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注重实效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i1987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三个特点:注重文本的朗读,注重方法的指导、注重知识的迁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注重朗读;注重指导;注重迁移;注重实效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基于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确定了四个具体而明确的教学内容:一是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情感。二是译,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三是品,指导学生品味和运用写景的方法,体会写景的妙处。四是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三个特点:注重文本的朗读,注重方法的指导、注重知识的迁移。
  一、 注重文本的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尤其是文言文更要反复读。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而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整节课是以“读”贯穿课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 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2. 指名朗读、检测学生对字词和节奏的把握。3. 齐读,学生根据朗读要求再读课文,不仅读出文章的韵味,更读出了情感。4. 译读,学生边读边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内容。5. 品读,学生轻声朗读短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感悟文章的意境美,感受大自然的美。6. 悟读,重点读文章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感情,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读懂作者。整节课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文本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越读越感到自己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真正体味到了语言文学的魅力。
  二、 注重方法的指导
  古语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語文的学习也要讲究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因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学习方法的学习其实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本课学法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初读文本时,指导学生通过自读、齐读、指名朗读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这是我们走进文本所必须做到的两个步骤,只有做到这点,学生才能够感悟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才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继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使学生由开始的“不想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受教育者。二是具体知识点的指导。本课虽然只有短短六十八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山间的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搭配之美,而这些美的体现得益于作者运用的景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回顾学过的文章,比如朱自清的《春》、曹操的《观沧海》、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生可以回忆起景物描写的方法,即调动感官、动静结合、写景顺序、虚实结合、修辞手法等,运用这个知识点,学生再回到文本中品味写景的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显得比较容易,因为学生是有章可循。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习能力,才能让我们把通向学习之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出现一个更加生动活泼的新天地。总之,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教学生会学,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
  三、 注重知识的迁移
  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固然有言之无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无序的困扰。因为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好教材,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我们学生学习的课文,不是出自名篇名家,就是经过了编者的精心删选才得以入册,是学生习作的好典范。叶圣陶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语文知识的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西宁秋天的景物特征,写一段小文,描绘西宁的秋天,把它的美跃现纸上。通过这样的练笔,让学生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阅读中学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技能,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为写作训练搭桥。真正做到以读练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然后知不足”,同样“教然后知不足”,教授完这堂课,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人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研究中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郑莎莎.以学定教,提升语文课堂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5(64):49-50.
  [2]杨英.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3(20):30.
  作者简介:
  董海梅,青海省西宁市,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提出“兴趣、积累、练笔、评改相结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兴趣;积累;练笔;评改  一、 培养兴趣  写作中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是开启写作之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时,才会愿意花时间去做功课,并且愿意去享受写作带来的满足感。  首先,作文命题要新颖。一个有新意的题目会给学生耳目一新
摘 要:孩子们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而快乐的感受是学习知识的情感基础。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观察到当学生们喜欢某样事物时,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还会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如何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中进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学习进步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快乐的思想品
摘 要: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没有基础,何来进阶,没有夯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只会是漏洞百出,更深奥的知识都是由最基础的知识、理论原理组合而成的。《基础老挝语》这门课是老挝语专业的入门课,课程包含了老挝语基础语音拼音规则、发音方法和技巧、书写、基础语法等内容,是老挝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文中以红河学院老挝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学生在修读《基础老挝语》这门课程时,存在的困难以及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
摘 要: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明确,计划性更强,有时更以主题性建构为主,通过技能的灵活运用,共同合作的形式表达自我想法。而在前期,幼儿搭建活动大多以单纯性的建构为主。所以帮助大班幼儿在建构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准备活动主要分为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两大块,即通过幼儿对于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了解建筑结构技能,同时结合室内外可供建构的空间,激发幼儿大胆发挥想象,通过合作形式进行搭建。  关
摘要:农村初中生“厌学型待进生”的问题由来已久,学生走进初中之后由于学习知识更加复杂,而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热情不足,这是许多初中教师都在困扰的一个问题,厌学不能说明学生学习天赋不足,一旦他们能够将精力用于学习上,往往能够给人更大的惊喜。本文以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型待进生”成功体验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相关性研究为题,从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农村初中厌学型待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
摘要: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關于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的出台,承载众多科技元素的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中职汽车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多技能并有明确职业岗位定位的中级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在平时的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传播科学思维和进行
摘 要:文章阐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儿童童话阅读的兴趣的具体方法。文本故事作引子;片段阅读设悬念;形象共鸣促了解;感受影响生向往;环境氛围广影响;效果反馈激欲望。用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学生阅读的浩瀚大门,引领学生喜欢阅读童话,自主进行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持续认识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一二
摘 要: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希望课堂教学能按自己的预设顺利进行下去,特别是公开课,最怕出现什么意外。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时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状况往往令我们措手不及。我曾经在执教人教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一课时就出了一点意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记得当时学到课文第三段“鹅的叫声”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鹅的叫声的词语圈画出来。果然,大部分同學准
摘 要:如果成人没有刻意强调并把收拾当成一项不得不做的麻烦事,对于幼儿来说,收拾其实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如何将收拾变成孩子喜欢参加的活动是每个教师及家长要考虑的问题,一旦孩子养成收拾的习惯,就意味着益于孩子终身的秩序感建立了。  关键词:小班;幼儿;习惯;秩序感  秩序感就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小学英语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多设计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根据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的第五单元《This is my family》一课写自己的教学设计,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给予教师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教学;设计;目标  小学英语很多时候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