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数据时代中学生的经典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描述信息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常用“大数据”一词。“大数据”,一般是指在10T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现在的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至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为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等,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和处理。
  相關数据表明,一天之中,就有2940亿封邮件,这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因此,有人统计,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所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首先体现在如何处理巨量数据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即大数据正以强大的波浪冲击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它要求人们必须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进而辨别运用。这一特征给我们经典阅读的教育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给经典阅读带来的方便和麻烦
  大数据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信息量繁多而芜杂,这就给经典的阅读既带来了方便,也造成了很多麻烦。因此,就给教师和家长、学生进行经典的阅读指导,提出了更多、更重、更新的要求。
  大数据给经典阅读所带来的方便主要表现为:第一,大数据给经典的阅读提供了多种阅读方式,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的阅读之外,还可以进行电子版的阅读;除了“读”书之外,还可以“听”书,“看”电视剧。第二,大数据给经典阅读的鉴赏与评论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借鉴这些资料提高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大数据给经典阅读造成麻烦主要表现为:第一,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的繁多、芜杂,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这对于兴趣多样性、且易于转变的中学生而言,问题就更为突出。第二,这些繁多、芜杂的信息也为经典的鉴别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中学生由于智力、时间等原因,就更难分辨信息的精粗甚至真伪。第三,大数据时代经典的传播方式多样化,学生很可能不读原著而是读别人咀嚼过的二手货,难以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经典。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就更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与帮助。
  二、大数据时代开展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大数据时代信息繁多芜杂的特点,还给人们阅读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使得人们容易流于“浅阅读”“浅思考”,在人生道路上更容易迷离、彷徨。这就必须要阅读经典,进入经典,以经典为定海神针。因为经典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类文化历程的定位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对我们产生影响,构成宝贵的经验;经典有着被阐释的广阔空间,并且有着深刻的文化的印痕,总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经典使我们在认同或反对中不断确立自己,它在众多作品的文化延续中有着自己的位置。
  另外,衡量经典的三个原则也说明了经典在社会人生中的重要性。这三个原则就是:原创性、普适性和永恒性。原创性使得经典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内涵。普适性是指经典作品能够跨越时空、阶层、民族、文化等,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价值。永恒性则是指经典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与空间的转换而消退其价值。如我国传统的经典《诗经》《尚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以及《史记》《楚辞》《红楼梦》《三国演义》,和唐诗宋词等,国外经典如《圣经》《忏悔录》《理想国》《爱弥尔》等,这些经典虽历经千年,但至今任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的品鉴水准和欣赏眼光,让我们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把握航向的能力。因此,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阅读经典就变得更为必要。
  三、大数据时代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
  1.率先引领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学生阅读经典,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深入的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孩子)阅读。另外,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都有很强的模仿心理。家长和教师认真读书,学生就会模仿着阅读。如果只有命令,或只列书目,而自己不读,那效果是很不理想甚至根本就没有效果的。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颁布以后,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有多家出版社纷纷出版“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并冠以“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的名号,一时间出现了名著阅读的热潮。只是这种热潮的持续性以及家长、教师的参与度还需要提高,唯有如此,热潮才不只是一时的热度,它才能化为热流,而一直延续下去。
  就上个世纪来说,自己喜爱阅读并且深有学问,同时也引领大众阅读的也不乏其人。比如胡适先生,他就是“名著阅读”的鼓吹者之一。他在1920年发表的《中学国文的讲授》中就主张用“看书”来代替“讲读”,建议“国语文”教材要“看二十部以上,五十部以下的白话小说。例如《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镜花缘》……”他不但开列书目,还就学生阅读这些名著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例如他说:“小说与戏剧,先由教员指定分量——自何处起,至何处止——由学生自己阅看。课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课堂上讨论,须跟着材料变换,不能一定……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教员应该点出布局,描写的技术,文章的体裁,等等。”他并且还坚定的认为:从国民学校到中学毕业是整整十一年。十一年的国文教育,若不能做到我所期望的程度,那便是中國教育的大失败!
  2.循序渐进
  青少年读原著经典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一些通俗版的,或是连环画,或是改编的电视剧等,以打基础作为引导。在选择这些引导性、通俗性的读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权威电视台或出版社的作品,而不要选“大话”的和调侃的,因为那些大话、调侃之类的作品大都失去了原著的味道。比如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选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也可以选择央视的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引导学生读《西游记》,我们可以选86版的,而绝不能选《大话西游》;在让学生读《悲惨世界》时,也可以引导其先读“青少年版”的,进而再读原著。   3.品读原著
  尽管许多老师都特别强调要读原著,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理解、欣赏水平与名家名著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读起来就往往会感到原著比较枯燥,这就很容易导致一般读者不读原著,而只是读别人对经典著作的解释或讲解本。如果长时间这样读下去,我们就像是老是咀嚼他人嚼过的馍,就会缺乏相应的消化、品鉴的能力,也无法品味到经典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以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一定要品读原著。
  其实,经典原著表述比较丰厚,个性比较鲜明,逻辑比较严谨,语言比较优美,读起来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而我们想象的人物形象、环境意象等往往比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更为美好,读原著就比看电影、电视也更有味。再者,有些阐释经典的文章或书籍甚至比原著还难懂,一旦绕进去,很容易被绕迷糊,反而不如直接读原著更为轻松愉悦。
  4.厚书读薄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要求本科生一周阅读1000页中世纪的哲学著作,到周末还要把这1000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变成两张纸,再拿给教授评阅。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更要“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知识的扩展,由厚到薄就是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消化。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经典原著中所含载的知识、理论、人物等内容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很深的启发,这才是经典原著的魅力,也是经典原著流传不绝的秘诀。要接受这种启发,就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做出自己的提炼,这是对读者智慧的考量,也将对青少年理解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5.互娱体验
  互娱式的经典阅读,有父子(母子)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其他朋友之间等多种形式。这种阅读可以先确定相应的读书目标,订出各自的读书计划,然后分头阅读,定期交流、分享。在交流与分享时,可以根据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任务进行,这样可以明确交流的主题,交流分享起来会有更具体、更丰富的内容。
  比如父子(母子)之間的互娛体验,它不是简单的父母陪同儿女一起阅读,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有着共同目标与任务的阅读,在阅读中会出现各自独特的精神享受,会获得各自认为重要的知识和道理,还会根据书中相同的内容而联系到各自不同的社会人生。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到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取得共识,携手进步,共同提高。
  这个“大数据”时代,给中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更重的任务,也提供了更为曲折的阅读路径,作为教师或家长,只有把握住这个“时代机遇”,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近经典,深入经典,进而超越经典,用经典的理论与思想丰富自己的头脑,用经典的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
  苗春宝,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迫使”语文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的变革。一是在语文教学时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教师身份由“掌管者”变为“引导者”;二是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考试分数只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小结;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是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的素质教育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行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他们的学习才
期刊
差异合作教学是当前广受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往往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差异合作式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营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不同学生的文化基础、理解能力不同,其语文水平也有一定的差異。一些思维活跃、
期刊
目前,不管是高考改革计划将语文总分设为180分,还是社会上家教的火爆,但语文教师仍然无人问津。究其原因,语文考试与课本联系几乎不大,学生虽然拼命做了教辅资料,但考分依旧不理想。纵观目前语文教学,大部分还以考代教,以练代学。本该富有情趣的语文课逐渐成了学生不愿意学习,也难以提高成绩的学科,学生越来越不喜欢。那么,如何改革我们的语文课,让我们的学生喜欢语文,学有所得,提高成绩呢?笔者认为应该让专题教学
期刊
在唐诗中,以诗表现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表现绘画的有杜甫的:“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一篇出色的新闻被同时选入了人教版和语文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且编者都将其放在了第一册的“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单元中。理所当然地,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即为了解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尤其是其对于“客观报道”与“零度写作”传统的突破。然而,若仅将该课文看做一篇新闻写作的例文,就难免忽视其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学性。笔者发现,众多教学资料与文章对该篇新闻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文
期刊
阅读是学生认识现实世界、获得审美体验,又是他们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感悟。”然而长期以来,重讲析、轻阅读、文本理解单一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学生几乎成了教师讲解分析的聆听者,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阅读和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元解读这
期刊
对话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有效的对话不仅有助于推动阅读课堂教学有序开展,也有助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对话效率低下,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不浓,教师问题设计过于粗糙,对话主体比较狭隘,课堂缺乏有效的追问意识。鉴于当前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落花生》一文为例,浅要谈谈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对话设计,提升对话艺术的思考,使语文阅读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期刊
对很多学生和语文教师来说,文学名著就像一个覆盖了美丽花环的陷井,看上去鲜艳而充满诱惑,踏进去却发现无所依靠,想从里面得到一点收获居然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与能量,可谓事倍功半。我也曾经历这样的困惑,在2016年广东省中考时所教的学生纷纷抱怨考的《范爱农》一文,觉得内容太偏,后来本市的名著题平均分也显示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内容多,思想深,课时少,而从结果看来相对投入时间长,收效不高,所以让师生对文学名著教
期刊
在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男权主义的压制并不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书中的女性形象却依旧是市井的、善妒的、自私的、阴暗的,可见苏童在小说的创作中有着反对“被男权迫害而心理扭曲”的女权主义观点,而更多地揭示女性天生所具有的性格弱点。苏童通过简素芬从代表着封建保守的“楼上”世界“下楼”到了代表着市井社会的“酱店”这两个空间的转换,表现了一般女性无论在哪一种世界里都具有潜在的阴暗、市侩的性格弱点。  一、“
期刊
初中时办公楼四楼从左向右数第二间是校长办公室,那地方本就清静,那些怀着敬畏之心的学生们不敢靠近,校长办公室自然在庄严中就多了一分冷清,少了一份柔和。几乎每次见到校长