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守望家声》系列专题纪录片是以从化地区家风的传承为对象的纪录片。它讲述了数个从化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和人物传承优秀家风文化的故事。本文从家风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入手,以《守望家声》为例的专题纪录片的创作中探索传承社会优秀家风、家训的具体方法以及创新机会。
  【关键词】家风家训;传统文化;专题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或者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一种文化风格,并成为家庭或者家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共识和精神家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
  一、家风文化的传承在挑战与机遇中前进
  通过家风建设,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影响到社会和谐,传承和活化我们良好家风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中国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家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剧烈的社会流动性。传统的家庭伦理、社会秩序逐渐被淡化,在这个情况下,家风文化就越来越隐晦了。家风文化该如何前行,家风家训在传承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一)思想观念存在错误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国家,西方先发文化的优势发散和崇洋媚外的洋奴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在思想观念上把家风文化与落后的封建传统文化等同,认为家风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没必要传承的。
  (二)传统家族模式的改变影响家风传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掀起来现代化建设的高潮,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向工业大国,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城镇化发展迅速,传统大家庭模式减少。与之同时,核心小家庭模式迅速崛起,其他家庭模式(如:单亲家庭、个体家庭、组合家庭等)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家庭模式与生活方式使家庭的组成变动性增强,稳固性减低,家风的传承性也走低。
  (三)传承者的高龄化
  目前立足传承家风的人主要在50岁以上甚至80岁以上高龄者,作为社会发展主力的年轻一代极少,且对此文化不够重视。
  二、专题纪录片在传承家风中的特点和优势
  传承家风就是要让家风文化重新渗入寻常百姓家,拥有更多履行者。近年来,媒体意识到自身在传承和弘扬家风文化上的责任,积极探寻更为有效、广泛的传播方式。
  专题纪录片是指围绕某一方面,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影像素材,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2016年3月,两集电视纪录片《家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家风的纪录片。
  同年,6集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和30集微记录系列短片《传家》在央视播出。该片紧扣中国人最重要的六个话题:喜事、新生、团聚、交情、闲趣和传承,在传统文化中对应找寻具有当下生活贴近性和应用价值的人、事、物,通过有品质的文化物件、有品味的乐活之人、有品格的家道精神,体验最中国的生活智慧和情趣,以及代代相传的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
  2016年末,由从化区图书馆牵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设计与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启动了《守望家声》从化地区家风家训系列纪录片项目。该项目从族谱出发,引出多个家族的家训祖训,纪录这些家训祖训、家规族规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践行情况,以“图像资料 场景重现 人物采访 旁白”阐述的方式来诠释主题,并创作主题为《寻根留本》《字字珠玑》《守望者》的系列纪录片。该纪录片诠释了家风家训对人们的影响,对唤醒隐含在民族基因中的文化自觉,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意义。
  制作专题纪录片是近年来媒体在宣传人文历史方面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在传承家风文化上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主题明确
  从主题来看,专题纪录片介乎于纪录片和深度报道之间。纪录片讲述一个故事时,思想表达较含蓄,需细细品味,表达主题范围广。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主题突出,侧重于显著的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
  (二)拍摄周期短,成片时长短
  这是传统定义的纪录片和专题纪录片的明显区别。后者没有前者长远的拍摄周期,属于纪录片的题材中的快餐式作品,用较为简短的时间说明事件。例如《守望家声》第一集《寻根留本》,全片时长仅11分钟,讲述唐氏兄弟修谱寻根的故事。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紧,人们的心态愈加浮躁,难以沉下心去欣赏一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却乐于接受碎片化、简短的信息。而专题纪录片的简短便于快餐文化发展不谋而合。
  (三)真实性与直观性让受众真切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專题纪录片拥有着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直观性以及一定的趣味性,与文字相比更有优势: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画面展示出来;将遥远的事物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眼前。
  (四)在影片中纪录社会调研的成果
  专题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亦是社会调研的过程。《守望家声》从策划开始,剧组成员便寻找资料,奔走四方进行社会走访调研,了解家风传承的现状,并尽可能地通过片子中去呈现和表达我们的发现及其意义。
  在调研中我们认识到:族谱是家风的载体,族谱破损会影响家风传承,也会影响家族成员的价值意识,影响物质遗产的保护。比如,大夫田村的永坚李公祠里的一面屏风被村民拆当自家厕所门,门槛上的一块大理石被拆除用作修桥。《守望家声》剧组深感修缮族谱家规,传承和“活化”优秀家风的重要性。   (五)成为音画并存的史料
  这两年來,家风专题纪录片大量涌现,创作角度和叙事方式亦各有千秋,正如几十年前的老照片成为我们对过去研究的重要材料一样,专题纪录片在若干年后将成为研究相关内容的历史材料。
  三、现今环境下,专题纪录片如何传承和“活化”家风文化
  在“互联网 ”的时代中,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这是现代传媒给予家风传承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传播者要不断学习和运用新媒体
  传播者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传播中借用多渠道分发。读屏时代下,手机屏、电视屏、电脑屏、楼宇广告屏等屏幕正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已是现在大部分人离不开的虚拟世界,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进行人们视野,提高传播热度和影响力。
  (二)让优秀家风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观点受到认同会大胆发表;若少有人理会(或群起而攻之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力图避免由此产生的孤立。
  家风作品的播出,让优秀家风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让更多人敢于并乐于为优秀的中国文化发声,让正能量声音避免被孤立而后渐渐销声匿迹。
  (三)传播优秀家风要与时俱进,才能具有生命力
  思接千载,优秀家风要不断创新,进行从传统的文化观念到现代思维的转换。我们处在的现代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拥有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刻都要优越的条件来进行创新。专题纪录片的创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作内容上的创新,一种创作技术上的创新。
  1.内容回归平民化,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回归
  过去的十几年里,专题纪录片曾经存在急性子、片子倾向单一的现象,好高骛远之态格外严重,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守望家声》是立足在日常生活中平凡人中,讲述平凡人的故事,贴近人心。
  2.运用多种创新手段进行制作
  《守望家声》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无人机航拍技术,运用到村落、人物的拍摄,从多种角度体现人文之美。
  在未来,专题纪录片拍摄和呈现的方式还有更多创新的可能。如专题纪录片目前呈现的是,运用科技在维度上还可以实现新的跨越:通过全息投影或AR技术,将二维影像转化为三维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去体验人物故事与历史情节。
  (四)传承家风专题的纪录片与商业元素相得益彰
  笔者认为专题纪录片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工具,商业元素的融入,可使二者互惠互利。专题纪录片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宣传方式,比电视广告更能突出商品的内涵、品质和情怀。例如《守望家声》可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间接宣传,避免了人们对传统广告的反感。同时,商业投资能为传承家风、专题纪录片制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动力,促进发展。
  四、总结
  优秀家风的传承是近年国家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部署,是有益于和谐文明社会发展的行动,笔者认为整个传媒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责任、有义务用多种方式去传承美好家风,共筑“中国梦”。
  作者简介:欧晓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曾婉玲,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开展需要有效的路径支撑,课程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最系统、持久、有效的教育形式,区域化课程体系兼具科学性、系统性与本土性,是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方面。北京市海淀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人本位,构建了学科-经验-问题-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包括基础、辅导、发展、潜能开发四个目标层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细化为生命意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
经过多年的开拓发展,沙溪教育成功走出了一条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战略跨越。近年来,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振兴初中计划、学前教育提升行动、师资队伍建设、价值德育品牌打造、社区教育等多项工作都创造出“沙溪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沙溪镇这一系列有益、有效的探索,正逐步成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沙溪样本”。  一、优先投入促进条件均衡优质  沙溪镇委、镇
学本课堂是适合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课堂。从根本上说,学本课堂就是一种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三《启蒙运动》复习课为例,立足学本课堂,多角度理解启蒙运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目标设计,是“学”的方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启蒙运动”的表述为: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目
@银河里的鱼:为什么斯内普教授去世会让我这么伤心?毕竟我不能算真的认识他啊。  小南: 虽然现实中偶像们似乎离你很远,但事实上你很熟悉他的音容笑貌。尽管你们的关系是单方面的,但偶像的离去带给你的痛苦也是真真切切的。  全世界每天大概有15万人死亡,但只有其中的极少数会在人群中引起大规模哀悼。为一个你没见过一面的明星之死而伤感是一种奇怪的体验,如果以旁观者的心态审视自己,你立刻会发现问题所在:为什么
【关键词】数字;注意力;心理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8-0053-03  【作者简介】王倩,安徽省合肥市巢湖路小学(安徽合肥,230001)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注意力是一种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被称为“心灵的门户”。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的影响很大: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
【关键词】高中生;体验式心理拓展活动;团队合作;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6-0034-03  【作者简介】谢晖,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9)心理健康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本课围绕“团队合作”这一主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环保纸杯开展活动,通过头脑风暴、讨论、练习、比赛、交流分享等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
我离开中国已经30多年了,我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中国给了我生命,美国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中国是我的根,美国是我的家。特别是我有幸和“飞虎队”结缘,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先生、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彼特·莱特,在2007年去世前曾一再叮嘱我说:“你是个中国人,懂两国文化,以后要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多做点儿事。”多年来,我经常聆听美国“飞虎队”队员讲述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经历,听他们谈论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
1940年3月上旬,苏联派专机送周恩来回国,一直送到兰州。同行者有邓颖超、任弼时、陈琮英、蔡畅、陈郁和我,另外有日本的冈野进,印尼的阿里阿罕,共十个人。共产国际送给周恩来的一部小型电影放映机及电台等器材,也一起带回来了。  我们乘火车从莫斯科到阿拉木图,路上走了两三天。到阿拉木图后我们住在招待所,一面休息,一面交涉乘机事宜。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国的军火从阿拉木图经迪化(1954年改称乌鲁木齐)运到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聚焦于当下的心境感受,与前两次咨询状态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来访者通过自我体验与觉察,能够对自己的情绪特点进行概括,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咨询师对来访者这样的觉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在后来的小高考中,来访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咨询师的反思  首先,面对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咨询师需要用一种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为其提供潜在的支持性资源,引导出孩子正性的心理力量。所以,在这个咨询中
【摘要】本文由浅显易懂的角度,从科學的角度分析律学在钢琴的发声原理和特点,通过钢琴教学上平时人们会忽略的点阐述律学的重要性及其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律学的学习,律学有哪些重要的应用意义,如何在钢琴学习中发现律的存在,律学与音色的关系,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平均律和律学的关系,把看似高深艰难的律学同每一个普通钢琴学习者的关联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分析出来。  【关键词】泛音;律学;哑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