大部分的学生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现象,对于自身薄弱的科目想放弃。这时,笔者利用班会课上了一节人物自传故事的演讲比赛,再动员学生课后结合个人思想写篇英语小作文,谈论"How to be a stronger怎样做个强者"。就是这样,他们渐渐调整好情绪,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培养学生平等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教学,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达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后,英语的课堂教学还要再向前迈进一步,使原来的纯语言教学延伸成为一种情感教育。“语言学习的认知方面颇受学界重视,而情感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这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使命。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英语教学中的人情味表现在以情激疑、以情激趣,及时地鼓励赞赏学生,通过创设“和谐的情景”,即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言语、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这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在课堂内外,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Thank you,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提问学生可征求性地讯问:“Will you have a try?”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安慰性地说:“Never mind”或鼓励他:“Think it over。I am sure you can do it。”学生回答出来后,不管问题有多容易,也不要忘记说声:“Well done”。教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能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须生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有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笔者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是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如征文比赛,读书活动,英文诗歌朗诵,针对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小型的英语辩论会等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比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我让教学呈现开放式,对话式,个性化的状态,突破原有哑巴英语教学的封闭状态,为学生营造一种动态,自由,主动,多元的学习氛围。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他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英语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他们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在耳濡目染中对他们的思想培养和人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创新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既要遵照时代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发展的特殊性。我们适时积极地开展健康人格的教育,在培养教育方式上要多样化,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当代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一、课例描述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小丽吃了其中4块。  师: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
期刊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这次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
期刊
一、创设逆向思维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创设了如下教学环境:如图1:已知△ABC,P为AB上一点,连接CP,要使△ACP∽△ABC,只需添加什么条件?  显然,这可以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搜索自身所学习的相似三角形定理来推断判断△ACP∽△ABC是否相似,对于任意三角形中的一个顶点到对应边上的线段,分成的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会相似,我们得到:∠B=∠ACP(两角
期刊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能够充分运用了左右脑机能,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遵循“中心——四周”的轨迹,把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表示出来,从而让思维可视化。  本文我主要尝试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
期刊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充分,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出色的表现。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
期刊
一、明确目的,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我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教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提高幼儿园教师依托本地区的农村资源自主构建课程的能力,探索以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模式,我们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与幼儿教育的现状开展了“幼儿园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的课题实践研究,遵循“生活即教育”“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尊重
期刊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课堂上能师生互动,学生能够获取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教师还可以获取反馈信息,达到合理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  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要想提高学生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而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