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猜不透的痛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98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的冬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已经几乎完全崩溃了,此前的几个年头,他和父亲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永远地封存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文化部那幽深冷漠的档案库中,从《安德烈·卢布耶夫》到《镜子》,一切体现人性美好和俄罗斯古典风情的尝试都被认定是反动和教条的,于是,他想到了波兰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Stanislaw Lam)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1972年,他当时的心情仿佛正是坠入了索拉里斯海洋,他想:或许文化部不会对一部科幻片吹毛求疵……
  但事实是他错了,塔可夫斯基从《索拉里斯》的审片会上得不到任何该片能通过电检的信号,如同电影中的宿命符号,他的人生注定这又是一部命运多舛的悲剧性影片。好在,整整30年后,塔可夫斯基终于轮到成为全球小资和制片商顶礼膜拜的偶像的一刻,先是CRITERION公司将塔可夫斯基所有的作品都制作成DVD,这样,我们今天就有幸看到比当年苏联观众看到的更多、更体现塔可夫斯基风格原貌并且没有任何领导意志干涉的伟大影片,鉴于俄罗斯目前的DVD发展状况,可以说,我们这些外国人比俄国人更幸运,也许,我们比塔可夫斯基本人都幸运。类似情况也在凡高、马勒和伽利略身上出现过,只有在愚昧的社会里才会出现这种愚蠢的事。之后,拍过《泰坦尼克》、《深渊》、《真实谎言》等热卖影片的詹姆斯·卡梅隆出资重拍了这部影片,为这座哲学电影里程碑画上完美句号。2002年新版本的导演是刚刚因《正面全裸》遭受重大挫折的史蒂文·索德伯格,后者由于极其不恰当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地向贾樟柯致敬了一把———拍了一部糟糕透顶的dv电影(如果你认为dv也是电影的话)而几乎“悔青了肠子”,好在《2002索拉里斯》最终令他留在了大师行列。这里我们将两部电影的故事都呈现给大家,一是请您加以比较,二是说明《2002索拉里斯》绝对有拍的必要,最后是想重复这样一句话:电影永远是欧洲人设计美国人拍摄的。
  《1972索拉里斯》故事更概:
  故事发生在一艘观测宇宙某处名为索拉里斯海洋的太空站,心理学家克里斯博士被派往太空站进行研究并评估太空站计划之存废。导演花了很长的时间安排一名20年前的上一任太空人伯顿在出发前向克里斯博士叙述当时在索拉里斯海洋所见的幻象,以及当局与科学家对此报告的论辩:一方认为那幻象系生化磁流对伯顿内在意识的作用,另一方则主张伯顿所见可能显示科学正接近一个极大的发现,应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官方则倾向于终结计划。
  克里斯登上太空站后,发现的是一个几乎死寂的空间:环形的空间里仪器破损、废弃;三位太空人中,一位已经自杀,一位濒于崩溃,还有一位也是在孤绝的状态,形貌邋遢;可见可触的生命实体似幽灵一般出现在太空站里。
  不久,克里斯自己也进入幻象,十年前自杀的妻子莱娅在睡梦中来到身边;但那是由中微子构成的实体,逐之不去又可以不断复生。两人不断追索前尘,感受聚散离合的爱与身心的悔罪与痛苦。而后克里斯良知渐醒,也逐渐确认、接纳过去与现在的爱,而异质的、中微子的莱娅也在苦痛挣扎与生死反复中形成自我。
  在克里斯与另两位太空人冗长论辩科学与人生之后,莱娅独自留在会议室里,仔细品味墙上一幅布鲁格尔的《冬日之晨》,从静寂的画布上,莱娅感受到地球人的生活与爱。克里斯回到会议室,在短暂的失重状态中,两人拥抱如夏戈尔的画中飞翔的情侣,再轻轻降落在塔可夫斯基钟爱的三位一体圣像之旁。然而沟通的达成也更加剧烈地显现异质的冲突。莱娅渐生意识,但终于不可避免也要面对人类的终极疑问,她要求克里斯帮她了解她从何而来,以及自己到底是什么?而这些都是克里斯无从回答也不忍心回答的问题。
  意识之所在即是痛苦所由生之处。当克里斯决定要留在太空站与莱娅长相厮守时,莱娅却像爱上人类王子的小美人鱼一样选择了死亡,强烈的痛苦让她要求另一位最理性的太空人沙托里用粒子消灭器将她完全消除。对世俗生命而言,觉醒的代价终究是绝灭与分离;但这样的痛苦,却是人性重现与精神升华的必经之途。
  就在莱娅选择被消灭之际,克里斯的脑波已经传送到索拉里斯,海上起了变化:作为一个心灵之海,索拉里斯至此已能完全了解人性其实是具有爱、痛苦与悔罪的,于是漩涡与涌浪皆止,海岛浮现。先前出现于太空站的中微子生命现象,原来都是那海洋用以试探人类心灵并寻求沟通的意图。
  末尾,克里斯回到地球的家与家人团聚,镜头拉高,家园变成一个岛,浮在索拉里斯心灵之海的一隅。由此,塔可夫斯基似乎已打算有所指地将索拉里斯比喻为一个试探人性的上帝,整部影片因此而呈现出一个信、望、爱的神学架构。这样一种神学强烈要求人类应反躬自省其与身旁周遭的关系,并应真诚面对科学(包涵物理学与心理学在内)的限度。
  《2002索拉里斯》故事梗概:
  片子开头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暖色的灯光从挂满雨珠的窗户透出:心理学家克里斯博士(乔治·克鲁尼饰演)孤独的坐在房间的床上,一个女声响起“我是如此的爱你,你还爱着我吗?”然后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有克里斯自己的电话,也有几个他的病人对博士的倾诉(都是对现代科技的控诉):总体看来,克里斯的生活是不快乐的,脸上有着哀伤神情的他,似乎只是靠着本能在麻木地工作。
  长驻在空间站“普罗米修斯”号上的朋友基伯连(乌尔里希·图科饰演)的录影电话让克里斯到达了围绕着索拉里斯星球旋转的空间站。基伯连在电话里告诉克里斯,空间站里的科学家由于某种原因陷入了混乱,然而他们谁都不愿意主动离开空间站。在克里斯到达“普罗米修斯”号以后,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严重,基伯连已经自杀身亡,另外一位科学家也尸横当场,余下的两位:年轻科学家斯诺(杰瑞米·戴维斯饰演)举止怪异,黑皮肤的女科学家海伦(维奥拉·戴维斯饰演)情绪极度不安。
  至此,电影与1972年的版本一致了,克里斯自己也陷入了神秘的境遇之中……
  莱娅也同1972年的版本一样她选择了自杀。但结局却并不相同:空间站向“索拉里斯”坠落,克里斯重返地球,遇到亡妻,并发现自己也已经是个克隆人,那么他又是根据谁脑海中记忆碎片拼成的?是亡妻的克隆人吗?他自己是记忆的克隆,还是记忆的克隆的记忆?电影到此嘎然而止,没做任何交待,恐怕这也是影片唯一并且最佳的结局。
  老实说,塔可夫斯基的版本明显是不想让人轻易看懂的,而《2002索拉里斯》则明显是想起到让人看懂并且同时更有胃口去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地钻研老塔天书版本的功效(前者有三小时长,而2002版本的长度为90分钟)。结果证明《2002索拉里斯》功德圆满,我们真的明白了塔可夫斯基的哲学表达。假如你有兴趣看这部影片,建议先看《2002索拉里斯》再看《索拉里斯》,并且必须如此,否则就不必去看它了,因为你要么损失一部电影,要么损失一个经典的哲学文本,那就不如去看《星球大战》了。为什么一部电影弄得如此深奥?老塔想用“你不懂”来为自己电影在文化部开路的想法体现在《索拉里斯》中太多,例如:开头,有将近30分钟在伯顿家的镜头都似乎可以略去,在那里,克里斯与伯顿讨论科学院听政会的情况,显然那不是什么科学意义的讨论,在会上我们只见到了官僚主义的恣肆和对科学事实的无视,伯顿家里俨然是老塔和苏联电影同仁在控诉文化部那些达官们对苏联电影的戕害,这些人不仅不允许你有反对的意识,甚至连你描述宇宙中的客观现象也会因与其意见相左而被视为反动。这样隐喻的结果,自然是被人识破,电影遭禁了事。
  科学的信念建立在严密的因果论的基础之上,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不会放弃严密的因果论,否则,我宁愿当一位补鞋匠,甚至在游乐场当小弟,也不要当物理学家。”但科学家也有信仰,信仰所在的地方也是生死与之的所在,一旦信仰有所松动,科学家的生命也得面临崩溃的危机。塔可夫斯基无疑是对科学抱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意图否定科学探索对人生的功用。老塔的版本充满了内省和对灵魂的诘问,诗意盎然。有个场景,男女主人公因失重而漂浮,仿佛夏加尔的画中人,半空飞舞,堪称影史经典,也是主观唯心论的深刻表象。虽然老塔运用了大量的科学素材如:超新星爆发的产物中微子能穿透任何物体,所以由它构成的影象可以轻易投射进飞船,但问题是一个海洋星球能发出中微子本身却是严重不符合科学理论的,或许,老塔会回答谁这么想谁就是傻瓜,于是肯定科学家里的科幻电影迷最少了。因此,评论界宁愿说:《索拉里斯》并非严格意义的科幻电影,而完全是一部唯心和不可知论主宰的哲学电影,
  詹姆斯·卡梅隆和雷·桑奇尼,还有扬·兰道花了五年的时间与俄罗斯方面交涉,解决版权等问题。对卡梅隆来说,拍摄《索拉里斯》几乎是个梦幻般的计划,他认为小说的故事全都发生在回忆与想像中,因而可以有无限开放的表现空间,尤其是如今已有了克隆人概念。我们在《2002索拉里斯》结尾处看到的事情真相就是一种克隆思想的实验,我们在该片中看到的除了宇宙飞船上的场景是实在的,其余全是来自索拉里斯制造的虚拟或说是克隆的场景,难怪克里斯一回到地球就总是在下雨,那根本就是一种意识投影而已,在那里,他所看到的人、所经历的事,包括他本人都不存在。很难想象一个人最终发现“我认为的我并不是我”该有多么痛苦。苏联影评人Maya Turovskaya在评论《索拉里斯》时曾提到:痛苦其实是一种身体与人性的预警系统。假如我们在这两部电影中看到了并感觉到了痛苦:生离死别的痛苦、命运未知的痛苦、迷茫无助的痛苦以及对终极未来不可预期的最终痛苦……
  那么,就说明我们身上的人性又回归了。
其他文献
马爹利选择了汪建伟作为今年的“非凡艺术人物”之一,这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他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表象上看似杂乱的图景,把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抽象秩序确立为理所当然,在作品中强调剧场的偶然真实,哲学的即兴思辨,和艺术的不可理喻。在充满各种符号和隐喻的当代艺术领域,汪建伟用质朴来思考探索当下客观存在性及这种存在背后的不确定,成为表现生命政治之外的少数派。  汪建伟即兴的哲学思辨是他作品的一大特
期刊
毫无疑问,2013年的中国當代艺术界注定是水墨年。先有去年萨奇画廊在伦敦冠以《水墨》的展览,引起欧美收藏界的关注。随后,今年初美国纽约苏富比画廊首推《新水墨》亮相曼哈顿。再有今年《再水墨》由武汉到北京一路高歌,更有《水墨新维度》欢呼中国美术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即将开始的當年一句“中国画穷途末路”震动艺术界的李小山策划的《水墨档案》展于南京盛开。更重头的是12月8日纽约大都会的《中国现當代水墨大展
期刊
偶遇重庆艺术工程学院的AE展览,我很兴奋。艺术和工程的结合在这里充分体现。在参观了学院新老校区后。面对这样一个开放教育的先行者和设计师,我很好奇。采访中,我一直很难界定他的身份,城市建筑设计师?艺术家还是院长?作为一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营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我们的谈话是从他的AE展览开始的。  徐:非常开心见证了这个展览,展览的初衷是工程与艺术的结合,这种模式的办学方向特别适合现在的教育现状,
期刊
2013年5月25日下午,“秃头戈女2013——一个门”在杂家开幕。由华裔德国策展人庸现策划。  本次展览继续2012年“秃头戈女”的“女权主义”议题,以艺术的方式探讨中国的女权主义艺术的可能性。展览由三部分力量构成:中国艺术家,国际艺术家,女权行动者。立足于中国女权主义艺术,展开与国际女权主义艺术和国内(国际)女权主义运动的对话。  本次展览,汇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包括影像作品,非艺术(女权
期刊
冀少峰(中方策展人)和亚历山德罗·里瓦(Alessandro Riva,意方策展人)联合策划的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于6月1日在威尼斯军火库113号馆开幕。在装置、影像、雕塑、架上艺术、综合媒材方面展开了多角度、多元化的渗透和了解,汇集了中意双方31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专程邀约意大利外交部前来参观并对策展方式、参展作品及展场效果、艺术家们的原
期刊
毕业于国立艺专美术科国画组、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肄业、美国密苏里州Lindenwood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曾于1996年获教育部巴黎艺术奖公费留学巴黎,并在台湾、美国、法国、日本等地举办书画个展。以西方光采注入水墨画“以水破墨、融墨赋彩、以书作画、书画汇流”为创作理念。是一位刻缕深层中华文化气质且具现代创意的杰出书画家。  曾任中华书道学会理事长、中法比瑞文经协会秘书长、国立台湾科技
期刊
杨小彦:周虹用独特的方式——魔方提供对视觉的解释。不带有对历史人物的某种评价;不带有电脑的因素,但合成在一起,就构成了周虹的解释方式。周虹的艺术是概念艺术,像组织句法一样,让历史著名人物在魔方里变化。事实历史就像魔方一样千变万化,她的作品是她这一代人对20世纪历史和人物的解释。周虹的绘画是色块的、平涂的,不完全是硬边,既形象又保留了绘画性,构成了形式上的矛盾,呈现了可能符合他们成长经历对历史和现实
期刊
《果果因因- DN A》,是以人类生命的23对DN A为基本元素,从阴、阳及其关系两方面,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命运。每件作品尺寸为257×152×45cm,都是一正一负双面效果。作品底座装有滑轮,可移动。每一面作品都有一个用约四五百个直径为2- 3cm的包裹有人类正面和负面文化信息的圆球构成的艺术DN A. 正面作品DN A包裹的文化信息主要是梵文的《心经》,用英文、法文、日文、阿拉伯文等语种的书或印
期刊
美国《创业者》杂志评选出的数位30岁以下的成功创业者,他们中有天生的企业家,也有偶尔跳入商海的人,有的依靠严密的商业计划稳步成长,有的则是在漫不经心中得到好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梦想而奋斗。    一、“做行业中的创新者”    杰里米小型冰淇淋公司,生产口味独特的超级冰淇淋。  地点:宾夕法尼亚。  创办者:杰里米·克劳斯。  克劳斯说:“我从小就讨厌从事一个普通的职业,因此一直没有工
期刊
2013年对毛焰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佩斯空间的个展,AAC艺术中国获奖,到近期被马爹利选为年度“非凡艺术人物”,毛焰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着这些殊荣。他以其独有的技法深刻的描绘着人的灵魂,并赋予绘画以灵魂般的诡秘。持续的灰色运用是毛焰对绘画诠释的唯一方式,甚至流于单调的形象描写——他十几年如一日的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托马斯,以及边缘化的艺术尝试,这些成就了他最深刻、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方式。  毛焰觉得灰色中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