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教师,我们一方面高呼着“向45分钟要效率”“要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实施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人的课堂模式。我们总是以课堂上知识点传授的多少来衡量课堂是否高效。归根结底,这是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我们总认为讲得不够全面,生怕考试的时候漏掉某些得分点。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那些所谓的得分点在中考中能派得上用场的微乎其微。现在的语文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鉴于此,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了多少个知识点,而是学生提升了多少语文素养。
  几年前我在南京的某中学听了一节名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指导课,课堂上学生收获颇多,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也受益匪浅。
  这节课所起的名字十分巧妙,教师将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写清楚”到更高要求“写生动”叫作“走一步”,从“写生动”到进一步要求“立意”叫作“再走一步”。这节课上,学生显然从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中收获很多,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小组合作部分。学生通过合作,共同探寻文章的亮点,教师通过一个问题“文章有如此大的魅力,你认为秘诀在哪里?”把学生的思维扩散开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吗!
  传统的课堂不外乎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一来,学生对老师有畏惧心理,被提问后未必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能力得不到提升。二来,长期保持一种课堂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课堂上提不起兴致。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由原来的师生互动变为师生、生生互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想不到的可能学生想到了。事实上,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收获往往比单纯听教师讲解还要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几千年前,我们的大教育家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模式并指出其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当前平行分班的形势之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各个小组学生达到基本平衡。小组一旦形成,组员之间便有了团队意识,教师可采取评选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因此,小组合作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比如学习一篇小说,教师可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布置分块式任务:词语积累、情节梳理、分析人物等。课堂上,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后,学生便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教师则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或者旁观,必要时可进行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学生之间彼此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課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上《记叙文的选材》作文指导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引导学生审清题意,至于选择什么材料来表现中心,则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可以畅所欲言,组员之间互相评价选材是否合理,最终教师只需稍加点评即可。
  总之,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我们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收获了多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让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哪怕是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最终达到使学生学得会、会学习、乐于学的目的,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横塘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教材解析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解析往往是由教学参考书以及应试来替代的,权威的指导加上考试的需要,使得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解析有一些有名无实,更多的是“怎么考就怎么教”。这种指挥棒的作用,削弱了语文教师在教材解析中的作用,不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文本,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应当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把握
期刊
一、范读导入,直奔重点  师:老师先来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跟着默读。  (配乐朗读,教师感情充沛真挚,读毕掀起掌声)  师:这篇散文写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好在哪里?好,这个同学积极举手发言,那就请你说说。  生1:特别感人!  师:为什么特别感人,你能说说吗?  生1(挠头,不好意思地):不知道……  师:没关系。你上课能够积极发言,说明你善于动脑筋,非常不错,老师必须表扬你!
期刊
夏目漱石在任职英语教师时,把“I LOVE YOU”译作“今晚的月色很美”。追根溯源,其发轫的汉文化传统便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大胆张扬,而是更加含蓄蕴藉,值得细细品味。一、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现在的语文教材是百年来的第七次大换血,终于尘埃落定。此次“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
期刊
一、群文阅读的简要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以一个或多个议题为核心,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即围绕某议题及其核心线索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阅读理解,在规定时间内师生、生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分析,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阅读理解结构的多文本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师不再只局限于某一篇文本而是围绕某一议题中的一个意义点,将事物各部分相互联系聚合成多文本。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议题进行解释说明和分析理解,
期刊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语文教育与母语教育息息相关,一直占据重要席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的阐释,是学术界和一线教育的探究重点。文本阐释失衡,从微观角度,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宏观角度,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审视当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应该以何种理论背景为支撑,基于何种原则,从哪些角度进行阐释,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当下初中语文文本阐释的三个问题  初中语文文本阐释,既存在以
期刊
统编教材三下第四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些课后习题,如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就在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预测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这有利于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仔细研读本单元所有课文的预测要求,可以发现这些预测要求明晰又具体。《总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但可能由于课堂安排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联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效率就打了折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及时分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改进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现状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影响着目前的
期刊
语言,师生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我们需要在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给课堂注入“善”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个人潜能,逐渐形成积极品格。一、期望效应应对课堂沉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格尔通过“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往往有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趋势,这种心理效应就是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期望,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情境】  小颖是班级里成
期刊
一、课堂教学互动的概述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教学内容的交流、对话及合作,最后对各自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它包括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使师生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知识、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互动表层化,缺乏深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出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氛围的目的,加入游戏等环节,
期刊
一、板块式教学的源起  (一)教材专业解读能力的欠缺  1.相当部分教师解读教材视角仍较单一,缺少发现教材独特性的能力,尤其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这与教师“以读教参取代独立读教材”的习惯和意识有关。  2.相当部分教师依然没有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教学的起点和归宿都仅仅指向于对文本内容和核心价值的理解,缺少对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注。  3.对课标年段教学要求的漠视和不解。对于课标的学习还不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