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师范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五年制师范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并有较为普遍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作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和思考,着重对师范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五年制师范生 厌学现象原因 解决对策
  
  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对于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只要认真学习,则不仅能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发展智力。可见,学习对于师范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有部分师范生出现厌学现象,对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
  一、研究师范生厌学的价值
  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五年制师范教育中存在,而且在其他类型的学校存在,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厌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但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以逃学的方式逃避学习,严重者会导致辍学。师范生厌学,从远的方面看,不仅不能使师范生满足21世纪人才的要求,而且无法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承担起教书育人、塑造少年儿童灵魂的历史重任;从近的方面看,则严重影响着师范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严重影响着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危害极大。
  研究师范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有助于对症下药,尽早矫正,维护师范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则在于预防,引导师范生热爱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五年制师范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师范生厌学的原因
  师范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学到学不到知识是次要的,无论怎样“混”,只要能给张文凭就行。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就业形势严峻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极大冲击。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政策的导向,各大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而现在,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各单位又在进行减员,以达到增效的目的。不少本科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何况是五年制的师范生呢?这样的情形让学生们迷茫,他们怎能不厌学?另一方面师范生发展方向的单一性使得师范生就业范围缩小。有些学生认为读师范毕业后就是当教师,难以从事其它职业,这种观念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随着网络与多媒体迅猛发展,对成长中的师范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从正面影响看,学生通过大众传媒可以获取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拓展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手机、MP3,上网也方便,加上现在手机开通了5元上网服务功能,使得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聊天中,怎么还有心思学习,必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滞后。当前,五年制师范生产生厌学情绪与现行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有直接关联。一方面是专业设置单一,只有初等教育或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课程改革进展性不大,有些课程内容没有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空间有限,内容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不产生厌学情绪?
  二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学识渊博、资历深厚、为人师表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不学无术、敷衍塞责的教师则令人难以接受。此外,教师的偏爱、授课枯燥无味、不恰当地批评所引起的反感等也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在厌学的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起点低、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专业课也不愿学、不好学,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厌学”。另外,有少数学生是因为不是自愿进校学习的而是被父母“逼”来读书的。这些学生是因为中考分数上不了高中又因年龄偏小不能出去打工,加上自己又不愿吃苦,家长才为其选择了一所不要经过艰辛的高考又可以拿相当于大专文凭的五年一贯制师范学校。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读师范的目的是混张文凭,将来有个固定的工作。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外,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家庭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环境与厌学的问题)等,这些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三、解决师范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五年制师范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师范教育的学风、校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然而,解决师范生厌学的问题,涉及面很多,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学生厌学,与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科教领导小组的讲话中指出的:“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因此,五年制师范教育学校应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提升办学的水平和层次,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加大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试评价等教学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能力。当然,教学改革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改革,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达得到,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喜欢,考试能让大多数学生过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克服厌学情绪。只有深化教学改革,革除旧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
  五年制师范生的厌学与他们没有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直接关系。部分学生对来师范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不太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不是学了师范专业就能当老师,相反,要想成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很多条件,其中就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当前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仍需要大量有技能的专业化教师,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打消消极思想,克服厌学情绪。在2009年河南省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中就明确提到,教师依然成为各地急需人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最紧缺。可见,五年制师范生就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使一个学生从“厌学”变为“好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步高涨。教师要关心爱护和多鼓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肯定和赞扬,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四)扩大师范生就业的范围,使学生学有所用,对前途充满信心。
  担心就业难是学生厌学情绪滋长和蔓延的重要原因。目前,五年制师范仅有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其中初等教育专业又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艺术等方向,总体来看专业设置相对单调,造成师范生就业面比较窄。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可以让初等教育专业进行“主修专业 选修专业”的课程模式改革,如“主修语文方向 选修美术方向”的学生既可以在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又可以兼任或担任美术老师。这样,师范生在主修方向无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修方向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就业能力。此外,还应教育学生打破铁饭碗的旧观念,不应只看到公办学校的教师岗位,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到民办学校,在那里也能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还可以鼓励师范生从事教师以外的其他职业,甚至自主创业。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综上所述,虽然师范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要师生齐心协力,对症下药,就一定能克服师范生的厌学现象,促进师范生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纯海.厌学现象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2).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3]田琳,姜淼.五年一贯制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6).
  [4]吴华.教育体制改革向何处去[N].南方日报,2009.4.16.
  [5]方相成.论学习动机的优化[J].教育评论,2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可以优化实验教学,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学 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而且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
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试点和推行,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已经开始接触新课程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生物课堂已经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我通过对多年高中生物教学的经验总结,阐述了高中生物课堂的现状,并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应对策略或建议,以飨同行。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  许多教师主观上希望强调与学生的交流,但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准确的
摘 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指高校运用文化手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宣扬勤政廉政模范,在校园形成褒廉耻贪的共识和社会思想文化范围。本文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研究对象,在科学把握廉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内涵 对策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有着熏陶和感染作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意识和
摘 要: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起点和归宿。情境的设计是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使用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为学生走向成功开好头。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着眼点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主动发展,它以激活学生思维为核心,通过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实物、操作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从就业引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谈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
摘 要:“三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本文对目前中职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注重加大对中职医学生“三生教育”的力度,是促进中职医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职医学生 “三生教育” 思想道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
摘 要: 本文对宿迁学院7个系4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宿迁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积极面及消极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宿迁学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状况    1.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大学殿堂,但是对他们来说,不仅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
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到北平,驻进香山。毛主席同中央首长一起在香山指挥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他们在日里万机的工作中,仍把群众的冷
摘 要: 读者抱怨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论述了读者抱怨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处理读者抱怨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抱怨 原因 表现形式 对策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科研机构,服务是其天职,为读者(这里主要指学生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其存在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很难实现“100%满意服务”这种期望。原因是图书馆服务是一个过程
所谓“一把手”,乃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官”、“首领”,如同部队的司令员。一把手的素质高低,工作好坏,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成败关系极大。一把手所处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